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集锦6篇_第1页
说课稿集锦6篇_第2页
说课稿集锦6篇_第3页
说课稿集锦6篇_第4页
说课稿集锦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hoever you admire most in your heart, dont have to become that person, but use that persons spirit and methods to become yourself.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说课稿集锦6篇 说课稿 篇1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二四年级的武术。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和教学过程三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武术运动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有着强身健体,强国健民的作用,也是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之一。本次课以武术基本动作组合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游戏、自编的武术操以及

2、武术的基本动作,结合示范等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进入跃跃欲试的状态,再通过分组自主创编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展示自我、自主学习、团结合作、注重创新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中国功夫有极大的好奇心,对武术的学习充满了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简单动作的组合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采用了讲解示范法、重复练习法、对比练习法、相互评价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提供了保证。根据以上的教材与学情分析,我确立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1、在水平二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基础上,能自由组合三到五个武术动作;2、通过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

3、3、在集体创编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任务。本节课的重点是弄清动作方向和动作的衔接.难点是动作准确,做到有力、有神。三、本次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兴趣导入、活跃身心。首先通过课堂常规的练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接下来,充分利用学生喜爱而且熟悉的游戏进入主要学习内容。第一个游戏为:“超级棒棒狼”。游戏的方法是:教师扮演“棒棒狼”,学生做小羊。“小羊”齐叫“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报一个数字(比如五点了),小羊立即五人一组拉成圈,“离群小羊”要被“狼”吃掉了(过来拍拍老师的手)。通过游戏,不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团结合作意识,同时进行友伴型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两

4、人一组进行第二个游戏:“石头、剪刀、布”。在进行游戏时,要求学生将“石头、剪刀、布”的动作按武术要求做出来。如:“石头”为“歇步”、“剪刀”为“弓步”、“布”为“马步”。游戏动作自然过渡到武术的基本步型与手型练习中。第二部分、掌握技能、合作创新:首先通过教师的语言与示范让学生学会武术基本手形,了解三到五个步形动作。并带领学生做模仿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精气神。然后在练习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合作探究和自主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适时的配合声音来提升信心与气势。在互练过程中能够互相发现其错误并改正。最后动作串连,加深印象。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带领练习,将基本手形与步型结合到一起

5、,形成串联动作,让学生体会武术动作的流畅与美观。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探讨、展示等方法,掌握串联动作。此时,教师适时的配乐展示中国功夫,将课堂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大大调动学生的学武积极性。这时,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组合学习的练习,就能满足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创新的心理需求。具体练习方法如下:()、分成五组自己进行基本动作组合练习。()、小组为单位展示自编动作。()、由教师评价选择出每组做的最好的一名学生委认为小组长。()、由选出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练习。()、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武术动作。(6)选择出创编动作做的好的一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展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既给学生创设交流、合作、自我展

6、示的时间和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自练与自评以及组合与创新的能力。第三部 调整身心、课后延伸: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评教师等多元化评价方法对课进行总结;利用教师的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我的说课完毕,有不足之处恳请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说课稿 篇2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部由历史小说改编的课文,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本课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_的重

7、要特色。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_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学生们虽然对三国演义的一些小故事略知一、二,但毕竟不够全面,所以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课文的背景也了解得也不够透彻,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体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色,我初步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三、四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习“来到,只见”的句

8、式写一处景色。4、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我将目标4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3作为是教学难点。以上目标,我初步设想通过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将采用自渎等多种读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_思路。首先,我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以学生知道的三国人物为切入点,为学生再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出示课题,再引导学生通过字典来理解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意思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接着,结合初读检查,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着”、“塞”两个多音字,运用多重方法理解词语,如通过查

9、词典来理解“蜿蜒、茅塞顿开”;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辅助、悠然”。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指名读、评读等多种方式,着重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_脉络,初步了解_的写作特色。最后,指导学生读懂第一自然段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评读初步感受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下面我将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设想以“诚心诚意”为品读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精读感悟 体会诚意” “拓展延伸”三个环节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一、复习导入,寻找切入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

10、生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由“诚心诚意”一词语引发疑问:刘备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线索更清晰,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精读感悟 体会诚意1、抓住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品质围绕以上问题,我引导学生到二至四段中去圈一圈,画一画,分别用 和,找出人物对话及人物的动作,鼓励学生读一读,品一品,体会其中的含义,品味人物的精神。而后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汇报,教师适时点拨。例如:在学生汇报人物对话一部分时,我相机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象对话时的场面 ,教师适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张飞“嚷”时的语气和神态,体会他嚷时不耐烦的心情及他率直的性

