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元曲拟声词的结构类型分析 【摘要】元曲中的拟声词词摹拟的声音繁多,因此其结构也颇为复杂。通过运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元曲中拟声词的结构类型,可以让我们较为直观的看到其在构成形式上的一些特征,从而为探析拟声词在元曲中的语法功能提供保证。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音节结构的构成上,看到元曲拟声词通过不同的构成方式,在从音律的角度来呈现出的声响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元曲 拟声词 结构分析 音节结构 元曲中的拟声词摹拟的声音繁多,因此其结构也颇为复杂。尽管拟声词是摹拟自然事物所发出的声音而构成的词汇,但是却并不是任意构造出来的。拟声词构词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因声而造,本文就是从元曲拟声词的结构类型对其进行分析。
2、一、单音节拟声词 元曲中的单音节拟声词,是指独立一个音节成词,依照结构称之为“a式”。此类拟声词在元曲中并不多见,但却极为重要,原因在于元曲中的多音节拟声词大都是由单音节拟声词重叠、衍生而来。 元曲中的单音节拟声词摹拟的一般都是单一突发或声响短促的声音。如尉迟恭单鞭夺槊中 “只一拳,的一声把他那鞭打在地下”的“”,显然是拳头和鞭突然相击而发出的短促声响。此外,从音节上看,单音节拟声词摹拟撞击声响一般多用塞音,摹拟摩擦类声响多用擦音,摹拟有强烈共鸣听觉的声响多用鼻音。 在元曲中,虽然单音节拟声词可以独立出现,但事实上,单音节拟声词后面一般都会接上数量词变成“一声”,这就意味着该单音节拟声词摹拟的
3、声响在人们的听觉上打破了最初的性状,完成了从无声到有声的转换。 现代汉语中,单音节拟声词继承了元曲中可以和“一声”组合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和“一下”进行组合。试比较二者的差异: a.咚的黄昏一声鼓,好教我魂魄全无。(刘庭信,南吕一枝花 秋景怨别) b.咚一下撞在了门框上,头上撞了个大包。(李佩甫羊的门) 例a中的“咚一声”实际上是强调突出了敲鼓的那一霎那发出的突兀声响;例b中的“咚一下”则是单纯摹拟了撞击门的时候发出的短促声响。 二、双音节拟声词 元曲中的双音节拟声词摹拟的声响范围广泛,表现能力极高,在元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音节结构上看,双音节拟声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aa式”,一是“ab式
4、”。 (一)aa式双音节拟声词 aa式拟声词由一个单音节摹音成分重叠而来,这种单音节摹音成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独立成词的摹音词素,如“咚、叮、支、赤”等;一类是不能独立成词的摹音语素或摹音音节,如“喳、呵、汩”等。这些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或音节之所以不能单独使用,是因为从词义上看,它们无法构成一个独立的声响声音,只能和其他摹音成分相结合才能构成连续声音,例如“喳喳、呵呵、汩汩”等。 按照aa式拟声词的摹音成分不同,我们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可以独立成词的摹音词素构成的aa式重叠拟声词;一类是由不能独立成词的摹音语素或摹音音节构成的aa式叠音拟声词。 aa式重叠拟声词。例如:吖吖(人的喊叫声
5、)、丁丁(金玉撞击声)、唧唧(虫鸣鸟叫声)、簌簌(树叶摇动声)等。aa式重叠拟声词多是由a式拟声词重叠而来,一般是表示所摹拟声响的重复、延续或加重。 aa式叠音拟声词。例如:溅溅(流水的声响)、琅琅(说话声或响动声)、噎噎(哭泣声)、(鸣叫声)等。从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aa叠音拟声词摹拟的声响一般都是连续无法拆分的一连串声响,比如水的流动一般总是一连串声响的听觉反馈等。所以aa叠音拟声词中的摹音成分一般无法独立成词。 (二)ab式双音节拟声词 元曲中的ab式拟声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复音词,一种是衍生词。ab式复音拟声词是由两个不同的摹音音节构成,ab式衍生拟声词则是指其中一个摹音音节是由另
