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石头院案例分析_第1页
青城山石头院案例分析_第2页
青城山石头院案例分析_第3页
青城山石头院案例分析_第4页
青城山石头院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城山石头院 标准营造 国际青年旅舍建筑设计 案例分析 “青城山石头院”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青城山石头院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青城山大观镇 场地面积:600 建筑面积:480 建筑师事务所: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 主设计师:张轲,张弘 设计时间:2005-2006 建造时间:2006-2007 结构类型:混凝土剪力墙结合本 地青石砌筑墙体、纯木 结构瓦覆面 “如果能摆脱严格的功能要求、技术规范等限制,进行一次纯粹的空 间和形式、材料和建造方式的研究,大概每个建筑师都会有自己理想中 的答案。青城山石头院对于标准营造来说,或许就可以看作是这样一次 机会。” 出发点 以人

2、在行进过程中的空间体验 以巷道串联五个单元体 狭窄的空间体 1.形体 位于青城山脚下,静谧清幽,冥想 2.本土性 “石头院”位于青城山 下的大观镇附近,面积不 到五百平米,可想而知是 由几组院落组成的,分为 一个“空院”、三个“茶 院”、和一个“居院”。 几个院的前面有一个小水 面,远处朝向青城山,建 筑的西面是一座石桥和一 个石头牌坊,南面是一条 小街和几座别墅。虽然 “石头院”实际上是个既 可供人喝茶下棋、谈天论 地,也可供人闲居、自我 修行的地方 。 关于空间 “石头院”从外面看上去象一个较为完整的房子,事实上这是几个 窄长院落很近地排在一起,每个院落都略微转折了一下,之间是很窄的 胡同

3、,由于每个院子的转折角度不一样,石头墙夹缝形成的窄巷空间也 就各不相同,每条细长的巷子都把人们引向池塘边和山的方向,一天的 不同时刻,每条窄巷里总会给人不同的光影感受。 人们进入的第一个院是“空院”,“空院”没有屋顶,只有墙。 “空院”在这里类似四川传统民居的庭院,是从室外公共性空间 进入建筑窒内私密性的空间的一个中介和过渡。 中介和过渡是模糊空间的一个典型特征。“空院”作为一个内 外之间的进出标志,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供人识别的符号,它也是 一个过渡空间,是一个模糊空间。 当人们通过狭长的四周相对封闭的院落通道时,会有已经步入 “茶院”的感觉,并将自己的心态和心理作出从外部空间至内部窄 间的涮

4、整,为接下来的清净内心。放松自我做好准备。这个空间为 人们提供了心理的过渡,同时它也引导了光感、声音、方向转变、 地而材质、开与合视野变化等一系列的过渡等,对于区别内外部空 间功能,保护内部空间私密、独立、安静起到很大作用。 在“空院” 的尽头人们会找到 一个很小的入口, 从这里进入后面的 院子,进门后人们 才意外地发现一个 由窄变宽的空间把 几个院落串在了一 起,自然走进去就 是“茶院”和“居 院”了。 “空院”与“茶院”之间的窄巷 各个“茶院”和“居院”都有两、三个大小不等的天井,天井是由连 续折叠内坡的屋顶形成的,一部分天井是有玻璃的,而有些天井则是完全 开敞的。每一个开敞天井下面都有一个石头的接水槽,下雨的时候雨水会 沿着天井的檐口落入室内再流到接水槽里,所以几个“茶院”都没有明确 的室内和室外之分。 关于构造 先砌墙,再盖上 木结构的屋顶。推 敲了多种结构方法, 在建造现场请来了 精通当地传统木结 构的老工匠“梁师 傅”负责屋顶构造, 最终实现了这些 “完全没有柱子的 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