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波前干涉课件_第1页
分波前干涉课件_第2页
分波前干涉课件_第3页
分波前干涉课件_第4页
分波前干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波前干涉课件 0 S 1 S 2 S 中央明纹中央明纹 零级暗纹零级暗纹 零级暗纹零级暗纹 一级明纹一级明纹 一级明纹一级明纹 一级暗纹一级暗纹 一级暗纹一级暗纹 球面波球面波 14-6 分波前干分波前干 涉涉 一、杨氏实验一、杨氏实验 分波前干涉课件 p 1 s 2 s s x o o B 实实 验验 装装 置置 d 1 r 2 r Dd D sin 21 x rrdd D 光程差光程差 sintanx D 分波前干涉课件 ()21 2 k 减弱减弱 2 2 k x d D 加强加强 , , ,0 1 2k ()21 2 D k d 暗纹暗纹 2 2 D k d x 明纹明纹 , ,0 1

2、 2k p 1 s 2 s s x o o B d 1 r 2 r D 分波前干涉课件 明暗条纹的位置明暗条纹的位置 ()21 2 D k d 暗纹暗纹 2 2 D k d x 明纹明纹 , ,0 1 2k 若用复色光源若用复色光源 (如如白光照射时白光照射时) ,则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则干涉条纹是彩色的。 杨氏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相邻亮(或暗)条纹间距都为杨氏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相邻亮(或暗)条纹间距都为 1k 2k 3k 2k 1k3k D d 杨氏干涉可用于测量波长,是光的波动性的实验依据。杨氏干涉可用于测量波长,是光的波动性的实验依据。 分波前干涉课件 一定时,若一定时,若 变化,则变

3、化,则 将怎样变化?将怎样变化?d D、 x 1) 讨论讨论)1(k条纹间距条纹间距 D x d 条纹间距条纹间距 与与 的关系的关系 分波前干涉课件 2) 条纹间距条纹间距 与与 的关系如何?的关系如何?xd 一定时,一定时, 、D D 分波前干涉课件 分波前干涉课件 d D 1 r r2 x s1 s2 0 x DdDx 1020 0 5 n l 例例:讨论双缝干涉装置讨论双缝干涉装置 的一缝后插入透明的一缝后插入透明 媒质媒质,屏幕上条纹的屏幕上条纹的 移动问题移动问题. 解解: 真空中真空中: k D xk d k0 0 0 x中央明纹中央明纹 插入媒质插入媒质: () 21 rlnl

4、r ()() 21 1rrnlk () 21 1rrknl,012 k k x d D sin 21 rrdtand (1) 讨论讨论S2后面插入折后面插入折 射率为射率为n, 厚度厚度 为为 的透的透 明媒质明媒质 l 分波前干涉课件 () 1 k D xknl d ,012 k 中央明纹中央明纹() 0k () 0 1 D xnl d 0 在在O点下方点下方条纹下移条纹下移 1kk D xxx d 条纹间距不变条纹间距不变 (2) S1后面插入媒质后面插入媒质 () 1 k D xknl d , 2, 1, 0 k 中央明纹中央明纹 () 0k() 0 1 D xnl d 0 在在O点上方

5、点上方 条纹上移条纹上移 1kk D xxx d 条纹间距不变条纹间距不变 结论结论:干涉条干涉条 纹向光程增纹向光程增 大的一侧移大的一侧移 动动,条纹间距条纹间距 不变不变 分波前干涉课件 练习: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折射率练习: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折射率n1.58的玻璃膜覆盖的玻璃膜覆盖 一条缝,屏上第一条缝,屏上第7条明纹移动到原来中央明纹处,入射光波条明纹移动到原来中央明纹处,入射光波 长长550nm,求玻璃膜厚度。,求玻璃膜厚度。 ()17nd 9 6 77 550 10 6 64 10 11 58 1 m d n 解:条纹下移,玻璃膜附加光程差为解:条纹下移,玻璃膜附加光程差为 0

6、 7 1 s 2 s s 0 7 1 s 2 s s d n 分波前干涉课件 例例1 以单色光照射到相距为以单色光照射到相距为0.2mm的双缝上的双缝上,双缝与双缝与 屏幕的垂直距离为屏幕的垂直距离为1m. (1) 从第一级明从第一级明 纹纹 到同侧到同侧 的第四级明的第四级明 纹的距离为纹的距离为 7.5mm,求单色光的波长求单色光的波长; (2) 若入射光的波长为若入射光的波长为600nm,求相邻两明纹间的距离求相邻两明纹间的距离. 解解 (1) , 2, 1,0,kk d d xk 141414 kk d d xxx nm500 14 14 kk x d d (2)mm0 . 3 d d

