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毕业论文_第1页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毕业论文_第2页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毕业论文_第3页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毕业论文_第4页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学生姓名 杨 晶 专业 药 学 层次年级 学号 201301509163指导教师 周小平 职称 教 授 学习中心 山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奥鹏学习中心 成绩 2015年3 月16日2 第2页 共 18页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摘 要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

2、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所以人们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发现并用于临床,显然称为抗菌素就不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实际了。抗肿瘤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原先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

3、本文结合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反应,对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应用上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关键词 青霉素 西环素及其它抗肿瘤抗生素等 第1页 共 页目 录一、前言 11.1 青霉素的研究概况 21.2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3-4二、抗生素的分类、耐药性及作用机制研究4分类4-5抗生素耐药性5作用机制研究5-10三、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滥用情况101.抗生素的应用10-112.抗生素的滥用11四、 结果与讨论12-13参考文献13-14致 谢141、 前 言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

4、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1.1 青霉素的研究概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明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物资药品。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家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革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1.2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能够除草,有的可

5、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把抗生素的范围扩大了,给了一个机关报的名称,叫做生物药物素。 1948年四环素出现,这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在当时看来,它能够在还未确诊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上非常普遍,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成为院内感染急剧上升的主要诱因。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

6、费用的关键。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提出杜绝滥用抗生素是其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2.1抗生素的分类、耐药性及作用机制1.2.1.1抗生素的分类: 经过科学家不断的试验和临床实践,给抗生素药物分了十二大类,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病友们服务。 (一)-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内酰胺环。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

7、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三)酰胺醇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四)大环内酯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五)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六)作用于g-菌的其他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七)作用于g+细菌的其他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杆菌肽等.(八)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丙胺类、氮唑类。(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

8、霉素、阿霉素等。(十)抗结核菌类: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十一)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十二)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1.2.1.2抗生素耐药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上非常普遍,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成为院内感染急剧上升的主要诱因。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提出

9、杜绝滥用抗生素是其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2.1.3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一)-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强大的一类抗生素,但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已成为此类药物的严重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产生-内酰胺酶破坏-内酰胺类抗生素,因而解决细菌产生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发-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使不耐酶的抗生素发挥它原有的抗菌作用。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细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点在细胞30s核糖体亚单位的1

10、6srrna解码区的a部位。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妨碍初始复合物的合成,诱导细菌合成错误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菌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积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完成的,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动系统,故此类药物对厌氧菌无作用。本类药物的杀菌特点为:1、杀菌速度和杀菌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2、仅对需氧菌有效,且抗菌活性显著强于其他类药物,对厌氧菌无效;3、pae长,且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该特性或许可以说明氨基糖苷类一天给药一次的疗法与每天分次给药同样有效。4、具有初次接触效应;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三)酰胺醇类抗生素可作用

11、于细菌核糖核蛋白体的50s亚基,而阻挠蛋白质的合成,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细菌细胞的70s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成分,它包括50s和30s两个亚基。氯霉素通过可逆地与50s亚基结合,阻断转肽酰酶的作用,干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结合,从而使新肽链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质合成。由于氯霉素还可与人体线粒体的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因为氯霉素对 70s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可产生杀菌作用,对流感杆菌甚至在较低浓度时即可产生杀菌作用。(四)大环内酯类能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

12、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现认为大环内酯类可结合到50s亚基23srrna的特殊靶位,阻止肽酰基trna从mrna的“a位移向”p“位,使氨酰基trna不能结合到”a“位,选择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或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22蛋白质结合,导致核糖体结构破坏,使肽酰trna在肽键延长阶段较早地从核糖体上解离。由于大环内酯类在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结合点与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相同,当与这些药物合用时,可发生相互拮抗作用。细菌对大环内酯类会产生耐药性,本类各药之间亦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耐药通常由质粒编码,机制可能是:抗生素进入菌体量减少和外排增加,如革兰阴性菌可增强脂多

13、糖外膜屏障作用,药物难以进入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排泵作用增强,药物排出增加,或细菌产生了灭活大环内酯类的酶,如酯酶磷酸化酶及葡萄糖酶;细菌改变了与抗生素结合的核蛋白体结合部位,使其结合能力下降。(五)多肽类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 具有多肽结构特征的一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和杆菌肽类抗生素首先影响敏感细菌的外膜。药物的环形多肽部分的氨基与细菌外膜脂多糖的 2价阳离子结合点产生静电相互作用,使外膜的完整性破坏,药物的脂肪酸部分得以穿透外膜,进而使胞浆膜的渗透性增加,导致胞浆内的磷酸、核苷等

