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同销售在税务和会计中的处理差异-以海尔集团为例税务学专业_第1页
浅析视同销售在税务和会计中的处理差异-以海尔集团为例税务学专业_第2页
浅析视同销售在税务和会计中的处理差异-以海尔集团为例税务学专业_第3页
浅析视同销售在税务和会计中的处理差异-以海尔集团为例税务学专业_第4页
浅析视同销售在税务和会计中的处理差异-以海尔集团为例税务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摘要及关键词11 相关理论概述21.1 视同销售的概念21.2 视同销售在税法中的界定21.2.1 增值税视角的视同销售21.2.2 所得税视角的视同销售31.3 视同销售在会计中的界定32 税法和会计对视同销售业务处理的差异43 视同销售税会处理差异的原因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53.1 海尔集团及其财务管理状况简介53.1.1 海尔集团简介53.1.2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状况介绍63.2 视同销售在税会的处理实例以海尔集团为例63.2.1 将自产产品内部调拨63.2.2外购商品视同销售73.2.3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83.3 海尔集团视同销售在税会处理差异的原因分析93.3.1 会计处理与税

2、务处理的目标不一样93.3.2 无法明确视同销售确认收入问题93.3.3 视同销售的税会处理方法不统一103.3.4 税法政策的影响104 对海尔集团视同销售税会处理差异提出建议114.1 正确处理税会目标差异114.2 明确确认收入问题114.3 规范视同销售行为的税会处理方法114.4 严格遵守税会政策,合理处理税会差异125 结论12参考文献13浅析视同销售在税务和会计中的处理差异以海尔集团为例摘 要:随着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崛起,而一个企业的崛起离不开本身的业务发展,不管做什么的行业的企业,“视同销售”的销售方式出现是必不可少的,我国也给出了相关的准则规定,但是在会

3、计处理和税务方面对于视同销售的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差异,要是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相关的机构的理解和运用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工作上不必要的错误,咎这个原因,许多专业人士都进行了相关的实际研究,并结合他们的工作经验加以解释理解,在这个基础下,我将试着结合他们的经验,以海尔集团为例从另一角度给出视同销售处理的方式建议。开始我会先解释相关的概述,在进一步找出差异,解释原因,之后再分析得出结论。关键词:视同销售;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treating identical sales in tax and accountingTake Hai

4、er for example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arket,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also constantly rising, and the rise of an enterpris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ts own business development, no matter what the industrys enterprises do, the appearance of sales as if is indispensable,

5、and the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also given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accounting treatment and taxation in the way of sales as if , if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personnel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 are not in place, it is eas

6、y to cause unnecessary mistakes in the work. Therefore, many professionals have carried out relevant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is basis, I will try to combine their experience, Take Haier Group as an example, to give another perspective as a sales approach to the proposal. Ill start by explaining the

7、 overview, and then Ill go on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then Ill analyze them and come to a conclusion.Key words:As sales ; Value-added ; Tax enterprise income tax ; Accounting treatment1 相关理论概述1.1 视同销售的概念视同销售是税务角度的一种认定行为,视同销售即等同于销售,从税务角度认为企业的某种行为即使没有发生传统意义上的货物或服务的售出,但是存在

8、价值增加或所有权转换,因此将其等同于销售行为,称为视同销售。视同销售是从税务角度和会计角度的不同层面对企业销售行为界定所产生的差异。会计角度认为销售应是风险和报酬的转换,未发生风险和报酬转换的行为不将其界定为销售行为,会计角度的销售界定较税务视角较为狭窄。税务角度的销售行为界定中,将一部分会计视角不认定为销售的行为,列为视同销售。并按照税法有关规定,按照等同于销售行为的标准进行征税。比如在税法的相关规定中有提到,如果一个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或者其委托别的公司进行生产加工的货物或产品,用于集体福利、非应税项目、赠送他人的行为都统一被认定为销售行为,同时要进行征税。但是此类销售行为从会计角度则不应以

9、计入,进行收入核算,因此认为视同销售的产生是税会对企业销售不角度的界定差异。1.2 视同销售在税法中的界定1.2.1 增值税视角的视同销售增值税的本质是进项税与销售税环环相扣,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增值链条,企业购入商品时可能需要计缴增值税进项税,经过加工后产品价值增加,售出时征缴增值税销项税,并抵扣进项税,进项税和销项税依次出现,形成完整税务链条。因此在发生视同销售行为,如果企业将购入的产品只核算进项税,则不应该将其视作为销售行为。如果增值税不进行计缴的话,从其本质上来看也就是指增值税的链条由此断开,只是单纯地注重进项税而没有相应的销项税,这就失去了增值税的进销实质,导致增值税需有徒表,失去其真

