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_第1页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_第2页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_第3页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_第4页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诊治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023-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世界上大约有100万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65%75%的晚期患者最终发生骨转移。发生乳腺癌骨转移的许多患者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及骨并发症,且有一个较长的中位存活时间(大约23年),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性分子细胞学机制 乳腺癌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它以骨组织的破坏吸收为特点,是由破骨细胞直接作用的结果。在乳腺癌骨转移中,肿瘤细胞产生的因子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破骨细胞,使其聚集于肿

2、瘤细胞周围,并被激活。研究发现,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是一种重要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骨溶解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增殖pthrp等破骨细胞激活因子通过rankl/rank激活破骨细胞骨溶解,形成的恶性循环导致溶骨性转移的不断演进13。 2临床症状 乳腺癌骨转移部位常以中轴骨为主,如骨盆、肋骨、脊椎骨、长骨(股骨),而四肢较少。患者可出现严重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柱变形/压缩、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re)。 3诊断 3.1影像学检查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是骨转移初筛的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

3、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mri、ct、x线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检查,以确诊骨转移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目前pet-ct并不常规推荐用于骨转移诊断。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3.2骨胶原代谢物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是病理性骨质降解的产物,其血液水平不受生理性骨质降解或激素的影响,其诊断溶骨性病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达91.0%、48.6%,与患者存活期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几乎均肯定ictp可独立提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程度与转移灶的动态变化,对恶性肿

4、瘤的临床分期、疗效分析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411。而未发现ictp在良性疾病(除涉及骨质破坏的类风湿关节炎外)患者中含量升高。因此,ictp可作为乳癌骨转移诊断和疗效监测的良好指标。 4治疗 4.1全身性治疗 4.1.1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选择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er/pr)、her-2结果、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是否缓慢。原则上,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患者应首选化疗,而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用或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 4.1.2双膦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双膦酸盐是焦膦酸盐分子的稳

5、定类似的物。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功能及其在骨质吸收部位的聚集,抑制肿瘤细胞扩散、浸润和黏附于骨基质。由于双膦酸盐化学结构中与中心碳原子连接的侧链不同,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临床活性和功效亦有所不同。第一代双膦酸盐以氯屈膦酸盐为代表,还有羟乙双膦酸盐和替鲁膦酸盐,这类药物在20世纪30年代前已进入临床使用。第二代是含氮的双膦酸盐,包括帕米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这些药物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强于第一代药物。第三代为具有杂环结构的含氮双膦酸盐,以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为代表,在作用强度和疗效方面比第二代有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证实12,双膦酸盐可有效治疗乳腺癌的骨转移。2008年美国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中已

6、指出在骨转移患者化疗和激素治疗的同时,应及时给予双膦酸盐治疗。 4.1.3 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癌性骨痛是通过静脉注射,将亲骨性强、能发射 射线且半衰期适宜的放射线物质注入体内,使骨转移部位出现高度选择性的放射性核素浓聚,利用该核素不断发射的 射线对转移灶进行照射,达到止痛和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锶(89sr)、钐(153sm)等标记物,国内、外报道其总有效率达 75901315,其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毒性,影响白细胞及血小板。 4.2局部治疗 4.2.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对缓解骨转移瘤的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及减轻对脊髓压迫产生的症状,有明显的疗

7、效,可改善生存质量,但对延长生存期作用可能不大。 4.2.2手术治疗骨转移外科治疗可最大限度地解决肿瘤骨转移所造成的压迫神经问题,并可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方法包括: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 4.2.3介入治疗在转移的骨肿瘤中注入骨水泥,起到支撑作用,并具有控制疼痛及遏制肿瘤的作用,特别是对椎体骨,可防止肿瘤骨破坏后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国内学者1617报道总有效率达90以上。 4.2.4基因治疗人骨保护素(opg)由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产生,能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的分化和成熟破骨细胞的活性。目前,应用opg治疗女性绝经后以及过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

8、、乳腺癌骨转移以及恶性肿瘤所致的高钙血症已进入临床实验1819。但opg的确切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未进入临床应用。 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率较高,而且超过70的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续的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bekker pj,hollow d,nakan a.the effect of a single dose of sleoprolegerin in poslmenopausal womenj.j bone miner res,2001,16(2):348-360.

9、 2lipton a.bisphosphonales and breast carcinoma:present and futurej.cancer, 2000,88:3033-3037 3rodan ga,martin tj.the rapeutle approaches to bone diseases j.science,2000,289:1508-1514 4周海中,李斌,朱亚林,等.血ictp、pinp在骨转移癌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2):90-92. 5周晓东,杨昌侠,容殿春,等.血清ictp、picp、pinp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

10、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8,10(2):86-88. 6ebert w,muley t,herb kp,et parison of bone scintigraphy with bone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is in lung carcinoma patientsj.anticancer res,2004,24(5b):3193-3201. 7koizumi m,yonese j,fukui i,et al.the serum level of the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

11、ocollagen is a sensitive marker for prostate cancer metastasis to bonej.bju int,2001,87(4):348-351. 8kabayashi t, gabazza ec, taguchi o,et al.type i collagen metabolites as tumor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rcinoma j.cancer,1999,85(9):1951-1957. 9吕青,肖融.骨转移生化指标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1):2

12、9-31. 10成向阳,吴哲凡,杨德康,等.ictp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初步研究j.癌症,2000,19(2):166-167. 11孙达春,张爱华,李小虎,等.骨转移瘤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3,15(1):16-18. 12于世英.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61-162. 13邹萍,蔡宗萍.153sm-edtmp治疗1 024例骨转移癌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05,3(48):1140-1141. 14wang rf,zhang cl,zhu sl,et parative study of 153 sm-

13、edtmp with pamidronate disodiu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ainful metastatic bone cancerj.med princ pract(mpp),2003,12(2):97-101. 15zgiammarile f,mognetti t,resche i,et al.bone pain palliation with 89sr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j.q j nucled,2001,45(1):78-83. 16邓钢,何仕诚,滕皋军,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3):261-264. 17王振堂,林琳,赫强,等.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2):1301-1303. 18yoneda tcellular and molocular mechanisms of breast and p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