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的村域三生空间营造_第1页
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的村域三生空间营造_第2页
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的村域三生空间营造_第3页
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的村域三生空间营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的村域“三生”空间营造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的土地整治已进入生态化土地整治阶段。作为一种多类型、多尺度的综合生态治理系统,生态化土地整治可以从区域和工程尺度开展村域空间布局和工程设计,营造村域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村域生态空间营造可以通过村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形成绿色网络空间;村域生产空间(主要是农业生产空间)营造主要是通过生态化农田整理工程布局和单体工程设计,提升生态服务价值;村落生活空间营造可以通过村落空间格局塑造、街巷空间组织,庭院空间布局和公共空间建设等多个层次,形成营造适宜的居住空间。关键词:生态化;土地整治;村域;“三生”空间

2、营造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爆发,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健康才是生存的前提条件。疫情要求人们从更深的层次思考怎样处理人与场地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公共健康理念重回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中心视野。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是为人们行为活动整合而成的空间系统。疫情期间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被困在家中的居民对居住的生态环境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感受,人们对社区景观空间的健康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社区景观的每部分组成应围绕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与精神需求、社交活动等展开。基于此,社区景观理应构建回归自然的健康智慧环境,满足居民

3、健康需求,降低参与者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使人们充分享受园林的绿色福祉。1土地整治视角下村域“三生”空间概述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地整治已成为推动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已进入生态化土地整治阶段,通过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技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等综合整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化土地整治是一种多类型、多尺度的综合生态治理系统,可以从区域和工程尺度进行空间布局和工程设计。村域空间的“地域基因”可分为“三生”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产品为核心功能,由河流、林地、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地类构成的地域

4、空间,是村域空间的自然生态本底。生产空间是以土地作为载体进行物质供给、基础生产以及间接生产的地域空间,可分为农业生产空间和非农业生产空间,其中农业生产空间主要由耕地、园地、设施农用地等地类构成。生活空间是村民进行生活居住、交往、消费休闲活动的地域空间,主要由宅基地、村庄道路用地、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村庄公园与绿地等地类构成,在景观上体现在村落形态、街巷格局、院落特征、建筑形式和场所环境等方面。2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的村域“三生”空间营造2.1明确空间定位,建设人性化空间乡村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和漫长的岁月积累,才具有邻水而居的街巷格局和空间布局形态。而公共空间作为乡村审美内涵的精华所在,折射出

5、先民的艺术审美、思维方式、价值指向,这里凝聚着传统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蕴含着不可再生的特定文化内涵,有其无法替代的美学情趣和韵味。每个乡村根据其背景文化的不同,在建设和发展的定位上也各不相同,乡村关于公共空间的营造方式也不同,针对不同的乡村要注重收集相关的历史人文信息,举行村民共同参与制,筛选评议后再确定村庄的发展方向,以及公共空间的营造主题。采用多样的手段,举办村民喜欢的社会公共活动,以推动村民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公共空间的构建上来。同时,完善基础的功能设施和提升整体环境舒适度上,加强乡村营造的特色空间。滨水空间、村庄入口的公共空间可增设村庄导向牌、文化雕塑等乡村形象标识;中心广场的公共空间可建立

6、室外活动区,布置如健身器材、桌椅板凳等设施,发展绿色如居的健康生活,也可定期开展庙会、集市、戏曲表演等传统文化风俗活动,以迎合新时代的村民需求。2.2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面向农田整理工程布局的农业生产空间营造生态化农田整理工程布局应兼顾生产与生态,在保证不同工程单元高效发挥生产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田块布局中,结合地形地貌和生产方式,合理布局田块形态;在保证农田机械作业、灌排水等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田块长度和宽度;适度增加或保留农田中的半自然生境岛屿(如湿地、灌木丛等)比重。在沟渠布局中,结合区域地形,沿农田边缘并结合道路布设沟渠

7、;维持天然溪沟原有形态,减少截弯取直,新建沟渠尽量减少对现有耕地的切割;结合道路建设修建径流导引渠,拦蓄降雨径流于蓄水池之中,进行集雨节灌。在道路布局中,综合考虑道路周边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分割和破坏,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减小对环境干扰;在满足农田生产需求前提下,布置临路林网和生物通道(如生态涵洞和生态管涵等),保障田间动物在被分割地块之间自由迁徙。在林网布局中,通过提高景观连通性,降低农田和景观破碎化,形成功能良好的生态网络。2.3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营造技能交换空间平台技能交换作为一种自我增值的途径,它可以增强人的学习能力,提升自我价值,作为一种情感交流方式,它丰富了人们的交流途径。通过

8、营造技能交换空间让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外来人员能够利用技能交换构建群体间的信任,从而重构与整合中国乡村的熟人社会模式。城郊乡村可以依托其距城市的距离优势、地价优势以及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人员到来,如乡村创客及乡村艺术家。他们长期在乡村中经商、创业以及进行艺术创作。他们的到来不仅能为村民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同时他们也懂得如何与村民进行交流,容易得到村民的信任,村民在与他们的日常交流中也可以学到现代知识和技术,他们的加入为村民的公共生活创造了更大的机会和平台。这些乡村创客和艺术家虽然身处乡村,但也保持着与城市的联系。在穿梭于城乡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地向外界传播着乡村的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的新风

9、貌,从而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关注乡村生活。2.4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街巷空间组织街巷是村落的骨架,是连接村落各个空间的特殊空间,集通行、观景、休闲散步和邻里交往于一体。在街巷空间组织中,顺应地形自然布置,形成曲直相间、形态丰富的街巷空间。直线型街巷整齐而严谨,给人以易于感受的连续性;曲线型街巷则显得柔和且流畅,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创造独具特色的道路节点,运用乡土植被对开阔空间绿化,为交往提供良好环境;布设建筑小品、生活设施等,以展现街巷的美感。街巷两侧增植树木花草,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廊道。结语生态化土地整治是一种多类型、多尺度的综合生态治理系统,可以从区域和工程尺度进行空间布局和工程设

10、计。受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村域空间的田园山水格局、交通网络、交流空间、乡土建筑等会展现出其鲜明的特征。因此,在村域“三生”空间营造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村域空间特征,因地制宜营造“三生”空间,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同时,村域“三生”空间营造要和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等结合起来,以发挥其综合效益。参考文献1陈阳,岳文泽,张亮,等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生态空间管制分区中国土地科学,中国知网网络首发:202007302朱媛媛,余斌,曾菊新,等国家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经济地理,2015,35(4):26-323黄天能,张云兰基于“三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