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教学内容 培养审美能力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1.gif)
![选择教学内容 培养审美能力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2.gif)
![选择教学内容 培养审美能力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3.gif)
![选择教学内容 培养审美能力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9b890def-7cec-4d76-b2e8-62718564cb38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教学内容 培养审美能力 【摘 要】 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品味语言、感知意象、感受意境、感悟意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语言 意象 意境 意蕴 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并要求初中学生在79年级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段)。可见古诗词教学对加强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审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课堂教学中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达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呢? 一、
2、品味语言 充满诗意的语言文字是传达思想情感的桥梁,是蕴藏美的物质外壳。它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用解读语言文字的方式发现古诗词作品中蕴藏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在学习李煜的相见欢时,有的学生质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是否准确。确实,离愁是人的一种情绪,是无形的,怎么能剪,又如何理呢?学生们也纷纷加入了讨论。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生活中,只有丝缕之类的东西才能“剪不断,理还乱”。显然,李煜是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来形容纷杂而又难以解开的离愁。后主李煜丧国被囚,故国不堪回首,愁情万千;幽居深院小楼,感伤寂寞;未来性命堪虞,忧虑惆怅。
3、这种种纷杂的感情丝缕,缠绕着他,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通过这样的咀嚼,学生对李煜的离愁有了深刻形象的认识,品味鉴赏诗词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感知意象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或意象,本质上是作家主观经验客观化的艺术结果。可以通俗地认为,它是作者以主观的思想、意识、情感所改造、熔铸的艺术化了的客观景物、事物、人物。在古诗词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意象,并被赋予了一些特定的意义。在诗词教学中,选择从这个层面引领学生欣赏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 古诗中的“柳”就是一个典型的意象。一方面因为“柳”和“留”谐音,另一方面相传长安有一个地方叫霸桥,人们送亲友远行到此地后,有
4、折柳枝赠别的习俗,所以人们很容易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这个意思上来,写诗作时常常把折柳、吹笛、怨别和思乡等联系起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塞下曲中的“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等诗句,都用“杨柳”这一意象来表达离别思乡的深情。在教学这些作品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人们对“柳”这个意象的传统审美习惯,准确地理解它所寄寓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深刻地体会诗中所寄寓的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依依不舍之情。感知诗词中的意象,才能从平常中体会出浓情,才能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准确理解
5、诗词的思想内涵。 三、感受意境 诗人白居易就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早春时节钱塘湖畔的迷人风光:一湖春水,微波粼粼。湖水刚与堤平,像一幅吹皱的轻纱一直飘向天边。几处黄莺的雏儿在枝头叽喳争相歌唱,仿佛在抢先报告春的到来。新来的燕子飞进飞出,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心灵深处投影出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美景。透过“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白沙堤”等客观图景的美丽,领悟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对早春的喜爱之情。学生依据作者饱含深情的文字,于脑海深处充分想象自然界美丽的画面,自然能与作者
6、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诵读诗词的体验。 四、感悟意蕴 所谓古诗词作品的意蕴,指的是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包括历史内容、审美意蕴、哲学意味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亦可据此入手,用心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洞悉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体验诗词的情感美。 自古“文史不分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经历会使诗人形成不同的写作风格。李清照的词作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李清照出身书香门,早期生活优裕,所以作品大多写悠闲的生活、美满的爱情,文字温婉美丽。但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家庭变故,李清照后期生活困苦,颠沛流离,词作大多感伤哀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了解李清照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感悟诗词作的意蕴,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如教学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样的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写于李清照新婚不久。她与赵明诚志趣相投,感情笃厚,生活美满。丈夫将要远游,李清照心中不舍,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学生在此基础上,体会到这首词中虽有不舍却不悲伤,字里行间显示出夫妻恩爱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美的感受。 语文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在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企业用人合同范本
- 产权商用租房合同范本
- 养殖出售合同范例
- 劳动合同兼职合同范例
- 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或建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约验收标准范本
- 专利交易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公众号收购合同范例
- 足浴店劳动合同范本
- 豆制品供货合同范本
- 传统运动疗法易筋经教案5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GB/T 3860-2009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 股票基础知识(入市必读)-PPT
- 雅思阅读题型与技巧课件
- 招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车削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加工课件
- 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word版)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