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集_第1页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集_第2页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集_第3页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集_第4页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物理同步练习题集初二物理声现象学习口诀 1.声音的传播物体发声要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通常声速340m/s,声速固中比液快。2.声音的特性声音特性三种,音调、响度、音色。物体振动快慢,对应音调高低。每秒振动(次数)频率,频率单位赫兹(hz)。人耳听见范围,20到20000hz.物体振幅大小,声音强弱响度。不同声音区分,声波不同音色。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工作声音,干扰听音声音,都是常见噪声。声音等级分贝(db),刚听弱声为0.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超70(db)。保证休息睡眠,声音不超50(db)。减弱噪声三

2、阶段,声源、传播和人耳。声的利用有两类,传递信息和能量。初二物理声现象同步练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1发声体都是在 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 、 中传播。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给电交谈,这是因为 。5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 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 能传声的性质。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7、声音靠传播。声音在钢铁中比水中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米/ 秒。8、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

3、秒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米。9、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 的振动,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 发出的振动。10、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靠 交谈, 说明: 。11、利用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 ,需要测出 ,然后利用 公式计算。12、某同学对着一山崖高喊一声,2 秒后听到回声,该同学距山崖有 米。13、人们彼此交谈的语声,是靠 传播的。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c真空不能传声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2不能传播声音

4、的是( )a真空 b. 木头 c. 空气 d. 水3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4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2万次6有一跟长100米的空气钢管,甲同

5、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a一次响声 b. 两次响声 c. 三镒响声 d. 四次响声7、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 、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 、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 、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8、用两个金属盒或塑料瓶盖,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a 、回声;b 、空气传声;c 、固体传声快;d 、气体传声快。9、声音在空气、水、枯木、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枯木; b 、水; c 、枯木; d 、钢。10、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

6、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a 、一次敲击声;b 、两次敲击声;c 、三次敲击声;d 、无数次敲击声。11.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d猫狗的听觉有问题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1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3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0秒,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问海水的深度?

7、4某一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5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试卷答案一、填空题1振动,振动 2. 340米/秒 ;3液体,固体 4月球上没有空气 ;5水,固体 ;60.1 7介质;大于;340;80.1;17;9声带;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左右翅摩擦;10无线电;真空不能传声;1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v=s/t;12340;13空气。二、选择题1.a 2.a 3.b 4.b 5.a、b、d 6.d 7

8、.b 8.c 9.d 10.c 11.c三、计算题11870米 285米 31500米 40.29秒 5320米初二物理声现象同步练习题(二)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

9、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铁、水、空气;b、水、空气、铁;c、空气、铁、水;d、水、铁、空气。4、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品不同; d、上述三项都不同。5、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a、蝙蝠不会发声; b、蝙蝠发声响太小;c、发声的频率太高;d、发声的频率太低。 6放在钟罩内的闹钟,钟锤不断地敲打铃盖,但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 ) a闹钟停了 b没有发声物体 c钟罩内没有空气 d声音让钟罩挡住了7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山崖、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才

10、叫回声 b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 c在较小的房屋内说话没有回声 d只要有障碍物存在就有回声8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 )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9用提琴和胡琴同时演奏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出提琴与胡琴声,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都不同10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的11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蜂,

11、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养人分辨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密归来,根据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不同 d翅膀振动的多少二、填空: (每空2分,共62分)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表明_。2、声音的传播靠_,在_和_中声音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3、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决定的。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_有关,响度还跟距离_的远近有关。4、一位男低音歌手还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两位歌手中_歌手的音调高,_歌手的响度大。5、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后0.4秒内听到两次笛声,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_米。6、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

12、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7、夏季雷雨天气里,一人看到闪电后4秒钟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人_米。8、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方法。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_减少噪声。9物体的_发出声音,物体_时,发声停止。10声音不能在_传播。传播声音必须有_,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_。11上课时,学生听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使空气中产生_,再使学生的耳膜_。12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敲击声

13、由_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敲击声是由_传播的。13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和_。14在屋子里讲话比在空旷的地方听起来响亮,是由于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不到_秒,使原声得以_的缘故。三、计算题(第13,每题5分,45题,每题6分,共27分)1、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气温15,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米/秒) 3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

