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鱼牛”现象 有效减少错别字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1.gif)
![反思“鱼牛”现象 有效减少错别字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2.gif)
![反思“鱼牛”现象 有效减少错别字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3.gif)
![反思“鱼牛”现象 有效减少错别字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e8b9295e-d283-4865-8323-62f70844ab02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反思“鱼牛”现象 有效减少错别字 欧洲有一则童话:一口不深的井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青蛙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外面的新鲜事。青蛙便讲起了见到的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青蛙当然很清楚“牛”是怎样的,但是经青蛙描述后,“牛”在鱼的脑海中就走了样。整个环节哪里出了错?错责在何方?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让鱼知道真正的“牛”的样子,只有靠青蛙改变讲述的方式
2、方法了。由此想到现行的语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论是词语的学习,还是古诗词的背诵默写,作文的表达,只要动笔,就都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写错别字。事实是,中小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错别字也随之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学生层出不穷、屡教不改的错别字,凭着职业的责任感和敏感,对于错别字当然是见一个消灭一个。问题是,教师犯了“职业病”,学生的“老毛病”却照犯。这其中,学生方面的原因当然有,但学生原本是一张白纸,承担语文教育任务的教师是不是有更多的责任甚至过错?当然,我们不应该一味苛责承担识字教学的小学教师,而要积极寻找问题的对策。 深刻反思“鱼牛”现象,有
3、助于我们有效减少错别字。本文以陆游的游山西村为例加以阐释。 一、为什么“改了错仍旧错” 学生在默写后的改错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改错不够主动,二是改完错后下次仍错。默写陆游的游山西村,句子“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豚”字,学生总是在上面加上一点,指出来后,下次默写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犯这个错。类似的例子还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的“重”“复”二字分别写成“穷”“尽”了,“箫鼓追随春社近”的“箫”字写成了“萧”字,“拄杖无时夜叩门”中的“拄”字和“叩”字分别写成了“柱”和“扣”。 教师规定错一个改写五遍,但下次学生多半还错。不妨回顾一下我们一般是怎样做的:圈出错,让学生改。学生改后的诗句,当然
4、一般全是对的。改后如果立即重写全诗,一般也全是对的。这涉及短时记忆等方面的问题,在此不做重点探讨。改对了,但是下一轮的默写,同样的错别字照旧出现。 为什么多次重复后,正确的写法仍不能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呢?反思“鱼牛”现象,我们知道,首先,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改错的,他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或者说不太有欲望去搞清楚错误的原因,这就是被动学习的硬伤。 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的过程。显然,
5、仅仅停留在指出错误层面的教学,对学生原有的错误经验没有发生任何干扰作用,因而学生原有的经验在下次默写中还会顽固地发挥作用。 二、变“改了错仍旧错”为“改了错不再错” 怎样才能让正确的写法住进学生的心中呢?反思“鱼牛”现象,牛之所以在鱼的脑海中变了形,一方面是因为鱼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完全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青蛙没有考虑到在鱼的经验世界中只有“鱼”这种动物,其他动物的样子都是在“鱼”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作为教师,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任务的完成最好出于学生内心的意愿,同时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及其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讲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在原有
6、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改错的欲望。上课伊始,我对一个比较活跃的男生说:“你脸上有点脏东西。”那个男生毫不犹豫地举起双手满脸搓起来。我说:“嗯,现在没了。”然后面对全班学生把刚才的一幕讲了一遍,并且说:“其实,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脏东西。”顿了一顿,我又说:“但是,听说自己脸上有脏东西,他第一时间做的事情是去掉脸上的脏东西,决不允许它的继续存在。我们练习本上有错,又怎么能允许它长时间地存在呢?”我的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去了,他们会心地一笑,从此改错更主动了。 另外,教师的讲解要紧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知识、经验。“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豚”字,很多学生都错误地给上面加了一点。为了
7、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我先让学生动手查字典,“豚”的意思是:小猪。诗中的意思是“小猪肉”。“豕”就是“猪”的意思。类似的字还有“家”“逐”。“豕”上加一点构成的字有“啄”(读“zhu”,如“小鸡啄米”)、“琢”(读“zhu”,如“雕琢玉石”)等。为了加强十几岁孩子对这个字的印象,我强调了一句:“你怎么忍心往小猪的屁股上捅一刀呢?”孩子们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下次默写的时候,有个别孩子忘了,我说:“你又捅小猪一刀了!” 以一个类似的故事结束本文。 教师关于坐姿方面的要求没少讲,可学生做作业时仍是“有的弯腰,有的驼背,有的甚至趴在桌子上写”。这是因为教师纠正坐姿的语言只是从一般常识来讲的,没有打通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通道,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心里也就没有产生改正坐姿的欲望。于是教师想下点工夫,动点脑筋彻底根治这一现象。如何根治呢?其实就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促使其主动纠正坐姿。教师给学生播放军营中战士们练坐姿的画面。学生既羡慕又赞叹,然后教师问学生:“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学生齐声回答:“在练坐姿。”于是,教师播放学生们弯腰驼背坐着写作业的情形,再问学生:“那你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翻新补贴合同协议书
- 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合作合同
- 中秋月饼购销合同书
- 无人机技术开发与应用作业指导书
- 农业休闲旅游与三农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 化妆品买卖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个人地皮转让协议书
- 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步骤指导书
- 国际贸易进口合同履行流程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阶段
- 2024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建设平安校园筑牢安全防线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