10、实意义。因此从增值税的角度来说呢,企业的购入的进项税与销售的销项税应是不可分割的,有进项税必然有销项税。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们在进行购入商品或者发放员工福利等行为时,从增值税的角度来看应该将其作为视同销售的行为,并按照销售行为进行计缴销项税,以此来实现进销相抵的情况。 按照目前增值税法中的有关规定,增值税中认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主要有八种情形,第一种是企业将自己所生产出的商品或货物,交由其他企业或个人销售的。第二种是代理销售其他企业商品或货物的。第三种是在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下,非同一县市内设立两个独立的下属机构时,将商品或货物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外一个机构的。第四种是企业把自己生产或者委托别的

11、公司生产加工的货物产品,用于企业非应税项目。第五种是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购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内部非应税项目的。第六种是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购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第七种是企业把自己公司生产或者委托其他公司生产加工的货物产品,用于企业发放内部职工福利,及个人消费的。第八种是企业把自己公司生产或者委托其他公司生产加工的货物产品,无偿赠送给其他组织或个人。1.2.2 所得税视角的视同销售企业所得税是在一个企业在发生货物产品转移,服务所有权变更时出现用来界定企业的销售行为。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税法有规定,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或者劳务服务出现变更交换,又或者在进行非货

12、币性质交换时将商品、劳务服务等用于广告、集资、员工福利、捐赠或利润分配时,将视同为销售行为,应该对这类销售行为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上述所提到的所得税征收行为视同为销售行为,在会计信息角度是不确认为销售收入。在在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了视同销售行为的三种具体类型:一是依据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确认为销售收入,在年末进行企业所得税调整时不做调整。二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确认为销售收入,但是在年末按照视同销售行为,对企业所得税进行调整,形成税会差异。三是在会计准则中不确认为销售收入,形成暂时性差异,应在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时,对每一缴费周期的企业所得税作出调整。1.3 视同销售在会计中的

13、界定企业销售收入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有不同的界定方式,一般情况下,企业商品的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合法合规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市场销售行为,达成产品或者半成品的货币价值收入,表示企业通过销售,实现所生产产品经济价值的多少,这一收入以公认货币形式表现,以销售行为的发生为收入确认基本条件。从会计的角度定义销售收入是指一个企业在进行产品或者半成品实现货币价值收入时,使商品转移到客户手上,从而收到应收货款、劳务等价报酬或者索取价款凭证,从而认定的收入。一是商品所有权由公司转移到客户手上,同时所有权上所附着的风险和报酬也同时发生转移。二是企业在对销售商品所有权进行转移后,一并将其后期管理权移交于买方,至商品售出后

14、不再对其进行控制,实施管理行为,若企业对售出商品仍旧实施后期管理,则不能确认为销售收入。三是销售行为所产生的收入是能够按照统一货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这一条件具体是指销售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是能够可靠计量,并在此基础上确认销售收入。四是由销售商品行为所产生经济利益能够确定流入企业。如果不能所得经济收益流入到企业时,则不对该业务确认销售收入。五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应明确与销售商品、货物或劳务相关的成本费用能够得到准确计量,企业能够按照销售业务发生期间确认成本费用和相关利润。会计层面界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与普通销售行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会计层面上的视同销售呢,是从销售收入确认的角度进行界定的,将未产生销售收

15、入的某些行为认定为视同销售,并按照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确认为销售收入。对于视同销售的会计核算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确认为销售收入,并按照配比原则结转相关成本费用,核算利润。二是不确认为销售收入,只结转成本费用,按照计税价格核算应缴增值税的销项税。2 税法和会计对视同销售业务处理的差异视同销售行为如果从税务角度和会计角度来界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税法处理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视同销售行为又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下,非同一县市内设立两个独立的下属机构时,将商品或货物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外一个机构的,从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角度不确认为视同销售行为,但是增

16、值税视角认为货品价值发生改变,应确认为视同销售,并计税。二是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内部并不发生货品价值增值时,会计和税务层面均不确认为视同销售行为,不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和计税。三是企业自外购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内部并不发生货品价值增值时,会计和税务层面均不确认为视同销售行为,不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和计税。四是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发放内部职工福利,及个人消费时,会计和税务均确认为视同销售的行为,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和计税。五是企业自外部购入货物,用于企业发放内部职工福利和个人消费时,会计和增值税均不确认为视同销售的行为,但企业所