11、格。读出刘备责备兄弟时的内心的想法,体会出他对诸葛亮的尊重。这时学生再读时眼前的画面更加真实,学生也更能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2、抓住人物动作,体会诚心诚意_的三、四自然段是_的重点,在学生汇报人物动作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句子:“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侯。” 中的“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等词语体会刘备对诸葛先生的尊重,届时,我还将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诠释自己的理解,如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画面,通过课文的插图,感受刘备的谦

12、卑。通过表演体现刘备的求才若渴的心情。接着,我启发学生想象:刘备就这样等啊等啊?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这样站了多久?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些什么?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引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句名言,此时,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这时再次引出问题:刘备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值不值得?引导学生自读第四小节,透过 “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不难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而刘备有了诸葛亮的指点更是拨开云雾见青天。这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三、拓展延伸最后,在对课文的内容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该故事的意义。第三课时一、品悟比喻句,

13、读写结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三处比喻句:“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的卧龙。”“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指导学生想一想,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仿照例子说几句比喻句。在此处,我还将安排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结合文后第5题的要求,用来到 只见 进行仿写,使读写结合落到了实处。二、指导学生背诵三、作业布置在课后,我将布置这样几个供学生多项选择的作业:1、读读三国演义,将精彩段落摘记下来。2、将三国演义的一个小故事改编为小课本剧,在班会上进行表演。以

14、上是我的初步设想,在教学中,我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及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说课稿 篇3一、说教材挖荠菜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中的课文。针对当代的小孩子生活优裕,有些小孩子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有些小孩子很难体会老一辈的苦难生活。因此,_作者张洁通过自己的童年经历,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希望能够教育孩子们不忘过去老一辈的苦难生活,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挖荠菜这篇课文,让学生充分理解这篇课文,学习那个年代的艰难、困苦,培养学生将叙中有议、叙议结合和将对比的手法运用到学作中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在朗读中将学生引入艰苦岁月的气氛中,运用问题探讨的

15、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当时生活的艰难,开始理解作者的感情,再加上学生的默读、引导联想等方法,使学生进入文中的角色,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3.情感与方法: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那个时代的生活背景,那种艰难、困难的生活,从而理解文中“我”的情感的变化,体会老一辈过去的苦难日子,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达到代与代之间的心灵沟通。三、说重点与难点重点:1.挖荠菜是_的线索,作者围绕这根红线写了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哪几件事,表现出怎样的感情?(线索问题,是教会学生以后自主阅读或是自主创作的时候能够运用的一种有用的方法;而分析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2.学习文中

16、的边叙边议、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和运用对比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作方法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以后进行自主创作,这又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方法。)难点:使学生融入到文中“我”的角色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当代的孩子生活在优裕的生活中,很少经历苦难,所以孩子们比较难进入文中角色。)四、说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字词2.学习_叙中有议,叙议结合的写法;3.学习_的对比烘托和情景交融的写法。态度与方法 : 自主、合作、探究道德情感价值观:理解_主题,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点、难点:学习_的对比烘托和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我对养菜的特殊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老师的礼物:

17、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中展示自己最美的风采!(今天的课堂是你们的,你们有信心精彩的展示自己吗?二、幸福的唱幸福拍手歌三、尽情的说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善于从苦难中寻找快乐,体会幸福的民族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张洁的挖荠菜会带领我们去经历苦难,体味幸福。(板书课题)四、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荠菜(j) 蔷薇(qing wi) 掰手(bi) 琥珀(h p) 绽开(zhn)苋(xin )菜 和煦(x) 癖好(p)雪蒿(ho)五、速读课文,说说_的线索是什么?(挖荠菜)我们围绕挖荠菜把_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大板块来学习。六、自主的学浏览课文1-10自然段,完成下列学习任

18、务1.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解放前这个时代的总体感受,用几个词语概括,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不理解的学生解说)七、合作的学浏览课文11-14自然段,探讨解放后作者用心良苦的让孩子们陪自己挖荠菜、吃荠菜的用意是什么?( 珍爱荠菜 珍爱生活 珍惜幸福)这部分中有一段特别明显的对比,两代人对挖荠菜和吃荠菜的不同表现(关键词),突出_的主旨,主旨句是哪个(找出并齐读),了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八、深情的读 细细的品(作者简介 细腻的心理描写)1配乐朗读第8自然段景物描写的句子。(师范读生评,指名读生评)赏析本段景物描写,探讨其作用(以乐衬悲,情景交融)拓展“小桥流水人家”2齐读第10自然段,赏析景物描

