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高支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江苏#框剪结构_第1页
办公楼高支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江苏#框剪结构_第2页
办公楼高支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江苏#框剪结构_第3页
办公楼高支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江苏#框剪结构_第4页
办公楼高支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江苏#框剪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 作江苏中心配套设施项目 b05 主体结构工程 高 支 模 板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 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部门编制部门: : 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科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科 编制时间编制时间: : 20122012 年年 0202 月月 1515 日日 目目 录录 1工程概况.1 1.1简述.1 1.2工程设计概况.1 1.2.1建筑设计概况 .1 1.2.2结构设计概况 .1 2主体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3 2.1编制依据.3 2.2主体结构施工区段划分、施工安排及劳动力行划.3 2.2.

2、1主体结构施工区段划分、施工安排.3 2.2.2劳动力行划.3 2.2.3主体结构部分施工进度计划.3 2.3施工工艺流程.4 2.4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测量放线.4 2.4.1施工放线及模板安装 .4 2.5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施工方案.5 2.5.1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施工顺序 .5 2.5.2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的设计与选择.5 2.5.3主体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模板的翻样、制作、安装、拆除的原则与要求.5 2.5.4高大空间模板支承排架搭设高大空间模板支承排架搭设.7 2.5.5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梁板结构模板安装 .16 2.5.6高大空间模板体系监控措施高大空间模板体系监控措施.1

3、7 2.5.7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8 2.5.8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21 3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32 3.1安全保证措施.32 3.2安全注意事项.32 3.3洞口、临边的防护措施.33 3.4主体结构模板施工阶段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对应措施.33 3.4.2消防管理措施 .33 4模板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34 4.1组织分工应急预案救援小组 .35 4.2模板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5 4.3模板火灾应急救援预案.35 4.4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36 4.5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37 4.6高空坠落应急救援预案.38 4.7触电伤害应急救援预案.39 1工程概况 1

4、.1简述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配套设施项目 b05 位于 苏州科技城;建设单位为苏州高新软件园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中铁 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苏州三联建设顾问有限公司;施工 单位为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本工程的质量等级为合格;结构质量目标为市“优质结构”。 1.2工程设计概况 1.2.1建筑设计概况 (1)b05 工程占地面积为 1490.71,建筑面积为 16564.74; (2)b05 工程地下 1 层,地上 11 层;其中: a地下室层高为:4.500m,底板面相对标高-4.800m(地板结构面标高 -5.050m); b11 层主体层高分

5、别为:f1 为 4.500m、f2f11 为 4.200m;总高度 为 50.700m; c本工程设计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4.000;室内外高差 300; (3)本工程在本工程在 5 56 6 轴轴ccj j 轴区域设有一高大空间,其层高为轴区域设有一高大空间,其层高为 8.700m(即止于三层楼面即止于三层楼面);为高支模区域;);为高支模区域; 1.2.2结构设计概况 1.2.2.1 地下室结构 (1)地下室筏板结构为:预应力管桩+承台筏板结构; (2)地下室外墙为钢筋砼现浇墙柱结构; (3)地下室的内部采用框架+梁板结构形式; 1.2.2.2 主体结构 (1)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

6、砼框架+现浇钢筋砼梁板结构体系; (2)柱网间距:以 84008400 为主; 1.2.2.3 主体结构 (1) 梁、板截面: a非高支模区域部分的梁、板截面:另详普通模板专项方案,在此不再 重复叙述; 一层楼面至三层屋面高大空间区域示意图 1.2.2.4 主体结构 a高大空间区域部分的梁、板截面; 250600 300700 梁 400700 梁 板 截 面 楼板 120 b框架截面:另详普通模板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1.2.2.5主体结构部分主要材料 另详普通模板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2主体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2.1编制依据 本主体结构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

7、计编制原则,并以下 所列文件为编制依据组织编写的。 (1) 智慧谷一期 b 地块孵化器项目 b05 工程施工图; (2) 有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相关机械说明; (3) 高支架模板体系的计算依据: a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b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c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d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e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 版); f结构计算手册及本公司模板体系计算软和品茗计算软件; (4) 苏建安监【2010】3 号关于加强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

8、体系施工安全 管理的若干规定; (5) 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2.2主体结构施工区段划分、施工安排及劳动力行划 2.2.1主体结构施工区段划分、施工安排 另详普通模板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2.2.2劳动力行划 另详普通模板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2.2.3主体结构部分施工进度计划 另详普通模板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2.3施工工艺流程 (1) 主体钢筋砼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柱钢筋校整及验收钢管脚手搭设 柱施工缝清理梁底模安装、校正 柱插筋校正梁模板复核与验收 柱保护层控制点设置梁钢筋绑扎 柱钢筋绑扎及埋件安装平台模板铺设 隐蔽工程验收梁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9、 柱模板安装校正板钢筋绑扎及埋件安装 柱模板复核验收板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浇水湿润 柱梁、板砼浇捣 砼养护 拆模及脚手拆除 (2) 主体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施工工艺流程:模板设计模板翻样及制作 定位放线 钢结构柱安装 模板支承排架搭设模板安 装及验收钢筋等安装配套专业管线等预埋安装砼施工 模板拆除。 2.4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测量放线 另详普通模板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2.4.1施工放线及模板安装 (1) 按施工图及翻样图要求采用全站仪(注:全站仪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观注:全站仪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观 测及保管测及保管)将轴线、柱网图上的各点座标和标高准确引测到己浇筑好的 结构楼板面上,并在复核无误

