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心血管影像过去、现在与未来_第1页
2021心血管影像过去、现在与未来_第2页
2021心血管影像过去、现在与未来_第3页
2021心血管影像过去、现在与未来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心血管影像过去.现在与未来(全文)如影随形,常用来描述两个人或事物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在医学上,它 恰如其分体现了心血管影像和治疗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心脏疾病种类繁 杂、治疗方法迥异,而精准治疗依赖于精准诊断。心脏位于胸腔内,看不 见摸不着,并不停地跳动,因此基于影像学的精准诊断对临床治疗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一、心血管影像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心血管影像学方法主要有X线胸片、超声、CT、磁共振和核医学等。 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X线胸片以外的现代影像技术尚未兴起,人 们只能通过望触叩听结合胸片等简单技术来实现对心脏大小和功能的判 断以及病因的推断,冠心病患者直到出现心绞痛症状方才认识。诊

2、断技术 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水平的低下,严重制约了心血管内 科治疗和外科手术的发展与进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心脏断层显像技术开始出现,包括CT、核素单光 子和正电子断层显像、超声心动图。但彼时的CT尚不能进行冠脉显像, 核素显像尚显粗糙;相比之下,心脏超声较早取得了进展,影像医生借助 超声技术能够实时、在体观察心腔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八十年代中后期, 核素心肌断层显像逐渐走向成熟,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 )以及葡萄 糖(18F - FDG)心肌代谢显像成为诊断心肌缺血和存活心肌的主要方法 1o至世纪之交,CT结合造影剂(CTA )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管腔通畅性 与管壁结构,部分

3、取代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2。九十年代前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悄然而至。由于成像原理复杂、成 像序列繁多、成像时间长、扫描技术不成熟,起初并未引起临床重视。然 而,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硏发与临床应用,其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一 方面,磁共振能够像超声一样动态显示心脏结构与功能,比之超声,磁共 振的空间分辨率更高,视野大、无死角,可重复性强,被管为评估心脏结 构与功能的全标准3。另一方面,磁共振通过多序列成像能够显示心血 管的组织特征,具有其他任何影像学方法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心血管的 组织学改变,包括炎症(充血和水肿)、坏死纤维化等,过去只能通过 心肌穿刺活检或尸检方能获得,而磁共振多模态组织学成

4、像可将其精准识 别和鉴别4,5;换言之,磁共振成像实现了 在体病理影像化因此,磁 共振成像不仅实现了精准诊断,而且还能够对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和危险分 层的评估。二、影像学在疾病诊断、预后判断与危险分层中价值1、各显所能,争当看门人CT平扫可以显示冠状动脉斑块一般性特征”区分钙化与非钙化斑块。结 合对比剂(CTA )能够判断管腔通畅性,是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看门人”, 其主要检查适应症是冠心病验前概率为中低危的患者。对于冠心病验前概 率为中高危的患者,应首选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现阶段冠脉CTA不仅不能 取代冠状动脉功能性检查(心脏负荷试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更无法 取代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验前

5、概率为高危的患者,仍然首选冠状动 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负荷试验可用来检测心肌缺血,经过近四十年的临 床实践,成为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临床价值最肯定的方法。然而,其较 高的辐射剂量为其不足。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负荷磁共振成像已经作为I类 推荐A级证据水平用于检测心肌缺血8。这两种检查方法的适应症主要 为冠心病验前概率为中高危的患者,他们是心肌再血管化的看门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病理生理过程中严重而重要的终末环节,由于梗死的心 肌不可再生,因此有无必要实施心肌再血管化,取决于术前对梗死? 口存活 心肌的准确判断。18F - FDG PET是在体识别存活心肌的全标准,磁共 振轧对比剂延迟强化则可直

6、接识别瘢痕组织9 - 11。两者阴阳互补,相得 益彰,共同把控着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和支架植入适应症的最后一 道门槛。2、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判断与危险分层长期以来,左室射血分数是判断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但其仅能反映心 脏收缩功能,并不能反映心肌病理生理学变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代谢 显像可以评估缺血和冬眠心肌的程度和范围,二者都是重要的临床预后指 标12,13。磁共振轧对比剂延迟强化(LGE )识别瘢痕组织同样在疾病的 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中发挥舂重要作用14-16。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 主要为两种表现形式即心内膜下强化和透壁性强化,他们所在的部位都是 与肇事血管所支配的区域相对应。硏究显示

7、,延迟强化面积百分比与死亡 率呈正相关关系z延迟强化面积大于10%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是小于10% 的1.6倍,延迟强化面积大于24%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是小于24%的2.4 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LGE有时候还呈现与陈旧14心梗不同的特征(1 ) 急性心肌梗死内微血管阻塞(MVO ),荟萃分析显示MVO是心血管病死 亡的强有力预测因子,且独立于左室射血分数;(2)心肌内出血,常与 MVO相伴发生,两者有时候重叠,但是采用磁共振新序列也能够将两者 区别开来1乙18。与冠心病不同,不同类型的心肌病则有其独特形式的强化方式,了解这些 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通常扩张性心肌病表现为室间隔肌壁 间强化

8、;急性心肌炎表现为心外膜下强化;慢性心肌炎则表现为弥漫性斑 点状不规则强化;应激性心肌病虽然表现为心尖部球形扩张但并无强化; 肥厚型心肌病强化主要发生在肥厚部位或室间隔与游离壁交界处。重要的 是z无论纤维化的形式如何,LGE的存在均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 关,与预后负相关19 - 22。一系列硏究显示纤维化存在与否以及严重程 度均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纤维化越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这些信 息将为心脏移植、ICD的安装以及针对性药物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学依据 23 - 25。三、新技术引领精准治疗目前,心血管影像学新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之中。基于CT造影成像的FFR(CT - FFR )和CT心

9、肌灌注26,27发展得如火如荼,其临床应用前景值 得期待;面向精准诊断的各种核素分子靶向成像,包括诊疗一体化技术一 直在深入硏究之中;日渐成熟的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4D血流成像 技术以及心肌应变技术等正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28 - 30。心 血管影像诊断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解剖到功能和组织、从宏观(大体)到 微观(分子)、从微创到无创、从微害到无害,最终将实现集解剖、功能、 组织、和分子为一体的等全面信息。心血管影像学正逐步从台后走向台前、 从辅助到引领,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结束语影像诊断旨在服务临床,纵观历史,正是临床的需求带动了影像学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影像学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