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何克忠李伟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何克忠李伟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何克忠李伟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何克忠李伟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何克忠李伟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么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各分几类?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按功能分类,按控制规律分类和按控制方式分类。按功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简记为 DDC。( 3)监督控制(简记为SCC。( 4)分级控制。(5)集散控制。(6)计算机控制 网络。按照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2)比例积分微分 控制(简称PID控制)。(3)有限拍控制。(4)复杂规律控制。(5)智能控制。1.2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执行器、测量环节、数字调节器及输入输出通道等 组成。方框图:

2、P115图1.21输出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1.9简述采样定理及其含义。答:采样定理:如果采样角频率=2 /T大于2 ,即 2,贝U采样的离散信号(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式中 是连续信号y(t)的频谱特性中的最高角频率。含义:要使采样信号(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必须正确选择采样角频率,使 1.10多路巡回检测时,采样时间采样周期T和通道数N之间的关系答:采样时间是足够短的时间,y(kT) y(kT+d),OdN1.12设有模拟信号(05)V和(2.55)V,分别用8位、10位和12位A/D转换器,试 计算并列出各自的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答:量化单位q=

3、|,量化误差:根据以上公式可求得(0 5)V:转换位数81012量化单位q/mV19.534.881.22量化误差E/mV9.762.440.61(2.5 )V:转换位数81012量化单位q/mV9.762.440.61量化误差匕/誠4.881.220.301.14试述数模转换器的作用?如何选择转换器的位数?答:数模转换器把数字量u(kT)转换成离散的模拟量:(t)。转换的精度取决 模-数转换器的位数n,当位数足够多时,转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精度。1.19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如何衡量?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有动态指标,稳态指标和综合指标1.20如何衡量系统的稳定性? 答:用相角

4、裕量和幅值裕量来衡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程度。1.21动态特性可以由哪些指标来衡量?答:(1)超调量(2)调节时间:(3)峰值时间:(4)衰减比(5)振荡次数N第二章2.3根据Z变换的定义,由Y(z)求出y(kT):,-2-4-1. 已知 Y(z)=0.3+0.6 /+08+09+0.95/解:y(0)=0.3,y(T)=0.6,y(2T)=0.8,y(3T)=0.9,y(4T)=0.95,y(5T)=12. 已知 Y(z)=-,+?解:y(0)=0,y(T)=1, y(2T)=-1, y(3T)=1, y(4T)=-1, y(5T)=1, y(6T)=-12.5已知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试求输

5、出量的Z变换:1. y(kT)= u(kT)+ u(kT-T)- 1 y(kT-T) u(kT) 为单位阶跃序列解:Y(z)=八 U(z)+ U(z)- Y(z)=(工+ JU(z)- y(z)bZ + bi2.6已知时间序列,试求相应的 Z变换:1.3 (kT)解:Y(z)= 丫=3参考:5.,|a|Eo|时,也即偏差值较大时,采用PD控制,控制算法见课本157页式 5-39当|e(kT)|v=|Eo|时,也即偏差值较小时,采用PID控制,控制算法见课本157页 式 5-405.5不完全微分PID的优点是什么?试列出其算式。不完全微分数字PID不但能抑制高频干扰,而且克服了普通数字PID控制

6、的缺点, 数字调解器输出的微分作用能在各个周期里按照偏差变化的趋势,均匀的输出,真正 起到微分作用,改善了系统的性能。u(kT)= Tf u(kT -T)Te(kT) _e(kT T)T +TfT +Tf5.6什么是微分先行PID?有几种?各自用在何处?微分先行是把微分运算放在比较器附近。它有两种结构:输出量微分和偏差微分。输出量微分是只对输出量y(t)进行微分。适用于给定值频繁提降的场合;偏差微分是对偏差值微分,也就是对给定值r(t)和输出量一(t )都有微分作用。主要适用于串级控制的副控回路。5.7什么是带死区的PID控制?实际上是非线性控制系统,当|e(kT)| |eo| 时,e (kT