10、后,再按图把各部位模板的控制轴线、边 线弹测在相应部位的结构楼面上(即按图放实样),在经过仔细的复核 无误后,方可进行支模施工。 (2) 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派专职技术人员对各部位轴线、边线、各点座标、 标高、几何尺寸进行仔细、认真的复核、验收;对模板系统,应对其支 承体系的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否平整,接口是否严密等等进 行检查,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5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施工方案 注:注: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普通模板体系另详普通模板体系另详“普通模板体系普通模板体系”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专项方案,在此不再重 复叙述;复叙述; 2.5.1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施工顺

11、序 施工顺序:模板设计模板翻样及制作定位放线模板支 承排架搭设柱钢筋安装及验收配套专业管线等预埋安装及验收 柱、梁板模板安装及验收(包括不同等级砼交接处的钢丝网隔断)柱砼施 工梁板钢筋安装及验收配套专业管线等预埋安装及验收梁板砼施工 定位放线按工序流程循环模板拆除。 2.5.2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的设计与选择 (1) 高大空间模板体系的设计: a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正式的施工图) 及结构特点进行模板设计(主要包括:模板体系计算、模板制作及安 装翻样图等),施工时应严格按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制作和安装; b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验算设计见后附页; (2) 主体结构高

12、大空间模板体系的选择: a根据主体结构模板设计计算书,主体结构高大空间主次梁模板体系等 模采用 1218 厚木胶合板模板; b结构模板的骨架及支撑体系采用: 、胶合板模骨架采用 4080 木楞; 、梁、板等模板支承系统均采用 483.0mm 钢管扣件排架支撑; 2.5.3主体高大空间模板体系模板的翻样、制作、安装、拆除的原则与要 求 (1)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及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考虑主体结构混凝土模 板参照清水混凝土标准制作安装。 (2) 模板制作前应预先认真学习、熟悉和充分领会施工图纸精神,细心翻样, 模板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按模板翻图进行模板的制作。 (3) 模板翻样、制作:模板翻样、制作

13、前应预先认真学习、熟悉和充分领会 施工图纸精神,进行细心模板设计、翻样。 (4) 施工放线:模板施工前应预先认真阅读图纸,细心翻样,根据柱网图中 各柱的定位坐标点采用全站仪确定各部位坐标、轴线的定位方法(包括 细部尺寸)和标高传递及制模、支模方法(包括绘制模板排列图),并 将各坐标、轴线、标高引测到所对应的位置。同时按图把柱、梁、阶梯 等各自的位置线弹测在相应地面或楼面上(即放实样)在经过细致的复 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支模施工。 (5)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派专职技术人员对各部位各坐标、轴线、 标高、几何尺寸进行仔细、认真的复核、验收;对模板系统,应对其支 承体系的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

14、拼缝是否平整,接口是否严密等等进 行检查,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 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派专职技质人员对轴线、标高、几何尺寸进行细致、 认真的复核、验收,同时对支承系统的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 否平整,接口是否严密等等进行检查,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的施工。 (7)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严禁冷摊模,制作 的定型木模其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装配时要注意轴线、标高的准 确。模板支撑前,应通过计算,确定支撑方案,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8) 予埋件:模板工程中涉及到机电、装饰等各专业所需的埋件、埋筋、予 埋套管应事先相互联系、按其专业要求进行

15、予埋或予留,不遗漏,安装 牢固位置准确。 (9) 木胶合板模板的板肋及围檩间距按模板体系计算取值(详见模板设计计 算书),木胶合板模板的拼档和楞木采用 4080 方木,一般板肋间距 为300,钢管围檩间距400。 (10) 跨度大于 4m 的梁板模板在安装中应按 2跨度起拱,若设计有规定起 拱,则按设计规定起拱。 (11) 柱与梁节点采用定制木模,柱、梁节点处的钢框模与木模或胶合板模与 木模的接缝应平整,且连接牢固。 (12) 模板安装前,必须涂刷隔离剂,以便于拆除模板和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 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以免影响质量,更不得影响今后的装饰 工程施工。 (13) 模板拆除的原侧要

16、求: a模板拆除前,必须得到现场监理和现场工程师开出的书面拆模通知单, 方可拆除模板; b多层建筑的梁和楼板模板,其底模和立杆的拆除时间应对所用混凝土 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和梁能安全承载;现浇 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除,应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2002)”4.3 执行; 2.5.4高大空间模板支承排架搭设高大空间模板支承排架搭设 (1) 高大空间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及验收 测弹各柱、 墙、梁定位中线及其边线 根据梁模支承架的设计方案(分别有 2 立 杆、3 立杆、4 立杆)及对照每一梁的截面尺寸分别在地面上测弹出各梁 支承架二侧

