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教学设计_第1页
《黄山记》教学设计_第2页
《黄山记》教学设计_第3页
《黄山记》教学设计_第4页
《黄山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fter walking on the muddy road, i dont know how long, im slowly tired and confused.(页眉可删)黄山记教学设计 黄山记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欣赏_别出心裁的构思,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的布局和酣畅华美、色彩浓郁的文笔。2、了解_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_构思谋篇的手法。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

2、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黄山记。黄山的美,举世无双;描写黄山的诗文,不胜枚举。以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著称于世的徐迟,怎样以他恢宏的“大手笔”写出了黄山的美,怎样以他不落前人窠臼的独特的构思显示了他雄奇奔放的风格,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二)字词正音、词语补释:皖wn(安徽的别称)悭吝qinln(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糗qi(干粮)氤氲ynyn(形容烟或气很盛)甫f刚刚煞费心机:形容费尽了心思。煞sh很、极。扑朔迷离: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绮丽多采:灿烂美丽。万仞之巅:形容很高的山峰。仞:古代八尺或七尺

3、叫做一仞。一碧万里:这里形容整个天空是碧蓝色的。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瞬:眨眼,息:呼吸;瞬息:一眨眼一呼吸之间,比喻时间短促。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大手笔:指有名的_家或其作品。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鸿蒙:旧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意思是只有飞鸟可度。载沉载浮:又沉又浮。载:又。拾级而登:逐步登阶。拾sh轻步而上。临虹款步: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动。(三)作者简介: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14年10月15日生。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1

4、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代表作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四)简析课文:_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写崇高卓越的大自然,创造安排了黄山胜境。文意总起第一段: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第二段:介绍黄山的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几种景物,以见其“奇”。第三段:写黄山处处悬崖绝壁,再次强调黄山胜境的突出特点“险”。阅读思考: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5、?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为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提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3、找出这一部分写山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山的特点。提示:“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

6、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的“奇”。提示:填“奇”,从“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_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作小结,更增添了黄山的神奇色彩,并为下文回溯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描绘黄山的奇观作了铺垫。起笔雄奇峭拔,一如黄山奇峰。第二部分: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第一层(1自然段)写史前期,除了金丝猴之外,只有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浮丘公、容成子等仙人攀上过黄山的光明顶。第二层(23自然段)写唐宋时期,只有

7、李白及吴龙翰两人登上过莲花峰。第三层(45自然段)写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登上莲花顶,而登天都,是在汪灌以后,有记载的只有普门法师等五人。阅读思考: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提示: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2、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提示: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_的内容。3、这一部分与_中心有什么联系?提示: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4、这一部分和其它部分有什么联系?

8、提示:承第一部分黄山风光的“险”而来,是大自然“不肯随便地将胜境给予人类”及“封山”这一意旨的具体体现。又与第三部分“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相互比照。可见这部分使_结构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第二课时(一)继续简析课文第三部分:记作者等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经过。第一层(16自然段)写作者等一行登上天都峰的经过。_以作者亲眼所见,极写天都之险,与第二部分相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_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的路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写“我们”登攀的经过,只用三个“直上,直上,直上”反复,表现了勇往向上的气概。第二层(78自然段)写

9、登上天都峰所见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慨。登上天都峰,“千里江山,尽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此为过渡句),作者深深感慨的是,“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这是_点题的句子。阅读思考: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_的中心的?提示:1、对比: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2、详略处理得当: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啊,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处,都在公

10、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第四部分:写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阅读思考:这一部分分承第一部分黄山奇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提示: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

11、腰仰视,它们如仙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经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太多,浪这么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二)小结:1、内容上的内在联系:_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色,总领全文;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隔绝了人间与胜境,暗含“换了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_的主题。2、记叙顺序:宏观顺序:(_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

12、形成人类出现(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微观顺序:(_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作用:以加强_奔腾豪放的气势。短句:“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末多花冈岩的山峰。”(比较复杂的长句,想法顺应句子的结构,将它们逗开成几段,以加强语势节奏。将这句的状语,逗成四段)“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个句子,分为两个分句,五个宾语分别逗开)排偶句(类似骈体文)“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

13、,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黄山松铁骨冰饥;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飘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的肉芝。(三)作业:练习第二题、第三题。黄山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学生品鉴自然美的能力。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 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2 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

14、美,提高学生品鉴自然美的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的庐山真面目,那我们就先睹为快,欣赏一下黄山的风光片。师生共同欣赏黄山的风光片。(二)、朗读课文,理清层次。影片拍的很美,同样柯蓝先生为我们写的话说长江黄山部分解说词也很美。请同学们花5分钟时间,运用我们曾学过的读书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内容?找出课文在介绍自然景观时,选材组材上和前面两课最大的不同。讨论交流。(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形成的历史进程,奇峰、古松、怪石、云雾、日出