17、得税认为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应对其进行计税。六是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购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会计和税务均确认为视同销售的行为,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和计税。七是企业把自己公司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生产的产品,对股东和投资者进行分配时,会计和税务均确认为视同销售的行为,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和计税。八是企业把自己公司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生产的产品,以无偿赠送的方式,给予个人或者组织时,会计会不确认收入,但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则会作为视同销售行为,进行计税。表1 会计与不同税种下视同销售处理差异对比表货物用途货物来源会计增值税所得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自产、委托加工购进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自

18、产、委托加工购进投资,提供给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投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投资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的投资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具有商业实质不具有商业实质债务重组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注:表示确认收入,表示不确认收入)对于会计、税务不同视角对视同销售行为具体情形的处理和差异分析,发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于视同销售业务的判断和计税,以相关税务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在会计处理中,对于视同销售行为的界定和处理,则是以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判断经济利益能否确定能够在会

19、计期间内流入企业,能否影响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增减变动为条件。3 视同销售税会处理差异的原因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3.1 海尔集团及其财务管理状况简介3.1.1 海尔集团简介青岛海尔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家电工业生产的大型集团企业之一,目前公司经营方向多元,结合了金融控股平台、地产投资平台、投资孵化平台、白电转型平台和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等多产业的网状型发展模式。青岛海尔的企业宗旨作风是 “诚信生态,共享平台,人单合一,小微引爆”,也成为新时代下的海尔精神,在战略、组织、制造三方面实现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发展,实现了企业持续的动态循环体系。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海尔共享平台上已经聚集了超过2300

20、个创业项目,4300余家产业孵化资源,超1300家风险投资机构,这些都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创业共享资源。3.1.2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状况介绍海尔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采取财务部下设立财务共享中心的方式,使得公司原来的财务管理功能和会计核算功能得以分离,财务管理功能由财务部实施,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对核算相关的业务进行处理,包括对票据的审批、编制凭证、审核、汇总、登录账务、编制报表、复核等一系列常规的财务工作,通过对财务工作的流程进行标准化优化,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作用得以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职能实现了集团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向财务管理方向的转移,由财务共享服务

21、中心分担原财务部的会计核算业务,原分公司、各子公司的核算功能得以弱化,仅表现为收集纸质单据并传递、零星支付;而对于票据的审核和核算均通过报账后,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得到处理。海尔集团在原有财务办公软件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达到财务共享服务的系统支撑。目前海尔集团财务共享系统改造主要在原Oracle财务软件的核心系统和接口平台进行设计。核心系统主要为完成对财务的核算职能,中心模块包括有总账模块、应收模块、应付模块、采购模块等;在其外围模块还设计有工程系统、采购系统、合同系统、资产系统和集团内部对接,以及与银行等外部企业的外联接口。同时在财务共享中心会计核算功能同时,加大了对财务管理功能的支持,增

22、加与成本管理、报表分析、客户价值等的分析,为集团和财务部进行管理决策提供数理资料支持。3.2 视同销售在税会的处理实例以海尔集团为例3.2.1 将自产产品内部调拨海尔集团在2019年3月以成本价将自产的200台办公电脑用于建设子公司研究试验中心,将电脑从大连生产公司运输至天津试验中心,每台电脑市场价格8998元,成本价6100元。(1)会计对视同销售的处理海尔集团将调拨电脑作无偿处理,两家机构间属于同一税务核算人,作调出库存商品和成本结转会计分录。从会计角度,不将其作为视同销售业务,不作销售收入确认,作以下分录:借:产品成本 1220000贷:库存商品 1220000(2)增值税对视同销售的处

23、理增值税法规中规定在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下,非同一县市内设立两个独立的下属机构时,将商品或货物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外一个机构的,从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角度不确认为视同销售行为,但是增值税视角认为货品价值发生改变,应确认为视同销售,并计税。因此对于海尔集团内部进行电脑无偿调拨的业务,虽然未发生实际资金流入,但电脑使用的价值增长,按照规定税率16%的计缴增值税。借:产品成本 195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5200(3)企业所得税处理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中认为集团的资产在内部进行调拨,不发生商品或货物的实际所有权属的改变,因此不将其作为视同销售的计税范围。企业所税税角度认为这一批

