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为基础护理,观察组41例为手法按摩,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疼痛评分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法按摩时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疼痛程度,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手法按摩;颈椎病;并发症;肌肉松弛

2、效果颈椎病也可称之为颈椎综合征,为增生性颈椎炎和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突出症总称,也为颈部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依据颈椎疾病不同症状,可分为颈椎型疾病、神经根型疾病等多个类型。现阶段对此种疾病以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按摩推拿治疗,但具体何种治疗方式更好,并无统一定论1。且由于疾病受患者自身生活习惯影响会出现反复问题。现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效果,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50.312.06)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30

3、.36)年;观察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50.422.3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00.37)年,患者基础信息无较大差异p0.05。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性护理,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同时依据医嘱进行用药护理和生活方式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手法按摩。按摩前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依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为其进行系统化康复指导。同时也叮嘱患者放松思想顾虑,提升自信,确保患者可接受和配合按摩。穴位按摩,叮嘱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为,采用一指禅推法、滚法进行颈部和肩部按摩。采用拇指和中指按摩患者百会穴和哑门以及风池和肩井穴,力量由轻至重,

4、每个穴位至少按摩20次, 每次按摩时间为30min,每天2次。牵引干预。患者取仰卧位,一手托患者下颌,另一手托患者后枕,对患者颈椎予以间歇性牵引至少4次,每次牵引时间为15s,之后间歇5s,以患者舒适为宜。调整手法。叮嘱患者轻轻转动头部,至最大限度。医生一手托患者枕部采用拇指进行定位,另一手则扶持下颌,双手协调整理使得患者可以屈颈,有效调整屈颈度数,之后下颌持续向上一侧用力,进行顿挫性旋转,之后向上方轻轻提拉,听到咔嚓声为宜,但无需过于追求声音,头部转向对侧,相同动作调整后即可。对需多个阶段调整患者也可采用相同手法进行干预。椎体则由高至低,屈颈度数也由小至大,一般将其控制在1550之间。整理干

5、预。采用手掌轻轻放松肩、颈部和上臂、上肢至少2min,之后搓抖上肢1min之后接触。在推拿过程中以患者舒适为宜。同时也为患者进行饮食和生活习惯、作息习惯指导,通过此种方式辅助按摩提升干预效果。1.3观察指标(1)对比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其中主要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和精力状况。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主要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量表)进行分析,总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主要分析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和6周评分。1.4统计学方法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

6、以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分析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表1 对比患者生活质量(xs,分)组别例数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状况对照组4116.251.6915.391.4214.551.6217.601.65观察组4121.061.4019.521.3621.691.5222.031.36tp2.2 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干预前患者疼痛评分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表1 分析患者

7、疼痛评分(xs,分)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4周干预后6周对照组417.251.626.821.055.390.774.030.36观察组417.191.505.320.684.210.522.600.32t0.1747.6788.13219.010p0.4310.0000.0000.0003 讨论颈椎病为中医痹症,多因卫气不固感受风邪气血瘀阻所引发,西医分析认为此种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相近组织受累所引发。此种疾病有病程长和较难根治的特点,对于此种疾病多为手法按摩干预,现对按摩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推拿和按摩为中医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式,主要通过颈部特点穴位刺激使得患者

8、身体达到内外平衡状态,也可使得颈椎恢复至正常生理曲度,有效提升颈椎间歇,减少水肿,降低肌肉痉挛,纠正小关节紊乱2。分析本次按摩手法时发现,主要采用穴位刺激和整理手法进行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疾病知识讲解和治疗方式分析,有效提升患者治疗认识和配合度。之后进行穴位按摩通过滚法对肩井穴和百会穴按摩,多数患者颈部肌肉可得到松弛,也为之后按摩打下基础。牵引干预则以调整颈椎位置为主,对患者颈部进行间歇性牵引,通过此种方式可有效起到活血通气的效果。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也可为对颈部、肩部整体性干预为主,通过此种方式起到疏筋活络的效果3。最后为患者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此种方式配合按摩治疗,有效提升整体干预效果。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按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有效提升,此种状况和患者治疗时不仅颈椎病得到缓解,同时疼痛也有消失有关,因此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对比患者疼痛评分时发现,观察组不仅采用手法按摩,有效松解肌肉,同时也进行牵引和整理,通过此种方式有效缓解疼痛,因此患者疼痛评分更低。综上所述,为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法按摩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疼痛评分,有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李会超, 庄卫生. 常规针灸基础上联合腹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 颈腰痛杂志, 2019,16(3)412-413.2陈文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