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_第1页
变更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_第2页
变更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更诉讼讲求的法律依据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矢于变更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的内 容,具体内容:打官司就是为了将弄清事件的是非,有人在诉讼期间要求变 更诉讼请求,有什么法律依据吗,今天我为你们介绍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 助。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打官司就是为了将弄清事件的是非有人在诉讼期间要求变更诉讼请求, 有什么法律依据吗,今天我为你们介绍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 十二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 请求,有权提起反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 反诉,第

2、三人提出与本案有矢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最高人民法院 矢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6条规定, 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 人提出与本案有尖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而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 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 事人主张的法律矢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 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 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 定举证期

3、限。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第一,民诉法意见(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第156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看着变更申请书。法庭辩论结束前,原 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尖的诉讼请求,可 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第二,民诉证据规定(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201次会议通过)第34条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 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第三,因同级别的法规,时间在后的效力优先。民诉证据规则的效力优先,因此,变更诉讼请求,应在举证期满前提出。但另一方面,民 诉证据规则在实践中适用备受争议,法院

4、也使用也较松动,因此,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也是可以的。综上,我认为,保险起见,变更诉讼请求应区分具体情况不同对待:于变更诉讼标的(法律尖系或行为效力)应举证期内提出;被告认可的除外(法院一般不会干预)于变更诉讼标的额(请求赔偿数额变更),可以在当庭提出(补交诉费 后进入审理),不征求被告意见。变更诉讼请求后管辖异议被告在一审答辩期间有权提出管辖异议(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 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 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 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原告变更诉讼请求获得法院准许后,法院应重新给予指定举证期限。依 据为民事证据规则第三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变更诉讼请 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尖于适用尖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矢 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法院应将同意原告变更后的诉讼请 求书面文件向被告送达,并自被告签收之日起重新计算15天的答辩期(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 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口起十五口内提出答辩状。),同时 应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在该重新计算的答辩期内,被告仍有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 的规定行使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司法解释对此管辖权提出也有规定: 最高法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