17、立杆的控制边线 在已测弹出的各梁支承架二侧立杆的控 制边线内用红漆标写出立杆数及各立杆纵横间距 验收 梁板模支 承体系搭设 过程控制检查。 (2) 高大空间梁板模板支承架采用 483.0 钢管扣件排架结构支撑体系, 钢管扣件排架立杆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但仍需满足下列: a高大空间梁板模板支承体系的设计计算符合要求(另见其模板支撑体 系计算书); b高大空间梁板模板支承排架相对较高,其搭设除需满足施工需要外, 还要确保其安全性; c梁板模的支承排架立杆均必须采用对接形式支承排架立杆均必须采用对接形式,且立杆的接头应按 50%错 开,接头竖向错开的间距大于一个步高,楼面向下第一步内的排架立 杆不允许

18、有接头; d当受材料供需条件限制,而立杆必须采用一些搭接形式时,则接头必 须满足“三夹一(三根对接+一根搭接)”的布置条件,且搭接长度 不得小于 600,并用二个扣件扣牢;接头如接在横杆处时,上下立杆 位置应尽量靠近,并且必须交叉搭接一个步距;同时必须满足在同一同时必须满足在同一 条梁或同一仓板内的支承排架立杆搭接数量不得大于条梁或同一仓板内的支承排架立杆搭接数量不得大于 1/5; e注意!注意!在拧紧每一只扣件螺栓时,要求力矩不小于不小于 40nm;当梁截;当梁截 面大于面大于 0.2m2时时,其支承体系的立杆与梁底大小横楞交接点均应采及其支承体系的立杆与梁底大小横楞交接点均应采及 双扣件;

19、双扣件; f梁模支承架中的大横楞杆和小横楞杆必须按计算的间距进行设置; g梁模支承立杆横向布置间距原则上必须按“250 + 梁宽梁宽 + 250”的要 求设置; (3) 立杆与水平系杆应形成纵、横的空间排架系统,形成井字网格,支撑排 架的纵横水平系杆步高不大于 1600,扫地杆离地 220250,且均纵横 互相牵通(注:与每根立杆),纵横水平系杆自身的连接采用搭接连接 (搭接长度大于 500),并且双扣件固定牢固;且应与已浇筑完成的框 架柱墙可靠抱(锚)固。 (4) 剪刀撑设置: a垂直剪刀撑设置:沿纵横框架梁的排架两侧设连续剪刀撑,且其间距 不宜大于 8m;剪刀撑设角度为等于 450600,

20、以确保支撑架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剪刀撑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大于 600),并且双 扣件固定牢固;剪刀撑与其相交的每一立杆或横杆节点均应用扣件扣 牢;水平剪刀撑设置:根据规定,当层高大于根据规定,当层高大于 4.000m 时设置水平剪时设置水平剪 刀撑刀撑;故高大空间支承排架的水平剪刀撑的设置要求为: 、水平高度按每间隔一个步高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其夹角应控制 在 450-600之间),且与每一遇之相交的钢管相连扣(如竖向立杆、 水平牵杆、竖向剪刀撑); 、竖向按每间隔二跨设置环通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应与浇筑的框架柱墙可靠连接(每一楼层的墙、柱、 梁板),以确保支撑架的水平向的强度、刚度

21、和稳定性; 、剪刀撑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大于 600); b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 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 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 扣件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 大于步距的 1/3; c高大空间的高度较高,为施工安全,应在支承架的每层层楼面处铺设 防坠海底隔离笆防护层,并在与高大空间交接的楼层处防护栏杆及防 护安全网; d拆模注意要点拆模注意要点:由于高大空间结构跨度均较大,且施工荷载较大,故 在该部位结构施工时及其结构砼强度末达设计要

22、求时,其下梁板支承 架不得拆除; (5) 特别说明特别说明: a高大空间结构的模板排架支承体系与其周边边相邻各层楼面结构的模 板排架支承体系为二个不同的受力体系,故搭设时应按各自不同的要 求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时又必须将二个体系之间的纵横水平牵杆牵 通后形成一个整体受力系;具体在施工时应做到: 、高大空间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应以其二侧轴线为界,自成一独立 体系,搭设的模板支承架应具有相对的单元独立性,同时又要确 保与其周边边相邻各层楼面结构的模板支承系统共同受力,即相 邻结构施工时,单元支承架参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但当相 邻结构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后,单元支承架及模板独立工作的性能 不变; 、高

23、大空间排架搭设时,下两层对应位置模板禁止拆除,确保楼面 承载力。与高大空间部位周边相邻的各层楼面结构的模板支承架 在拆除时,必须将与高大空间相邻的 1 跨模板支承体系留下(注: 并且不得有任何松动),让其继续与高大空间部位的模板支承体 系共同受力,确保高大空间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的稳定及安全; 、高大空间支承排架体系的纵横水平牵杆(包括水平剪刀撑和垂直 剪刀撑)均应与其周边各层已砼浇灌完面的柱墙梁板进行可 靠锚固,以确支承体系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 b为确保结构模板支承排加架体系的安全,模板支承体系的搭设顺序必 须严格按:梁、板模支承排架搭设(按方案) 梁、板模支承排架 验收(按方案) 梁模安装及

