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核磁共振基本知识核磁共振基本知识 发 展 简 史 第一阶段:1945年到1951年,发明核磁共振法 并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的时期: Bloch(斯坦福大学,观察到水中质子的信号) 和Purcell(哈佛大学,观察到石蜡中质子的信号)获得了Nobel奖金。 第1页/共58页 发 展 简 史 第二阶段:1951年到1960年为发展时期,其作用 被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所共认,解决了许多重要难题 。 1953年出现了第一台30MHz核磁共振谱仪; 1958年及年代初又出现了60MHz,100MHz的仪器 。 50年代中期发展了1H-NMR,19F-NMR和31P- NMR 第2页/共58页 发 展
2、 简 史 第三阶段:60至70年代,NMR技术飞跃时期。 脉冲Fourier变换技术,提高了灵敏度和分辨率, 可常规测定13C核; 双频和多频共振技术; 第3页/共58页 发 展 简 史 第四阶段:70年代后期理论和技术发展成熟。 1、200,300,500MHz和600MHz的超导NMR谱仪; 2、应用各种脉冲系列,在应用方面作了重要的开拓; 3、出现了2D-NMR; 4、多核研究,可应用到所有磁性核; 5、出现了“核磁共振成象技术”等新的分支学科。 第4页/共58页 主 要 用 途: 结构的测定和确证,有时还可测定构型、构象 化合物纯度的检查,灵敏度较薄层、纸层析高 混合物分析,如主要信号
3、不重叠,无需分离即 可测定混合物的比例。 质子的交换,单键的旋转,环的转化等化学变 化速度的推定 第5页/共58页 在所有元素的同位素中,大约有一半的原子核具有自旋运动。这些自旋的原子核是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 自旋量子数:描述原子核自旋运动的量子数,可以为整数、半整数或0。 1原子核的自旋 第6页/共58页 1原子核的自旋 第7页/共58页 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中,C、H、O、N是最主要的元素。在其同位素中,12C、16O无磁性,因此不发生核磁共振。1H的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易测定,故NMR研究以前主要是针对质子进行的。13C的丰度较小,只有12C的1.1,且信号灵敏度只为质子得到1/64
4、。故总灵敏度只有1H的1/6000,较难测定。但近30年来,核磁共振仪器很大改进,能在短时间内测定13C谱,且给出的信息较多,已成为NMR的主要手段。1H, 19F,31P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且核电荷分布为球状,最易测定。 1原子核的自旋 第8页/共58页 2核磁共振现象 进动:具有一定磁矩的自旋核在外磁场H0作用下,此核将因外磁场形成角作进动运动:为进动运动角速度,它正比于H0(外磁场强度) 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取向:没有外磁场时,其自旋磁距取向是混乱的。磁性核处于外磁场H0中,有(2I1)个取向。磁性核在外磁场中的的自旋可以类比于陀螺在重力场中的进动(旋进、回旋) 第9页/共58页 图
5、核在外磁场中的进动 1/2 () -1/2 () 第10页/共58页 00 000 ) 2 () 2 1 () 2 (2 2)( H h rH h r HHHE 若外界提供一个电磁波,波的频率适当,能量恰 好等于核的两个能量之差,h=E, 那么此原 子核就可以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产生核磁共 振吸收。 两种取向的能量差E可表示为: 第11页/共58页 核磁共振的条件 第12页/共58页 产生核磁共振必须具备、 三个前提,且满足射频磁场的频率等于自 旋核的进动频率,才发生共振,由低能态向高能 态跃迁。 核磁共振的条件 第13页/共58页 在外磁场H0垂直方向施加一旋转磁场H1 于进动核,若H1的
6、旋转频率同核的旋转进动频率 值相等时,进动核可从H1吸收能量,由低能态向 高能态跃迁即为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现象: 第14页/共58页 低能态核比高能态核只多0.001。因此低能态核 总是比高能态核多一些,因为这样一点过剩,所以 能观察到电磁波的吸收。 3.饱和及弛豫 如果核连续吸收电磁波,原过剩的低能态就逐渐 减少,吸收信号的强度就会减弱,最终完全消失, 这个现象就称饱和。出现饱和时,两种自旋状态的 核数目完全相同。 第15页/共58页 3.饱和及弛豫 在外部磁场中,低能态的核一般比高能态的核 多一些,吸收电磁波能量而迁移到高能态的核会 经各种机制放出能量,而回到原低能态,这种过 程称弛豫。
7、 它的存在是核磁共振现象得以保持产生波谱的必要条件。 第16页/共58页 弛豫的两种类型: 自旋格子弛豫(纵向弛豫,T1 ) 高能态核被弛豫而迁移到低能态,这时所放出的能量作为平移、转动和振动的热能传递到格子区(弛豫过程中,高能态核周围存在的各类磁性核称之为格子),由于这个机制,低能态的核才能保持过剩。 自旋自旋弛豫(横向弛豫,T2) 是在进行旋进运动而互相接近的两个核之间,互相交换自旋而产生的,这种弛豫不能保持过剩的低能态核。 第17页/共58页 谱线宽度与T1、T2成反比,并决定于它们中较小者。 T太小,谱线太宽 T太大,信号强度不够, 最佳半衰期0.11”(相当1Hz) 3.饱和及弛豫
