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与云梦泽_第1页
云梦与云梦泽_第2页
云梦与云梦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云梦与云梦泽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云梦”一词,屡见先秦古籍;但汉后注疏家已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竟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因而又产生出许多关于云梦和云梦泽的误解。云梦泽汉世犹见在,故汉人言泽地所在,虽简略而基本正确;晋后随着云梦泽的消失,对经传“云梦”一词的普遍误解,释经者笔下的泽地所在,乃愈释愈谬,积久弥甚,达到了极为荒谬的地步。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澄清这些传统的谬说,并从而对云梦泽的演变过程作一探索,希望能为今后科学地阐述时期江汉平原的地貌发育过程打下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 一、“云梦”不一定指云梦泽     古籍中有的“云梦”

2、指的确是云梦泽,那就是见于周礼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见于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十薮、淮南子地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但另有许多“云梦”,指的却不是云梦泽,如:    左传宣公四年载:令尹子文之父在*云阝时私通*云阝子之女,生下了子文。初生时其母“使弃诸梦中。虎乳之。*云阝子田,见之”。昭公三年载:郑伯到了楚国,楚子与郑伯“田江南之梦”。“梦”是云梦的简称。这两个“梦中”既然是虎所生息可供田猎的地方,就不可能是一些湖泊沼泽,应该是一些山林原野。又定公四年载:吴师入郢,楚子自郢出走,“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云”也是云梦的简称。这个“

3、云中”有盗贼出没,能危及出走中的楚王,也应该是一片林野而非水面。    在战国策、楚辞等战国时代记载中,凡是提到“云梦”的,都离不开楚国统治者的游猎生活。国策宋策:“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犀兕麋鹿,全是狩猎的对象。又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有狂兕群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一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这里所描写的是楚宣王一次大规模的田猎活动。又楚辞招魂:“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君王亲发兮殚青兕。”屈原说到他曾追随楚怀王的猎队在梦中驰骋,怀王亲自射中了一头青兕。可见这三处所谓“

4、云梦”、“梦”,当然也是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  此从尚书禹贡篇孔颖达疏。一说江北为云,江南为梦,云梦是云和梦的连称,这是错误的。*云阝在江北,宣四年明明用的是梦字。昭三年曰“江南之梦”,可见江北也有梦,若江北为云,梦全在江南,则梦上无需着“江南”二字。定四年楚王从睢东江北的郢城“涉睢”,到了睢西,“济江”,到了江南;入于云中,可见江南之梦也可以叫云。此事在史记楚世家中记作王“亡走云梦”,可见云即云梦。     从这些史料看来,显然先秦除云梦泽外另有一个极为广阔的楚王游猎区也叫“云梦”。因此我们不能把凡是于见古籍的“云梦”一概看作是云梦泽,应该

5、看这两个字出现在什么样的历史记载里。上引左传宣公四年条下杜预注“梦,泽名”;定公四年条“云中”下注“入云梦泽中”;楚策条“云梦”下高诱注“泽名”;招魂“与王趋梦兮”王逸注“梦,泽中也,楚人名泽中为梦中”;这些汉晋人的注释,显然都是错误的。这是由于杜预等只知道职方、释地等篇中有一个泽薮叫“云梦”,对史文竟贸然不加辨析之故。可能有人要为杜预等辨护,说是:说文“水草交厝曰泽”。泽的古义本不专指水域,所以杜等对上引左传等文字的注释不能算错。但从上引史文可以看出,这些“云梦”地区不仅不是水域,也不是什么水草交厝的低洼沮洳之地,而是一些基本上保持着原始地貌形态的山林和原野。所以放宽了讲,杜预等的注释即使不

6、算全错,至少是很不恰当的。其实杜预等的注释若把“泽名”或“泽中”改为“薮名”或“薮中”,那倒是比较强一些。因为“薮”有时虽解作“大泽”,有时又解作“无水之泽”,若从后一义,还勉强可以说得通。不过也只是勉强可通而已,恰当是谈不上的。因为作为春秋战国时楚王游猎区的“云梦”,很明显不光是一些卑湿的无水之泽,而是一个范围极为广阔的包括山林川泽原隰多种地貌形态的区域。      说文:“薮,大泽也”周礼职方郑玄注:“大泽日薮。”      周礼大宰:“四曰薮牧养畜鸟兽,”郑注:“泽无水曰薮。”周礼地官:“泽虞,每大泽大薮,”

7、郑注:“泽,水所鍾也,水希曰薮。”贾公彦疏:“希,乾也。”      比左传、国策、楚辞更能反映“云梦”的具体情况的先秦史料是国语里的一条。楚语载,楚大夫王孙圉在讲到楚国之宝时,说了这么几句:“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齿、角、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供巾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这个“云连徒洲”应即左传、国策等书中的“云梦”。王孙圉所引举的云连徒洲的十二字产品中,只有龟、珠是生于泽薮中的,其他十字都是山野林薄中的产品,可见这个云连徒洲虽然被称为薮,实际上是一个以山林原野为主,泽薮只占其一小部分的区域。 

8、   古文献中对“云梦”所作描述最详细的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司马相如虽是汉武帝时代的人,但他所掌握并予以铺陈的云梦情况却是战国时代的。因为汉代的楚国在淮北的楚地即西楚,并不在江汉地区;而子虚赋里的云梦,很明显依然是江汉地区战国时的楚王游猎区。  韦昭注:“梦有云梦,薮泽也。连,属也。水中之可居曰洲;徒,其名也。”“薮”下读断,解作薮名为“云”,有洲曰徒洲与相连属。但清人如孙诒让周礼正义,近人徐元浩国语集解等薮下皆不断,迳以“云连徒洲”为薮名,谓即禹贡之“云土”,较韦说为胜。 据子虚赋说:“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高到上千青云,壅蔽日月;山麓的坡地下

9、属于江河。有各种色彩的土和石,蕴藏着金属和美玉。东部的山坡和水边生长着多种香草。南部“则有平原广泽”,“缘以大江,限以巫山”。高燥区和卑湿区各自繁衍着无数不同的草类。西部“则有涌泉清池”,中有“神龟、蛟鼍、碡瑁、鳖鼋”。北部有长着巨木的森林和各种果林;林上有孔雀、鸾鸟和各种猿类;林下有虎豹等猛兽。楚王游猎其中,主要以驾车驱驰,射弋禽兽为乐,时而泛舟清池,网钩珍羞;时而到“云阳之台”等台观中去休息进食。    子虚赋里的话有些当然是赋家夸饰之辞,不过它所反映的云梦中有山,有林,有平原,而池泽只占其中的一部分这一基本情况,该是无可置疑的。至于篇首说什么“臣闻楚有七泽,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那是虚诞到了极点。把这个既有山林又有原野的云梦称为“泽”,更属荒唐。这篇赋就其史料价值而言,其所以可贵,端在于它把这个到处孕育繁衍着野生动植物的未经开发的游猎区“云梦”,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子虚赋里所说的“云梦”东部,当指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以至江滨一带;西部的涌泉清池,当指沮漳水下游的一些湖泊;北部的高山丛林,当指今鍾祥、京山一带的大洪山区;南部的平原广泽,当指分布在郢都附近以至江汉之间的平原湖沼地带,平原之西限以广义的巫山即鄂西山地的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