小儿泄泻中医护理研究_第1页
小儿泄泻中医护理研究_第2页
小儿泄泻中医护理研究_第3页
小儿泄泻中医护理研究_第4页
小儿泄泻中医护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泄泻中医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对小儿泄泻的作用。方法 把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患有小儿泄泻的婴幼儿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有小儿泄泻的婴幼儿进行治疗。结论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组患有小儿泄泻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减轻,两个疗程以后,实验组患有小儿泄泻的婴幼儿患者得到康复;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患有小儿泄泻的婴幼儿患者的病情没有明显的效果,两个疗程以后,对照组患有小儿泄泻的婴幼儿患者的病情出现了好转。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医护理对小儿泄泻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小儿泄泻 中医护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 r

2、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37-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患有小儿泄泻的婴幼儿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患者,年龄在两岁半以下,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方法 把120名小儿泄泻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患者,实验组进行中医推拿治疗,对照组还是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实验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疗效与对照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出结果,记录下来;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再对实验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疗效与对照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出结

3、果,记录下来;结合两次的结果,得出结论。 1.3 诊断标准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减轻;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儿泄泻患者是否康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通过表格对比得出结果 2.2 具体描述对比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减轻,对照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症状则没有明显改善;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小儿泄泻患者基本上得到康复,对照组小儿泄泻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明显减轻的现象。 3讨论 3.1对小儿泄泻的讨论 3.1.1什么是小儿泄泻 泄泻,就是我们所说的腹泻,发病于婴幼儿身上则称为小儿泄泻,是

4、一种小儿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症状是粪质稀薄或者像水一样,大便次数增多。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虽然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但是,夏季和秋季的发病率较高,而且,一旦秋季和冬季发病,很容易引起流行性疾病。 3.1.2 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 (1)伤食泻:内伤乳食所致,饮食不规律不卫生。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婴幼儿只能吃奶或是米汤,怎么可能会出现饮食不规律的现象,那是因为有时候,在喂婴幼儿时,因为牛奶有点热,便放在一边,等凉一些再喂,但是,谁都不能保证在喂婴幼儿的时候,牛奶的温度正合适,冷热一交替,就有可能导致小儿泄泻。饮食不卫生也可导致小儿泄泻。喂养时无法保证乳食有无变质,饮食卫生不注意,特别是农村

5、来的婴幼儿,家属缺乏卫生讲究。 (2)风寒泻:外感时邪所致。婴幼儿对温度的适应度与成人的不同,有时候,对于成年人来说,外面的温度刚好适合出去散步,便抱着婴幼儿出去,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也许外面的温度还是有些低,这就很可能使婴幼儿的身体受到寒气,导致婴幼儿患上小儿泄泻。 (3)脾虚泄泻:小儿素体虚,脾胃虚弱。小儿脏腑本娇嫩,半岁以后2岁以前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逐渐减免并逐渐产生自身免疫力。因个体差异,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运化水谷精微失调,导致泄泻。 (4)湿热泻:多见于母乳喂养婴幼儿。乳母饮食习惯偏辛辣、厚腻,易生湿热,湿热下注而致泄泻。 3.1.3小儿泄泻的主要症状 大便的次数增

6、多,每天至少3至5次,严重时候可能达到10次以上,有臭味,也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口干等症状,泄泻严重者,会出现发热、皮肤干燥、啼哭等症状。 3.1.4小儿泄泻的分期 1 急性期:患病时间在2周之内; 2 迁延性期:患病时间为2周到2个月之间; 3 慢性期:患病时间大于2个月。 3.1.5小儿泄泻的治疗方法 (1)饮食治疗:如果是泄泻较轻的婴幼儿,适当减少用奶量,用糖盐水或者米汤代替; (2) 液体治疗:液体治疗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静脉注射治疗,常用于泄泻较为严重的婴幼儿;二是口服治疗,常用于泄泻较轻的婴幼儿,按照体重,分次服用; (3) 药物治疗:针对婴幼儿泄泻的病因和婴幼儿的体质

7、,选择适用的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如果只是腹泻,只要口服一次碳酸铋即可,或是轻酸蛋白0.3克,每天早、中、晚三次;如果还伴有不消化的症状,可以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根据年龄进行用药。 3.2对中医护理的讨论 3.2.1 什么是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就是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且悠久的历史,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3.2.2中医护理的内容 中医护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情志护理以及中医特色疗法。 (1)生活护理: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在按时休息的同时,时常做一些小运动。 (2)饮食护理:饮食有规律,主要以清淡为

8、主,注意饮食的卫生。饮食以素食、流食或半流食为宜,忌食荤腥、油腻、生冷瓜果之品,哺乳儿应减少乳量和次数。伤食泻,宜控制饮食,必要时禁食。脾虚泻,可食山药粥及健脾利湿之品,忌食肥甘厚味之品。寒湿泻,可给予生姜糖茶饮服。脾肾阳虚泻,饮食宜热而软,少量多餐。苹果切块加水煮沸代茶饮,有止泻功效。 (3)药物护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身体偏寒或是偏热,都是不健康的,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一些中药,调节一下身体的平衡。中药汤剂宜温服;脾虚泻、寒湿泻的中药宜热服。 (4)情志护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通过语言、动作、行为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改善患者的心理。 (5)中医特色疗法:如耳穴疗法;

9、推拿疗法。 1)耳穴调护:选取小肠、胃、皮质下、大肠,配以脾、肾上腺、隔、肝、神门、三焦等穴。 2)推拿调护:湿热泻常用手法,运脾土、清小肠各100次,捏脊3-5遍,每捏3次将脊背的皮提1次,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也可在脊背处刮痧,用固硬光滑的物品,蘸少许润滑剂,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刮到局部皮肤发红即可,此法可退热。伤食泻推拿调护:运脾土,清小肠各100次,捏脊3-5遍,推板门100次。若积食化热,加推上三关、下六腑,推天河水,推腹阴阳。风寒泻推拿调护:运脾土,按摩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穴,可加艾灸或隔姜灸,或做脐部热敷,或做腹部自我按摩。脾虚泄泻推拿调护:运脾土,侧推大肠,运土入水,揉

10、龟尾或灸龟尾,手掌搓热按脐等。 3.3 讨论中医护理对小儿泄泻的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由于婴幼儿脏腑娇嫩,抵抗力本身就比较低,体质也较弱,所以,对于婴幼儿患者,在能不使用药物的时候,尽量不使用,而中医护理则正好填补了这一缺点,既可以治疗婴幼儿患者的疾病,有可以不伤害到婴幼儿的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而且,对于小儿泄泻这种疾病,采用中医护理疗法,通过耳穴、推拿等治疗,对小儿泄泻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疗效。 4 总结 通过对小儿泄泻中医护理的讨论,可以明确得出:采用中医护理的耳穴、推拿疗法对小儿泄泻这种疾病进行治疗,对小儿泄泻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齐艳琴.关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01(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