14、人之间的距离。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5、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秒听到来自峭壁的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千米/时,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多远?试卷答案:一、112 a a a c d c d b c d a 二、1水能传声; 2介质;固体;液体; 3频率;振幅;发声体;4女高音;男低音;568米; 6空气; 71360; 8声源;人耳;传播过程中; 9振动;振动停止; 10.真空;介质;没有空气; 11振动;声波;振动; 12.水管;水;空气;13.音调;响

15、度;音色; 14. 0.1;加强三、1. 58。 2. 727米。3. 476米4. t声t车s声/v声s车/v车(700米700米40米)/340米/秒40米/v车5. v车72千米/时20米/秒s车v车t20米/秒1.2秒24米 t声t车s声/v声s车/v车(ss24米)/340米/秒24米/20米/秒s216米。初中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 km/h。*2在声现象中,音调高是指声音的 高,响度大是指声音的 大。*3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人们的听觉依然可以根据 的不同将

16、它们区分开来。*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知识的应用*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 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其理由是 。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原因是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c 声音在空气中

17、的速度与温度有关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7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知识的拓展*8战争年代军队里流传这样的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老兵有经验,如果他能够听到远处炮击时的炮声,他就知道炮弹不会在他附近爆炸,他不会死。试用物理知识说明。*9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在钢中的速度为v钢。

18、写出求钢管长度l的表达式。*10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36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高崖多远?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话时的发音靠 的振动;鸟叫的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 振动;蟋蟀的叫声并不是来自口腔,而是它的左右翅 产生的振动。发声的物体常常简称为发声体。1.0*2发声体的振动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向周围传播,这些物质是传播声音的媒介物,简称为 。发声体振动时会在它周围的 中激起 ,声音就是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相反,如果发声体周围没有 ,也就不能激起 ,从而也就不能传播

19、声音。因此,声音在真空中 。1.5*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 有关。查表可知: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而在2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1.5*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形成 。人讲话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总是要遇到障碍物的,即总是要产生回声的。不同的情况,人对回声的听觉不一样。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则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短于这个时间,回声与原声就混在一起,使原声 。1.5知识的应用*图2-1 图2-25如图2-1,敲击鼓面会听到鼓声,若向鼓面上撒些纸屑或泡沫

20、塑料的颗粒,还会看到它们在鼓面上跳动;如图22,敲击音叉会听到声音,若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一只悬挂的小球,小球会摆动。这些现象说明 。其实不光是这些现象,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一切 物体都在振动。0.5图2-3*6如图2-3,在教室里敲一下音叉,同学们能听到由音叉 而发出的声音。在人和音叉之间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声音传到人耳的详细情况是:音叉振动在空气中激起 ,传到人耳时引起耳内 振动,从而产生听觉。1.5*7在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他们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自由交谈,而是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个现象可以说明月球上是 ,空间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0.5*8如图2-4,用一根棉线连接两个纸筒,就做成了“土电话”

21、。在土电话中,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而这种介质是固体,这一现象说明 也能传声。0.5图2-4*9要利用回声来测定海水的深度,必须要知道 ( )。1.0a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b海水的温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c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竖直往返的时间*10试解释古代的士兵晚上睡觉时为何常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枕戈待旦)? 1.5*11你做一做下面的实验:用牙轻轻咬住铅笔(或圆珠笔、钢笔等)的一端,用手指轻敲铅笔的另一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面相同的力轻敲铅笔另一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敲击声有什么不同?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22、 (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2页) 1.5知识的拓展*1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站在离墙壁51m远的地方拍手,从拍手到声音经墙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经历 s的时间。1.0*13有甲、乙两个人做了这样的实验:有一根很长的金属管,甲在一端敲击,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轻轻地贴在金属管上听,甲只敲击了一下,而乙在另一端却先后听到了两次响声。两人讨论后认为:这两次响声中,一次是由空气传来的,一次是由金属传来的,之所以能分开,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和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 ,并且,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由 传来的,因为 。如果用一根充满水的长金属管来做这个实验,人能听到 次响声,因

23、为 。1.5如果这个实验是在月球上做的,那么在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的人( )。0.5a人也能听到两次响声b肯定能听到一次响声c肯定听不到响声d可能听不到响声*14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2.5s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1.5*1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2