24、验收 板模安装及验收的顺序进行; c梁模支承排架横向及纵向的立杆间距必须严格按对各不同截面梁的设 计计算值的要求进行布置,其中特别应注意其中特别应注意“三立杆三立杆”梁的立杆横向梁的立杆横向 及纵向布设间距的要求;及纵向布设间距的要求; d梁模支承立杆横向布置间距原则上必须按“250 + 梁宽梁宽 + 250”的要 求设置; e当梁的支承体系采用三立杆时,其中间的一根立杆必需采用可调节立其中间的一根立杆必需采用可调节立 杆(注:可调节立杆的受力状态为轴心受压;可调节螺杆的悬臂高度杆(注:可调节立杆的受力状态为轴心受压;可调节螺杆的悬臂高度 应应150);); f为防止设置在楼层临边结构梁上的支

25、承排架立杆底脚发生滑移,除纵为防止设置在楼层临边结构梁上的支承排架立杆底脚发生滑移,除纵 横扫地杆必须按要求设置外,还应在楼层临边的结构梁内按间距横扫地杆必须按要求设置外,还应在楼层临边的结构梁内按间距 1500 埋设埋设 12 抗移短钢筋,排架搭设时,其临边支承立杆的扫地抗移短钢筋,排架搭设时,其临边支承立杆的扫地 杆应与所埋设杆应与所埋设 12 抗移短钢筋电焊抗移短钢筋电焊; (6) 构造措施构造措施: a在立柱底距地面 200250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 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每一步距的纵横向水平拉杆均应与其四周已完墙柱梁板结构进行

26、可靠 锚接; b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 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0mm,并应采用 2 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 处进 行固定; c在所有框架主梁两侧设置垂直连续竖向剪刀撑; d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 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 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e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f所有水平牵杆在遇柱时在每一步距均与框架柱支架抱紧抱牢; (7) 模板支承排架搭设及砼浇灌等施工注意事项

27、: a梁板模安装必须在支承架体系搭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方可进攻行梁板 模的安装施工;严禁采用在“模板支承架初成体系 就插入梁板模 安装 再进行模板支承架加固”的施工方法; b支承体系的每一钢管立杆底部均需设垫木或底座; c跨度大于 4m 的梁板模板在安装中应按 2跨度起拱,若设计有规定 起拱,则按设计规定起拱; d砼浇筑应选择合理浇筑路线,采取对称浇筑或对大梁分层浇筑的方式采取对称浇筑或对大梁分层浇筑的方式 进行,确保模板支承排架受力均匀; e为确保模板体系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模板体系中的砼浇筑考虑取柱砼浇筑考虑取柱 墙砼与梁板砼分开浇筑的施工方法,即先浇筑框架柱墙砼,墙砼与梁板砼分开浇筑的施工

28、方法,即先浇筑框架柱墙砼,并在待其 砼达到一定强度值后,再将整个模板体系的纵横水平杆抱(锚)在框 架柱墙上(注:原框架柱墙的模板体系不得松动),并在整个支承排 架体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梁板的钢筋绑扎及砼浇筑等施工; (8) 防护设施安装:因高大空间的模板支承体系空间较高,为保护施工人员 的安全,在支承架的搭设过程中必须按每一楼层高度设置“防坠隔离海 底笆”(可用竹排片或抗冲击安全网),“防坠隔离海底笆”应随支承 体系的搭设高度上升至规定高度而紧跟设置(即当支承体系搭设与一层 楼面高度时,就应随即将“防坠隔离海底笆”铺设好,然后方可继续往 上搭设,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高大空间操作面上的周

29、围临边应按 规定设置围护栏杆和护安全网等。 (9) 高大空间模板支承排架立杆间距的设置依据模板设计算确定;原则上梁、 板模支承体系可按如下取值: 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梁板结构模板体系取值参考表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梁板结构模板体系取值参考表 0.2梁截面0.3 30070040070 楼板厚120 三立杆间距l1l2=900(即 450+450) 900 梁侧模木楞间距对拉螺栓直径及间距梁高700 三三 立立 杆杆 300 不设螺栓 梁截面0.195250600 楼板厚120 二立杆间距l1l2=750900 梁侧模木楞间距对拉螺栓直径及间距梁高700 二二 立立 杆杆 300 不设螺栓 楼 板 板厚:

30、 120 板模立杆及纵横间距间距:900900 板下木楞间距:截面为 4080 木楞下钢管横楞距: 300 图:二立杆梁板模板支撑示意 图:三立杆梁板模板支撑示意 高大空间梁板模支承体系平面布置及剖面布置示意图高大空间梁板模支承体系平面布置及剖面布置示意图 2.5.5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梁板结构模板安装 (1) 高大空间梁板结构模板安装工艺流程:结构梁板砼浇筑及养护模板翻样、制作 定位放线、高程传递及验收 梁板结构的梁板支承架搭设及验收 柱 钢筋修整、绑扎配套专业管线等预埋安装不同等级砼隔断钢板网安装/施工缝 清理及验收 柱模安装、校整/施工缝清理及验收 梁板结构梁板模安装 柱砼浇筑及养护 梁板钢

