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脾虚便秘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推拿治疗小儿脾虚便秘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推拿治疗小儿脾虚便秘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推拿治疗小儿脾虚便秘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推拿治疗小儿脾虚便秘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 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选择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脾虚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调查80人,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最小的患儿13个月,最大的患儿6岁。经推拿疗法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患儿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推拿;脾虚;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病以排便困难、间隔时间过长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1。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便秘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气血化生则不足,故儿童功能性便秘以脾虚型多见,并夹杂虚实等其他症型2。 经推拿疗

2、法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患儿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以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疗程为诊断依据来确诊。辩证分型属于脾虚型标准,症状包括:(1)大便干结,(2)排便间隔时间过长,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次,(3)排便费力,(4)脘腹胀满。(5)面色萎黄,(6)纳差、神疲,。舌象: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脉象:脉细弱。具备前三项中1-2项,其余项中2项及以上,结合舌脉来辨证。1.2纳入标准符合以下标准: 年龄 10 月-6岁;符合脾虚便秘辩证分型;除外可导致便秘的其他疾病,包括导致肛肠疾病、肠梗阻、幽门狭窄等。1.3一般资料80例均为笔者于20

3、15年12月2018年12月门诊期间收治的脾虚型便秘患儿,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最小的患儿13个月,最大的患儿6岁。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具体如下:2.1 治疗组患儿取仰卧位或抱于母亲怀中,进行如下操作:左手部操作:(1)推三关;(2)揉博阳池;(3)补脾经;(4)揉四横纹;(5)运内八卦;(6)揉板门。腹部操作:(1)分推两侧肋弓;(2)摩腹5分钟;(3)按揉中脘穴;(4)按揉天枢穴;(5) 揉结肠顺时针方向,在水道穴、归来穴位置重点按揉。(6)从剑突推向脐。背部操作:(1)捏脊(从下到上捏三捏一提3-5次;(2

4、)推七节骨,从第四腰椎向尾椎方向推推下七节骨。以上手法操作均以透热发汗为度,每天治疗1次,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2.2对照组口服妈咪爱,详细用量:1岁,每次0.5g, 每日3次; 1-4岁,每次1g, 每日3次;4岁,每次2g, 每日3次。服用方法:采用不超过40的温水冲服, 或加至牛奶、米粥等婴幼儿食物中服用。疗程同治疗组。3.疗效判定3.1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3:(1)痊愈:2天内排便一次,便质转润,排便顺畅。(2)显效:3 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3)有效:便质干结改善,或排便间隔缩短,但仍大于3天每次。(4)无效:症状无改善。3.2统计方法

5、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随访期的复发情况, 整理数据采用 spss 23 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4.治疗结果4.1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均为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3.75,其中发生不良反应2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0.05)。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3128156对照组10212821注:经卡方检验,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复发情况治疗结束半年

6、后随访显示:治疗组患儿复发共计15例,比率为18.75 % ;对照组患儿复发共计21例,比率为26.25% 。对比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数据,发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见表 2。表2 两组复方情况比较组别总例数复发例数复发率%治疗组801518.75对照组802126.25注:经统计分析,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典型病例病例一,患儿三岁,女宝宝。2018年3月初诊。主诉:排便困难5月,加重伴腹胀7天。5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费力,5日一次,面色无华,体态消瘦,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排不出。舌体胖大,舌淡苔白,脉弱。诊断为脾虚型便秘。治疗一周后,患儿食欲无明显改善

7、,但排便困难情况好转,继续治疗两周,面色转润,食欲明显增加,无腹胀,排便顺畅。瞩患者家属每日对患儿进行顺时针摩腹操作5分钟,饮食宜清淡,少吃零食,平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患儿排便正常,食欲佳,体重增加。病例二,患儿四岁,男宝宝。2017年6月初诊。主诉:大便不尽伴口臭3月。3个月前患儿出现排便不干净,自觉时有便意,口臭。患儿有明显的偏食挑食的习惯,不吃水果和蔬菜。平素喜食肉食。食量尚可,身高偏矮。舌淡红苔厚腻,脉细滑。诊断为脾虚型便秘。应用上述方法治疗4次后排便状况改善。继续推拿治疗三周后脾虚情况得到改善。 同时纠正患儿饮食习惯,改掉偏食、挑食的问题。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患儿

8、排便正常,身高增长。6.讨论大肠者,传导之官。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主津,若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则形成便秘。本章主要赘述脾虚型便秘;脾胃乃后天之本,导致小儿脾虚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与小儿的生理特点有关,正所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正是指小儿的肝气旺盛,小儿时期生长旺盛,发育迅速的特点。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肝与脾相生相克,肝气过于旺盛,脾气不足,肝木克脾土致使脾气不足。2饮食所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喂养不当有关。小孩儿偏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摄取的膳食纤维过少,饮食不规律。喜欢吃零食,易导致长期积食。脾胃负担加重得不到改善,就会呈现脾气虚。脾失健运则运化推动无力,粪便

9、无法下行,总有便意,但推动无力,导致不能顺利排出。食物残渣在肠道停留过久,水分被大量吸收则形成便秘。推拿的主要目的是先润肠通便,正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醒脾开胃。增强胃肠蠕动,使粪便尽快排出。改善排便状况后, 再进行补脾益气。脾气足则推动有力。醒脾开胃后提高食欲,促进消化。 脾气足则运化有常升清降浊。推拿的同时 要合理的安排饮食,调整饮食习惯。手法操作要由轻到重。 以补益为主。先使其通便 在施以补发。治疗后要调整饮食习惯,科学喂养,增加户外运动。以巩固疗效。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推拿疗法对治疗小儿脾虚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小儿推拿具有简便易学,效果显著,治疗后精心护理,合理安排饮食,不易复发,无任何副作用,适宜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江载芳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