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训资料:我的教学生活化主张_第1页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训资料:我的教学生活化主张_第2页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训资料:我的教学生活化主张_第3页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训资料:我的教学生活化主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训资料:我的教学生活化主张一、教学中的生活1积极的生活具体生活是复杂的,其中夹杂着许多消极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成分。思想政治课的科性特点却决定了对思想政治课起引领作用的生活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先进的生活。当然,我们倡导教学中纳入积极的生活,绝不仅仅是为生活的消极面或阴暗面辩护。面对上述客观存在和主体特征,思想政治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呈现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必须由衷热爱生活、主动历练生活、用心感悟生活;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着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既倡导生活的积极、健康面,又不回避生活的消极、阴

2、暗面,并能善于把生活中的消极面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作深入分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其本质,明辨其方向。2真实的生活真实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内在要求和最重要、最核心的特征。虚假的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头号敌人,是对教学良心的出卖。思想政治课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教化工具,而应该是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养、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金钥匙。如果说不要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正本清源的话,那么,其基础性工作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学始终立足于真实的生活。从这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需要非凡的气魄。3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所要演绎的生活应该是经过加工提炼

3、了的生活,是一种能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尽管多地收集现实生活素材,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可以亲身历练的、学生饶有兴趣的生活素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加工制作;需要教师密切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发展动向,坚持与时俱进,适应生活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及时将新的生活内容吸纳到教学过程中来,以便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洋溢着春天般的气息,始终萌动青春般的活力;需要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生活的历练和学习,积极思考,加强研究,从现实生活中揭示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从这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需要智慧的光芒。积极的生活、真实的生

4、活、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是我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所需生活的追求。二、教学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将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将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中解脱出来,向学生提供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对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对话中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从而更加主动地去获取生活必备的知识。1、教学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要求与旧课程相比较,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实际上是一门社会生活课,是一门植根于生活,选择和参与生活,高于一般意义的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需要,并积极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学科。它以社会生活的基本领

5、域为课程基本模块,以一个个生活主题为中心,以生活逻辑为线索,构筑具体的教材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科学地选择生活、正确地参与生活、积极地创造美好生活。“基于生活、面向生活、为了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走进生活、走出误区、走入心灵、走向未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2、教学生活化实施的基本策略(1)教学目标的确定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我们所讲的知识是指能有效帮助和指导学生生活的知识,技能是指开创美好生活的技巧和能力;过程是指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的过程,方法是指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6、观是对生活充满感激和热爱,对生活的本质进行积极探究,恰当地设计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并立志为之而付出艰苦的努力。(2)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确立生活主题这一主题既要能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又要能体现生活的本质。其次,探究生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生活问题,并以提问、设疑、辨误等方式予以展现。这为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开展,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提供了切入点、兴趣点。再次,解除生活疑惑一方面,教师要分层次、多角度阐释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重点是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知识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要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应证教材理论,以便让学生能感受到理论之“真”,生活之“真”。最后,设计

7、生活范式解除了生活疑惑后,学生就会在真理明灯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生活范式。这一范式既可以是着眼于现实的亲身实践,也可以是着眼于未来的美好蓝图。(3)教学方法的选择方法一:对话法方法二:话题法方法三:探究法方法四:讲解法方法五:辩论法方法六:讨论法(4)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一是具体生活场景。二是教师对生活的感悟。三是解决生活疑惑的核心观点。四是教师对生活范式的设计。三、我们的教学生活化实践以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为例说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明确民主选举的意义;培养学生政治参与能力;认识到民主建设要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2过程与方法:通过虚拟“选举民

8、意代表”活动,反思不同选举方式和竞选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理性思考我国的民主选举。3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处理:引导学生关注政治生活,总结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教育学生理性对待选举)教学难点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处理:对“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进行图解、对比区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本节课以“选举民意代表”模拟活动为主题,以“选择选举方式确定候选人投票选举理性思考选举”为主线。活动准备:(1)活动依据校学生会关于选举民意代表的通知。(2)角度定位:值日班长活动的主持人,兼校通讯社记者;教师活动的设计者

9、、参与者。(3)分组:按学生人数分成6个小组,组长负责进行合作学习,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活动主题:选举民意代表活动过程:主持人用机智、灵活的方式主持活动全过程。第一步 选择选举方式虚拟:学生会关于选举民意代表的通知。交值日班长,念通知:学生会通知:为了维护同学们的正当权益,及时反映同学们的合理诉求,经学生会研究并报学校审批,决定每个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4名民意代表,组成学生代表大会,并将民意代表名单于5月15日前报学生会。值日班长:在我国民主选举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大家觉得用哪一种选举方式比较合适?值日班长采访同学,并提问不同的同学:(巩固基础知识)你为什么选择直

10、接选举或间接选举?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选择差额选举或等额选举?说说你的理由。(可穿插值日班长向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等额选举的“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教师解答教材疑点。)值日班长集体征求意见:同意采用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请举手;同意采用差额选举或等额选举的请举手。值日班长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确定选举方式。(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了解我国主要的选举方式,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落实课标要求)第二步 产生候选人、投票选举值日班长:组织各组产生民意代表候选人。教师关注学生的每个选举细节,作好记录。推荐要求:(1)每组产生一名候选人;(2)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是:热心为同学们服务;为人正

11、直,办事公道;能力较强,敢于仗义直言;(3)讨论时间不超过2分钟。各小组对照“候选人条件” 组织推荐。各小组组长代表本小组提出候选人。值日班长将候选人名单写在黑板上,向各小组分发选票,并提出投票要求:(1)请在候选人栏目里填上6名候选人的姓名。(2)从6名候选人中选出你心目中的4名民意代表,并在相应姓名下面的选框内打“”;如果你不同意上述的某些候选人,可在候选人姓名后面的空格处填上自己选定的候选人姓名,并在下面的选框中打“”,但打“”人数不得超过4人,多打无效。(3)投票采用无记名、秘密方式进行,教室外设秘密写票处。学生投票。值日班长组织各小组,推荐计票人、唱票人和监票人。开始清理票箱,点票并

12、开始计票。在计票过程中,值日班长采访候选人:作为候选人,你有何感想?如果当选你打算怎么做?如果没选上,你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候选人回答提问)由计票人、唱票人和监票人宣布选举结果。(活动目的:体验民主选举的基本程序,获得民主选举的基本常识,激发学生参与民主选举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第三步 反思选举,理性对待这一环节主要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总结选举过程,提出相关的疑问:(1)大多数同学在选举方式的选择上都倾向于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但是否全面理解了不同选举方式的优势和局限?(2)据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的情况,我们班还有一些敢于仗义直言的同学没有被推荐为候选人,这是

13、否说明了我们在产生候选人的时候,带有个人的倾向,而不是出于公心?(3)我们口头上经常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要切实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怎样去当家作主?民主选举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而在正式投票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在一起交头结耳,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否说明了我们对投票的“神圣”感体会不深?我们对当家作主权利的放弃?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新时期青年学子的深刻反思。下面请同学运用教材知识,结合自己在选举过程中的表现,反思刚才的选举过程,并写出200字以上的反思文章。教师提供反思提纲:(1)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认识到选举方式的确定要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2)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