24、电脑仍然在海尔集团这一税务主体之下,这批电脑的所有权未发生改变,不作为视同销售行为,因此不对其进行企业所得税计缴。3.2.2外购商品视同销售海尔集团在2019年末时购入一批商品,向中小投资者发放,用于激励中小投资者信心,商品总价值100万元。(1)会计处理 从会计角度处理认为海尔集团购入的这批货品所有权已经从公司所有转为中小投资者个人所有,因此商品权属发生改变,同时可能给公司带来投资的经济利益,且这批商品的收入、成本可以准确计量,将其作为视同销售进行会计核算。首先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这笔业务所产生的业务成本,确认费用,减少存货。 借:应付股利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主营

25、业务成本 100 贷:库存商品 100(2)增值税处理 按照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计税的相关规定,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向股东和投资者进行分配时,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根据增值税率13%计缴(根据税务总局2019年39号公告内容,自2019年4月1日制造行业企业的增值税率从16%降为13%): 借:应付股利 1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3)所得税处理 所得税角度认为海尔集团这批商品的所有权已经发生改变,从公司所属改变为中小股东投资者所有,因此对其计缴企业所得税,但这批商品的业务收入和成本相同,因此未产生应税利润,企业所得税为0。3.2.3自产产品用

26、于职工福利海尔集团在2019年末时,将本公司生产的氧离子空气加温器1000件,用于发放职工春节福利,每件加温器成本2000元,市场价格2800元,增值税率13%。(1)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发放内部职工福利,及个人消费时,会计业务确认为视同销售的行为,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海尔集团将自产产品用于发放内部职工福利时,在会计和税务层面均作为视同销售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 28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8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800000借:管理费用 28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800000(2) 增值税处

27、理根据增值税法的规定,企业将自己所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的货物或商品,用于企业发放内部职工福利,及个人消费时,增值税作为视同销售,对其进行计税。确认视同销售收入时,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按照13%的税率计缴增值税销面税。借:应付职工薪酬 364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64000借:管理费用 36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364000(3) 所得税处理在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中,指出企业将拥有所有权的货品或商品,以及劳务服务,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或者将此商品、货物商品或劳务服务,用于广告完全、集资、捐赠、职工福利、样品,能主赞助或利润分配时,应当将其视同为销售行为,

28、应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但由于海尔集团按照产品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3276000元作为职工福利费支出时,未超过当年度职工薪酬的14%,因此在企业所得税中进行抵减,不再计税。3.3 海尔集团视同销售在税会处理差异的原因分析3.3.1 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目标不一样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之中,进行核算的最终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企业进行制定与实施会计制度是为了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完整的反映。将企业整体财务情况发展以及变动情况反映出来,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等其他会计报表应用的人进行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在这样的经营目标影响下,企业的财务会计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使

29、投资者或者是存在的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的资产情况以及经营可获得盈利的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不过税务会计由于税法的目的就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进行调解,使纳税人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税务会计的根本目标也是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通过准确的税务核算,使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之中,能够按照税法相关的规定进行纳税。在企业经营中会计制度与税法二者的根本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使二者对同一经济行为或者是事项进行的规范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税法中为了防止基本税收受到侵害,在流转税法之中有类似规定将销售事项纳入到应税收入进行课征,会计核算规范是依据有无经济源流入进行收入确认。3.3.2 无法明确视同销售

30、确认收入问题 目前会计角度和税务角度的视同销售收入的确认在计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第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销售时有使用现金折扣优惠状况下,会计收入计量时将现金折扣抵减后的金额作为销售收入计入,也就是说会计收入中并不包括现金折扣这一部分;而在税法规定中则将现金折扣视同销售收入,税会处理存在较大差异。第二,在发生视同销售行为时,在视同销售行为并未带来企业资金的变化,在计量当期会计收入时并不计入其中,而在税法规定中则将视同销售行为按照公允价值计入当期纳税范围。第三,对于运用现金折扣优惠条件下的销售收入,企业在进行会计收入计量时,会将冲减现金折扣后的销售收入作为企业的经营收入进行确认,在税法规

