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锦集6篇_第1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6篇_第2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6篇_第3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6篇_第4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or a company to develop rapidly, it can rely on hiring good talents, especially smart talent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科学活动教案锦集6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活动过程: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

2、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 、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3)交流实验结果:知

3、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点击浏览该文件3、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活动延伸: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科学活动教案 篇2活动目标:1.感知几种秋天常见的花,知道其名称和外形特征,了解花的基本结构。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加深对菊花、一串红和鸡冠花的认识。3.知道花好看不能摘的道理。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活动准备:1.请幼儿从家中带一盆花,菊花若干盆。2.创设我们的小花园小园地。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活动过程:幼儿介绍自

4、带的花。组织幼儿参观我们的小花园园地,让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花卉,并与同伴自由交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地介绍。组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秋天的花。教师:看一看这些花的花朵、花的叶子、花茎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轻轻抚摸观察物,并与幼儿进行自由交流。集中围坐,由幼儿叙述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等。对幼儿中发出的疑问即使组织讨论或针对性观察,教师和幼儿一起梳理植物的概念。(根、茎、叶、花、果)。全面针对性观察菊花。每桌一盆菊花,要求幼儿根据植物的结构对花、叶、茎进行有序观察、议论和介绍。教师:这是什么花?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5、?鼓励幼儿用简洁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告诉幼儿菊花是中国名花之一,深受大家喜欢。观看幼儿用书,进一步感知认识菊花、一串红和鸡冠花。教师: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花?菊花是什么颜色?花瓣是什么样子的?看上去像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感知菊花、一串红和鸡冠花图片,感知衙门,她它们的特点。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文边感知阅读花卉名称汉字,并学习朗诵诗歌鸡冠花教师简单小结:菊花的品种很多,且大小不一,有黄色、红色、白色等,有的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像烟花;有的花瓣像卷曲的头发;一串红的花是红色的,一朵一朵排在花茎上,像爆竹;鸡冠花的花朵有红色的、黄色的很像公鸡的鸡冠。它们都是秋天的花卉,都在秋天开放。开始部

6、分调整为组织幼儿到小区内感知认识秋天的花卉。科学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学习将物体按颜色进行分类。2、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旺仔牛奶筒2、制作好的会唱歌的旺仔宝宝范例一个(在牛奶筒内放入一些物品,使之发出声音)3、布置旺仔宝宝的家:栅栏(红、黄、绿三色),铺地垫(红、黄、绿三色),地垫上放旺仔牛奶筒(红、黄、绿三色)4、材料:豆类(红豆、黄豆、绿豆)集中放在小盘中;剪好的即时贴圆片(红、黄、绿三色)活动过程:一、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1、以旺仔宝宝的口吻激趣师出示范例,鼓励幼儿向旺仔宝宝打招呼。以旺仔宝宝的口吻说今天我又来跟你们做游戏了,我的本

7、领可大啦!听,我还会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摇一摇,唱一唱,摇一下,唱一下,摇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领大不大?你们喜欢我吗?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跟我玩,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好伙伴。(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到旺仔宝宝的家里)2、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这儿有许多旺仔宝宝,看,都有些什么颜色呀?幼儿介绍(红、黄、绿)让每个幼儿挑选一个旺仔宝宝,轻轻地和旺仔宝宝说说话。提问:你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旺仔宝宝?3、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练习颜色分类设疑:你们的旺仔宝宝会唱歌吗?为什么我的旺仔宝宝会唱歌,而你们的不会唱歌呢?怎样让你们的旺仔宝宝也唱起歌来呢?提出要求:红宝宝说我要吃

8、红色食物,绿宝宝说我要吃绿色食物,黄宝宝说我要吃黄色食物。介绍材料这些红色食物、黄色食物、绿色食物都在哪儿呀?分别介绍豆类放找朋友音乐,要求幼儿边边看边找相同颜色的物体分类、捡放豆豆5、帮旺仔宝宝戴帽子-找相同颜色的圆片粘贴(封口)设疑调皮的豆豆逃了出来,怎么办呢?用好方法把圆筒封口(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戴什么颜色的帽子)二、尝试用多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1、幼儿跟教师一起边读儿歌边摇旺仔宝宝2、设疑旺仔宝宝除了摇一摇会唱歌,还会怎样唱歌呢?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教师观察延伸活动:(还有许多旺仔宝宝不会唱歌,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吧),继续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活动自然结束。科学活动教案 篇4教学目标

9、:1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了解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感知数字排列顺序的多样化,体验数字的有趣和神奇。3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积极与同伴交流。教学准备:1每位幼儿自带一件上面有数字的物品;课前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字。2笔、号码纸、空白联络卡人手一份,数字卡,小奖品。3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照片的课件、衬衫盒等有数字的物品。4、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一、讲讲我找到的数字1、引入:“前几天,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了一件有数字的东西,今天就让我们来说一说,你带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2、教师出示衬衫盒,引导幼儿共同说说上面的数字。3、启发引导

10、幼儿寻找自己带来的物品上的数字,说出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发现。3、师生共同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二、找找生活中的数字1、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1)教师:生活中除了这些,你还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2)观看生活中有数字的实际场景或实物图片。(找一找、读一读数字)2、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3、师生共同小结:数字的重要性。物体上的数字还真多,有表示时间日期的,有表示地址的,有表示不同号码的,有表示价钱的,有表示物体重量的,还有表示物体长短的,数字的作用可真大。三、玩玩数字游戏1、师引入:数字不仅重要而且还很有趣,数字还