31、筋绑扎和配套专业管线等预埋安装及验收 不 同等级砼隔断钢板网安装及验收 以下各道工序施工 按工序流程循环。 (2) 支模施工时,由专人从同一水准点引测统一水平标高,并用红漆标注在各梁、板 支承架的立杆上,再根据各梁、板的底板底模标高,用钢尺分别丈量到位,上水平 及横愣杆按照标高设置。按装梁底模及板模时要仔细逐一复核各梁、板模下的水平 杆及横楞杆标高,以便及时纠正误差。安装梁侧模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 及几何尺寸,确保无误后方可支撑侧模。 (3) 模板组装前应根据实放在楼面(或地面)上各梁板的位置线搭设支撑承重架,其 立杆的纵横间距排列应严格按支撑体系设计要求施工,上下排水平杆的间距应控制

32、 在1.6m 间(其接头应采用绑接式,搭接长度大于 500,且用双扣件),扫地杆 离地 220250,且纵横互相牵通。沿框架梁承重架两侧均应设角度小于或等于 45 0 的对称剪刀撑(其接头应采用绑接式,搭接长度大于 500,且用双扣件),以 确保支撑架的强度。 (4)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a在梁、板模(柱)安装前,支承架的上述各管件(立杆、纵横水平管及竖向和 水平剪刀撑)必须己按要求安装到位,且支承架己校整、加固完成(立杆、纵 横杆的间距,标高等等),然后方可进行各部位的模板安装; b当梁的支承体系采用三立杆时,其中间的一根立杆必需采用可调节立杆(注: 可调节立杆的受力状态为轴心受压;可调节

33、螺杆的悬臂高度应150); c梁承重架立杆与大小水平横楞管的节点处必须均采用双扣件; d因高大空间层高为 8.700m,根据规定,其模板支承体系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注:注: 规定为当层高大于规定为当层高大于 4.000m 时设置水平剪刀撑时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的设置要求为: 、水平高度按每间隔一个步高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按每间隔二跨 设置环通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应与浇筑的框架柱墙可靠连接; e为确保梁钢筋的绑扎质量,梁模板安装按:梁底模安装及验收 按左右间隔 方式安装梁的侧模及平板模梁钢筋绑扎及验收 再按左右间隔方式安装梁 的余下部分侧模及平板模 以下各道工序施工; f为确施工人员

34、的安全,在跳格安装另一侧模板前,应先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 安全措施:如在操作面区域的支承排架上铺设竹排片或操作人员按要求佩戴安 全带; (5) 对跨度大于 4m 的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所规定的要求按跨长比例起拱。 (6) 梁钢筋绑扎安装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在确证无误后再可 梁钢筋绑扎安装。 (7) 梁钢筋绑扎安装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在确证无误后再可 梁钢筋绑扎安装。 (8) 对不同等级砼部位的柱梁结合部,应在梁与相交的柱边向梁内的 5001000 处用 “钢板网”隔断,并待隔断钢板网安装结束后再安装梁的侧模。 (9) 予埋件:模板工程中涉及到水、电、通等各专

35、业所需的埋件、埋筋、予埋套管、 等应事先相互联系、按其专业要求进行予埋或予留,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 准确; (10) 主体结构模板的具体制作安装方法及要求按操作技术规程及本公司施工工艺进行 操作; 2.5.6高大空间模板体系监控措施高大空间模板体系监控措施 (1) 为确保结构模板支承排加架体系的安全,模板支承体系的搭设顺序必须严格按: 梁、板模支承排架搭设(按方案) 梁、板模支承排架验收(按方案) 梁模安 装及验收 板模安装及验收 以下各道工序施工及验收 排架 体系跟踪监控及及时加固; (2) 在梁、板模(柱)安装前,支承架的上述各管件(立杆、纵横水平管及竖向和水 平剪刀撑)必须己按要求

36、安装到位,且支承架己校整、加固完成(立杆、纵横杆的 间距,标高等等),并通过验法,然后方可进行各部位的模板安装; (3) 模板体系施工及验收结束后,在钢筋及砼等施工(注:特别是砼浇灌过程中注:特别是砼浇灌过程中), 必须派由专职人员组成的监控小组(注:由施工员、质量员、木工队长或班长、木注:由施工员、质量员、木工队长或班长、木 工组成工组成)对模板体系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如下: a模板支承体系每一立杆的垂直度及位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特别梁支承架立杆) ; b模板支承体系临边立杆的下支点是否有滑移情况,下支点是否按要求设置扫地 杆、拉杆及防滑移锚桩; c模板支承体系每一立承重横楞管的绕度是

37、否符合安全要求(特别梁支承架承重 横楞杆); d采用三立杆的梁模支承体系,应仔细检查设在梁底可调节丝杆是否拧紧、丝杆 悬臂长度250(注:三立的,在梁底设一根可调节丝杆;四立的,在梁底设 二根可调节丝杆;五立的,在梁底设三根可调节丝杆); e模板支承体系每一立杆与承重横楞杆交接点扣件有无下滑移情况(特别扣件拧 紧力距是否达准、双扣件是否按要求设置、是否有扣件爆裂或产生裂缝等); f剪刀撑(竖向及水平)是否按要求设置,其与各立杆或横杆的交点是否用有扣 件扣连固,其接头是否均按要求采用双扣件搭接接头; g纵横水平牵杆是否按要求设置,其与各立杆的交点是否用有扣件扣连固,其接 头均按要求采用对接接头;

