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复习题(重点)_第1页
液压传动复习题(重点)_第2页
液压传动复习题(重点)_第3页
液压传动复习题(重点)_第4页
液压传动复习题(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压传动复习题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通过驱动装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通过管道、液压控制及调节装置等,借助执行装置,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实现直线或回转运动。2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1)能源装置(液压泵)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压力能的元件。其作用是向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2)执行装置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以驱动工作机构的元件,执行元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3)控制装置 包括压力、方向、流量控制阀,是对系统中油液压力、流量、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元件(4)辅助装置 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以外的其他元件,如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

2、等。(5)工作介质传递能量的流体,即液压油。液压传动的组成部分:能源装置(液压泵)执行装置控制装置辅助装置3图形符号表示元件的功能,而不表示元件的具体结构和参数;反映各元件在油路连接上的相互关系,不反映其空间安装位置y只反映静止位置或初始位置的工作状态,不反映其过渡过程;元件符号内油液流动 方向用箭头表示,线段两端都有箭头的,表示流动方向可逆。17气穴现象:在液压系统中,当流动液体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会有 利出来,是液体中产生大量气泡,这种现象称为气穴现象。气穴多发生在阀口和液压泵的进口处。18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当极快地换向或关闭液压回路时,致使液流速度急

3、速地改变(变向或停止),由于流动液体的惯性或运动部件的惯性,会使系统内的压力发生突然升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19.工作压力:泵/马达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额定压力:泵/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排量(V):液压泵/马达每转一转,由其密封容积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到的排出/吸入液体的体积,即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马达每转一转所能排出/吸入的液体体积。几何流量(qt):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马达在单位时间内排出/吸入液体的体积,其值等于排量(V)与转速 (n)的乘积,与工作压力无关,即 qt Vn额定流量(qn):泵/马达在正常工作中,按试验标准规定

4、必须保证的流量,亦即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由泵 输出(或输入到马达中去)的流量。若不考虑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则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P pqt pVn人2 Ttn容积损失(nv):因泄露、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压缩等造成的流量损失。机械损失(和):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22齿轮泵按照其啮合形式的不同,有 外啮合和内啮合两种,外啮合齿轮泵应用较广,内啮合齿轮泵则多为 辅助泵。工作原理: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吸油腔内的轮齿脱离啮合,密封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 箱里的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右腔,填满轮齿脱开时形成的空间,这一过程为齿轮泵的 进油过程。随着齿轮的旋转,油液被带往左

5、腔,左侧压油腔内的轮齿不断进入啮合,使封闭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排往系 统,这就是齿轮泵的压油过程。结构特点:泵主要由主、从动齿轮,驱动轴,泵体及侧板等主要零件构成。泵体内相互啮合的主、从动齿轮 与两泵盖及泵体一起构成封闭的工作容积,齿轮的啮合点将左、右两腔隔开,形成了吸、压油腔。优缺点:夕卜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大、困油问题(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在泵盖上铳出两个卸荷槽。)、径向不平衡力(用缩小压油腔的方法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泄露比较大(轴向泄露最严重) 。优点 结构流量和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缺点 压力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可调

6、。可编辑版23叶片泵:根据各密封工作容积在转子旋转一周吸、排油液次数的不同,叶片泵分为两类,即完成一次吸、排油液的单作用叶片泵 和完成两次吸、排油液的双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多为变量泵,工作压力最大为 7.0Mpa双作用叶片泵均为定量泵,一般最 a b 大工作压力亦为7.0Mpa。单作用叶片泵特点:改变定子和转子的偏心距可改变流量;输出流量是脉动的。叶片数越多,流量脉动越小,有径向不平衡力;后倾,倾角为2 4; V zV 4 Reb 2beD (b转子速度,e偏心距,D定子内圆直径)双作用叶片泵:定子转一周泵吸油两次排油两次,无不平衡现象,为平衡式泵,叶片前倾,倾角为1 024.柱塞泵:由于

7、柱塞和柱塞孔配合表面为圆柱形表面 ,通过加工可得到很高的配合精度 ,因此柱塞泵的 泄漏 小,容积效率高,一般都作为 高压泵。根据柱塞分布方向的不同,柱塞泵可分为 轴向柱塞泵 和径向柱塞泵,而轴 向柱塞泵按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 斜盘式(直轴式)和斜轴式两种。25直轴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斜盘和配油盘不动,传动轴带动缸体、柱塞一起转动。传动轴旋转时,柱塞在斜盘自上而下回转的半周内逐渐向缸体外伸出,使缸体内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加,产生局部真空 油液经配流盘上吸油窗口吸入;反之,当柱塞在其自下而上回转的半周内又逐渐缩回缸内,使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减小,将油液从配油盘压油窗口向外压出。柱塞数为奇数时,脉动较