6、一个摹音音节衍生而来。 ab式复音拟声词。从其摹音音节成分上看,ab式复音拟声词也可以分两类: 第一种ab式复音拟声词,如:各邦(撕咬声)、可绰(碰撞声)、支楞(崩断声)等。可以看出,这种拟声词中的摹音成分都无法单独使用或者独立成词,同时,此类拟声词在元曲中却很常见,这是因为在元曲中,凡声音大都会有与其相对应的拟声词,这就给人们摹拟声响带来了困难,使得人们不得不在摹拟声音的时候,选择最为相近、合适的摹音语素或音节来组合构成拟声词。 第二种ab式复音拟声词,如:扑咚(鼓声)、萧飒(风声)、扑腾(飞腾声)等。这种拟声词由两个可以独立成词的摹音词素构成,比如鼓声:扑咚,可以拆分为“扑”和“咚”两个独
7、立成词的词素。 ab式衍生拟声词。ab式衍生拟声词是使用衍生的方式来构词,依照不同的衍生方式可以分两种: 第一种ab双声式拟声词,如:玎咚(金玉声)、啾唧(鸣叫声)、咿哑(橹声或乐器声)、噪(昆虫鸣叫声)等。可以看出,这类拟声词音节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声的现象,同时ab两个音节的韵尾也是同一种发音方法,即:b音节若无韵尾,则a音节也无韵尾;b音节韵尾为鼻音,则a音节韵尾也是鼻音。此外,a音节的声音响度也比b音节低,这就在声响上最终构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响度的类似声音,给予人一种错杂的听觉效果。 第二种ab叠韵式拟声词,如:铿锵(金玉声或乐器声)、淅沥(风声)、铮(金玉声)、笃速(马蹄声或颤动声)等。
8、此类拟声词是将韵母或者韵尾成分进行重叠,目的在于延长最后一个元音的音长,即延长b音节。人们在使用这类拟声词时,音节之间的停顿时间短暂或者消失,减弱了双音节的性质,使其达到向单音节靠近的效果,从而更准确的拟声。 三、三音节拟声词 元曲中的三音节拟声词十分常见,可以分为三类:aaa式、abb式、abc式。 (一)aaa式三音节拟声词 aaa式三音节拟声词基本都是在aa式双音节拟声词的基础上再次重叠而来,如:赤赤赤(暗号声或招呼声)、当当当(锣声)、飕飕飕(风声)、腾腾腾(撞击声)。这种拟声词重叠三次音节的目的在于实现声音的复沓性。 (二)abb式三音节拟声词 在元曲,abb式三音节拟声词的构成形式
9、有两种:一种是单音节摹音成分附加重叠式双音节拟声词,即a+bb式;另一种是ab式双音节拟声词重叠其第二音节,即ab+b式。 a+bb式拟声词,在这种拟声词中,音节a是摹音成分,bb则是叠音双音节拟声词,均可独立成词。如:扑咚咚(鼓声)、扑簌簌(流泪声或晃动声)、各支支(崩折声)、各琅琅(砧碓撞击声)等。 a+bb式拟声词中,从结构来看,a和bb两者是并列关系,但是从意义上看,整个词并不单纯是摹拟声音,而是从声响的角度出来来反映一种动态的声音映像,表现出一种声觉的形象。例如: a.听西厢,响扑地,见一人,到眼底。(詹时雨,对弈) b.败叶苍苍,残花簌簌。(王修甫,越调斗鹌鹑) c.可早三更了,你
10、听那墙上土扑簌簌的,房上瓦厮琅琅的。(郑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第三折) 在例a和例b中,“扑”和“簌簌”都是单纯的摹拟声音,例c中的“扑簌簌”却不是,它在表现落土声响的时候,同时呈现出了一种动作上的感觉,从声响的角度描状了土下落的过程。 ab+b式拟声词,这种拟声词是以ab式双音节拟声词为词基,然后重叠其b音节而来。如:笃簌簌(颤动声)、可扑扑(震动声)、古剌剌(雷声或旗子飘动声)、骨碌碌(滚动声)等。 由于是ab式拟声词重叠b音节而来,这就使得ab+b式拟声词在原有ab式拟声词摹音基础上增加了声音的回环复沓效果。试比较: a.支楞弦断了绿绮琴,?玎掂折了碧玉簪。(王元鼎,商调河西后庭花)
11、b.响当当菱花镜碎,支楞楞瑶琴弦断绝。(无名氏,双调珍珠马南,情) 显然,例b中的“支楞楞”在声响上给人的感觉相比较例a中的“支楞”更加回环复沓。 (三)abc式三音节拟声词 在元曲中,abc式三音节拟声词不太多见,这种拟声词是由三个不同的摹音音节组合而来,即a+b+c。如:各扎邦(急速清脆的声音)、搭帮(快速响亮的声音)、可扑鲁(一下子跪倒在地的声音)、滴溜扑(摔倒在地的声音)等。 在元曲中,凡声音大都会有与其相对应的拟声词,给人们摹拟声响带来了困难,因为自然界的声音各具特色,在已有的摹音成分无法承担拟声的任务时,人们就必然会选择最为相近、合适的摹音语素或音节来组合构成拟声词,所以也就形成a
12、+b+c式三音节拟声词来摹拟复杂的声响。如: a.我这刚移足趾,强整身躯,滑七擦争些跌倒。(武汉臣,包待制智赚生金阁,第一折) b.虎狼似恶公人,可扑鲁拥推拥推阶前跪。(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在例a和例b中,都使用了abc式三音节拟声词,即“滑七擦”和“可扑鲁”,这样除了可以摹拟滑倒和扑跪的复杂声响外,还可以给人一种韵律上的节奏感,从而形象的通过声响表现动作感觉。 四、四音节拟声词 元曲中,四音节拟声词数量较多,结构方式也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abab式四音节拟声词 这种拟声词相对较少,例如:支楞支楞(刀剑鸣响声)、鼓冬鼓冬(鼓声)、淅零淅零(雨声)等。 从结构上看
