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主泵状态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核电站主泵状态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核电站主泵状态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核电站主泵状态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核电站主泵状态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针对现有的核电站故障诊断系统中主泵运行状态预测模块较少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lstm神经网络算法的轻量级核电站主泵状态分析及预测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作为核电站主泵状态预测系统的补充在理论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一定的研究价值。关键词:核电站电机主泵;状态预测;设计引言近年来核电站由于其更加绿色的工作方式和更高的能源效率,在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的今天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青睐。核电站系统复杂、安全性要求高,健壮的故障诊断系统是支持核电站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喻海滔等开发的核供热站故障诊断系统等传统故障诊断系统多是基于

2、规则或模型的诊断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对核电站设备监测数据的利用程度较浅,少有可以对核电站主泵运行状态进行预测的系统。1系统开发研究概述核电站主泵分析预测系统是基于lstm神经网络算法的多维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系统,为用户提供异常检测、运行状态预测等功能,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这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系统当前是否处于异常运转状态以及在未来是否有陷入异常运转状态的风险,进而帮助相关部门更加合理地对主泵进行检测与维护,避免不必要的检修,使核电站设备的运行、维护更加合理化、智能化。2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2.1计算模型以某型号核主泵原型样机为研究对象,其设计工况点的参数为:工况点流量qd=630m

3、3/h,扬程h=35m,转速n=990r/min,比转速ns=105。叶轮叶片数z=6,导叶叶片数zd=10。整个计算域包括进口段、叶轮、导叶、压水室、前腔、口环间隙及后腔等内部完整的过流区域。2.2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是数值模拟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数值计算的精度和效率。根据各过流部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对各计算域进行分块并划分为六面体结构化网格。其中,叶轮和导叶采用外o型拓扑结构,其余过流区域均采用内o型拓扑结构。为尽可能减小网格数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需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设定第1层网格尺度为0.2mm,并划分4种不同数量的网格,各方案在设计工况点的计算结果。当网格数为919万和1145万时,扬

4、程和效率的计算结果变化非常小,可认为当网格数量为919万时满足网格无关性要求。最终在方案3网格数量的基础上划分出6套网格,壁面法向第1层网格尺度分别取0.05、0.1、0.2、0.4、0.8、1.6mm。由于核主泵中各过流部件几何尺寸相差较大,泵内流动情况复杂,即使将近壁面网格尺度控制在同一数值,在不同空间位置处的y+值也不相同。不同y+值区间内近壁面网格数量分布的统计结果。y较小时,y+值也较小且分布范围集中,随着y的增大,y+值变大且分布区间逐渐变宽,集中度下降。当y=0.05mm时,y+值主要分布于120区间,其中515区间内网格数量的比例为80.61%;当y=0.1mm时,y+值主要分

5、布于140区间,其中1030区间内的网格数量比例为80.96%;y=0.2mm时,y+值主要分布于270区间,其中2055区间内的网格数量的比例为70.78%;y=0.4mm时,y+值主要分布于8150区间,其中30100区间内的网格数量的比例为69.63%;y=0.8mm时,y+值主要分布于10300区间,其中在50200区间内网格数量的比例为71.43%;y=1.6mm时,y+值主要分布于25600区间,在该区间的大部分区域内网格数量分布的比例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集中分布状态。3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连续性方程和雷诺时均n-s方程求解整个流场,根据不同目的分别采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低雷诺数k-湍

6、流模型、剪刀应力传输湍流模型进行研究。控制方程的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压力与速度的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计算,压力方程的离散采用标准格式计算,动量、湍动能与耗散率输运方程的离散均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计算。旋转区域与静止区域之间的耦合采用多重参考系模型,各计算区域之间通过交界面传递数据。进口边界条件采用速度进口,假定来流方向垂直于入口截面,给定速度大小;出口选择自由出流条件;壁面满足无滑移边界条件。在计算过程中,当泵出口监测面上的静压变化趋于稳定时认为计算收敛。4计算结果分析首先,采用工程问题数值模拟中常用的湍流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法,探讨近壁区域网格尺度对核主泵性能预测精度的影响,并假设流动定

7、常。为近壁面采用不同网格尺度时核主泵在全工况条件下的扬程计算结果。总体来看,扬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差较大。随着流量的增大,扬程的计算曲线整体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下降速度比试验曲线缓慢;计算曲线没有“关死点附近有驼峰、0.6qd流量之前扬程变化较小、0.6qd流量之后扬程下降较快”的主要流动特征;在关死点处,扬程的计算值整体偏高;(0.20.8)qd工况点处的扬程计算值小于试验值,而0.8qd工况点后扬程的计算值大于试验值。从不同工况点扬程计算误差的角度分析,在(0.81.0)qd工况点内,近壁面不同网格尺度下扬程的计算误差整体相对较小,最大计算误差在设计工况点,其中y=(0.050.8)mm时

8、的计算误差均约为5.50%,y=1.6mm时计算误差相对较小,约为2.34%。在(00.8)qd工况点,扬程的计算误差较大,最大计算误差在0.6qd工况点附近,其中y=0.05mm时计算误差最大,约为7.82%,y=0.4mm时计算误差相对较小,约为5.23%。在(1.01.2)qd工况点,扬程的计算误差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各方案的计算误差差异很小,最大计算误差在1.2qd工况点;根据扬程试验曲线的变化趋势来判断,在1.2qd工况点的扬程值约为30m,则各方案的计算误差在12.67%左右。从近壁面不同网格尺度下扬程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流量越小,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越明显;在关死点,各网格尺度

9、下计算扬程的最大差异为5.93%,随着流量的增大,不同网格尺度之间的计算差异逐渐减小,除y=1.6mm时的计算扬程变化趋势不稳定外,其余各网格尺度在高于设计工况点处的计算扬程最大差异均不超过0.9%。5系统实现与应用python是floss中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解释型脚本语言,具有语法简洁易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可以使程序更加清晰和容易维护,此外,python还具有众多功能强大的第三方开源组件,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系统可视化模块所用的关键技术主要为python图形程序框架pyqt5以及python绘图库matplotlib,系统状态分析模块和状态预测模块所用的关键技术主要为python机器学习框架tensorflow。结束语本文针对核电站主泵运行状态预测软件较少的问题,基于lstm神经网络算法设计并实现了核电站主泵状态预测系统,该系统在理论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一定的研究价值。参考文献1刘永阔,谢春丽,成守宇,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