8、小,且柱塞数越多,脉动越小。常取VZ=7、9 或 11。tan可编辑版可编辑版26径向柱塞泵:径向柱塞泵按配油方式不同可分为阀配油式、轴配油式和阀/轴配油式。阀配油式径向柱塞泵:滑阀为吸油阀,座阀为压油阀轴配油式径向柱塞泵: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柱塞的径向位移改变柱塞封闭容积的大小进行吸油和V压油的(工作原理)。竺2ezLzn v42竺 ezn v27.液压马达:几何转矩:nV2 n可得TtT实际转矩:pV2(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为n m)可编辑版可编辑版液压马达的转速:0 0 0世心:NL 羞山盗 収転罡 隈应宝0 0 G 0液压泵的图形符号: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28.液压缸按其结构形式可

9、以分为活塞缸、柱塞刚两类。其输入为压力和流量,输出为推理和速度。单向定量单向变量双向定量双向变量可编辑版29. 活塞缸:活塞式液压缸根据其使用要求不同可分为双杆式和单杆式两种结构形式;按其安装不同又分为 缸筒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方式。双杆式活塞缸:活塞两端都有一根直径相等的活塞杆伸出的液压缸称为双杆式活塞缸,分为缸筒固定式(工作台移动范围约为活塞有效行程的三倍)和活塞杆固定式(工作台移动范围约为缸筒有效行程的两倍)两种安装方式。4qD2 d 2 F A p2D2 d2PiP230. 液压缸的结构组成: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缓冲装置、排气装置、密封装置五个部分31. 液压阀:液压控制阀(简称

10、液压阀)是液压系统中的控制调节元件,其功用是通过控制调节液压系统中油 液的流向、压力和流量。可以分为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三类。32. 液压阀共同点:(1)在结构上,液压阀都是由阀体、阀芯和驱动阀芯动作的零、部件组成的。(2)在工作原理上,液压阀的开口大小、进出口间的压差以及通过阀的流量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孔口流量特性公 式,只是各种阀控制的参数各不相同。33普通单向阀的职能符号: 液控单向阀的职能符号: 工作原理:压力油只能从通 口 P1流向通口 P2,不能反 向倒流;当控制口 K有控 制压力 油时,活塞1右移推 P1和P2接通,油液就可在两 单向阀相当于一条通路。K IA厂-K 11b外泄式a

11、内泄式杆2顶开阀芯使油口 向自由通流。此时液控时,有滑阀式和转阀式滑阀式换向阀主体部分的结构形式结枸原理母职能符号便用场台三爲堆制汕跨的達通口切断相当于 吓开矣二位二迪阀7 / 7 y 厂?r77y 二: ” I ” f1 r-L J止制鞭潇方向(从一个方冋靈換康 刃肴向二惶 四诵阀三位 四通阙二位 石通阀邑/_ _丄廿_ _A &snsnaTPL兀件衣任一 位罟偉止逵 ejj牌制执行玩件按向件运油司 云向回昨 1M正动冇不能像扭行 戸件在任- 位罢侮止运 动険修血行元 牛存任一位 書审止运执行元件 正廉向谨方式不同34换向阀:在按阀芯形状分 两种。可编辑版可编辑版操纵方式:可编辑版a)手动式

12、 b)机动式c)电磁控制d)弹簧控制e)液动f)液压先导控制g)电液控制在分析和选择阀的中位机能时,通常考虑以下几点:1)系统保压:当P 口封闭,系统保压,液压泵能用于多缸系统。当P 口与T 口在半开启状态下接通时 (如X型),系统能保持一定的压力供控制油路使用。2)系统卸荷:P 口通畅地与T 口接通时,系统卸荷。3)起动平稳性:阀在中位时,液压缸某腔如通油箱,则启动时,该腔内因油液无压力,启动不平稳,易冲击。4)换向平稳性和精度:当通液压缸的 A、B两口都封闭时,换向时易产生液压冲击,换向不平稳,但换向精度高; 当A、B两口都通T 口时,换向时工作部件不易制动,换向精度低,但液压冲击小。5)

13、液压缸“浮动”和在任意位置上的停止阀在中位,当 A、B两口互通时,卧式液压缸呈“浮动”状态当 A、B两口封闭或与P 口连接(在非差动情况下),则可使液压缸在任意位置处停下来。可编辑版三位换向阀滑阀工作位置机能帛阀机歆0型H型节型M型龙型F型J型U型N型U型X1|X丄X丄1八 I TN IX1 1X2WrnJ , 1屮苗汨11_|怙肝、特4、尺1、勺用P、扎、E、T四口全封闭,法压泵不卸荷*建压缸封沏四口互通活塞更于浮动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可穆动,用 于泵卸荷P 口抖囲,A、B、亍 兰口相i甬,活塞洋动,在外力作用下 可移动,滦压泵不卸词F、A, T相通,E 口封闭,活塞址于冈钦状态用于泵卸尸、T