19、写。(衬托轻松欢欣的心情)(副板书) (孤独 哀伤)对比(轻松 欢欣)3.小结:作者解放前挖荠菜是为了什么?(抵抗饥饿,享受欢欣)说课稿 篇4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是古文中和精品,更是小品文中的极品,其文质兼美、感情微妙、写法多变、短短86字之中将赏月欣喜之情,漫步悠闲之状,人生感慨之态,贬谪悲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86字之中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情由景生,情将景现,情景交融,其写法之高妙,实为我们惊叹,加之本单元主题为:与古人对话,感受古人情怀。基于上述对于文本的解读,我确立了_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味作者蕴含在“闲”字里和丰富感情,感悟作者的人格力量。过程方法

20、目标:通过诵读,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学习作者面对逆境达观处事的从容心态。初二学生文言文虽有一定的积淀,但甚浅薄,方意疏通、文言积累仍是学习的必要前提。_的重点是:品月色之美,体会意境之美。难点是:领悟“闲人”之意,体会作者情感。一节好课,最难的就是确定目标及重难点,心中对教什么有数了,环节设计自然水到渠成,结合我校“自精合练”有效课堂教学,我在自学部分主要落实了积累与应用目标,主要设计了三步,1、初读,正音、断句。2、再读,疏通文意,积累词汇。3、检测。精讲提升与合作探究部分紧扣一个“闲”字,通过“闲游”“闲情”“闲置”三个环节探寻作者心态,感悟人格力量,体会融情于景写法之妙,过程与方法,情感

21、态度价值观目标予以渗透,得到落实,巩固达标环节通过与古人对话,来感受古人情怀,回扣单元主题,内化和提升学生对文体的理解。这样的环节设计,扣紧了文本,落实了目标。效果较好。在难点的突破上,我紧抓了一个“闲”字,具体来说设置了“闲游”“闲情”“闲置”三个环节,“闲游”部分中通过析要素来明情节,抓关键词来体会作者赏月的欣喜,对记叙要素的分析是品词体会欣喜之情有基础的依托。“闲情”部分中通过对写景绝句的赏读,来体会二人赏月时的闲情逸致。而在“闲置”部分里结合文本对背景的穿插,体会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这样一个“闲”字“牵一发而起千层波”使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等诸多情感串接,

22、将叙事、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交融。难点得以突破。在重点的突破上,我突出了一个“换”字,一是“换词,品修辞”,二是“换象,品人格”通过换,使原本抽象难懂的句子一下子就变得具体可感了,重点凸显明显。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我体现了真语文教学的三个字“读”“品”“悟”。文言文教学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读的训练,本节课中,以读为始,以读为终,具体来说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以读正音,读准每一个字音。第二层面,以读断句,在诵读中来切分意群。第三层面,以读达意,通过朗读来理解内含。第四层面,以读传情,用读来领悟作者寄寓在_中的情感。在注重“读”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个“品”字,本节课,我在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

23、行了品:一是品写景名句,通过换词、换象引导学生品味写景之妙,意境之美。二是品文眼,引导学生品味“闲”字来体会作者所寄寓的多种情感。三是品中心句,引导学生品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来感受作者的人格力量。另外本节课我也特别注重学生的“悟”,通过悟事悟景来悟情,悟人生感慨,体会苏轼的豁达与从容。综观这节课,我觉得不足之处反思有四点:一是教学节奏较快,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二是教学中强加于学生的多些,自然生成的还少些。三是教学中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四是自感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不足。这些不足,我相信自己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得以很好的改进。说课稿 篇5一、 说教材:真分数

24、和假分数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二段的教学内容。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三年级初步熟悉分数的基础上,先是教学分数的意义、熟悉分数单位;然后以对分数单位的熟悉为基础,熟悉真分数和假分数,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说学情:学生在前一阶段所熟悉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而且这些分数表示的都是一个数量中的一部分和这个数量的关系。本节课上,学生需要熟悉分子与分母相等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以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三、说教学目标: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和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

25、正确判定真分数和假分数,加深对分数熟悉的理解。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语言表达等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把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说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判定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难点:概括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五、说设计理念:(一)自主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分数的初步熟悉,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概括理解真分数、假分

