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 物 的 特 征一、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三)情感价值观目标:用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质疑和补充,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2.学习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除废物。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 1.生物视频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六、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智能机器人做操、跳舞、与人交流 ,学生观看、思考。教师
2、提问: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学生回答:不是。教师提问: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二)讲授新课 1.体验并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教师讲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要对生物进行观察。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观察?学生总结:应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观察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等原则;观察越细致越接近真实;合作交流能综合各种信息,更快的获知真相。让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提问:这段描写中鲁迅先生观察到了多少种生物?用到了哪些感官?怎样才能准确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呢?阅读后回答,学生总结出科学的观察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观察使要细致、全面、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长时
3、期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过渡:学习了如何记性科学的观察你,下面我们就一起试试吧!2.什么是生物 观察比较多媒体课件中提供图片(鸭子、铅笔、汽车、仙人掌),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分组活动,小组长做记录。小组长陈述本组的发现。 3生物的特征 教师出示图i-1,i-2,i -5图片中的阳光下生长的小麦,捕食大马哈鱼的海豚,猎豹追赶羚羊等都是生命现象,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教师
4、提问: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 学生回答: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教师提问: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 学生回答: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教师给予掌声鼓励。教师陈述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教师提问: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回答: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i-3)。教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 学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
5、 教师讲述: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i-4 。学生讨论后组长回答: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教师提问: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学生回答: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i-6 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1回答:“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它会合起来。”学生2回答:“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
6、。例如,人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学生3回答说:“狗看到骨头就会流口水。”教师讲解:这些都属于应激性。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 教师出示i-7种子的萌发和i-9在生长的蘑菇图片,以及i-8破壳而出的幼鳄图,学生讨论。讨论后回答。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学生2回答说:“生物还可以繁殖。”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想一想动物、植物、细菌怎样繁殖。学生思考后回答。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 请学生
7、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有。例如,图片中的猎豹,它有情感,也要呼吸,也要营养,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遇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9.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
8、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四)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法和比较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找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点,进而找到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二、生物能进行呼吸三、生物能排初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六)作业安排 教材课后练习题1、2七、课后反思: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
9、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2.简述身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二)能力目标:按一定的特征对身边的生物进行分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0、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2.学习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与讲授相结合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1.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 2.教师: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要调查生物状况。设计调查表。 六、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同学们回答)看来我们的生活并不寂寞,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我们,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少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分为哪几类?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家”调查一下我们
11、身边的生物(二)讲授新课 1.调查 (1)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页第2段方框内的内容,尝试解决: 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 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调查范围太大时,怎么办? 若要调查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样调查既节省时间又比较准确? (2)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 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
12、情况。 (3)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假如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开展调查?教师总结: 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2.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1)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9页,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调查步骤分哪几步? 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拿出课前布置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归类整理。 归类对认识生物有什么意义? (2)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
13、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 说一说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互评,教师也作出评论。 (3)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调查中你又想到了哪些问题? 思考如何书写调查报告?结合实验报告册。 谈一谈你在调查中的收获。(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2、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c、比大小多少d、形态结构(四)归纳小结:关爱生物的同时要保护他们的生
14、存环境更为重要(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概念科学研究中进行实地数据收集和资料证实所采用的一套方法。2.调查的一般步骤(1)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2)准备调查工具。(3)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六)作业安排: 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想。 2.调查全班同学身高、体重算出平均值,其它班级或学校学生相比七、课后反思:本节的调查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后的第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但缺乏必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因此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学生顺利的完成调查活动。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
15、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3.取放鼠妇时动作轻柔,实验结束后能将鼠妇放到自然环境中。二、学习难点和重点 1.学习重点: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学习难点:(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2)组织好“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和
