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 4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 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学习重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知识回顾】 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方式:型增长。1 .特点:增长,没有 ,增长率 _ o2 .条件: 适宜,和 充裕,没有。3 .例子:。二、型增长。1 .特点:有 增长率。2 .条件:和 有限,有。【基础知识】一,我国的人u现状与前景1 .现状: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已进入了低生育 水平回家的行列02 .曾经采取的措旃(1)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 工作口(2)1982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3,前景(1)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2)目标: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控制在14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以后,将开始缓慢卜降。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表 现在:(1)人均耕地继续减少。(2)
3、自然资源消耗量大型。(3) .水、限产资源包钺,。(4)环境污染加剧。(5)楂巡破.仄.2 .采取的措旅(1)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例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泣河及洵域可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出:推进生态农业:思考讨论1 .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人i嘀长。2 .如何有效减缓环境污染 ?提示:植树种草;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燃料的燃烧,开发洁净新能源等。特别提醒:1、合理保护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我们的最终目的。2、人口增长与种群特征的关系性别比例窿响出生率、死亡率
4、塔内年龄组成决定【自我检测a】二.:、率/ ;|僧,1. 2005年1月8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晚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提倡晚生c.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 j”型曲线,k值为16亿2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b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数量不宜过多c .生物圈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d .生物
5、圈可以承载 80亿人,目前没有必要控制人口3 .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 .为了减少稻田害虫的危害,防止农药污染环境,有如下措施: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治(生物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虫植物,其中最好采取的措施是a. b. c. d. 5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人口数量人口环境容讯人口数时原有/x环境容贵新的环境容苗时间时间 m时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6、,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请据图回答问题: c. di、口、i d. i e j|6 .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存在着关系。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的减少,的增加。(2)若鹰的食物 90 %来自鼠,在草一鼠一鹰这条食物链上,能量传递效率按10 %计算,鹰每减少a(表示能量),则草被鼠摄食的量将增加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4)我国现存的草原
7、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些年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结合图回答)(5)我国的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结果遭受了自然界的惩罚(土地荒漠化)。为纠正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我国在西北地区正在积极开展 活动。7 .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如右图曲线所示,请回答:(1)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 曲线。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岛环境的 。(2)当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o点时,就会很快下降至 p点原因是人口剧增后 ,岛上生活资源发生短缺,各种人为因素使遭到破坏加上人们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 (如人口 被迫离岛)等。(3)若干年后岛上人口数又从p点上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以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的 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根据生态学原理,在该岛上合适的人口数量是 。【自我检测b】8 .右图是1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情况,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进入到生物体内白碳,主要是以哪一种形式存在的 ?(3)在该生态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隔振器市场供需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脱发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镍锌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车库门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贵金属冶炼市场运营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蜂胶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药酒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胡萝卜素行业运营状况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耐火型电缆产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缓降器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砸墙合同协议书(2篇)
- 2024加油站操作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GB/T 5267.5-2024紧固件表面处理第5部分:热扩散渗锌层
-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
- GB 17353-202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
-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重点语法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金属包装容器生产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宠物学概论课程设计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甲卷含答案
- 排水管网溯源排查项目专项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