11、会和我们做游戏呢,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幸运号码”的游戏2、师幼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教师给每位幼儿一张号码纸(每张号码纸上有3组号码),请幼儿说出号码纸上的数字,教师在小黑板上随意更换五位数字的位置,幼儿核对号码,与老师一样的号码即可中奖。游戏反复四次(可请客人老师编一次号码、请小朋友编一次号码)3、引导幼儿交流所排列的号码进行比较,感知数字排列顺序的多样化。四、师生互留通讯录1、教师谈话: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字,以后你发现了怎样告诉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2、请幼儿在空白联络卡上写出自己的学号及电话号码。3、师幼互换互换电话号码科学活动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2、1、通过操作,感知土豆在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2、乐于探索,喜欢玩科学小游戏。活动准备:土豆拼盘、盐、调羹、泡沫板、木头玩具等。活动过程:1、欣赏土豆拼盘,视频了解土豆的一般特征(1)欣赏土豆拼盘,说说像什么?(2)猜猜这些美丽的图画是用什么做成的?(3)观看ppt,说说土豆的一般特征。2、观察土豆在清水中的沉浮现象(1)提出问题:土豆娃娃想游泳,猜猜它在水里会怎样?(用站和蹲的动作表示沉和浮)(2)幼儿第一次操作,感受土豆的沉浮。(3)第二次操作,借助辅助材料让土豆娃娃浮起来。教师:你能让土豆娃娃浮在水面上吗?请你们去试试吧!3、教师“变魔术”教师:老师要变个魔术让土豆娃娃自己浮起来呢!加上“

13、魔粉”搅一搅,土豆娃娃浮起来!(邀请小朋友一起念“咒语”)教师:这个“魔粉”到底是什么呀?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魔粉”,请你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再尝一尝,猜猜“魔粉”到底是什么?4、再次操作教师:是不是加了盐土豆娃娃就会浮起来呢?请你去试试吧!教师:为什么有的土豆娃娃浮了起来,有的土豆娃娃还是沉在水底呢?5、操作验证活动延伸:你们真棒,都获得了成功。那在水中加入糖、奶粉等其他东西土豆娃娃会浮起来吗?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吧!科学活动教案 篇6一题目大班科学活动:自制小茶壶二、活动目标通过自制小茶壶,发现茶壶的壶嘴高度要比壶身略高一些,但不能过高;通过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技小制作的兴趣;教师引

14、导幼儿独立完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透明胶带、锥子、蚊香、牙签、剪刀等。五、活动过程解决的问题:怎样做个小茶壶?幼儿讨论:用盒子做茶壶的身体,用吸管做茶壶的壶嘴。做一做:小茶壶。戳洞:可提供蚊香、剪刀,引导幼儿用蚊香烫洞,用剪刀调节洞的大小。也可以用牙签、锥子等工具戳洞;安装壶嘴(用吸管作壶嘴);用橡皮泥(或透明胶带)封住洞口。试一试。(1)壶嘴口的高度没有壶身高。(2)吸管在纸杯的上部,壶嘴口太高。(3)吸管在纸杯的下部,壶嘴口和纸杯口一样高。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1)还没装满水时水就从壶嘴里出来了。(2)水没有从壶

15、嘴里流出来,壶嘴口太高了。(3)倒水时,水正好从壶嘴里流出来。六、注意事项1引导小朋友给塑料瓶戳洞时,要注意安全,可以让孩子用蚊香烫。2中班幼儿操作该活动,教师可事先在塑料瓶上戳好洞。七、拓展思路科学文艺:茶壶一音乐律动(大班幼儿)情节介绍:几个小朋友看见一只大茶壶觉得很好玩,一不小心打烂了。大家一起来做小茶壶,小茶壶做好了,倒上水试一试。呀!糟糕!茶壶漏水了,快来想办法。经过大伙儿反复试验,茶壶终于做得既好看又适用,大家唱着歌为客人倒水喝动作说明:前奏时,六个小朋友手拉手小跑步上场,发现大茶壶,大家惊奇地指一指茶壶。第一遍音乐,大家围成圈抱起茶壶,你争我夺,一个小朋友摔倒在地,茶壶摔烂了。第

16、二遍音乐,大家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对他摇两次手,劝他别哭了,指一指小茶壶,拍一拍胸脯。第三遍音乐,大家站成一排扮作小茶壶,前两小节左手叉腰两次,作壶把。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向上翘,身体随之左右微微摇摆两次。后两小节左手叉腰,右手屈伸两次,摆成小茶壶形状(壶嘴低一些)。第四遍音乐,一个小朋友为茶壶加水,前4小节扮作茶壶的小朋友把手中的银纸屑随音乐节奏撒出,作壶嘴漏水状。后4小节大家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抬高,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调得过高)。第五遍音乐,小茶壶向两边倾斜,作倒水状。前4小节小朋友把银纸屑从肩膀处摔出两次,作壶口漏水状。后5小节大家再次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降低些,身体随之夸

17、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位置调得正好)。第六遍音乐,前5小节大家边唱歌互相欣赏自己扮作的小茶壶。后5小节,随着音乐,向舞台四个方向随音乐作倒水请喝茶状下场。附:音乐见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班艺术)p22l八、背景资料连通器原理: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通,物理学中把这种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这就是连通器原理。活动点评小茶壶方案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巧妙地设计了小茶壶的活动。从内容的选择上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目标确定恰当,活动过程以幼儿探究壶嘴位置为线索,不断改进茶壶的制作程序,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整个活动注重了幼儿主体作用,开发了幼儿的原创力。在制作的基础上,教师在拓展方案中引导幼儿用舞蹈语言表现制作小茶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式新颖,是以艺术的形式体现科技产品功能的一种尝试和创新。下面就活动程序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1活动总目标要围绕培养幼儿的设计思路、制作能力为主体目标。2活动过程:(1)引入: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小茶壶实物、图片,并讨论小茶壶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