16、探究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大熊猫、鱼、麦田、蚂蚁群、蜜蜂群、打斗的狮子、争斗的秃鹫等图片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分布图,沙漠、草原和森林的分布图,仙人掌、竹节虫(拟态)、变色龙(保护色)、箭毒蛙(警戒色)、人类排放废水等图片。2.准备实验材料湿土,干土,解剖盘,纸板(教师准备),鼠妇20只,计时表(学生准备)。3.课前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四人一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20只,并记录捕捉地点的环境该地点鼠妇的数量,注意不要破坏学校、社区草坪或花坛,不伤害鼠妇。六、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我
17、们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第二章的学习就要带领我们去了解生物圈。要想了解生物圈,首先要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讲授新课1.环境的概念教师提问:野外生活的大熊猫组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鱼能离开这种环境吗?即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鱼一定能正常生长吗?还会受到哪些影响呢?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吗?什么是环境?分析后学生自己归纳出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2.生态因素教师提问:看图1-12小麦田示意图在这片麦田中,对小麦的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思考找出阳关、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七星瓢虫、麦蚜、
18、杂草等因素。教师讲述:我们把这些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教师提问:你能将这些生态因素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利用第一章所学制定分类依据,即依据有无生命将生态因素分为两类,分别是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教师概括:阳关、温度、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是无生命的,称为非生物因素;老鼠、蚯蚓、七星瓢虫、麦蚜、杂草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因素。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提问:阳光、温度、水、土壤对小麦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学生展开讨论,回答问题:没有阳光,小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过低,小麦种子不能萌发、麦苗生长缓慢。水分过少,小麦易枯萎;水分过多,小麦易烂根。土壤肥沃,小麦生长好
19、;土壤贫瘠小麦生长差。教师提问:其他植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阳关、温度、水和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请举例。学生举例,达成共识。教师归纳:植物的生长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教师提问:非生物因素是否影响植物的分布?教师展示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分布图,沙漠、草原和森林的分布图,植物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学生分析图片,找到原因,得出结论:温度和水分对植物的分布有影响。教师讲述:非生物因素对动物有没有影响?下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了解。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提问:刚才分析了图中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那么图中老鼠、蛇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的生长又有什么影响?这些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回
20、答:老鼠破坏麦田,蛇吃老鼠;麦蚜吃小麦茎叶,七星瓢虫捕食麦蚜;杂草与小麦争夺阳关、养料和水分;蚯蚓松土肥土,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并归纳出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教师提问:与小麦一样,每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除了捕食、竞争和寄生以外,还有其他关系吗?请举例。学生举例,并通过观看图片,了解生物因素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并能进一步将它们分为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和不同中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问:你能进一步将这些关系进行分类吗?学生概括出: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助、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师提问: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作用于生物,那
21、么生物怎样生存呢?学生认识到生物必须要适应环境。教师提问:请看教材“资料分析”,思考: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的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仙人掌是怎样适应沙漠的生活的?学生通过教材的“资料分析”,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说出仙人掌的特点: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作用;茎-贮水,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发达,渗入地下吸收水分。教师提问:你还能举出哪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举例并总结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展示:竹节虫(拟态)、变色龙(保护色)、箭毒蛙(警戒色)等图片。教师小结:这样看来,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师提问:环境影响
22、生物,生物会不会影响环境呢?观察蚯蚓的图片,思考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学生说出蚯蚓一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底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蚓粪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教师提问:你还能说出那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教师讲述“蜣螂出国救澳大利亚草原”的故事。小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为两方面:有利影响和有害影响。学生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害影响和有利影响。(三)巩固练习学生讨论课后练习题。(四)归纳小结生物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3、第一课时)一、环境的概念二、 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土壤等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助、竞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六)作业安排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课前安排大家分小组 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并捕捉鼠妇20只,下面请小组代表介绍观察到的情况。学生分组汇报课前活动的观察结果,得出结论:鼠妇大多生活在石头下或花盆下。教师提问:鼠妇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二)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教师节根据学生课前作出假设,分析作出假设的依据,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的第一步
24、。学生根据上述结论完成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鼠妇大都生活在石下或花盆下?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分部吗?2.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分析作出假设的依据。学生完成探究的第二步-作出假设。假设1:光照条件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始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假设2: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说出假设依据。3.制定计划假设需要实验的验证,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推荐器材:现在提供的实验材料有铁盘、干土、湿土、玻璃板,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设置思考题:根据假设确定你所探究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
25、何保证实验结果只是要探究的实验因素不同引起的,对于其他可能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你如何处理?有同学用1只鼠妇做实验,有同学用20只鼠妇做实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如何记录你的实验数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根据讨论结果,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并做出指导,引出对照实验的概念。学生分组汇报实验设计思路。依据思考题讨论其方案和装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学会控制实验变量,知道什么是对照实验。4.实施计划教师巡视学生试验情况,个别指导实验。学生实施计划,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5.得出结论教师组织汇报并统计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
26、的平均值,引导学生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得出结论,再次提出疑问: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各小组汇报探究过程,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讨论实验是否支持假设。学生自由发言,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动物有影响。6.表达和交流教师提醒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学生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三)归纳小结方法小结:设计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变量。能力小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知识小结: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同时适应环境,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欣欣向荣的生物圈。情感态度小结:表扬和鼓励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积极认真、敢于
27、发表见解的学生,以及最富有团队精神的小组。学生回顾本节的实验过程,与教师一起总结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对照实验1.设计对照实验确认实验变量,控制实验变量,处理数据,避免偶然性2.对照实验的概念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三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七、课后反思:通过大量的事例,使学生理解生物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生物能影响环境也能改变环境。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28、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学习难点: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设疑启思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