8、第18页/共58页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理想状况时的共振 对于孤立的、裸露的核,E =(h/2) H 在一定H0下,一种核只有唯一的E E = E外 = h 只有唯一频率的吸收 如H0=2.3500 T 时, 1H的吸收频率为: = 100 MHz 13C的吸收频率为: = 25.2 MHz 第19页/共58页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真实的核:屏蔽现象 核外有电子(不是孤立、不是裸露) 化合物中:原子间结合(作用)不同,如化学键、氢键、静电作用、分子间力 设想:在H0=2.3500 T,由于核外电子的屏蔽,在核的位置,真实的磁场比2.3500 T略小 表示 H0 (1 ) 共振频率,比100
9、 MHz略高 高多少?对1H是010, 13C是0250 第20页/共58页 氢原子核的外面有电子,它们对磁场的磁力 线有排斥作用。对原子核来讲,周围的电子起了 屏蔽(Shielding)效应。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 大,屏蔽效应就越大,要相应增加磁场强度才能 使之发生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是受所连基 团的影响,故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它们所受的屏 蔽作用各不相同,它们的核磁共振信号亦就出现 在不同的地方。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第21页/共58页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如果用60MHz或100MHz的仪器测定,一般有机化 合物质子产生核磁共振的电磁波频率范围为 1000Hz或1700Hz。在测定
10、结构时,需要测定正确 的共振频率,常常需要几个Hz的准确度,一般都 以适当的化合物为标准来测定相对频率。标准化合 物的共振频率与某一个质子共振频率之差叫做 第22页/共58页 4.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常用的标准物质:四甲基硅烷 (TMS) Si CH3 CH3 CH3 CH3 TMS作为标准物,有以下优点: 沸点低27。C,回收样品较易 易溶于 有机溶剂 信号为单峰,且这个信号的磁场比一般有机化合物的信号磁场高,故信号不会重叠 比较稳定,与样品分子之间不会发生缔合 第23页/共58页 4. 实验基本技术 样品制备 纯度好 95以上 样品量 23mg(氢谱)一般给5mg ( 碳谱) 810mg 选
11、择好溶剂 第24页/共58页 4. 实验基本技术 溶剂:溶解度;惰性;易挥发;不干扰 理想溶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不含质子 (2)沸点低 (3)与样品不发缔合 (4)溶解度好 (5)价格便宜 第25页/共58页 常用的 溶剂有: CDCl3 、CD3COCD3 、CD3OD、DMSO-d6 、C5D5N D2O 氘代质子越少越好,因为氘代不可能完全 CDCl3 :最好 DMSO-d6:溶解度范围宽,但沸点高,回收困难 C5D5N: 对甙类化合物溶解度好 同种物质,溶剂不同,其NMR谱(尤其氢谱)相差较大 4. 实验基本技术 第26页/共58页 第27页/共58页 OCH2CH3Cl 2
12、2 2 3 第28页/共58页 5、H核磁共振谱图的信息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信号的位置: 每种质子的电子环境,化学位移 信号的强度: 每种质子的比数或个数 裂 分 情 况: 邻近有多少个不同的质子 第29页/共58页 化学位移的定义和表示 信号的位置 样品 标准 (Hz) 106 标准 (M Hz ) 在上式中, 是以Hz为单位表示的化学位移,这个式子的分子以Hz,分母以M Hz 来表示。故以百万分之一为单位的参数,用值表示时,TMS信号位移值为0 第30页/共58页 常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第31页/共58页 6.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诱导效应 CH3X 不
13、同化学位移与-X的电负性 化合物 电负性(X) 4.0(F) 3.5(O) 3.1(Cl) 2.8(Br) 2.5(I) 4.26 3.40 3.05 2.68 2.16 CH3XCH3FCH3OHCH3ClCH3BrCH3I X, : X, 电子云密度, 屏蔽效应, 共振在较低磁场发生, 第32页/共58页 拉电子基团越多, 这种影响越大 诱导效应 CH2ClH CHCl2H CCl3H 3.05 5.30 7.27 基团距离越远,受到的影响越小 CH2CH3CH2Br 1.251.693.30 第33页/共58页 共轭效应 H HRO H HR H H O R 4.8-5.94.3-4.4
14、5.9-6.5 共轭效应通过电子的位移而导致对质 子屏蔽的较弱或增强 第34页/共58页 各向异性效应 实验发现邻近pi-电子的H的化学位移的变化很大, 难以用电负性来解释,如 H2C H H HCHH3C CH2 H HR H O 0.965.842.87.267.8-10.5 第35页/共58页 苯环(及其它大键体系)形成环流 第36页/共58页 芳烃的各向异性图示 (a)苯环的H处于诱导磁场的去屏蔽区域,因此在低场 7.3;(b)18-轮烯的环外H去屏蔽,在低场.8.9,环内H屏蔽,在高场, -1.8 第37页/共58页 双键及三键的各向异性图示 (c)乙烯基H,去屏蔽, 5-6,醛H