7、)=e(kT)当|e(kT)| =|eo| 时,e (kT)=05.8数字PID调节器需整定哪些参数?数字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除了需要确定Kp,Ti,Td夕卜,还需要确定系统的采样 周期T5.9简述PID参数Kp,Ti,Td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的影响。1、比例控制Kp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 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比例控制Kp加大,是系统的动作灵敏,速度加快, Kp偏大,振荡次数 加多,调节时间加长。当Kp太大时,系统会趋于不稳定。若 Kp太小,又会使系统动 作缓慢。(2) 对稳态特性的影响加大比例控制Kp,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稳态误差ess,提高控制精度,但是不能完全消除稳态误差。

8、2积分控制Ti对控制性能的影响(1) 对动态特性的影响Ti偏小,振荡次数较多,系统会趋于不稳定。Ti太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减少。当Ti合适时,过度特性比较理想。(2) 对稳态特性的影响Ti能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但是Ti太大时, 积分作用太弱,以至不能减小稳态误差。4、微分控制Td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微分控制可以改善动态特性。当 Td偏大时,超调量较大,调节时间较长。 当Td偏小时,超调量也较大,调节时间ts也较长。只有比较合适时,才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过程。5.10选择采样周期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信号的保真性(T大-系统的保真性J) (P20采样定理) 稳定性(系统)(T

9、大一稳定性J) ( P114例3.15 ) 非线性(P125-P126) (T 小- 非线性加大) 快速性(P125) (T小-调节时间短) 成本(T小一成本高)通常,选 T/Tm为 1/161/105.11简述扩充临界比例度法选择 PID参数。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是以模拟调节器中使用的临界比例度法为基础的一种PID数字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整定步骤:1 、选择合适的采样周期T,调节器作纯比例Kp控制。2 、逐渐加大比例Kp,使控制系统出现振荡。3 、选择控制度。4 、按“扩充临界比例度法PID参数计算公式” (P165表5.2)选择采样T,Kp,Ti,Td。5 、按照求得的整定参数,设数运行,观

10、察控制效果,再适当调整参数,直到获 得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5.12简述扩充响应曲线法选择 PID参数。在数字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中也可以采用类似模拟调节器的响应曲线法,称为扩充响应曲线法。应用扩充响应曲线法时,要预先在对象动态响应曲线上求出等效纯滞后 时间r ,等效惯性时间常数Tm及他们的比值Tm/r ,然后查“扩充响应曲线法 PID数 字调节器参数计算公式” (P166表5.3),再利用查到的这些系数算出 T, K p, T i, T d。 5.13简述PID归一参数法及其优点,试列出算式。为了减少在线整定参数的数目,根据大量实际经验的总结,人为假设约束的条件, 以减少独立变量的个数。例如取 T

11、 0.1Ts ,Ti 0.5Ts, Td 0.125Ts则 u(kT)= Kp2.45e(kT)-3.5e(kT-T)+1.25e(kT-2T)可见,对四个参数的整定简化成了对一个参数Kp的整定,这样可以节约整定参数的时间。5.14简述自寻最优PID控制中指标和寻优方法的选择、自寻最优PID调节器的特点。参见课本168-171页第八章部分习题答案8.16大林算法的要点是什么?试 G(s)=8eA(-10s)/(1+2s)为例,用大林算法设计数字调节器D (z).设计目标:使理想的系统的闭环传函成为“一阶惯性”加“纯滞后”环节,应用于纯 滞后较大的被控对象。即:理想的/期望的(整个)系统的闭环传函为:兀是对象的纯滞后:王=IT即.取“采样周期T”的整数倍:Tm是期望的时间常数Gc(z)=z1)(1-e”m)Ms10sD(z)=J/Tm 1 -e z1 es 8eos r 4(1 z)z(二0刊/T 上 8e _4(1z)z s 1 2s_0.5Tz eGc(z)HG(z)1-Gc(z)代入即可8.17什么是振铃?振铃是怎样引起的?如何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