14、小分子外逸,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直致死亡。由于革兰氏阳性菌外面有一层厚的细胞壁,阻止药物进入细菌体内,故此类抗生素对其无作用。 万古霉素不可逆地与细菌细胞壁粘肽的侧链终端形成复合物,阻断细胞壁蛋白质的合成,进而使细菌死亡。此种机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有所不同,故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菌株对万古霉素仍敏感。 (六)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外膜两部分组成,外膜又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部分组成。所以您说的外膜蛋白确切地说是脂蛋白。脂蛋白位于肽聚糖和脂多糖之间,是革兰阴性菌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功能:稳定外膜并将其固定于肽聚糖层。 (七)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胞壁质和磷酸质组成,其中胞

15、壁质是由杂多糖和多肽组成的糖蛋白,这种多糖正是由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1,4键联结的。 (八)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除一些古老的抗真菌外用药如水杨酸、雷琐辛、碘剂、硫黄等外,抗真菌作用显著的新药有抗生素和合成药两大类。抗生素。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等。灰黄霉素只对皮肤癣菌病有效,主要是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甲癣等,口服时,2030天为一个疗程,需合并外用治癣药物。长期使用有少数浅部真菌产生耐药菌株,可换用酮康唑。制霉菌素治疗胃肠道念珠菌病,外用治疗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也可制成坐药。两性霉素b主要治疗深部真菌病,如系统性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结合菌病、芽

16、生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球孢子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等。将此药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合成药。包括: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等)、氟胞嘧啶、丙烯胺衍生物。5-氟胞嘧啶治疗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和着色芽生菌病。克霉唑、益康唑和咪康唑基本供外用。咪康唑也可静脉滴注。酮康唑也可口服。外用时主要治疗皮肤真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口服和静脉滴注主要治疗深部和浅部的真菌病。 抗真菌药容易影响白细胞及肝功能,长期使用造成一过性gpt上升或白细胞下降,停药可愈。5-氟胞嘧啶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可在血中聚集,引起中毒,故肾功能差者应禁用或慎用。两性霉素b可损伤肾脏,并引起血钾降低,有人

17、有发冷、发热反应,少数人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酮康唑应特别注意肝脏受损问题。长期使用可引起血中雄激素水平降低和肾上腺皮脂功能受到抑制。 (九)抗肿瘤抗生素,这是一类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的抗肿瘤抗生素。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十)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目的是快速彻底杀灭病灶内大量活跃繁殖的结核菌群(a菌群),以及消灭缓慢和间歇繁殖的b、c结核菌群,以减少复发。目前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5种。 1.异烟肼(i,isoniazid): 对结核杆菌有抑

18、制和杀灭作用,是多种治疗方案中最常用的药物。其特点是疗效较好,用量较小,易于口服。每日300mg口服或肌注;如1周给药2次,每日剂量为15mg/kg体重。缺点是可并发周围神经炎,其前驱症状为蚁走感及脚灼热感,发病与维生素b6缺乏(由于服用i,导致维生素b6排出量增加)有关,故在治疗过程中宜加服维生素b630mg/d.此外i有损害肝脏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者可占1020%,但即使继续治疗血清sgot水平仍可恢复正常。偶有进行性肝损害发生,50岁者可达23%,饮酒增加其危害性,但20岁病人则很少发生。因此对服用常规剂量i的病人,须交待肝炎有关症状,嘱其发现立即报告医

19、生。每月就诊时应注意查询,作肝功能生化检测。如sgot活性升高超过正常值5倍则须立即停药,换其他抗结核药物替代。这样就可大大降低严重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如狼疮样综合征(抗核抗体常阳性),风湿症候群,粒细胞减少等少见,一旦发现,立即停药,代之以其他药物。2.利福平(r.rifampicin):是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结核杆菌对之高度敏感,是对a、b、c,3种菌群均有杀菌作用的唯一药物。口服剂量:10mg/(kg?d)直至600mg/d或1周2次。一般毒性较低,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及一般过敏反应,如发热、头痛、筋骨痛(总称流感综合征)、皮疹等,偶可发生血小板减少,因此,应嘱付病人注

