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_第1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_第2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_第3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_第4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1(总分:100.00 ,做题时间:90分 钟)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劳动卫生学的概念是(分数:2.00)a.预防医学的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改善劳动条件b.研究职业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和如何识别、评价和控制不 良劳动条件的学科d.研究劳动者的生理变化,提高作业能力的学科e.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解析:2.劳动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数:2.00)a.改善劳动条件b.提高劳动生产率c.消除不良因素,保护工人健康d.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ve.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解析:3.劳动

2、条件包括(分数:2.00)a.劳动过程b.生产工艺过程c.生产环境d.三者都是ve.三者都不是解析:4.劳动过程由下列因素或条件组成,除外(分数:2.00)a.劳动组织b.操作体位和方式c.体、脑劳动比例d.劳动强度e.采光照明v解析:5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分数:2.00)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b.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c.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vd.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e,以上都不是解析:6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铅b.炭疽杆c.煤尘d.微波e.劳动强度过大

3、v解析:7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为(分数:2.00)a.通风换气不足8 .作息制度不合理vc.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在同一个车间内d.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e.卫生设施不健全解析:8 .生产性有害物理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噪声b.红外线c.射频辐射d.粉尘ve.微波解析:9 .非电离辐射不包括(分数:2.00)a.可见光b.紫外线c.激光d.微波e. x射线v解析:10 .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性损害不包括(分数:2.00)a.职业病b.工伤c.职业特征vd.急性职业中毒e.职业性多发病解析:11 .医学上所指的职业病是(分数:2.00)a.与职业有关的疾病b.工厂、矿山中最常见的疾病

4、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vd.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作用引起的疾病e.工人接触毒物引起的中毒解析:12.职业病是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的(分数:2.00)a.不良劳动条件b.生产性因素c.有害的生产过程d.职业性有害因素ve.生产性有害因素解析:13 .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共有(分数:2.00)a. 14 种b. 18 种c. 9大类99种d. 9大类101种e. 10大类115种v解析:14 .有关法定职业病的种类和数量,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 )a.恒定不变b.随时变化c.越来越少d.越来越多e.随着不同时期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解析:15.我国职业

5、病目录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职业病是(分数:2.00 )a.肺尘埃沉着病(尘肺)b.职业性皮肤病c.职业中毒vd,职业性肿瘤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解析:16.判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职业病的范围(分数:2.00)a.伐木工人的森林脑炎和手臂振动病b.凿岩工人的硅沉着病c.石墨工人的炭黑肺尘埃沉着病d.铅作业工人的消化性溃疡 ve.煤矿井下工人发生的滑囊炎解析:17.下列哪项职业性多发病的说法不正确(分数:2.00)a.又称工作有关疾病b.是多因素疾病c.职业因素是原因之一d.职业因素可使潜在疾病暴露或使已有疾病加重e.在一般人群中不会出现v解析:18.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

6、于 (分数:2.00 )a.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vb.接触机会c.接触方式d.接触浓度(强度)e.每次接触量解析:19.下列哪项属于预防医学的一级预防(分数:2.00)a.早期检测损害b.定期体检c.防止并发症发生d.改革生产工艺ve.及时治疗职业病解析:20.以下是基层劳动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除外(分数:2.00)a.现场劳动卫生调查和职业流行学调查b.制定有关法规、条例和卫生标准vc.生产环境监测d.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e.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解析:21.肌肉活动依靠体内贮存的atp-cp系统供能特点是(分数:2.00)a.迅速b.产生乳酸较多c,非常迅速vd.提供能量较多e.氧的需要量较

7、少解析:22.中等强度作业时供氧情况是(分数:2.00)a.氧需超过氧上限b.氧需不超过氧上限vc.氧需等于氧上限d.几乎是在无氧条件下e. b 和 d解析:23.乳酸供能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 一般出现在大体力劳动中b.不能持久c.易疲劳d.消耗脂肪供能较多ve.速度较快解析:24.体力劳动过程中体内产生氧债的准确解释是(分数:2.00)a.劳动强度大,需氧量大b.劳动中氧需大于氧上限vc.劳动时供氧系统未起作用d.肌肉在无氧状态下活动e.机体供氧能力有限解析:25 .评价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心排出量b.排汗量c.能量消耗量vd.心率e.直肠温度解析

