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内能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内能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内能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内能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能复习教学设计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13 章内能复习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 .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了解内能和热量。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2 .学情分析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时期,认知水平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形象思维能力 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 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步骤。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值定义法等方法的 运用,学生对比热容接触较少,其中利用公式Q火=。(/-外进行热学计算,是中考的 热点和难点,比热容的单位是由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在应用时也给学

2、生带来了 一定的困难,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利用公式 % =。”外进行热学计算要引起足够重视。在今后要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热学计算题要加强训练。3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包括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共3节,其中,以内能、热量,比热容的 概念及热量,比热容的计算为重点。近几年来,中考内能的考核重点集中体现在这几方 面,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完成本章的整体知识架构,进一步梳理本章知识考核核心, 形成本章重点脉络。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其中利用公式 Q及=0(/-0)进行热学计算,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比热容的单位是由三个物理量的 单位复合而成,在应用时

3、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应用 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利用公式Q& =。(/-外进行热学计算要引起足够重视。【教学目标】1 .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 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通过自学理解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能够区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3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4 .通过自学理解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运用进行计 算。5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 利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cm(t -/0) 能运用

4、Q& =5?” -小)进行计算。难点:理解能运用0n =52。-外进行计算。【评价任务】1 .全部学生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 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全部学生能说出比热容的意义及其应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学生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的学生通过练习会利用公式。收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全班95%的学 生能利用公式。岐=c7To)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注意单位及其转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教与学活动评价任务导入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语:这一节我们来复习第十三章内能 同学们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5、。2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L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 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能够区分内能 与温度的关系。4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会运用公式进行热 量的相关计算。5 .通过实验和类比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和由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的能 力。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 向。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 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先学环-H-二、先学环节(-)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第13章内容,完成下列 知识梳理。1

6、.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说明了O分子之间存在力和力。2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 母表示。内能和物体的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 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 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 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 常说“具有内能”;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 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常说“

7、吸收热量*或“放出热 量: 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二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和.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低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o温度相同的物体, (会/不会)发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内能,温度能转化为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温度能转化为 能、学生明确自学要 求全部学生能 说出物质是由分 子和原子组成 的,理解分子动 理论的基本观点 并用该理论解释 生活中的现象。全部学生能 说出比热容的意 义及其应用,知 道比热容是物质 的一种特性。90%的学生能 够利用公式 = 必,进行简 单吸放热的计 算。独立完成自学检 测反馈的题

8、目,4.物质的比热容叫该物质的比热容。 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计算公式: o水的比热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 度升高1C0,吸收的热量是o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与物体的有关。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 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 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自学检测反馈 相信我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 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 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 .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 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说明分子间只有引 力,没有斥力D .把糖放在

9、开水里”整杯水变甜,说明分子在 不停地运动2.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 错误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C.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电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3.已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 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让 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把铝块与铁块再放在一起 时,则()A.它们间不会有热传递B.热从铝传到铁 C.热从铁传到铝 D ,无法确定4 .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 确的做法是()A .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B .早晨

10、多排水, 傍晚多灌水C .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D.早晨和傍晚都要多排水5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卜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图的物体内能多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后 教 环-H-(三)质疑问难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指导首先自学,做好批注,再组 内合作探究,最后小组展示。1.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 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 )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O(2 )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 和

11、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力口 时间,质量相同的 子,(沙子 高的温度更高.2.为了研究物 高时吸收热量的多 因素有关,实验小热相同的 水和沙 /水)升体温度升 少与哪些 组做了如烧杯序 液体质量/g初温/C末温/C1水20020282水10020283煤油20020284煤油2002024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 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脸记录的数据口分析表中的数据你有哪些发现请写出2条。独立完成自学检 测反馈的题目, 对于有深刻思 考,提出好的疑 问的小组加分 学生先独立思 考,再小组合作 探究,然后展示 与点评

12、训练认真规范完成训练题目,书写认真,步骤规范。1 .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袋装牛奶, 已知袋上标有250g,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 到42,妈妈至少用60的热水多少千克(设该牛奶的比 热容为X10M/;不计热量损失)2 .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200L的太阳能热水 器,加满水后,经过小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C。 升高到了 40C%问:在这4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水的比 热容 cqX1()3j/ (kg . C)3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 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100g、 温度为10b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

13、25C。, 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 容 C*X1OJ/ (kgC)95%的学 生能够利用公 式Q = cmAt进 行简单吸放热 的计算。 独立完成当堂 训练的题目,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内能的的知识,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 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会利用公式G段=。-幻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 算。附:板书设计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量的计算【教学反思】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1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14、。通过观察实验是强调了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来“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 基本观点”,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只要“初步了解: 属 于比“了解”要求更低的水平上。“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属于“理解水平,是分子动 理论的应用,也是评价学生了解分子动理论的标准。2 .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了解内能的概念,属于“了解水平,这里要求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来定义内能。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内能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3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标准的要求属于“认识,水平上。由于人类利用燃料是把燃料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 能、光能,从使

15、用燃料的价值出发,要求从能的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燃料的热值。既体现 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4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通过实脸,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属于“了解”水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学属 性,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标准要求对其有所“了解是十分必要的。但明确要求让学 生通过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属性,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提高他们 的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核心目 标)课标:结合具体情境,体结合具结合具体结合具体情会内能的意义。体情境,理情境,理解分境,理解内能的意解释:学习内能首

16、先要使解分子热运子热运动、内义。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内能、动、内能、能、比热容的比热容的意义把握内能的本比热容的意意义。能利用质。教学中应强调让学生理解义。公式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Q=crn(t-t0)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热学计算.3.核心目标的分解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内能的意义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句型结构:行为条件(学习环境)+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行为条件是“结合具体情境”;行为动词为“理解;核心概念(关键词)为:“比热 容:属于概念性知识。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内能知识体系知识地位分子热运动重占八、内能重占比热容

17、难点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理解是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我们要把它转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 词语。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义词: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 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内能知识体系 J为动词分子热运动理解内能理解比热容运用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内能知识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分子热运动理解借助实例内能理解借助实例比热容运用老师帮助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内能知识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分子热运动理解借助实例感悟内能理解借助实例用语

18、言解释比热容运用老师帮助正确运用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叙写出学习目标。L通过实例、交流等活动,感悟分子热运动的知识。2 .借助实例,用语言解释内能的意义,知道内能的相关的因素。3 .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理解比热容及其有关计算。4 .借助具体情境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对内容标准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到我们的目标。目标撰写原则:与内容标准分析相对应。内 能知识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分子热运动理解借助实例感悟通过实例、交流等活 动,感悟分子热运动的 知识。内能理解借助实例用语言解释.借助实例,用语言 解释内能的意义,知道 内能的相关的因素。比热容运用老师帮助正确运用借助具体情境了解 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 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附件2 :评价任务设计解读1关于目标1和2,物质是有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以及分子热运动。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分子热运动的实例。人有合作与交流意识,同时应对学生保护环 境的意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进行口头和计分评 价。2 .关于目标3、4,要求学生说出内能的意义,重点评价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