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学案例_第1页
职业教学案例_第2页
职业教学案例_第3页
职业教学案例_第4页
职业教学案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职业”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采访活动,以此训练巩固句型“Whats your father? Hes Im going to be a”。活动开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阐述父母的职业teacher ,boss,doctor,nurse,policeman,driver,worker,这些耀眼的职业让这些孩子骄傲,也是他们最实际的人生目标。在互动的热烈氛围中,我也忽略了一个词“farmer”,直到一阵哄堂大笑才使我意识到自己的疏忽。笑声是由李杰的回答:“My father is a farmer. Im going to be a farmer,too.”引起的,当我注意到他时,这孩子的表

2、情非常严肃,满脸通红,对于其他同学的笑声没有做出特别的反应。一刹那我的思维也停滞了,经过几秒的暂停,我用目光和手势控制了课堂情绪,轻松自信地说:“Oh,good!My father is a farmer,too.Its a good job.And you are going to be a farmer thats wounderful! Because in the future if we want to buy some fresh vegetable,eggs,chicken or milk,we have to ask you for help.”这时李杰的脸上展现出一丝舒心的笑

3、意我已经意识到在这些孩子们心目中存在不容忽视的职业“贵贱”问题了,但我不想用过分严肃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说教,这会吓着他们,也会吓着李杰的,他的家庭条件比较差,成绩中下,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今天他能主动站起来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这是多么珍贵的时刻!他一定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才站起来讲述自己父亲的职业与理想,而且是这么与众不同,也许还是最实际的一个理想。我首先对Tom参与语言交际和敢说实话的勇气给予表扬与鼓励,随后就开始给学生们讲解英语语言中“farmer”的真正内涵:farmer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田间耕作者,它包含对农场土地的经营、管理和耕作的整体概念;实际上

4、这种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光能干体力活是不行的,还要知识、懂科学等等。据日本统计,他们那平均最富就是farmer。就这样,一节语言训练课变成了一节文化意识课,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但惊讶于文化的差异,而且还萌发了继续研究了解的愿望。我觉得这节课很有价值,对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对李杰而言,他展现了自我,得到了肯定,对其他学生而言,他们增长了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名课教了描述人物性格和外貌的形容词及其比较级的构成规则,重点教了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即:主语+be动词+形容词的比较级+比较对象。首先,通过图片教学了描述人物外貌和性格的形容词。其次,通过实

5、物演示,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重点讲解了其构成的规则。1、词尾直接加er, 2、以e结尾的形容词,直接加r, 3、双写末辅音,再加er,4、变y为i,再加er,5、不规则,单独记。最后,教学形容词比较级在句子里的运用,并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通过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级,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进行比较,尤其是通过人物性格的比较,教会学生如何在友谊当中做比较,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做朋友,也要学会在相处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教学点评及反思:一课堂任务设计思路:本课由三个任务组成,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形成完整的任务链教学结构:第一个任务是对比人物与物品的不同特性。此任务既是对以前所学形容词部分的复习,也是一个任

6、务活动。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对比,学生自己发现形容词比较级的一般规律以及特殊规律。并将其熟练应用在班级教室内所见到的任何物品的比较之中。此任务不仅训练了有关人物和物品的比较分析,还涉及到跨学科学习的相关能力训练。第二个任务听录音示范后,相互询问对方的朋友观,说明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心目中认为的好朋友。在完成任务前,先要完成一个听力训练,即语言输入的过程。学生先通过反复听他人对好朋友标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语言结构,为语言输出,即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接下来的任务通过三步完成:首先学生通过讨论,决定自己好友的性格、外貌、与自己的相同之处、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将其填入表中。然后询问同伴好友

7、的标准,用以确定自己的标准是否全面。第三步四人一组活动,询问新的同伴的好友以及通过他来了解他刚才的同伴(即第三方)的信息。最后进行小组汇报确定在圣诞节宴会上大家邀请的好友都是哪些同学,并说明理由。第三步尤为重要,因为在此突出体现了由信息差造成的交流活动的必要性。第三个任务是一个接近真实任务,即真实生活中的事情。首先,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找寻同伴小时候的照片,此过程中要通过照片传达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找寻相对应的同学。在找到后,要分别描述自己和同伴小时候和现在的相同与不同,尤其是不同点恰恰体现岁月给成长留下的痕迹。在此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句型结构是关于人物外貌、性格变化所涉及到的形容词比较级

8、的综合运用,但是由于它是接近真实的任务,学生参与性很强。任务的完成会大大超出最初的设想,因为它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觉的运用他们在第一和第二个任务中所用到的知识,以及一些超出本课教学内容的语言知识。这对学生自觉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好处的。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同学们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又是一次审视和检验,从中看到自己经历与得失。是很好的情感教育机会。二课后自评:对于任务型课程的设计要自始至终体现任务的要求与特点,尤其是如何使得任务从简单重复性的起始任务逐层递进到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任务。使得课堂呈现阶梯递进,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结构。本课在设计上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在课堂

9、呈现了三个环环相扣的任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任务链。最终达到完成最后一个复杂的真实任务的目的。在众多老教师的指导下,我在如何设计任务型活动以及如何让这三个任务形成一个自然过渡、环环相扣的任务链上下了一番功夫。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活动。尤其在最后一个任务完成时出现了许多让老师们惊奇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纷纷说出、做出许多佳作。这也体现了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不可预知性。本课出现的问题是:第一,任务设计较多,尤其是第一个任务,同时要兼顾语法内容的教学,因此显得比较烦琐冗长,建议可以分几个课时完成。第二,由于话题涉及友情和成长的内容,尤其是在完成第二个有关朋友的任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