38、 h高大或共享空间模板体系的纵横水平牵杆和水平剪刀撑是否按要求与已完结构 进行可靠锚固; (4) 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按要求整改,消除隐患;如发现模板体出现较大的安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按要求整改,消除隐患;如发现模板体出现较大的安 全隐患(如目测已能见的位移、变形、下沉等等),应立即撒出操作面上下及周边全隐患(如目测已能见的位移、变形、下沉等等),应立即撒出操作面上下及周边 的所有人员,并在查明情况、分析因果、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并在完全消除安全隐的所有人员,并在查明情况、分析因果、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并在完全消除安全隐 患、通过安全验收后方可再行施工,否则严禁施工患、通过安全验收后方可再

39、行施工,否则严禁施工 2.5.7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2.5.7.1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 模板拆除必须以砼拆模试块的试压数值为依据,并接到现场监理开出的书面拆模 通知单,方可拆除模板。 (2) 结构的梁和楼板模板,其底模和立杆的拆除时间应对所用砼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 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和梁能安全承载。 (3) 特别说明:特别说明: a当在高大空间区域的模板支承体系拆除前,作为承载高大空间模板支承体系之 荷载的楼层之下的梁板支承体系不得松动,更不得拆除,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b高大空间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待其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拆除; c高大空间的相邻楼层板模板拆除时相邻楼层板模板拆

40、除时,应保留与高大空间相邻一跨梁板模板及支 撑体系不得松动或拆除,而必须在共享空间高大空间部位的砼强度达到 100后方可拆除相邻部位的模板 (4) 拆模程序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 顶板应先拆柱、墙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5) 楼层板模板拆除时,保留后浇带两侧模板及支撑体系不得松动或拆除,而必须在 后浇带部的模板必需在其砼强度达到 100后方可拆除后浇带部位的模板。 (6) 梁模板拆除时,保留悬臂结构的模板及支撑体系不得松动或拆除,而悬臂结构的 模板必需在其砼强度达到 100后方可拆除悬臂结构的模板。 (7) 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

41、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拆除模板时要轻轻橇动,使模 板脱离砼表面,禁止猛砸狠敲,防止碰坏砼。 (8)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暂时不用时应遮荫覆盖,防止暴晒。 (9) 现浇砼结构模板的拆除,应严格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执行。 2.5.7.2 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1) 本工程结构测量定位放线是否准确决定模板施工的定位精度,故在测量施工前, 要制定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测量方案;在测量过程中,要细心操作,确保精度; 同时注意保护原始复合坐标。 (2)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 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2、 (3) 模板支承体系搭设顺序及立杆设置要求: a为确保结构模板支承排加架体系的安全,模板支承体系的搭设顺序必须严格按: 梁、板模支承排架搭设(按方案) 梁、板模支承排架验收(按方案) 梁 模安装及验收 板模安装及验收的顺序进行; b梁模支承排架横向及纵向的立杆间距必须严格按对各不同截面梁的设计计算值 的要求进行布置,其中特别应注意其中特别应注意“三立杆三立杆”梁的立杆横向及纵向布设间距的要梁的立杆横向及纵向布设间距的要 求;求; c梁模支承立杆横向布置间距原则上必须按“250 + 梁宽梁宽 + 250”的要求设置; d当梁的支承体系采用三立杆时,其中间的一根杆必需采用可调节立杆(注:可 调节

43、立杆的受力状态为轴心受压;可调节螺杆的悬臂高度应150) (4) 模板支承体系纵横水平杆及垂直、水平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a立杆与水平系杆应形成纵、横的空间排架系统,形成井字网格,支撑排架的纵 横水平系杆步高不大于 1600,扫地杆离地 200250,且均纵横互相牵通(注: 与每根立杆),纵横水平系杆自身的连接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大于 600), 并且双扣件固定牢固;且应与已浇筑完成的框架柱墙可靠抱(锚)固; b剪刀撑设置: 、沿纵横框架梁的排架两侧设连续剪刀撑,且其间距不宜大于 8m;剪刀撑设 角度为等于 450600,以确保支撑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剪刀撑采用 搭接连接(搭接长度大于 6

44、00),并且双扣件固定牢固;剪刀撑与其相交的 每一立杆或横杆节点均应用扣件扣牢; 、因高大空间层高在 8.700m,根据规定,其模板支承体系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注:规定为当层高大于注:规定为当层高大于 4.000m 时设置水平剪刀撑时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的设置 要求为:、水平高度按每间隔一个步高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按 每间隔二跨设置环通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应与浇筑的框架柱墙可靠连接; 、高大空间支承排架体系的纵横水平牵杆(包括水平剪刀撑和垂直剪刀撑) 均应与其周边各层已砼浇灌完面的柱墙梁板进行可靠锚固,以确支承体 系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 (5) 模板安装和在浇筑砼之前,应对模板工

