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辅导塔器PPT学习教案_第1页
课程设计辅导塔器PPT学习教案_第2页
课程设计辅导塔器PPT学习教案_第3页
课程设计辅导塔器PPT学习教案_第4页
课程设计辅导塔器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课程设计辅导塔器课程设计辅导塔器 4. 训练机械制图能力; 5.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53页 接管、接管法兰) n6. 开孔补强计算 n7. 绘制1号装配图一张 n8. 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2页/共53页 n 第3页/共53页 塔内件结构 塔盘结构 在设计说明书中,绘制工艺结构草图, 标注形位尺寸。 塔顶、塔釜尺寸 各种接管的位置、方位 人孔数量、位置 裙座结构 塔总体结构 第4页/共53页 n(4)考虑安全监察、管理 属几类容器 第5页/共53页 与稳定性校核 n计算塔在多种载荷联合作用 下的组合轴向应力,并应满足 n相应的强度和稳定性条件。 否则须重新设定壁厚

2、,直至满 n足全部校核条件为止; n(6)筒体和裙座水压试验应力 校核 n(7)基础环设计 n(8)地脚螺栓计算 n 第6页/共53页 c t ic P DP S 2 筒体计算壁厚: 设计壁厚: 2 2 C p Dp S c t ic d 名义壁厚: 圆整量 2 12 CC p Dp S c t ic n 有效壁厚: )( 21 ccss ne 第7页/共53页 c t ic p Dp S 5.0 2 封头计算壁厚: (标准椭圆形封头) 设计壁厚: 5 . 0 2 2 C p Dp S c t ic d 名义壁厚: 5 .0 2 12 圆整量 CC p Dp S c t ic n 有效壁厚:

3、)( 21 ccss neh 第8页/共53页 小于6 mm; 第9页/共53页 3700 0 900 0 900 0 900 0 500 0 400 0 100 0 P 6 P 5 P4 P 3 P2 P 1 00 11 2 2 塔体及裙座机械计算简图 偏心载荷 风载荷 地震载荷 质量载荷 00 11 22 第10页/共53页 nmo5 操作时塔内物料质量, kg; nma 人孔、接管、法兰等附 件质量,kg; nmw 液压试验时,塔内充液 质量,kg; nme 偏心质量,kg。 第11页/共53页 钢 oio HDDm)( 4 22 1 式中: Ho 塔体圆筒总高度(已由工艺计算求得) m

4、 Di 、 Do分别为塔的内、外直径 m 钢 材料的密度 kg/m3 (2)封头质量m2 根据封头的公称直径DN和壁厚,查取相应标准。 (3)裙座质量m3 钢 sisos HDDm)( 4 22 3 式中: Hs裙座高度 m Di 、 Do分别为裙座的内、外直径 m mo1 = m1 + m2 + m3 第12页/共53页 人孔、法兰、接管与附属物质量 ma qNDm pio 2 2 4 塔板数 p N 1 25. 0 oa mm 第13页/共53页 保温材料质量 mo3 32 2 2 3 2)2( 4 ooosoo mHDDm 2 / 03 / 3 )(封头保温层质量 ffo VVmm (查

5、封头标准)带保温层封头的容积 (查封头标准)不带保温层封头的容积 3/ 3 mV mV f f 3 2 / mkg保温层材料密度 m s 保温层厚度 第14页/共53页 平台、扶梯质量 mo4 FFpsosoo HqnqDBDm 2 1 )2()22( 4 22 4 qp 平台单位质量,150 kg/m2 ; B 平台宽, 取B = 900 mm ; n 平台数量,在每个人孔处安装一个平台; qF 笼式扶梯单位质量,40 kg/m; HF 扶梯高度,根据塔高确定。 第15页/共53页 操作时塔内物料质量 mo5 LfLoiLpLio VhDNhDm 22 5 44 hL 塔盘上清液层高度 m

6、(工艺设计确定) ho 塔釜深度 m (工艺设计确定) 充水质量 mw wfwoi VHDm 2 4 2 w 第16页/共53页 全塔操作质量 mo aoooooo mmmmmmm 54321 全塔最小质量 mmin aoooo mmmmmm 4321min 2 . 0 全塔最大质量 mmax waoooo mmmmmmm 4321max 第17页/共53页 将各段质量载荷列表 123456合计 mo1 mo2 mo3 mo4 mo5 ma mw mo mmax mmin 塔段长度 人孔、平台数 塔段号 质量 塔板数 第18页/共53页 地震载荷计算地震载荷计算 塔的自振周期计算 3 3 1