7、 x 分波前干涉课件 例例 2: 在杨氏实验中双缝的间距为在杨氏实验中双缝的间距为0.20 mm,光屏与,光屏与 狭缝的距离为狭缝的距离为50 cm, 测得光屏上相邻亮条纹的间距测得光屏上相邻亮条纹的间距 为为1.5 mm。求光波的波长。求光波的波长。 解解: 由式由式 D x d 得得 33 7 2 mm 0.20 101.5 10 6.0 10 50 10 d x D 分波前干涉课件 例例 3: 在杨氏实验中,双缝间距为在杨氏实验中,双缝间距为0.45 mm,使用波长,使用波长 为为540 nm的光观测。的光观测。(1) 要使光屏要使光屏C上条纹间距为上条纹间距为1.2 mm,光屏应离双缝

8、多远?,光屏应离双缝多远?(2) 若用折射率为若用折射率为1.5、厚度、厚度 为为9.0 m的薄玻璃片遮盖狭缝的薄玻璃片遮盖狭缝S2,光屏上干涉条纹将,光屏上干涉条纹将 发生什么变化?发生什么变化? 解解: 由式由式 D x d 得得 336 97 mm 0.45 101.2 100.54 10 1.0 540 105.4 10 d x D 分波前干涉课件 S2遮盖时,中央亮纹在遮盖时,中央亮纹在x = 0处,遮后光程差为处,遮后光程差为 = (nh+r2h)r1 = h(n1)+(r2r1 ) = h(n1)+ d x D 中央亮条纹应满足中央亮条纹应满足 = 0的条件,于是得的条件,于是得

9、 (1)0 d h nx D 遮盖后中央亮纹位置为遮盖后中央亮纹位置为 6 2 3 mm (1)(1.5 1) 9.0 101.0 1.0 10 0.45 10 h nD x d 这表示干涉条纹整体向下平移了这表示干涉条纹整体向下平移了10mm10mm。 分波前干涉课件 n例4 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 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 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 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波长为6107m。 分波前干涉课件 d D S1 S2 P P0 r1 r2 r h 第5级亮条 纹位置变成 中央亮条纹 求玻璃片的厚 度为多少? 分波前干涉课件 解:在玻璃片插入前,光

10、屏上第5级(k5)亮条 纹所在位置满足条件 5(1) x d D 在玻璃片插入后,该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k0), 所对应的光程差变为 () x dnhh D 并满足条件并满足条件 x dk D 5()0nhh 将(将(1)式代入上式有)式代入上式有 ()0 x dnhh D 分波前干涉课件 最后得到玻璃片的厚度为最后得到玻璃片的厚度为 7 6 55 6 10 6 10 11.51 hm n 答: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为答: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为610 6m。 。 分波前干涉课件 1、洛埃镜、洛埃镜 1 S 2 S M L d p Q p Q D 光栏 E E E 当屏幕当屏幕 E 移至移至E处,从处

11、,从 S1和和 S2 到到 L点的点的 光程差为零,但是观察到暗条纹,光程差为零,但是观察到暗条纹,验证了反射验证了反射 时有半波损失存在。时有半波损失存在。 其他分波阵面干涉装置其他分波阵面干涉装置 劳埃镜劳埃镜 费涅耳双棱镜费涅耳双棱镜 费涅耳双面镜费涅耳双面镜 分波前干涉课件 半波损失半波损失 对洛埃镜,它是入射光和镜面反射光相互干对洛埃镜,它是入射光和镜面反射光相互干 涉。将观察屏紧靠反射镜时,在镜端处两相干涉。将观察屏紧靠反射镜时,在镜端处两相干 光束的光程相等,即光程差为零,理应是亮条光束的光程相等,即光程差为零,理应是亮条 纹,但实际上纹,但实际上 是暗条纹。唯是暗条纹。唯 一可能的原因一可能的原因 就是光在镜面就是光在镜面 上的反射。上的反射。 分波前干涉课件 2、菲涅耳双面镜、菲涅耳双面镜 Dd 虚光源虚光源 、 1 S 2 S 21S SWW平行于平行于 d D kx d Dk x 2 12 明条纹中心的位置明条纹中心的位置 210 ,k 屏幕上屏幕上O点在两个虚光源连线的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