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精华版)_第1页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精华版)_第2页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精华版)_第3页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精华版)_第4页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第四单元8静夜思211、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 朗读、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3、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 2、朗读、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 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

2、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 谜底:月亮 )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4.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1) 指名试读课题。(2) 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3) 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 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4) 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5

3、. 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 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1)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2) 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 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检查学生生字学习

4、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停顿)2. 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3. 师范读,学生练读。4.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第二课时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绿色1.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2. 学习第一句古诗。(1) 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2) 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 明亮的月光。 )(3)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3. 学习第二句古诗。(1) 指名读整

5、句诗。(2) 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3) 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 好像是 ”的句式。(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 学习第三句古诗。(1) 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 做动作) ,“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2) 说说诗人在干什么。(3) 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 学习第四句古诗。(1) 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2)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3) 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 想

6、到亲人。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难过、伤心 )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3. 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播放乐曲 )4. 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1. 课件出示古朗月行 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 。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2.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 月下独酌。3. 再次介绍李白。四、指

7、导书写,学写生字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1) 你发现了什么?(2) 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板书设计 :举头明月望思低头故乡9 夜 色教学目标:1、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正确认读“勇敢、散步、微笑、从此”等词语;认识“认识厂字旁”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夜色的美丽。培养勇敢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教学重难点:1、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2. 预习生字,做字卡。 ( 学生)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 多媒体课

8、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1) 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2) 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3) 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4) 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预设: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 只能看到一团黑影。预设: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2. 走入情境,揭示课题。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 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1. 自由朗读诗歌。(1)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

9、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3) 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4) 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2. 学生自学生字。(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2) 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 。(3) 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3.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1)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胆子、 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2) 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3) 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方法。三、诵读诗歌

10、,体会诗歌情感变化 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1) 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预设: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2) 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3)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4) 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5) 第二小节中,找出描写“我”从害怕夜晚到变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四、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夜晚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

11、化,体会了诗歌优美的语言,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生字,让我们再读一读诗歌,体会夜晚美丽迷人的景色。2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板书设计夜色害怕不害怕从前胆子很小现在喜欢夜晚10端午粽教学目标:1、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正确认读“端午节、粽子、据说、纪念”等词语认识“立字旁” “米字旁”。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习惯。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课前准备1.

12、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2. 预习生字,做字卡。 ( 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 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1) 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2) 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预设 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预设 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预设 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 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说了这

13、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 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 自由朗读课文。(1)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2. 学生认读生字。(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2) 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 “米”。(3) 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1) 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2)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

14、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3) 以小组为单位, 抢读生词, 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 并且领读, 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4) 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 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3. 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1)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2)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3)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4.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1) 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2) 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3) 多媒体课件出示

15、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4) 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5.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1) 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2) 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6. 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 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7.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1) 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2) 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 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2. 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3. 作业布置

1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1) 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2) 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 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1) 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 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3)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4) 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预设

17、: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5) 词语填空读课文。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粽子是用 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糯米,中间有一颗枣。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教师追问: 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2. 品读课文第

18、四自然段。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1. 创设情境,出示生字。(1)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2) 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3) 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2.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1) 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2) 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3. 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1) 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2) 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3) 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4. 指导学

19、生书写生字米。(1) 导学:我们“品尝” 了香甜的糯米粽, 一起来认识糯米的 “米” 字。(2)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3) 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11彩 虹教学目标:1、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正确认读“彩虹、挑水高兴、镜子、秋千、裙子”等词语;认识“衣字旁”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20、3、 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以及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 (1) 课文相关图片。 (2) 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2. 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 ( 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 )3( 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 ) 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 (

21、 学生齐读课题 ) 4学习“虹”字。(1) 指生领读。(2)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二、读文识字1. 朗读全文。(1) 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2. 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3. 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4. 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1) 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

22、和它们打个招呼? ( 指名读, 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照”是翘舌音; “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 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 如: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三、感知课文1. 教师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 希望谁高兴呢?2. 学生自由交流。预设:生 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望爸爸高兴。生 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望妈妈高兴。生 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

23、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我”希望哥哥高兴。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四、书写生字1. 课件出示“着、那、到” ,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1) 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 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3) 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4) 学生仔细修改。2. 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3. 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

24、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 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 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 一曲彩虹横界断, 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二、精读感悟(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1. 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2. 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3. 汇报交流。(1) 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 学习量词:座。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读。你还知道“一座什么”?(3) 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

25、,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画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 自己轻声读一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 交流。2. 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3. 汇报交流。(1) 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2) 其他学生补充。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 (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的意思。 ( 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3)

26、学法回顾。导学: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 归纳: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学得认真。( 三)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学生按要求自学。2小组内交流。交流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 三、仿写练习1. 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

27、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2. 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四、布置作业绿色1. 积累。搜集“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2.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彩虹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地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挂秋千坐着荡来荡去成彩云懂事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2. 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等带点的字。 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 3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

28、节词语的读法。4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教学重难点:1、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等带点的字。 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2、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词语的读法。课前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2. 制作词卡。 ( 学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1.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2. 教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 快速说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3. 导学:看到我们玩游戏, 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 朱迪警官还想带我们去疯

29、狂动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们想 去吗?4. 闯关游戏:读词语。(1) 教师说明闯关游戏要求:准确读出城堡大门上的词语,并把它贴到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2) 多媒体课件出示:城堡大门,贴满词卡的图片。学生浏览词语卡片。(3) 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 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词语:眉毛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4) 读准字音的学生获得字卡, 并且把字卡贴在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 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 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观察是否正确。) 5识记生字眉、鼻、嘴。(1) 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2) “眉”字的

30、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 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3) “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 “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 ,然后是“嘴角” 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6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1)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2) 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预设:脖、臂、肚、腿、脚。(3) 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预设:胳膊、脑、肩膀、胆、肤、胖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 1过渡:同学们在朱迪的带领下继续往前走,闭上眼睛,伴随

31、着 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啊( 多媒体课件 ) ,城堡的果园里种满了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定很甜。2游戏闯关:摘苹果。 (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1) 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2) 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 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3) 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3运用词语造句。(1) 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 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例如:小的时候,每天睡觉之前妈妈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从前,我胆子很小,爸爸给我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渐渐地我也变得勇敢了。(2)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3) 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4全班同学展示汇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