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再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 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难点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同一演化过,程。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投影图片】泰宁金湖景区风光、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的景观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讨论】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这些要素, 他们之间是彼此孤立的吗?(不是)那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举例说明图中地理要素间如何相互联系?【教师小结】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气候一生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物种丰富;气候一水文:降水丰富,河流
3、众多;植被一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水文一地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变得千沟万壑。高中地理【引入新课】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地理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 而是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过渡】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征,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学习。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承转】组成自然地理
4、环境的这些地理要素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1、水循环水循环的定义、如何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定义、如何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生物循环(重点讲解:生物循环中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小组讨论】案例1中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提示: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影响)。并结合示意图,绘制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简图。在此基础上思考 生物循环如何改造了三大圈层,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承转】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
5、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储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教师小结】能量流动形式:太阳能一化学能一热能一环境物质循环过程:【投影小结】通过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的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 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改造了自然地理环境。【学生思考】图5.2,树如何自养?【教师小结】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新功能-生产功能。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6、1、生产功能【学生思考】这个过程需要那些自然要素的参与?植物、大气、土壤及水圈、岩石圈说明生产功能是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需要将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学生活动】如果这是一棵阔叶树种,挪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能不能成活?成活需要那些条件?为什么? 【承转】在西北地区的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投影】西北地区的植被-骆驼刺的剖面图。说明由于水分的改变,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 方式和强度发生了变化,为了生存,生物必须改变个体形态,达到协调。转入平衡功能。2、平衡功能 【学生活动】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数量变动的原因?其数量是
7、否保持稳定?【投影/教师小结】结论:平衡功能表现在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的相对稳定,且此平衡是动态平衡。进一步举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澳大利亚的兔灾。印证结论。【承转】地理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如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为什么变化?如何变化?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学生讨论】案例2分析:画出黄土高原水文、 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找一问-将战镰3勘稠【投影/教师小结】喊一土 l糠猴由m睚一高魏朋需周延轶峨一 t脚瞬i稿嘟德 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结论:水土流
8、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 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让学生回忆厄尔尼诺现象,由于秘鲁沿岸洋流的变化,引发了那些变化?(渔业减产、 全球气候异常、造成洪涝、干旱)理解此观点。【学生活动】p89活动题:观察a-e图,发现湖泊面积和深浅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学生从每一组图总体感知地理要素的特征,再比较各地理要素的演化过程。【教师小结】地形:湖泊一陆地;气候:湿润一干燥;生物:水生一陆生;土壤:湿一干;水文: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教师小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大,对自然要素的干扰增加,特别是水和生物,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9、”。【举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破坏和植树造林分别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雨林的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相反,植树造林可以改善 局部小气候,促使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学生讨论】案例 3分析:找出东北森林的位置,依据案例写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 的因果关系。【录像】1998年东北水灾。分析原因?重点说明人为原因影响很大。森林面积下瞄2、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学生讨论】讨论 p91活动题:分析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投影】长江三峡水库,黄河三门峡水库。同时说明三门峡水库的现状。课堂总结人类在进行大型工程的时候,必须反复论证,以确保工程发挥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三证齐全出租车合同
- 润滑油购销合同
- 工伤死亡一次性赔偿协议书范本
- 买卖车辆协议书本范本
- 2025年辅导教师劳动合同
- 合伙开发石场协议书
- 2025年0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合同制人员公开招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2021年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基础和声(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英才学院《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有机磷农药中毒》课件
- 大地保险公司管理制度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语言《相反国》课件(优化版)
- 2022版煤矿安全规程解读
-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
- 组合电器(gis)设备解体大修作业指导书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SAP各模块常用表清单
- 天然气管道置换记录表
- 护士单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万达中学小升初数学择校考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