14、相诵,A TE均封阿活奉诩漁不动,用干泵卸荷, 也可M型抿叵阚并联工作四泊口处二半抖启状态泵尽那上卸询,但仙保持一是址 力Fx As B村通,丁封冈泵与汇两脏相通.可组成羞询回Pb盘封闭,E与T相通,活基处于停止位羞,泵仍保压P吕A相谁E百T皆封厨,活辛处于停II位帚F和E省討闭,A勺丁相通;弓J型机能相似只是占与E 互换了工D能也姿似卩和T都封闭AB 通.港墓浮动氏在外力低用下可 穆功,用亍泵傑后可编辑版可编辑版35. 压力阀:限制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 安全阀。稳定液压系统中某处的压力值 溢流阀、减压阀。禾U 用液压力作为信号控制其动作一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36. 溢流阀:溢流阀的主要作用是

15、通过阀口的溢流,使被控制系统或回路的压力维持恒定,实现稳压、调压或进行安全保护。溢流阀的功用就是在不断的溢流过程中保持系统压力基本不变。(用于过载保护的溢流阀一般称为安全阀)对溢流阀的主要要求:定压精度高,调压范围大;灵敏度要高;工作要平稳,且无振动和噪声;当阀关闭时密封要好,泄漏要小。常用溢流阀按其结构形式和基本动作方式可归结为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溢流阀的典型应用:稳压:恒定系统压力; 限压:作安全阀,实现过载保护;背压:作背压阀,接在回油路上,造成一定的回油阻力,以改善执行元件的运动平稳性;调压:实现远程调压、卸荷。37. 减压阀是使出口压力(二次压力)低于进口压力(一次压力)的一种压力控

16、制阀。其作用是用低液压系统中 某一回路的油液压力,使用一个油源能同时提供两个或几个不同压力的输出。根据减压阀所控制的压力不同,它可分为 定值输出 减压阀、定差减压阀和 定比减压阀。38. 先导式减压阀和先导式溢流阀主要区别如下: 减压阀保持出口压力基本不变,而溢流阀保持进口压力基本不变。 在不工作时,减压阀进出油口互通,而溢流阀进出油口不通。 为保证减压阀出口压力调定值恒定,先导式减压阀的导阀弹簧腔需通过泄油口单独外接油箱;而先导式溢流阀的出油口是通油箱的,所以它的导阀弹簧腔和泄漏油可通过阀体上的通道和出油口相通,不必单独外接油箱。39. 先导式减压阀与先导式溢流阀的比较Xfi m不工需时与汕

17、箱的梓挂tUn/E力不吏出口与人U 相錮潸袖齡按诂報di u与入u出油口接油箱40顺序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各执行元件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控制压力的不同 顺序阀又可分为内控式和外控式两种。前者用阀的进口压力控制阀芯的启闭,后者用外来的控制压力油控制阀芯的启闭(即液控顺序阀)。顺序阀也有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前者一般用于低压系统,后者用于中高压系统。41先导式顺序阀和先导式溢流阀的区别如下:(1) 溢流阀的进口压力在通流状态下基本不变,而顺序阀在通流状态下其进口压力由出口压力而定,如果出口压力p2比进口压力pl低得多时,p1基本不变 而当p2增大到一定程度,p1也随之增加,则 p仁p2+ Zp,Ap

18、 为顺序阀上的损失压力。(2) 溢流阀为内泄漏 而顺序阀需单独引出泄漏通道,为外泄漏。(3) 溢流阀的出口必须回油箱,顺序阀出口可接负载。42顺序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两个和两个以上执行元件的顺序动作。(2) 与单向阀组成平衡阀,保证垂直放置的液压缸不因自重而下落。(3) 用外控顺序阀使双泵系统的大流量泵卸荷。用内控顺序阀接在液压缸回油路上,增大背压,以使活塞的运动速度稳定。43压力继电器 是一种将油液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液控制元件,当油液压力达到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即发出电信号,以控制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继电器等元件动作,使油路卸压、换向、执行元件实现顺序动作,或关闭电动机,使系统停止工作,起安全保护作用等。44流量控制阀是依靠改变阀口通流面积(节流口局部阻力)的大小或通流通道的长短来控制流量的液压阀 类。常用的流量控制阀有普通节流阀、调速阀、温度补偿调速阀、溢流节流阀和分流集流阀等。工作原理:节流通道呈轴向三角槽式。压力油从进油口P1流入孔道a和阀芯2左端的三角槽进入孔道 b,再从出油口 P2流出。调节手柄4,可通过推杆3使阀芯作轴向移动,以改变节流口的通流截面积来调节流量。 这种节流阀的进出油口可互换。45调速阀:将定压差式减压阀与节流阀串联起来构成调速阀46旁通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