7、1033.90 ie o DES Hm HT 由课程设计P437表9-22查得: (设计地震烈度7级) 23.0 max 由表9-23查得 场地土的特征周期:Tg = 0.3 (类场地土,近震。) 地震影响系数 max 9.0 1 1 )( T Tg 结构综合影响系数Cz = 0.5 第19页/共53页 ii E ii E MM 25.1 计算:当H/D15,或 H20m 时,必须考虑高振型影响, 这时,地震弯矩按下式计算: 计算危险截面的地震弯矩 0-0(基底)截面: mm)N ( 25.1 mm)N ( 35 16 00 00 1 00 EE oZE MM gHmCM 第20页/共53页

8、1-1(裙座人孔)截面: mm)N ( 25.1 mm)N ( 41410 175 8 11 11 5 .35 .25 .3 5 .2 1 11 EE oZ E MM hhHH H gmC M 2-2(筒体与裙座连接处)截面: mm)N ( 25. 1 mm)N ( 41410 175 8 22 22 5 . 35 . 25 . 3 5 . 2 122 EE oZ E MM hhHH H gmC M 式中:h 计算截面距地面的高度,mm 第21页/共53页 风载荷计算风载荷计算 风力计算 风振系数 由(9-26)式计算各塔段的风振系数K2i,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123456 计算截面距地面高度

9、 hit / m 脉动增大系数 (B类) 脉动影响系数i (B类) 振型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fi (B类) 塔 段 号 项 目 i zii i f v K 1 2 第22页/共53页 水平风力计算 由式(9-25)计算各塔段的水平风力: (N) 10 6 021 eiiiii DlfqKKP 各段有关参数及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123456 体型系数 K1 取0.7 风振系数 K2i 基本风压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塔第i 段计算长度 有效直径 水平风力 塔段号 项 目 2 0 N/m / q i f mm/ i l /mm ei D N / i p 第23页/共53页 风弯矩计算 0-0截面

10、: (N.mm) ) 2 () 2 ( 2 6 543216 2 12 1 1 00 w l lllllp l lp l pM 1-1截面: mm)(N ) 2 () 2 ( 2 6 54326 3 23 2 2 11 w l llllp l lp l pM 2-2截面: (N.mm) ) 2 () 2 ( 2 6 5436 4 34 3 3 22 w l lllp l lp l pM 第24页/共53页 (4)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拉应力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拉应力1 MPa)( 4 1 e ic S DP 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

11、力2 1-1截面截面: (MPa) 11 11 2 sm o A gm 0-0截面截面 : (MPa) 0000 00 2 esis o sb o SD gm A gm Asm 裙座人孔处截面的截面积, mm2 由式(9-43a)计算 )2( mesmmesimsm ASSbSDA mmm SlA2 lm bmSm Dim Ses 2-2截面截面: (MPa) 22 22 2 ei o SD gm 第25页/共53页 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3 最大弯矩取下式计算值中较大者: iiii E ii iiii MMM MM wmax wmax 25.0 计算结果列表: 截 面

12、0-01-12-2 mmN / max ii M 第26页/共53页 (MPa) 4 2 00 max 00 max 00 3 esis sb SD M Z M 各危险截面的3计算如下: ) 2 ( 4 2 m es immesimsm Z S DbSDZ 22 ) 2 () 2 (2 mim mesm bD lSZ (MPa) 11 max 11 3 sm Z M )得由式(截面系数裙座人孔处截面的抗弯b sm Z439 , mm 3 lm bmSm Dim Ses (MPa) 4 2 22 max 22 max 22 3 ei SD M Z M 第27页/共53页 (5)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

13、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筒体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筒体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强度校核 筒体危险截面2-2处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 组拉 22 max (MPa) 22 3 22 21 22 max 组拉 K 22 max t 组拉 校验,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第28页/共53页 稳定性校核 筒体危险截面2-2处的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 组压 22 max (MPa) 22 3 22 2 22 max 组压 2-2 maxcr 组压 校验,是否满足稳定性条件: 许用轴向压应力: 取其中较小值 KB t K cr B 系数,MPa; 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规定,

14、 ei SR A / 094. 0 由: 查相应的材料图得出 B = MPa K 载荷组合系数,取 K=1.2 第29页/共53页 裙座的稳定性校核裙座的稳定性校核 裙座危险截面0-0及1-1处的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 (MPa) (MPa) 11 3 11 2 11 max 00 3 00 2 00 max 组压 组压 校验,是否满足稳定性条件: 11 max 00- max cr cr 组压 组压 许用轴向压应力: 取其中较小值 KB t K cr 第30页/共53页 (6)筒体和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筒体和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由试验压力引起的环向