45、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对 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6) 高大空间模板支承排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7)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8) 支模前按设计图弹出柱子、墙体边线,抹好墩台,并校正钢筋位置,钢筋上部应 采用钢管脚手固定,保证钢筋位正确。 (9) 与砼接触的模板表面应认真涂刷脱模剂,不得漏涂,涂刷后如被雨淋,应补刷脱 模剂。 (10)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1) 必须正确放线。尤其是现场环境条件不好时,要反复校核轴线后,再放模板边线 和

46、标高线。 (12) 支模施工时,由专人从同一水准点引测统一水平标高,并用红漆标注在各梁、板 支承架的立杆上,再根据各梁、板的底板底模标高,用钢尺分别丈量到位,上水平 及横愣杆按照标高设置。按装梁底模及板模时要仔细逐一复核各梁、板模下的水平 杆及横楞杆标高,以便及时纠正误差。安装梁侧模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 及几何尺寸,确保无误后方可支撑侧模。 (13) 梁钢筋绑扎安装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在确证无误后再可 梁钢筋绑扎安装。 (14) 模板的其它安装方法及要求按常规操作及公司颂布的施工工艺操作。 2.5.8主体结构高大空间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 (1) 梁、板结构模板体系计算

47、: 400*700400*700 梁模板计算(夹板)梁模板计算(夹板) kf002 适用范围:模板采用夹板+木楞,横楞及立脚为钢管,三立脚 一、假定条件及有关参数取值 梁高 h(mm) 700 梁宽 b(mm) 400 梁长 l(mm) 8400 梁离地面高(m) 8 支模排架步数 n0 5 楼板立杆纵距 lb(mm) 900 楼板立杆横距 ls(mm) 900 楼板厚度 hb(mm) 120 小楞间距 l(mm) 450 横杆步距 l3(mm) 1600 立杆横向间距 l1(mm) 450 立杆纵向间距 l2(mm) 900 混凝土重力密度 c为: 24kn/m3 模板形式木模荷载折减系数

48、k 为: 0.9 钢楞选用:483.0 钢管 截面积 a(mm2) 424 截面惯性矩 i(mm4) 107800 截面最小抵抗矩 w(mm3) 4490 钢材的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二、计算 1、底模验算: 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 0.5b1.2=0.24 kn/m 混凝土自重 24bh1.2=8.06 kn/m 钢筋重量 1.5bh1.2=0.50 kn/m 振动混凝土荷载 2b1.4=1.12 kn/m 线荷载为: q1=k(+)=8.94 kn/m (用于强度验 算) q2=k(+)=7.93 kn/m (用于挠度验 算) 夹板+木楞方案 楞木选用:落叶松楞木宽度 b

49、1(mm) 40 楞木高度 t1(mm)80 惯性矩 il(mm4) 1706667 截面最小抵抗矩 wl(mm3) 42667 木材的弹性模量 el(n/mm2) 10000 楞木根数 n 4 抗弯强度计算:(按简支梁验算) m=q1l2/8=226172.25 nmm =m/nwl=1.33 n/mm2fm 其中:m:弯距设计值(nmm) q1: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l:小楞的间距(mm) :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fm: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m= 13n/mm2 符合要求 挠度验算: w=5q2l4/384nelil=0.06 mmw 其中:q2:

50、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w:木模允许挠度 w=l/4001.125mm 符合要求 2、侧模验算: 混凝土的温度 t() 10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v(m/h) 4 混凝土的坍落度(cm) 14 混凝土浇筑振动荷载 f3(kn/m2) 4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 f1=0.22c to12v1/2=116.58 kn/m2 f2 = ch =16.80 kn/m2 其中:f1、f2:新浇筑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t0: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t0=200/(t+15)=8.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v1/2=2.00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2

51、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1.15 混凝土侧压力取 f1、f2中的较小值。 f=16.80 kn/m2 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 h1=f/c= 0.70 m 夹板+木楞方案 楞木选用:落叶松楞木宽度 b1(mm) 40 楞木高度 t1(mm)80 惯性矩 il(mm4) 1706667 截面最小抵抗矩 wl(mm3) 42667 木材的弹性模量 el(n/mm2) 10000 楞木根数 n 3 间距 e(mm) 350 梁侧模竖向钢楞采用: 483.0 钢管 模板设计荷载(不考虑荷载设计值折减系数): q3=(f1.2+f31.4)e=9.02 kn/m 抗弯强度计算:(按三跨连续梁

52、验算) m=0.1q3l2=182574 nmm =m/wl=4.28 n/mm2fm 其中:m:弯距设计值(nmm) l:小楞的间距(mm) :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fm: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m= 13n/mm2 符合要求 挠度验算: w=0.677q3l4/100elil=0.15 mmw 其中:q3:作用在梁侧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w:木模允许挠度 w=l/4001.125mm 符合要求 钢楞设计荷载(不考虑荷载设计值折减系数 0.85): q4=(f1.2+f31.4)l=11.592kn/m 不采用对拉螺栓 三立杆方案三立杆方案 3、小楞验算: 计算