24、页) 2.5*16国庆53周年,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庆祝这一喜庆节日,在10月1日晚,许多城市在大广场燃放了礼花,礼花在几十米高空爆炸,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人们在各自家门口就可以欣赏这一美景。(1) 若你在离广场5km远处看,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同时感觉到吗?说明原因。(2) 两者时间相差多少? (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2页) 2.5声音的三要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在物理学中,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 ,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称为 ;即使是高低、大小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

25、这第三个特征就是 。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1.5*2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其 越大,音调越 ;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发声体 的大小,二是听者距离发声体的 。1.5*3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时,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区分开,人至少要离高墙 m远。1.0*4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0.5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 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d不同乐

26、器的音色不同*5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5*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 减弱;二是 减弱;三是 减弱。1.5知识的应用*7一切发声体都在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则声音的 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则 越大。1.0*8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1.0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9声音响度的大小( )。0.5a只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b只由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c只由振动的幅度决定 d由振动的幅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决

27、定*10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0.5a频率 b音色 c振幅 d声速*1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0.5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200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12现在城市的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本该在农田里耕地的拖拉机也堂而皇之地奔跑在街道上。它们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和 。0.5知识的拓展*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0(1)优美的乐曲肯定不是噪声。( )(2)城市绿化对减弱城市的噪声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28、 )(3)声音是没有细菌的,因而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4)广场上的高音喇叭能使远处的听众听清楚,但对附近的居民是噪声。( )*14正以重8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经4s听到从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鸣笛时汽车与崖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2.5*15汽车开进一个两侧山坡平行的峡谷,鸣笛后经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再经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求这个峡谷的宽度。(空气中声速为340m/s)。2.5参考答案检测题11224 2频率,振幅 3音色 4a50.1,空气,空气中的声速小于钢铁中的声速,1,真空不能传声6b 7(1)甲 (2)0.3s

29、8炮弹飞行的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当人听到炮声时,炮弹早已远离人而去了。9由题意得:t=-, l=102s=s车+s声=v车t+v声t=10m/s5s+340m/s5s s=875m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声带,鸣膜,摩擦 2介质,介质,声波,声波,介质,声波,不能传播3340m/s,346m/s,快,快 4发射,回声,0.1s,加强5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发声 6振动,空气,声波,耳膜7真空 8棉线,固体 9c10简述:睡觉时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可以及早听到远处敌人偷袭的马蹄声,原因是声音在固体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11简述:用牙咬住铅笔听到的敲击声比不用牙咬时听到的响得多。这个实验说明

30、骨骼、肌肉也能传声而且传声性能不空气好。120.313不同,金属管,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3,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b14s=vt=1500m/s1.25s=1875m15设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由于声音在空气和铸铁中传播的距离相等,由此可得: 解得16(1)不能同时感觉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光速小得多,而色彩(光)是以光速在空气中传播的 (2)t=14.4s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频率,高,振幅,距离30.1s,17 4d5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正常休息,学习,工作,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6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7振动,频

31、率,音调,响度 8c 9d 10b11d 12废气,噪声 13(1) (2) (3) (4) 14s=690m 15s=340m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二讲:光现象一、 知识网络二、复习要点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 ,月亮不是光源,理由: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均可用 来解释。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4人们把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把 叫做颜料的三原色。把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 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 色。5光的反射定律包括的内容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存法线的 ; 反射角

32、 入射角。6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7通常把反射分为 反射和 反射。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 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立 大的 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 法线;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 法线(选填“偏向”或“偏离” )。这个结论叫光的折射规律。10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在可见光的红光之外是 ,紫光之外是 。这两种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视机遥控器通常利用 来控制电视;验钞器利用 能够使荧火物发光来检验钞票。三、考点分析考查的

33、重点、热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朋;(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4)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四、经典题解【例1】画 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解析:如图22所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用对称法画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提示:镜前是反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镜后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ab与l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ob就是所求的反射光线连接oa,为反射光线 ob的入射光线。启迪:(1)平面镜成像时,由光源上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是发散光线。

34、沿光的传播方向没有交点,故不能成实像。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存镜后有交点,是虚像点。(2)如果物体的某一点经过反射成像,则反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定经过像点,利用这个性质能给我们作光路图带来很大方便。(3)本例中,虽然题中只要求画出反射光线,但最后一定要把入射光线ao画出,否则,画成图23的形式,光路图就不完整了。【例2】一盏探照灯装在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将水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c先向西移动,后向东移动 d静止不动解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当光射到透明介质上时发生折射现象。本题中,光首先沿