15、应力 (MPa) 2 P (MPa) 25.1 T T ei eii t S SD PP 液柱静压力 试验压力 校验,是否满足: 9.0 s 第31页/共53页 由试验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1 (MPa) 4 1 ei iT S DP 水压试验时,重力引起的轴向应力2 (MPa) 22 max 22 2 eiS D gm 由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3 (MPa) 4 3 .0 2 22 w 22 3 eii SD M 第32页/共53页 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MPa) 22 3 22 21 22 max 组拉 校验,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9 . 0 2-2 max s K 组拉 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校核

16、 (MPa) 22 3 22 2 22 max 组压 取其中较小值轴向许用压应力 9 . 0 : KB s K cr 2-2 maxcr 组压 校验,是否满足稳定性条件: 第33页/共53页 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水压试验时,重力引起的轴向应力2 (MPa) (MPa) 11 max11 2 00 max00 2 sm esis A gm SD gm Asm 裙座人孔处截面的截面积, mm2 由式(9-43a)计算 第34页/共53页 由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3 (MPa) 4 3.0 2 00 w00 3 esis SD M (MPa) 3 .0 11 w11 3 sm Z

17、M mm 439 , 3 )得由式(截面系数裙座人孔处截面的抗弯b sm Z 第35页/共53页 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校核 (MPa) (MPa) 11 3 11 2 11 max 00 3 00 2 00 max 组压 组压 cr cr 11 max 00 max 压组 压组 校验,是否满足稳定性条件: 取其中较小值轴向许用压应力 9 .0 s cr K KB 第36页/共53页 Di.sSs Di.b Do.b Sb b (7)基础环设计)基础环设计 基础环尺寸基础环尺寸 取 Dob = Dis + (160400) (mm) Dib = Dis (160400) (mm) 第37页/共53

18、页 基础环的应力校核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bb b o b b A gm Z M A gm Z M max 00 w 00 max max 3 . 0 取其中较大值 Zb 基础环的抗弯截面系数,mm3 ob ibob b D DD Z 32 )( 44 Ab 基础环的面积,mm2 )( 4 22 ibobb DDA a b R max. 校验,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Ra 混凝土许用应力,MPa 若选用75号混凝土,则 Ra = 3.5 MPa 第38页/共53页 基础环厚度基础环厚度 (mm) 6 b s b M S 参见图9-67(b),按有筋板时,计算基础环的厚度Sb 基础环材料的许用应力,对低

19、碳钢取 =140MPa b b s M 计算力矩,Nmm/mm,取矩形板X、Y轴的弯矩Mx、My 中绝对值较大者,Mx、 My按表9-29 计算 圆整量CSS bnb )( 且 (Sb)n 12 mm 第39页/共53页 (8)地脚螺栓计算)地脚螺栓计算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b o b E bb B A gm Z MM A gm Z M 00 w 00 min 00 w 25. 0 取其中较大值 当 时,塔设备自身稳定,但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 螺栓,以固定位置; 当 时,塔设备必须设置地脚螺栓。 0 B 0 B 第40页/共53页 地脚螺栓直径 )mm( 4 21 C n A d bt

20、bB 圆整后地脚螺栓的公称直径不得小于M24 d1 地脚螺栓的螺纹根部直径,mm; n 地脚螺栓个数,一般取4的倍数; C2 腐蚀裕度,一般取3mm; bt 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地脚螺栓材料一般选用Q235-A或16Mn, 对Q235-A, =147 MPa; 对16Mn, =170 MPa。 bt bt 第41页/共53页 在以上各项计算均满足强度条件及稳定性条件后, 将塔的机械设计结果列于表中。 第42页/共53页 塔 的 名 义 壁 厚 塔的载荷及其弯矩 质 量 载 荷 风 弯 矩 地 震 弯 矩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应力 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 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 塔机械设计结果汇总表 第43页/共53页 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强 度 校 核 稳 定 性 校 核 水压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筒 体 裙 座 基础环设计 基 础 环 尺 寸 基 础 环 的 应 力 校 核 地 脚 螺 栓 设 计 第44页/共53页 5. 标准化零部件选择(人孔、接管、接管法兰) 第45页/共53页 6. 开孔补强计算 等面积补强的设计方法 (1)计算有效补强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