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方式_第1页
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方式_第2页
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方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方式江苏省东台市四灶中学 郏生祥一、借景抒情这是指作者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 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006年福建卷10(2)解析: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

2、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带上浓厚的主现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月色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二、借物抒情这是作者通过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这一特征要

3、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某种品格相通)的描写,从而寄托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1 / 3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 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2006年全国卷12(2)解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几乎全要动起来了,以致于诗人不得

4、不出面关嘱。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峥嵘”、“绿”、“觳觫”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答案】: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与石是同样怜爱的,它们都是作者品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如理解为“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也就谈不上厚于竹而薄于石了”,也可以。)三、寓情于景这种方式将感情融入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之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绘刻画来抒发感情。这种让景物蕴含作者感情的方式是间接而含蓄的。

5、例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2006年湖北卷14(2)解析:诗人匠心独运,撇开柔情,着重摛“古今情”。他排除了歧路沾巾的常态,把错综复杂的隐情、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一古脑儿概括为“古今情”,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衰飒形象掬出,收到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四、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例4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 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00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