26、数的意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感,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操作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本节课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做分数、观察、分类、合作交流等实际活动中,熟悉、理解了新知,使学生能具体的感受真分数、假分数。六、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类、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七、说教学

27、程序:(一)复习导入: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二)探究新知:1、故事导入。教师讲述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要求同学们认真听,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数找出来。学生都爱听故事,这样能引发他们学习的热情。2、教学例2。(二)教学例2:1、怎么在圆中涂色来表示它们?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什么?4、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1/4。5、分母是4的分数还有吗?6、我们应该怎样涂色表示5/4?(1)只用一个圆(单位“1”)表示,够不够?(2)一个单位“1”不够,那怎么办?(3)5/4怎么理解?5/4里有几个1/4?你们能把5/4表示出来吗?这样一

28、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教学例3:(1)电脑依次出示例3的图形和分数。(2)让学生说说怎么涂色,看谁说得最好。(3)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什么?(4)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1/5?(5)表示10个1/5用了几个圆?表示13个1/5用了几个圆?用比赛的形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指导分类,揭示概念:(1)观察、比较大屏幕上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们能给它们分类吗?同桌讨论分类方法。把分类结果记录下来。(2)汇报分类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学生互评。(3)揭示概念:把它们分为哪两类?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指名概括、全班齐读。如何判定

29、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4)练习:师生操练。安排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让学生概括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内容安排合理,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逻辑。5、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1)通过观察大屏幕上的真分数和图,看看真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2)你发现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3)通过观察大屏幕上的假分数和图,看看假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通过数形结合可以让学生很明了的发现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三)课堂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师问:应把什么看作单位“1“。2、写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数,再写出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数,在小组里交流。3、在( )里

30、填上“”“”或“=”3/8( )11/8 12/12( )15/7( )4/7 12/13( )10/13学生填写。师问:你是怎么比较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用真分数或假分数说一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五)布置作业:小组合作,以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主,为下节课设计一组复习题。课外作业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八、说板书设计:我设计的这个板书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难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分子分母、真分数1假分数:分子分母、假分

31、数1说课稿 篇6教学过程:在这节课中,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创设情境”、“歌曲学唱”、“创造表现”三个部分。开头的情景创设呢,我给学生们跳了一支舞蹈,里面有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去欣赏,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动作并简单的模仿,从而说明了蒙古族这个民族的特色。接着通过展示图片,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大雁湖欣赏风景,欣赏歌曲大雁湖,轻松而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在教唱环节中我采用了听唱,跟唱等方法,由于歌曲非常短小,所以学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我让学生通过画旋律线感受歌曲的旋律走向,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歌谱中认为最难的地方,就是:光啊哈嗬,这个地方啊要唱2拍,不少学生拍数拖不满。还有一处是:歌曲中跨度最

32、大的2个音的音准问题。这2个地方不仅是最难的,也是最突出表达感情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唱好唱准。我们就反复练习,逐一攻克,这样在整首歌曲的学习上自然就轻而易举了。在学会歌曲后,我就启发学生让他们把大草原当作是自己的校园,自己的家乡,用真挚,热烈的感情去演唱全曲,再次体会歌曲中所蕴涵的感情。创造表现部分是对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再创造。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给予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启发学生创造性的进行艺术表现。为歌曲重新创编歌词,是让学生运用语文技能将自己所想的词句整理清晰,并带入歌曲中演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进一步解决什么乐器最适合马蹄的声

33、音,在没有这种乐器的情况下可以怎么伴奏?这样学生动脑筋思考,然后实践,感受,提升了孩子们运用各种形式为歌曲伴奏的能力。在这些基础,让学生听辩老师改编后的歌曲的节奏,并动手将歌曲改为四三拍并随音乐表演合适的动作,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也可以对歌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后面我安排了一个小音乐剧,草原的一天,由四个不同情绪,内容的音乐主题构成,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草原的了解,把他们心里的东西表现出来。也起到一个复习蒙古族舞蹈动作的作用。课程的最后让学生谈谈今天的感受,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也听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吧。整节课里贯穿了听,说,唱,跳,样样俱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情景引入1、儿歌:师:同学们,音乐课上你和我,快快乐乐唱支歌。轻轻松松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到了,你们高兴吗?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唱支歌,来表达我们这份喜悦的心情好吗?好,下面同学们听老师弹琴。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师:大家唱的真的是很棒,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刚才唱的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吗?生答师:那么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