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活动设计_第1页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活动设计_第2页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活动设计_第3页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活动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o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2-0098-002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8.12.042wechat based hybrid teaching model and activity designchen ye-wu(zhej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vocational technolog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

2、e hybrid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basi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constructed to student learning,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platform as the core of the micro letter platform based on hybrid teaching model, tea

3、ching model and the hybrid of discourse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fully.【key words】wechat platform; hybrid teaching; pattern design1 以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协作、对话和概念建构,教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学习。该理论非常适合用来指导混合式课堂教学,混合式学习就是教师通过设计学习情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和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微信在大学生中的

4、普及流行,更为以混合式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设计提供了社会基础。(2)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策略是该理论中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具有怎么学如何学的深入思考。因此元认知理论和混合式教学理念能够完美的契合。两者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体验和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必须非常注重学习的策略,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调节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入地学习体验与教师的指导推进,对知识的学习同时既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而这种思想则正是混合式教学所期望达到

5、的目标。(3)泛在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方式、时间和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而非局限于某一种形式,也不一定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而是丰富和变化的。另外,学习的场所也不必是在特定的学习场所如学校、课堂,可以在网络上,甚至可以通过移动网络随时进行学习。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移动网络客户端的方式来获取课程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正好体现了时时处处学习的特点。作为当前流行的移动社交工具,其公众号等功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发布相关的资源让学习进行学习交流。并且由于其高度的使用率,可以使学习时间、地点高度自由和分散,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学习。2 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在高职的教学实践

6、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混合式教学必须首先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以高职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重构,制作微视频、案例等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创建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因此,微信为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符合了当前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和特点。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从学生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评价等组成的有机教学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情分析是指根据对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生源千差万别,不同专业不同生源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和了解?w生的情况是混合式教学

7、关键性的第一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形成详细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教学的设计,从而可以为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开发提供基础。(2)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对于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特别注重微信为基础的移动网络的特点,掌握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和特点,以分散使用和大量频繁的次数为特点,也具有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的优势。因此,在资源的设计上要特别注重把碎片化和系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进来,又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资源必须以短小精悍型的为主,包括案例、各类文档和微视频等。并且在资源上要进行

8、适当地重组,最好以项目化和实践活动为主题,与线下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整合。(3)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过程重构由于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千差万别。因此,在进行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原有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适当地打乱,重新整合成适合混合式的教学设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由教师进行学习的推进和引导,首先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解答,而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将首先由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消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教师通过将设计好的资源发放到微信平台中,学生借助这些资源来进行问题和任务的完成解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目标任务的设计、学习导引、学习

9、的监控和互动交流都是教学活动设计所必不可少的。而通过线上环节的学习后,线下环节是对知识的提升和提炼,对技能进行实践升华。因此混合式教学的线下课堂环节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指导与互动,以个性化的问题解决为主。 (4)微信平台的开发微信平台的使用和开发让目前的混合式教学更加得到学生的认同。在当前的社交领域,几乎100%的学生都会使用微信。微信里的公众号则能够让资源的管理更加便利。因此只要将混合式的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它们适合微信平台的使用环境,就可以让学生方便地学习和阅读。同时,微信平台还能进行小程序的开发,具有更加强大的进一步改进空间。3 以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对教学理论和混合

10、式教学过程的总结,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包括线上教学设计、线下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反思三个环节。(1)线上教学设计环节线上教学设计包括对学生学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资源发布等。首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调查学生移动网络使用的便利性、可靠性和对平台的接受程度。其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以微信为基础的混合性教学重新整合,真正适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摒弃传统课堂传授式的教学内容顺序。第三,根据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对教学活动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才能制定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的资源内容、单

11、元导学、教学任务,关键是要将教学过程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让学生能够接受的微资源、单元探究任务和讨论题。(2)线下教学环节线上教学环节是混合式学习单元中对线上环节的提炼升华阶段,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学需要对知识技能进行重点整合,进行实践应用。可以采用项目实践教学法、分组讨论、个别指导等个性化教学方法。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改变了原来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指引和辅导,频繁与学生进行互动,把知识传授变成问题的解决为主。(3)教学评价反思环节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学效果的监控和反馈。它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过程评价、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评价和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作业任务、实践任务和课堂表现等全方面进行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合理的评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也是重中之重,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接受性。教学反思环节是每完成一个完整的混合式?卧?学习后,对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