35、直线射向没有水的池底。池中加入水后,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且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根据入射光线不变、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也不变的道理,就可以解答本题。如图24所示,一束灯光从东斜向下射向池底,在没有水时光线应沿直线传播,射向a 点;注入少量的水时,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射向b点;水面上升后,光线在水面折射,射向c 点。图24中入射光线是相同的,所以两条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也是相等的,但入射点向东移。这些折射光线都是平行的,并且逐渐向东偏移。正确选项为a。启迪:(1)本题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有机联系在一起考查,解题时应注意物理现象的变化及其特点(如加水前后)。(2)比较折射角大小去解题会简捷些。

36、【例3】(大连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25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自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 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 a 、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而镜的目的是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点燃的蜡烛在玻璃面上可以成像;又因为玻璃具有透光性,在玻璃的另一侧不仅可看到像,还可以看到另一支蜡烛,这样便于移动蜡烛,使它

37、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来确定蜡烛像的位置。本次实验中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等,不能总结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有一定厚度,玻璃的两个表面都能成像。本题的答案为:(1)容易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因为两次实验记录的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一次相等一次不相等,没有共同特点;(3)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玻璃的两个表面都能反射光线,并分别能成像。启迪:本题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善于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不放过实验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例4】(镇江市)如图26(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

38、(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行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26(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 , 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变 。(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请列举一例说明。答: 。解析:本题中线轴的甲轮从光滑木板运动到与棉布接触时,由于受到了棉线上阻力的作用,使甲轮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甲

39、轮速度大小将变小;而甲轮与棉布接触时,乙轮仍在光滑木块上运动,不受阻力作用, 故乙轮速度大小不变;通过(a)(b)两图的类比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原因可能是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初中物理中关于运用类比法的例子是比较多的。本题的答案依次为:(1)变小,不变;(2)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3)水流类比电流等。启迪:(1)本题是集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为一体的新题型,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2)通过类比,可直观感性知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五 能力训练【基础训练】1如图27所示是晓明拍摄到的西湖大酒店的风景,西湖大酒店在水中

40、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2如图28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在a中所成像的位置,图中a应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 “薄玻璃板”) 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3图29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4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5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

41、灯移到右臂外侧6(常州市)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是一种电磁波c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d白光是单色光【提高训练】 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 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9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面镜。镜面与桌面成450角,一小

42、球沿桌面向镜滚去,如图2 11所示,则镜中的小球的像将如何运动?答: 。10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212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1如图213所示,一束光线沿与镜面成450角的方向人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上。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与入射光成6o0的夹角,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 方向转过 角。【造应性训练】12(石家庄市)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1)如图214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

43、。(2) 观音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干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 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13(莱芜市)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沽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o 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14(南通市)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凿

44、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 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六、课本拓展题1(济宁市)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了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说明:本题是课本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实验提高性重现,注重实验知识和能力的考查。2自行车的尾灯设计的非常巧妙。当后面的光线从任何方向照射

45、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由此可知自行车尾灯结构是,由 小平面镜组合而成的。说明:本题是课本一道习题的变形,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光的反射知识。参考答案与提示能力训练 1反射,虚 2薄玻璃板,虚 3b 4 .c 5c 6d 7虚,6 8a 9.小球的像将竖直向下运动 10略 11逆时针,150 12.(1)沿直线;(2)音色;(3)红、绿、蓝 13.b 14.c课本拓展题1(1)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a,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3)用灯光照亮跳棋 2互相垂直的光现象测试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加深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2、能力目标(1)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

46、,探索研究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1) 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课堂训练:1.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萤火虫、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3.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传播速度是 m/s,即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4.白光通过棱镜后,能够分解成、和七种色光,白光就是由这七种色光而成的。5.立竿见影,这是因为 的缘故,可用来比喻立即见到功效,功效明显。6.色光的三原色是 、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 、 和 混合而成的,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 。7.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 反射和 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 的缘故。8.当你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的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9.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凹面镜和凸面镜,它们统称为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10.一束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