15、9-10; (d)炔基H,屏蔽, 2-3 第38页/共58页 H键效应 R O H R O H R1R2 OO H ROH、RNH2在0.5-5,ArOH在4-7,变化范围 大,影响因素多 氢键作用随温度、溶剂、浓度变化显著,可以了 解与氢键有关的结构及其变化 第39页/共58页 分子内氢键同样可以影响质子的共振吸收 -二酮的烯醇式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 该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为1116 第40页/共58页 溶剂效应 苯与 DMF形成了复合物。苯环的 电子云吸引DMF正电一端,排斥负电一端。 甲基正好处于屏蔽区,共振向高场移动;而 甲基处于去屏蔽区,共振吸收向低场移动,结果是两个吸收峰位置发生互换
16、第41页/共58页 7. 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 第42页/共58页 7. 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 第43页/共58页 7. 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 产生谱线增多的原因:自旋偶合 相邻核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自旋偶合 (spin-spin coupling) 由自旋耦合引起的吸收峰分裂使谱线增多的现象 称为自旋-自旋裂分,简称自旋裂分(splitting) 第44页/共58页 7. 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 自旋裂分规律:(n+1)规律 当一个氢核有n个邻近的全同氢核存在时, 其NMR吸收峰分裂为(n+1)个,相邻峰间距离 为J(Hz),各峰相对强度比为二项式(a + 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比 第45页
17、/共58页 第46页/共58页 信号裂分的数目和相对强度 第47页/共58页 氢核间的耦合类型 H H HH HH H H HH H H (a)(b)(c) (d)(e)(f) 2J(a) 3J(b) 4J(c) 苯环上的质子耦合(d- f) 第48页/共58页 典型有机物的质子耦合常数 第49页/共58页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第50页/共58页 13C NMR谱与1H谱的对比 第51页/共58页 几种常见碳谱 第52页/共58页 使用一个高功率频率范围较宽的可以覆盖全部质子 Larmor频率范围的去偶场,使样品中所有1H全部共 振饱和去偶使每一个C都出现一个S峰。 宽带去偶 每一种化学等价的碳原子只有一条谱线 由于有NOE作用使得谱线增强,信号更易得到 但由于NOE作用不同:峰高不能定量反应碳原子的数量 只能反映碳原子种类的个数(即有几种不同种类的碳原子) 第53页/共58页 第54页/共58页 偏共振去偶 通过比较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找春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Starter Module 4Unit 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8 灯光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九年级体育 走 基本体操教学设计1
- 《五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4《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2.3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与运动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 22《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供水特许经营权协议书5篇
- 综合应急预案培训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江苏省选拔赛样题(综合制造专业方向)
- 易制爆化学品员工安全培训方案
-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第五版DFMEA和PFMEA的措施优先级AP
-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6月广东深圳市事业单位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
- 2024年河北省对口高考英语(涿职陈琢印)
- 《池塘养鱼学》第五章-鱼苗、鱼种的培育-教学课件
- 经典的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