53、简图: 按简支梁计算 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 0.75(b+lb)1.2=1.17 kn/m 混凝土自重 24(bh+lbhb)1.2=11.17 kn/m 钢筋重量 (1.5bh+1.1lbhb)1.2=0.65 kn/m 振动混凝土荷载 2(b+lb)1.4=3.64 kn/m 线荷载为: q4=k(+)=14.97 kn/m (用于强度验 算) q5=k(+)=11.69 kn/m (用于挠度验 算) 抗弯强度验算: m=0.125q1l12=168388.47 nmm =m/w=37.50 n/mm2f=205n/mm2 其中:q1:作用在小楞上的均布荷载(n/mm) q1=q4b/2l

54、1=6.65 n/mm l1:计算跨距,对小楞为顶撑立柱横向间距(mm) b:梁(方截面)的短边长度(mm) w:钢管截面抵抗矩 符合要求 挠度验算: w=0.521q2l14/100ei=0.05 mmw 其中:q2:作用在小楞上的均布荷载(n/mm) q2=q5b/2l1=5.20 n/mm w=l1/500=0.9mm 符合要求 支座反力 r=q1l1 =2993.5728n8kn 单扣件的抗滑符合要求;梁底一根立管采用可调节丝杆; 按连续梁计算,承受小楞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成均布荷载计算。 抗弯强度验算: m=0.1q1l22=404132.328nmm =m/w=90.01 n/mm

55、2f=205n/mm2 其中:q1:小楞作用在大楞上的均布荷载(n/mm) q1=q4/3=4.99 n/mm 12:计算跨度,此处为立杆纵向间距 符合要求 挠度验算: w=0.677q2l24/100ei=0.78 mmw 其中:q2:小楞作用在大楞上的均布荷载(n/mm) q2=q5/3=3.90 n/mm w=l2/500=1.8mm 符合要求 支座反力 r=1.1q1l2=4.94 kn 5、钢管立柱验算: 支模排架自重 n=(38.4(l1+l2+l3)+152)n01.2/1000= 0.860 kn 每根立柱承受的荷载 n: n=r+n=5.799 kn 一般按立柱的稳定性控制,

56、可按两端铰,按受压弯构件简化计算 查建筑施工手册,搭接立杆容许荷载为 11.6kn 符合要求 300*700300*700 梁模板计算(夹板)梁模板计算(夹板) kf002 适用范围:模板采用夹板+木楞,横楞及立脚为钢管,三立脚 一、假定条件及有关参数取值 梁高 h(mm) 700 梁宽 b(mm) 300 梁长 l(mm) 8400 梁离地面高(m) 8 支模排架步数 n0 5 楼板立杆纵距 lb(mm) 900 楼板立杆横距 ls(mm) 900 楼板厚度 hb(mm) 120 小楞间距 l(mm) 450 横杆步距 l3(mm) 1600 立杆横向间距 l1(mm) 450 立杆纵向间距

57、 l2(mm) 900 混凝土重力密度 c为: 24kn/m3 模板形式木模荷载折减系数 k 为: 0.9 钢楞选用:483.0 钢管 截面积 a(mm2) 424 截面惯性矩 i(mm4) 107800 截面最小抵抗矩 w(mm3) 4490 钢材的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二、计算 1、底模验算: 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 0.5b1.2=0.18 kn/m 混凝土自重 24bh1.2=6.05 kn/m 钢筋重量 1.5bh1.2=0.38 kn/m 振动混凝土荷载 2b1.4=0.84 kn/m 线荷载为: q1=k(+)=6.70 kn/m (用于强度验 算)

58、 q2=k(+)=5.95 kn/m (用于挠度验 算) 夹板+木楞方案 楞木选用:落叶松楞木宽度 b1(mm) 40 楞木高度 t1(mm)80 惯性矩 il(mm4) 1706667 截面最小抵抗矩 wl(mm3) 42667 木材的弹性模量 el(n/mm2) 10000 楞木根数 n 3 抗弯强度计算:(按简支梁验算) m=q1l2/8=169629.19 nmm =m/nwl=1.33 n/mm2fm 其中:m:弯距设计值(nmm) q1: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l:小楞的间距(mm) :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fm: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m=

59、13 n/mm 2 符合要求 挠度验算: w=5q2l4/384nelil=0.06 mmw 其中:q2: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w:木模允许挠度 w=l/4001.125mm 符合要求 2、侧模验算: 计算简图: 混凝土的温度 t() 10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v(m/h) 4 混凝土的坍落度(cm) 14 混凝土浇筑振动荷载 f3(kn/m2) 4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 f1=0.22c to12v1/2=116.58 kn/m2 f2 = ch =16.80 kn/m2 其中:f1、f2:新浇筑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t0: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t

60、0=200/(t+15)=8.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v1/2=2.00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2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1.15 混凝土侧压力取 f1、f2中的较小值。 f=16.80 kn/m2 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 h1=f/c= 0.70 m 夹板+木楞方案 楞木选用:落叶松楞木宽度 b1(mm) 40 楞木高度 t1(mm)80 惯性矩 il(mm4) 1706667 截面最小抵抗矩 wl(mm3) 42667 木材的弹性模量 el(n/mm2) 10000 楞木根数 n 3 间距 e(mm) 350 梁侧模竖向钢楞采用: 483.0 钢管 模板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