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4——Bode图_第1页
第5章4——Bode图_第2页
第5章4——Bode图_第3页
第5章4——Bode图_第4页
第5章4——Bode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1 对数幅频特性坐标对数幅频特性坐标图图 10 -2 10 -1 100 10 1 -40 -30 -20 -10 0 10 20 L() dB )/(srad 2 3 4 横坐标刻度先疏后密横坐标刻度先疏后密 纵坐标均按线性分度纵坐标均按线性分度 横坐标是角速率横坐标是角速率10倍频程,用倍频程,用dec 表示表示 lg 按按分度分度, )(lg20)(lg20)(jGAL 5-4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2 对数分度:对数分度: 301. 02lg 4771. 03lg lg42lg20.602 699. 05lg 778.

2、 02lg3lg6lg 845. 07lg 903. 02lg38lg 954. 03lg29lg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 对数相频特性坐标图对数相频特性坐标图 纵坐标均按线性分度纵坐标均按线性分度 横坐标是角速率横坐标是角速率10倍频程,用倍频程,用dec 表示表示 lg 按按分度分度, N i i 1 )()( -1800 -1350 -900 -450 00 450 900 () 10 -2 10 -1 100 10 1 )/(srad 横坐标刻度先疏后密横坐标刻度先疏后密 5-4 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4 Bode图的坐标形式图的坐标形式

3、(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 -40 -30 -20 -10 0 10 20 L() dB -1800 -1350 -900 -450 00 450 900 10 -2 10 -1 10 0 10 1 0 )( 完整图二合一完整图二合一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5 )( )()( i j ii eAjG )( 1 )( 1 )()()()( N i i jN i i eAeAjHjG N i i N i i AA 1 1 )()()()(相频特性:,幅频特性: )(lg20)(AL 设典型环节频率特性设典型环节频率特性 则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则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系统开环对数

4、幅频特性 N i i N i i LA 11 )()(lg20 5-4 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一、一、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6 (1)比例环节)比例环节 对数幅频和相频特性对数幅频和相频特性 ( ) 20lgLK ()0 比例环节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比例环节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 ) 0 dB 0 K1 ( )L K0) 二阶环节 (10) (n0) TS1 1 TS1 1 TS1 TS1 121 2 2 n S n S 121 2 2 n S n S 12 2 2 n n SS 12 2 2 n n SS T 1 n dec

5、 dB 20 dec dB 20 dec dB 40 dec dB 40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3 100.2210.1 L( )dB 0 20 40 -40 -20 20100 -40 -60 ) 1)(1( )1 (10 )()( 202 1 2 20 2 2 1 SS SS S sHsG 绘制绘制 的的L( )曲线曲线 1 . 0为为60db 转折频率:转折频率:1 2 20 斜率:斜率: -20 +20 -40 -80 低频段低频段: 2 10 S 60 1为为20db -40 16. 310 0lg20)( 0 0 2 K L C K c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4 100

6、.2210.1 L( )dB 0dB 20 40 -40 -20 20100 -20 -40 ) 130/ s)(1s2( s ) 1s5 . 0(40 ) s (H) s (G 绘制绘制的的L( )曲线曲线 低频段低频段: S 40 5 . 0 时为时为38db 1 . 0 时为时为52db 转折频率:转折频率:0.5 2 30 斜率:斜率: -20 +20 -20 -20 -40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5 三、由频率特性曲线求系统传递函数三、由频率特性曲线求系统传递函数 最小相位系统最小相位系统:根据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根据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对应对应) ) L L()()能唯一确定系

7、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能唯一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lg20)( )()( )( GL eGjG j 基于频域:实验法建立数学模型基于频域:实验法建立数学模型 信号源信号源对象对象 记录仪记录仪 tAtrsin)()(sin()()(tAGtc )(lg20)()()( )( GLeGjG j 5-4 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6 ) 12)(1( )( 2 2 2 2 1 1 SS S KS sG 5-4 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例例1 1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幅频特性特性 曲线,求其开环传递函

8、数。曲线,求其开环传递函数。 1, 01lg20) 1 (KKL aKSsGa)( 4,12lg20)( 111 KLa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7 5-4 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50, 0 100 lg20)100( 2 100100 2 2 2 1 K L 335. 0 8 12 1 lg20lg20 2 r M谐振峰值 )12)(1( )( 2 2 2 2 1 1 SS S KS sG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8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2 1 (1) ( ) (1) k Ts G s s Ts 例例2 2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幅频特

9、性特性 曲线,求其开环传递函数。曲线,求其开环传递函数。 5-4 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39 5-4 对数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图 dB k jj k 01lg201 8)( 4 2 1 求时间常数求时间常数 12 12 1111 0.5,0.125 28 TT 求求k k k = 8 8(0.1251) ( ) (0.51) s G s ss )() 1( )(8 2 1 2 1 jj k jj k jG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40 例例3 3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如图所示,求其开环传递函数。如图所示,求其开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 1 2 2 (1) ( ) (1) k Ts G s s T s 5-4 对数频率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