20、意有无皮肤瘀斑、紫癜或血尿出现。3.链霉素(s):对细胞外结核菌(a菌群)的杀菌作用大于对细胞内(b、c菌群)菌群的作用。剂量1g/d,如每周2次,则日剂量为2030mg/kg体重,需要肌注对临床应用带来不便。主要副反应是听觉器官及前庭平衡器官的慢性损害,引起耳聋、耳鸣、眩晕及平衡障碍。为此约有10%用药病人需停药。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就诊时,应注意询问有关听力及前庭功能情况,年龄50岁的用药者须定期检查高频听觉。此外,还偶可发生肾毒性并发症。4.吡嗪酰胺(pyrazinamid,z):为高效结核杆菌杀菌剂,但仅对细胞内菌群有杀灭作用。口服剂量2040mg/kg,直至日剂量2g;每周两次治疗的日

21、剂量为5070mg/kg,副反应很少发生,以高尿酸血症及肝毒性多见。5.乙胺丁醇(ethambutol:e):对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有相仿的较强抑制作用,亦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常用剂量1525mg/(kg?d),或50mg/kg,1周2次。偶可发生视神经炎,但剂量25mg/kg,极少发生,停药后可恢复。因此用药期间应注意询问病人的视觉情况,对大剂量用药者,须定期检查视力和绿色视觉。 (十一)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22、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炎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12) 西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除了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外,多数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杆菌属、螺旋体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但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

23、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等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淋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但耐青霉素的淋球菌对四环素也耐药。本品对弧菌、鼠疫杆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良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对部分厌氧菌属细菌具一定抗菌作用,但远不如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氯霉素,因此临床上并不选用。多年来由于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肠杆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四环素多数耐药,并且,同类品种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本品作用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三、抗生素在临床上

24、的应用、滥用情况及结果与讨论:1.3.1.1抗生素在临床应用情况: 我在基层卫生院工作多年,对临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了解,现在不少人凡是感冒都要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乱用,只会增加其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但是,如果经过血常规等检查,发现是细菌合并性感染,那么,在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就有必要使用抗生素。1.3.1.2抗生素在临床滥用情况: 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人们治疗疾病时候,应用的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这些细菌及微生物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的时候,就对原来

25、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他最终对这种抗生素不再敏感. 也就是说,人们无度的滥用抗生素,最终将导致人们对于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那时将是人类的悲哀. 虽然人们新发现的抗生素种类也是逐渐增加的, 但是总有发现赶不上滥用的步伐的时候-当细菌和微生物被人类的抗生素锻炼的金刚不坏身的时候,人们还用什么呢? 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他们是人们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比如:在人们的口腔内,肠道内,皮肤.,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群,他们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在人体的躯体中,只要

26、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是不容易在这些地方生存的。 而人们在滥用抗生素的同时,抗生素是不能识别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菌群的,他们如同在铲除坏人的同时,连同好人也一起杀掉的情况,结果是人身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 这样,其他的有害菌就会在此繁殖,从而形成了二次感染,这往往会要导致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死亡率很高。难以容忍的是,目前的一些药品广告,往往误导不大懂得医疗的人们去滥用抗生素.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广告-治疗感冒就用*,这就是一个误导人们的广告,它根本就不治疗感冒所引起的早期症状. 感冒的病因主要是病毒。由细菌引起的只是极少数。而针对病毒,人类尚无任何药品敢说能够准确有效地杀死人

27、体内的病毒,感冒最终要靠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只有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了,才可以应用抗生素.这个例子反映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很普遍。四、结果与讨论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一项关于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中约有10%是耐药菌,80%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种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此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抗生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力的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

28、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的获得了耐药基因。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人们致力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效。不仅如此,随着全世界对抗生素滥用逐渐达成共识,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怀疑的同时,也遭到了严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时,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却渐渐停滞下来。失去抗生素这个曾经有力的武器,人们开始从过去简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寻找对抗疾病灵感。找到一种健康和自然的疗法,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抵御超级病菌的进攻,成为许多人对疾病的新共识。 抗菌素滥用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据悉,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已经是世界通行做法,世界卫生组织也有相似分类表,对社区,世界卫生组织原则上推荐的种类是150种左右,对区域性医院则是400500种。 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资格进行限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抗菌素将被分成限制类、非限制类和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