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分析_第1页
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分析_第2页
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分析_第3页
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分析_第4页
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杞菊地黄丸,每次8丸,3次/d,同时口服维生素c 0.2 g,3次/d,维生素e 0.1 g,3次/d,外用氢醌乳膏,早晚各1次;对照组30例,仅口服维生素e 0.1 g,3次/d,维生素c 0.2 g,3次/d,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治疗前后色斑面积消退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 关键词 黄褐斑;杞菊地黄丸;维生素c 中图分类号 r758.4+2文献标识码b

2、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0732 clinical analysis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loasma huang wei dermatological department,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hechi city, hechi 54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loasma. methods: 76 patients wi

3、th chloasma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46 cases, qijudihuang pill oral, 8 pills each time, 3 times a day, whil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 c 0.2 g, 3 times/d, vitamin e 0.1 g, 3 times/d, topical hydroquinone cream, once in morning and even

4、ing; 30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only oral vitamin e 0.1 g, 3 times/d, vitamin c 0.2 g, 3 times/d, continuous treatment for three months. regression of pigmen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5.65%, with 63.33%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highly

5、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loasma is satisfied. key words chloasma; qijudihuang pill; vitamin c 黄褐斑俗称“肝斑”、“妊娠斑”,是一种颜面部皮肤出现局限性褐色或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斑,是影响面部美容的疾病之一。为了探索药物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笔者于2009年5月2010年2月对46例黄褐斑患者进行了口服与外擦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黄褐斑患者中,男

6、15例,女61例;年龄2155岁,平均35.2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5年。治疗组46例,其中碟形型21例,面上部型12例,面下部型7例,泛发型6例;对照组30例,其中碟形型13例,面上部型8例,面下部型6例,泛发型3例;两组患者色斑分型、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所制订的诊断标准: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疾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夏重冬轻;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

7、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1。 1.3 排除标准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本组药物过敏的患者;2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有关本病的治疗的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2。 1.4 方法 治疗组46例,服用杞菊地黄丸(浓缩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每次8丸,3次/d,同时口服维生素c 0.2 g,3次/d,维生素e 0.1 g,3次/d,局部外用氢醌软膏(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早晚各一次;对照组30例,仅口服维生素e 0.1 g,3次/d,维生素c 0.

8、2 g,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治疗前后色斑面积消退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判断疗效。治疗期间保持心情开朗,足够休息时间;宜清淡富有营养饮食,少食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疏菜水果;避免日光照射等。 1.5 疗效判定 治愈:色斑面积消退或消退面积90%,颜色基本消退;显效:为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有效:色斑面积消退30%或颜色变淡;无效:色斑面积消退30%或颜色变化不明显。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

9、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13.38,p0.01)。 2.2 不良反应 4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外用氢醌乳膏出现烧灼感;偶见有局部过敏反应(如局部接触性皮炎),此种情况停药后消失。 3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于面部的黄褐色斑。原因有多方面,妊娠、口服避孕药、月经不调、内分泌功能障碍、慢性肝肾疾患,均可成为发病诱因。日晒、精神神经因素等亦可促发本病3。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黄褐斑亦称肝斑,发病多因肝郁化火或肝肾不足或脾失健运,导致气滞血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在脏与肝肾脾有关,在气血与气滞血瘀有关。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气养血、调补肝肾4。方剂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养肝肾兼涩

10、精;山药补益脾阳并固精;泽泻利湿泄浊;牡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渗利脾湿助山药之健运;枸杞子补益肝肾。诸药合用,使阴得以滋补,瘀血得以散解,祛邪不忘扶正,扶正更利祛邪,共奏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是由于皮肤黑色素增加所致。酪氨酸酶是皮肤黑色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限速酶,控制其活力即可控制黑色素生成量5;茯苓具有高浓度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同时茯苓也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温煦肌肤、抗氧化功能6;山茱萸具有消除黑色素等作用;维生素c能阻止多巴醌氧化成多巴色素而还原成多巴,同时又能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合成;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同时又能扩张血管改善周围循环,尤其

11、是面部的血液循环。维生素e+c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3。氢醌乳膏是通过抑制酪氨酸转化为3,4-二羟苯丙氨酸(多巴)的酶氧化作用和抑制其他的黑色素细胞代谢过程而产生可逆性的皮肤褪色,祛除色素。笔者以维生素e,维生素c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疗法联合应用,取得一定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简单实用,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66. 2潘慧宜,廖传德,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40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7,29(2):19-20. 3朱学骏.现代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04-205.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