29、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学生观看一则报道:2010年8月7日,在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新闻评论舟曲泥石流13年前已被预料到。教师请学生思考:你认为引发舟曲泥石流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局部生态系统退化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原因。教师陈述:看来,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二)讲授新课1.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出示思考题。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网罩的草却生长良好,这
30、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草被网罩起来后,鸟飞不进去,吃草的蝗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把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以及学校的花园等,都是生态系统。过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都具备相同的组成成分。那么,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呢?2.生态系统的组成(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资料分析”,组织讨论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树桩腐烂是由那些生物引起的?腐
31、烂的树桩和苹果最终会消失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除了有各种生物外,还有那些组成成分?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学生回答“资料分析”中的问题。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树桩腐烂是由于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细菌、真菌将树桩和苹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给植物重新利用,所以树桩和苹果最终会消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植物
32、重新利用,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以为,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无机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阳关、空气等。(2)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构建知识框架。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3.食物链与食物网(1)谚语引出食物链的概念教师:我们知道这样的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学生倾听,在教材上勾画概念。(2)组织活动“尝试正确书写食物链”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
33、判断自己所写的食物链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讨论: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通常怎样写食物链?可以用线段代替箭头吗?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吗?学生观察图1-16,尝试写出一条食物链,并将自己所写的食物链与他人比较,判断正确的书写方式。学生回答讨论题: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它们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不能,因为箭头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其方向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3)组织学生进一步正确书写食物链,并引导分析食物链。板书展示正确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链,引导进一步讨论:你数出几条食物链?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34、?这些食物链为什么会出现交叉?学生尝试连接“观察与思考”中的食物链,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数出食物链的条数;逐一说出各条食物链。(数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间停止。)学生回答: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样、数量庞大。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食草动物的食物,而一种食草动物即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成为多种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致使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关联,这样就构成了食物网。过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人类是否也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员?人类活动是否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呢?(4)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思考
35、那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为什么?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大鱼体内有毒物质最多。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也不易排出,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人类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教师以食物链:草兔狐为例,4人小组进行讨论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十分繁茂,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兔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会怎样变化?兔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这个例子
36、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兔的数量急剧增加,其后一段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狐的数量会增加。不会,随着天敌数量的增加与食物的缺乏,兔的数量会相应减少;兔的数量减少又导致狐的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增加如此循环下去,兔的数量就不会无限制地增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生归纳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如某一种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者会先增加后减少,捕食者会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达到新的平衡。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分析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教师提问:在草原上适度放牧,草原会由
37、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个例子有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草原会被破坏,最后可能演变成沙漠。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5.保护生态系统人类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你们知道有哪些实例?学生相互展示课前收集的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师提问: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凡事随心所欲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三)巩固练习课后练习题(四)归纳小结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生物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
38、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发展。(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各种动物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土壤等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七、课后反思:对于前面的食物链,食物网,因为学生小学时已有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没有学到概念,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学生对食物链的连接比较感兴趣,可以以食物链为每个知识点的连接点,让
39、每个知识点通过食物链来相联系。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什么叫生态平衡,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来加深他们的印象。比如课件中可以设计某种捕食者增加后,被捕者会减少,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久发生,要让他们了解,最好有一个动态的动画。对于知识点的衔接不够娴熟,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过渡过硬。要懂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技巧,让课堂上得更系统。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学会识别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3.举例阐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二)能力目标:尝试收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三)情感
40、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学习难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2)结合教材资源,在提供一些关于生物圈的资料,课前安排3名学生分别侧重了了解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知识。2.学生准备课下收集有关生物圈、多种生态系统等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制作的课件。学生欣赏视频。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生物圈的概念吗?学生回忆生物圈的概念。(二)讲授新课1.生物圈的范围教师提问: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存