15、,黄山温泉)奇峰古松总写 分写 怪石 温泉山上 山下烟云日出(不同:在选材的全面性上,游记散文只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全面,而解说词一般都把描写景物的各方面都加以概括;在主客观上,游记散文反映作者自己的见闻感受,而解说词一般都是客观介绍。)小结:柯蓝话黄山,从古写到今,开头从徐霞客的话谈到黄山的地质形成史,再到黄山现貌,这是时间线;又从上山到下山,历群峰,或观黄山种种景物,或体验黄山生活,这是空间线;再次是写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云雾、日出、温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这是逻辑线,所以整篇_是三条线索的整合。(三)反复诵读,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讲解:_介绍了黄山的很多方面

16、,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内容反复朗读,准备做一次电视节目主持人。学生朗读训练,为说话作准备。按_所写的不同类别,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学生配合画面介绍。几位同学介绍得都很精彩,_是一篇电视解说词,那作者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去表现景物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景物的特点。学生读读思思,并做好批注。组织交流。【 “从高空俯视神游天外了。”(俯视)“巍峨黄山取名天都峰。”(仰望)“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起先置身于旅人之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从峰顶俯视)“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翘首昂视)“西海中的飞来峰称它为仙桃峰。”(如听导游解说)

17、“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太平了。” (如听导游解说)“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 (远视,随着太阳升起而变换视角)】(奇峰:高、险;古松:姿态各异,生命力顽强;怪石:奇特;烟云:轻盈飘忽;日出:瑰丽、壮观、辉煌)归纳小结: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象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采用俯、仰、平、近等角度,让观众能把黄山看个淋漓尽致,向我们展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四)、语文活动:教师提供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景观,供学生参考,学生选择其中一点,学习用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写一段解说词。(五)、课后学习;摘出自己喜爱的片段来,熟读成诵。【板书设计:】奇峰古松总写 分写 怪石 温泉山上

18、山下烟云日出黄山记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_是一篇解说词。课文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的独特的美。教学目标晦知识与能力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以课文为例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2从黄山的自然景观中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3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2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

19、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突破1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清作者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胳。一、导入新课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3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介绍作者情况。教师补充:_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二、设置问题,讨论探究1给学生5

20、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理清课文的线索和层次。教师提示:课文设置了三条线索一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逻辑线索。等学生思考后,点名让一两位学生回答。2补充:逻辑线索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课文第二部分还可以分为五层,分别写黄山奇峰、黄山松、莲花峰、黄山烟云、黄山日出,请找出它们的起始段落。3讲解: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像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 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请在课文中找出角度转换的地方,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转换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4对学生回答给予鼓励,并适当补充:“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是仰视;“清晨神奇的仙山琼

21、阁。”是远视。5讲解: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深奥,需要同学们仔细体会,比如“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一句中的“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内在美”、“外在美”都不太好理解,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呢?6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动精神,不放过学习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深人理解课文7提示: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只要大家认真诵读体会,就能够理解它的意思。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教室。都峰。”是仰望;“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先是在攀

22、登的旅人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是从峰顶俯视。三、归纳小结1讲解:_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2给予鼓励: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基本概括出了_作为解说词的特点。并做适当补充。3小结:通过_的学习,既体会到了黄山的美景,又学到了对景物进行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的方法。4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黄山记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了解_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以及描写技巧;2、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3、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能体会

23、自然与人类怎样和谐相处。教学重点、难点:见“教学目标”1、3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知道中国的五岳是哪五座山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明确: 中岳嵩山 云雾东岳泰山 山势雄伟南岳衡山 高、秀西岳华山 险要北岳恒山 奇伟总结:前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但有一位饱览中国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徐霞客却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黄山的胜景是如何的呢?现在,我们随作家徐迟的_,一起来游览一下吧。二、诵读全文三、整体感知全文_共四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小组讨论,由代表发言。明确:1、自 然造山2、古人攀山3、今人登山4、人类赏山四、赏析第一部分细读第一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24、小组讨论):1、第一段中“大手笔”指的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本段的意思可以概括为 。 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3、第二段中对云海的描写用了 手法。4、第三段中“这件艺术品”指的是 ,如何理解?5、找出这部分的重点词语,用一个字概括黄山的特点。6、给“摄身光”下定义。明确:1、黄山。突出黄山的雄伟、壮观。2、介绍黄山多山峰的特点及它的地理区域。拟人、对偶。3、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的景致变得变 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4、指黄山。采用比喻手法把黄山写成艺术品,更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5、“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6、“摄身光”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