13、,abab式拟声词是将ab式拟声词重叠后而构成的,其作用是增加词语的拟声性和摹声音节的复沓性,同时在声响的角度给人以形象效果。例如: a.只消咱佩中剑支楞支楞的响一声,折末你能言巧辩,早做了离乡背井。(尚仲贤,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第二折) b.若是你鼓冬鼓冬战鼓声相辏,不剌剌战马往前骤。(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二折) (二)aabb式四音节拟声词 在元曲中,此类拟声词相对较多,这和其构词方式有关。aabb式四音节拟声词的构成方式有三种: ab重叠式,即分别重叠音节a和b,形成aabb式。如:出出律律(飞腾声)、蹀蹀躞躞(马车声)、滑滑擦擦(在泥水中走动的声音)、扑扑通通(击打声)等。 aa
14、+bb式,即由两个叠音拟声词相结合而来。如:呜呜咽咽(蝉鸣声)、刮刮拶拶(烈火焚烧声)、碧碧卜卜(雨声)、炒炒七七(嘈杂的声音)、刮刮剌剌(水流撞击阻碍物的声音)、赫赫赤赤(招呼声或暗号声)等。 此外,有些aabb式拟声词很难判断其是通过哪种方式构成的,如:淅淅泠泠(树叶声、雨声)、啾啾唧唧(鸣叫声)、战战簌簌(颤动声)、咿咿呜呜(乐器声)等。这些拟声词由于其音节结构很难区分是叠加音节a和b,还是两个叠音拟声词相结合。 aabb式四音节拟声词由于结构上的韵律性,其应用可以使得句子在韵律上更加稳定和平衡,同时给人错落复叠的声响效果,所以在元曲中十分常见。 (三)abbc式四音节拟声词 从结构上看
15、,abbc式四音节拟声词是由abb式拟声词附加一个摹音音节成分而来,即abb+c式。如:吉丁丁(破裂声)、忒楞楞腾(鸟类飞腾声)、淅零零落(雨声)、支楞楞争(蹦折声)、疏剌剌刷(风扫落叶声)、赤力力尺(震动声)等。 这种结构非常类似a+bb式三音节拟声词,音节abb和c呈现并列关系,从意义上讲,整个词也不是单纯的摹声,而是从声响的角度出来来反映一种动态的声音映像,表现出一种声觉的形象。 (四)abcd式四音节拟声词 abcd式四音节拟声词由四个摹音成分构成,即a+b+c+d式。如:必力不剌(急速的声音)、必不容(缓慢的行走声)、劈扑桶(鼓声)、急彪各邦(蹦折声)、急周各支(尖锐的摩擦声)、乞纽忽浓(泥水响动声)等。 (五)其他特殊构词方式 在元曲中,四音节拟声词中存在一些十分特殊的构成方式,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特殊的规律,例如: abcb式:(歌声)等;a丢bc式:劈丢扑搭(急速的说话声)、劈丢扑咚(器物落水声)、匹丢扑搭(物体在泥水中挣扎声)、乞丢磕塔(杂乱的声响)等;a留ab式:出留出律(急速走步的声音)、乞留乞良(人们悲痛时发出的声音)、七留七力(缓慢走步的声音)、淅留淅零(雨声)等;a留/溜bc式:必留不剌(说话或者撞击的声音)、赤留出律(急走跌撞声)、急留骨碌(器物滚动声)、劈溜扑剌(急速的说话声)、乞留玎琅(金玉声)、乞留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度沙子运输合同范本
- 工地施工钢筋班组承包合同
- 游泳馆劳务承包合同常用范本
- 门面租赁合同简易范本
- 销售人员提成合同
- 物业管理的合作与协同
- 外籍人员雇佣合同
- 甲基转移酶SUV39H2促进前列腺癌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 家具定制合约三篇
- 考虑两类冲击的退化系统的预防维修策略研究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带答案)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极简统计学(中文版)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答案及评分参考
- (苏版)初三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
- 2023年12月广东珠海市轨道交通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查房护理课件
-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 超声科医德医风制度内容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