41、在呢?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呢?学生思考,并归纳得出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km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km左右的深度,整个厚度约为20km.教师讲述: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这一薄层的区域内,却生活着各种各样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学生体会地球之大、生物圈之小。教师提问:在这个约20km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划分成几个圈层呢?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猜测出生物圈根据环境因素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在这三个圈层中的生物因素有什么不同吗?请三位同学分别介绍一下,然后大家一起归纳。学生听取同学们的介绍,思考生物圈三个圈层
42、中生物因素的特点。介绍结束后,学生概括出生物圈的三个圈层中生物因素的特点。教师提问:人类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哪些圈层?学生分析得出人类活动可以到达每一个圈层。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教师讲述:在生物圈中由于环境差别大,生物种类也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资料,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猜猜你看到的是哪个生态系统。教师出示视频。学生欣赏视频,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猜猜自己看到的生态系统的类别。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么多种生态系统,他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呢?学生思考,明确生态系统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起生物与环境的差异来划分的。教师提问:每一种生态系统都有它独特的特点,
43、你能阐述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吗?学生分组学习,通过教材的图片,再结合课前学生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讨论,把自己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全班交流,阐述自己小组学习的这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提问:请看教材“资料分析”, 思考。各生态系统之间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吗?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个生态系统相关联?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通过分析,结合先前归纳的内容,推断出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归纳其关联主要表现如下。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
44、说,很多生物可以到大不同的生态系统。教师提问:阅读开篇的“想一想,议一议”ddt事件的图文资料,思考为何在一部分地区使用ddt也能危害到南极的生物呢?学生讨论,思考ddt的流通途径,归纳小结得出:ddt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南极海洋鱼)食物链(磷虾、企鹅)。教师提问:联系实际,你还能举例说明各类生态系统之间有联系吗?学生通过分析身边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一个生态系统受影响、牵连到其他生态系统也受影响的事实,从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分析,进一步明确整个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师小结: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生物圈
45、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起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存在一定的联系。由此可见,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四)归纳小结正因为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旦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会牵一发而而动全身,影响到其他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 2.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
46、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六)作业安排课后阅读“生物圈号”的资料思考人类与生物圈如何和谐共处。七、课后反思:这节课效果不错,因为想到只单纯地介绍各生态系统会比较沉闷,就把两个相似的生态系统作比较,从它们的不同点而说明它们的特点,课本又介绍到沼泽,很多同学对沼泽对我们人类有害为什么还要保护感到迷惑,这一生态系统的介绍我安排了同学作了一个短暂的表演,把掉进沼泽地的过程表演出来,既让学生清楚遇到沼泽地时要如何自救,也进一步加深
47、了关于湿地生态系的认识。最后因为这一课时内容比较简单,也安排了一些关于我们和生态系统受到哪些伤害,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讨论,同学们反应激烈。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二)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2.学习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三、教学方法:实验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准备显微镜,纱布,
48、玻片标本六、教学过程:(一)走进新单元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学生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二)导入新课幻灯片播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片。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并提示观看一下自己眼前的显微镜。学生观看幻灯片,并观看显微镜,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三)讲授新课1.显微镜的构造师:我们黑板有挂图,课本有彩图,如果有实物就更直观了,在我们请出显微镜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书:如何正确取镜和安放。在我们安放目镜的时候手指不能触摸镜头,这样很容易污染镜头。生: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49、。师:课前让同学们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叙述。生: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师: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显微镜?生:光学显微镜。师:下面,两人一小组,对照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探究各部件的功能。要求:人人动手;提出主要注意事项:静(不能影响他人)、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生:两人一小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说出各部件的名称。师:下面时间,小组互相检测,然后老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抽测。生:学生活动。师:4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把显微镜的构造记住,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爱的鼓励”。2.显微镜的
50、使用(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碰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学生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学生回答是光学显微镜。(2)对光(升、转、调)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3)观察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教师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
51、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学生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师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教师强调: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教师使学生明确: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学生认真观看。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思考
52、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四)巩固练习:教师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学生思考回答。看课本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学生畅所欲言。(五)归纳小结: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六)板书设计: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构造 取镜和安放显微镜 对光 使用:方法步骤 观察 整理七、课后反思: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实验室
53、上的第一节课,到实验室时要先跟学生强调实验室的纪律,让学生明白以后来实验室上课必须遵守实验室纪律,强调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布置好值日生。安排学生观察的“e”玻片要使用低倍的目镜和物镜。强调光圈、反光镜和光线的关系时要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最好把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怎样使光线变亮,怎样使物像更清晰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思考。这样更易使理解这些关系,做题的时候也可以想像做实验的过程,记忆更深刻。第二节 植物细胞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玻片的基本类型。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二)能力目标:1.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交流制作心得。2.根据自己的观察,客观真实地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婴儿床市场前景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港口起重机采购与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塔吊租赁合同及操作培训服务3篇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刑法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监督与违约责任追究研究3篇
- 2024年标准离婚合同样本图片直接下载版B版
- 2024年版测绘服务委托书2篇
- 2024年歌手经纪公司合约3篇
- 2025年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公对公借款合同范本
-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护理质控分析整改措施(共5篇)
- 金属矿山安全教育课件
- 托盘演示教学课件
-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
- DBJ61-T 112-2021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高清版)
- 2023年高考数学求定义域专题练习(附答案)
- 农产品品牌与营销课件
- 苏科版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7节《生命更美好》教案(定稿)
- 车辆二级维护检测单参考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