8、:2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静态作业的特征(分数:2.00)a.能量消耗水平不高b.易引起肌肉关节损伤c.维持的时间较长vd.效率低下e.易疲劳解析:27 .下列哪一项是动态作业的特征(分数:2.00)a.效率低下b.易疲劳c.不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vd.劳动时间不持久e.易阻碍血流解析:28 .静态作业时肌肉的主要收缩方式是(分数:2.00)a.等长收缩vb.等张收缩c.间断性收缩d.持续性收缩e. a 和 b解析:29 .决定氧上限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劳动强度b.肺活量c.最大通气量d.心跳次数e.心脏的最高输出量(每分钟输出量)v解析:30 .从事过度紧张的作业,可出现瞳孔直

9、径变大、焦虑、感情冷漠、抑郁或兴奋、易怒, 这些可归纳于(分数:2.00)a.行为表现b.性格表现c.心理反应vd.生物反应e.生理反应解析:31 .某公司秘书兼任打字员,长时间工作后,主诉头痛、眼干、眼痛、视物模糊等,此种 表现属(分数:2.00)a.暂时性疲劳b.智力疲劳c.局部性疲劳vd.全身性疲劳e.技术性疲劳解析:32 .某服装厂工人的劳动强度指数经过测定为21,按照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该 工人的劳动强度属于(分数:2.00)a. i级b. ii 级c. ill 级 vd. iv 级e. v级解析:33.厂房内产生有毒气体作业地点的通风排毒主要采用(分数:2.00)a.全面抽出

10、式机械通风b.全面送入式机械通风c.有组织的全面自然通风d.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e.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v解析:34 .职业中毒是由于(分数:2.00)a.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vb.接触生产中各种化学物引起的中毒c.接触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中毒d.接触生产性化学物引起的中毒e.接触化学物的原料引起的中毒解析:35 .毒物能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为(分数:2.00)a.进入机体的剂量b.接角虫毒物的时间c.毒物的选择作用d.毒物的蓄积作用ve.工人的个体差异解析:36 .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根除毒物b.加强通风c.降低生产环境毒物浓度vd.采取综合措施e.隔离生产解析:

11、37 .生产环境易危害人体健康的是(分数:2.00)a.气体、蒸气、气溶胶b.气体、液体、烟、固体c.蒸气、液体、固体、烟d.液体、固体、粉尘、烟ve.固体、液体、尘、雾解析:38.气态毒物引起急性中毒时,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急救,其目的为(分数:2.00 )a.便于及时抢救b.及时补充新鲜空气c.防止急救人员中毒d.促进毒物排出e.防止继续吸入毒物并促进毒物经肺部排出v解析:39 .判断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 lc0b. lc50 vc. lc100d. mlce.以上均是解析:40 .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共存时,两者毒性均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毒物的(分数:2.

12、00 )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v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e.竞争作用解析:41.几种毒物同时作用,其毒物毒性等于各毒物分别作用的毒性总和,叫(分数:2.00 )a.联合作用b.相加作用vc.相乘作用d.拮抗作用e.独立作用解析:42.毒物在体内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毒物(分数:2.00)a.通过细胞的能力vb.在生产环境中的挥发性c.颗粒大小与形态d.在体液中的溶解度e.进入体内的剂量及毒性解析:43.生产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数:2.00 )a.有害因素的强度(剂量)vb.接触机会c.个体之间的差异d.有害因素种类e.以上都不是解析:44.毒物引起职业

13、中毒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途径是(分数:2.00)a.消化道b.完整的皮肤c.呼吸道vd.黏膜e.血脑屏障解析:45.职业中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迅速脱离现场b.使毒物不要进入体内c.调离作业,对症处理d.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e.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解毒,排毒,对症治疗v解析:46.小量毒物长期反复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为(分数:2.00)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vc.功能蓄积性中毒d.带毒状态e.以上全不是解析:47.毒物能否通过完整皮肤进入体内,取决于其理化性质(分数:2.00)a.水溶性大b.水溶性小c.脂溶性小d.脂、水双溶性,脂/水分配系数越接近于1越容易通过ve.分散度越小越容易通过解析:48.最理想的防毒措施是(分数:2.00)a.降低空气中的毒物浓度至最高浓度以下b.加强个人防护c.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d.从根本上消除毒物ve.加强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