10、格外注意同学们情绪的变化,要适当引导,尽量避免出现不和谐的课堂气氛。评价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评价艺术。这里,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等。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现在的课堂,我听到很多诸如:“好的。”“不错。”“恩。”这样的评价语。这样的评价单调,乏味,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实现评价的自身价值吗? “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你要学会评价学生。” 通过听课、思考、实践,我觉得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评进行评价,让课堂洋溢

11、温情 第三、多元化进行评价,让课堂变成“伯乐”。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扬所驱使,一味地为表扬而学习。因此,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1、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2、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

12、赏的眼光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避免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时,总是挑对方的“刺”,老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引导他们慢慢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能正视自己、正视伙伴。 课堂评价必须纠正“为了课堂热闹好看”的浮华,必须注重人性化,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 还应注意,我们在对评价形式进行创新的时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传统评价方式。如:点头、微笑、眼神、口头与书面结合、当众与个别结合等等。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有效的

13、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而努力!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目标,我向来以不同标准来评价他们,所以,每个学生都会得到真诚的激励。多样灵活的激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1、期待性评价。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老师必须对学生充满信心并抱有积极的期望,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关怀、爱护和鼓励,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教师,会以一种向上的激情如老师期望的那样进步。2、定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评价的评语,由衷地赞美与鼓励学生,学生会从老

14、师的俯身中感到亲近,会从赏识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3、鼓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主要有依恋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和求德需要,所以老师要善于把这些需要化为自己的言行,诱导学生以最佳的心境投入学习。尤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巧于点拨,勤于鼓励,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获得成功,这样学生才会把完成教学任务当作感情上的补偿,就会忘我地学习。4、互动性评价。课标中明确指出: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所以,在教学中,我除了本身努力去鼓励学生,还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尊重也人、善于发现别人优点、诚恳地帮助别人克服不足的良

15、好品质,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举两得的最好办法。总之,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焕发活力,我们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力求从多角度、多侧面评价每一个人的每一点长处和进步,这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真诚的激励使我们的评议教学充满了人文关怀1、创设实物情境它是指教师运用实物或模型及言语的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它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性、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学习的枯燥感,激发学习抽象概念的动机。实物的教学情境能

16、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英语语法概念和语法规则是抽象乏味的,创设直观情境促成其形象的具体化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就显得必要。例如:在讲述过去分词作表语与被动结构的区别时,我拿来两个杯子,一个是破的,一个是新的,把那个新杯子故意放在讲台的边缘上,然后故意不小心把这个杯子弄到地上去了,此时,叫两个学生来描述这两个杯子的状况。描述如下:the new cup was broken by my teacher. / the old cup is broken.通过这两个例子,让学生明白“系表结构”表示一种状态,而被动语态强调动词。又如,用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让学生用比较级

17、和最高级的结构来介绍照片上的人物,让他们在语言的实践中掌握并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2、创设美感情境美感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利用美的事物和气氛来感染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共同获得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达到心理状态与教学的高度协调,英语语法教学美感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如编语法顺口溜,语法规则歌等,如教宾语从句时,让学生记住下面口诀:“宾语从句三注意:时态、语序、引导词。主语若为过去时,主从时态要一致。宾从表达为真理,一般现在代过去。学会使用引导词,陈述语气that连。一般问句表“是否”,if或whether来引导。特殊问句作宾从,疑问词引导就能行,还有一点要说明,陈述语气要记清”。再如教虚拟

18、语气时,我为学生准备一首小诗让他们背诵,让他们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又体会到诗的韵律美、音节美。诗文如下:if i were a tree.i would let all tired people lean against me .if i were a pea .most tasteful to people i would be.if i were teai would bring all sweets.if i were a seamost powerful i would try to be3、创设动画情境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英语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其音像效果更是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讲解

19、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情景,使课堂活动栩栩如生,让学生逼真的生活空间去领悟英语语言的魅力和语法知识的内涵,分词的用法一直是高中生的难点。特别是一些v-ing与v-ed的区别。下面我就通过以下的动画情境来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区别。情景:在某公园的一角,一阵秋风拂过,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一位老者叹息一声。这时,一位环卫工人拿着扫把走过来,扫走了地上落叶。当学生被画面情节深深吸引时,我向他们提了两个问题:q1:why does the old man sigh?学生回答:because he sees the leaves falling with the wind. q2:what is the man c

20、leaner doing?学生回答:he is sweeping the fallen leaves .由于动画效果形象地展示了树叶在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学生很自然地从中领悟falling 与fallen的差异。从而悟出:从时间的维度上看,v-ing通常表示正在发生的事,具有动态特征,相反v-ed一般用陈述已发生的事,表示一种状态。具有静态特征。4、创设表演情境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表演,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表演,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消除枯燥感。让他们在创设的表演活动中尽可能地进行交际活动,使他们在这种交际活动中掌握语法规律,应用语法规律。例如,讲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一知识点

21、时,我让三个学生(tom, kate, david)进行表演。dialogue 1:tom (talking to kate): will you come to my home to attend my birthday party next sunday?david(asking kate ):what did he say to you ?kate (answering david):he asked me if i would go to his home to attend his birthday party the next sunday.dialogue 2:david: op

22、en the door ,please.tom: sorry ,i couldnt hear you clearly.kate: david asked you to open the door .dialogue 3:teacher: what is our monitor doing?kate ( asking tom):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just now?tom: he asked us what our monitor was doing?通过以上三个对话,学生在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过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人称的变化时态的变化句型的变化某些动词、时间、地点状语的变化。5、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