31、定中则以合同约定价款作为计税依据,将现金折扣视同销售价款内的部分,并不对现金折扣作特别扣减,由此产生的计量差异影响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的不同。3.3.3 视同销售的税会处理方法不统一由于财务会计与税务处理的目标以及二者使用的情况等存在差异,视同销售在进行财务会计与税务处理的过程中处理意见也存在较大差异。视同销售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修理之间的差异存在多个方面,例如视同销售在会计中不确认,但税务确认时,则应对视同销售的收入进行确认,确认的价格往往参照市场价格或者公允价值。但在对于企业买一赠一的销售时,税务规定这种情形应作为视同销售进行处理,所以在确认收入时通常将总体的销售额按照商品价值比例作为确定标准,

32、对于此种方式是否适用于流转税,并未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规定。在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中,规定有两种方式可以进行会计处理,不同处理方式下对于税额的影响不大,但是部分企业常常利用会计处理的空间,进行盈余操纵,以虚假会计信息蒙骗投资者,造成国家和投资人的损失。3.3.4 税法政策的影响在所得税税法中对企业收入提出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概念,然而企业会计准则中则未作此划分,而是将这类收入全部居委会营业外收入中,最后进入企业净利润当中,在税法认定的不征税收入,是指非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在应纳税额中予以扣除,不再计入应计税项中。同时企业所得税法也规定不计税收

33、入的时间是60个月,超过5年的则计入第6年应纳税额当中,并且对于公司这部分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产生的费用和资产,在应税额中不能进行扣除,包括这部分收入形成资产的折旧和摊销,一律不能在应税额中扣除。免税收入的税务处理,在应纳税额直接扣除。这种税务和会计处理中的差异,导致企业的利润和应纳税额间的差异逐渐加大,会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核算信息受到影响。4 对海尔集团视同销售税会处理差异提出建议4.1正确处理税会目标差异税务处理要以国家的税法规则为准绳,以会计行业法规为依托进行会计处理,同时财务报告要实时披露相关的税务会计信息。税务处理与财务会计处理两种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他们成为企业财务重

34、要的组成体系,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各自目标,实现企业的税务服务。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有规定指出,“视同销售”的行为是企业在没有发生现金流动业务时产生的,如果在视同销售行为时还进行征税的话,那将加重企业的负担。所以我国的税收制度在制定时就要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减少相类似增加企业赋税重担的规定,减少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从而体现我国税法制度的合理性原则。在对企业进行税务会计处理时,要区分轻重缓急,重要的事项严格处理,无关事项无需处理,真正做到以实际操作为主,协调好两者目标关系,真正服务于企业。4.2 明确确认收入问题视同销售的确认关系到是否确认为销售收入,关系到会计利润

35、和税务计税额的确定,对于视同销售的确认在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中均作了明确的规定,目前规定对视同销售行为按照同期产品销售价格、市场价格和公允价值等几种情形确认收入和计税额。对于税会法规规定所引起的收入确认的差异问题,应从制度的层面进行完善。通过完善会计制度体系,保持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收入规定内容的统一,能够有效降低税务和会计不同角度核算,形成的视同销售的信息差异。在进行会计制度完善时,应保证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在进行税务制度完善时,应保证法的高度权威性、严肃性以及会计制度独立性,建立与会计法规相协调的税法制度。同时探索寻求视同销售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缩小的平衡点,在认可二者固有差异

36、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改进与规范,通过设立税务机关和政府机关间的代表机构,协调和完善两类收入执行过程中的差异问题,达到完善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一致目标。4.3 规范视同销售行为的税会处理方法视同销售税会法规中对于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中外购的货物用于自用、发放职工福利,或进行捐赠时的业务处理方法不同,因此造成会计信息和税务信息的差异。这种差异也给一些不法企业带来非法操作的空间,例如税法中若对企业赞助行为不加限制,则可能成为一些企业利用赞助方式转移经济利润,偷逃税款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形下税法要协同其他同位法,保持与社会行为倡导方向的一致性,否则将对社会公共思想体系造成一定干扰。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协调会计

37、收入与计税收入进,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所造成的差异的类别进行相应的协调,对可以消除或缩小的差异应该在实务处理时进行缩小或消除,对于固有差异,应予以认可,并采取规范方式进行协调。4.4严格遵守税会政策,合理处理税会差异在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与税务业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将二者在政策上的差异进一步的缩小。从社会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视同销售业务的税务与会计二者差异的缩小,与会计需求是完全相符的,不过无法避免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视同销售的某些具体业务长期存在的差异的情况。有些差异是二者必然存在的,在实际进行政策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将二者的差异缩小,实现二者快速稳步发展的目的。作为海尔集团内部税务会计人员应该着重明确视同销售在不同领域的适用范围及情形,以及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