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才培养优化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_第1页
立足人才培养优化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_第2页
立足人才培养优化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_第3页
立足人才培养优化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_第4页
立足人才培养优化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eople who have never failed may not have succeeded eithe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立足人才培养优化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 立足人才培养优化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是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摘 要:大专院校儿童文学这门课程的讲授,不能只重视“文学”而忽视“儿童”,对儿童进行正确认识应该贯穿整个儿童文学讲授的始终。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认识儿童文化;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唤醒师范生沉睡的童心。关键词:人才培养;儿童文学;师范生;文学;儿童大专师范院校是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

2、摇篮,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小学甚至中学教师。他们的工作对象就是儿童。但是,一些大专师范院校的文学课程设置方面,成人化的课程比例远远高于儿童文学的课程。有些大专师范院校甚至只有学前专业和中文专业才开设儿童文学课程,其他专业只开设成人类课程。而且,普遍存在的理由是:大专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解读和一般的成人课程的解读无甚区别,只重视“文学”,无视“儿童”的存在。我们知道,儿童文学是一种为广大儿童量身定做的特殊的文学,它是一种文学,但最主要的它是“儿童”的文学。作家眼中没有儿童,必定创作不出适合儿童的,让儿童喜闻乐见的作品;教师眼中没有儿童,教育就是纸上谈兵,必定找不到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无法有效地

3、推动儿童成长成才。所以,作为培养未来教师摇篮的大专师范院校,应该加大力度重视儿童文学课程的建设;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更要突出“儿童”二字。总的来说,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的被发现在西方不过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师范生未来工作的对象是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童就是一张张白纸,教育者可以任意描绘蓝图。”并按照功利标准,把儿童简单分为聪明、听话的和笨的、不听话的两种。学校里,老师们把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两种。小学课文里介绍得最多的,也让老师们感到骄傲自豪的是聪明的、听话的、懂

4、事的孩子。如怀素写字中的怀素;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梅兰芳学艺中的梅兰芳;沉香救母中的沉香;少年王冕中的王冕等等,这些孩子的特点就是聪明、懂事、听话,俨然是个“小大人”。小学课本中最稀缺的就是顽皮捣蛋的孩子。这样的一种现象似乎暗示了:听话、聪明的孩子是正常的,顽皮、捣蛋的孩子是不正常。老师们也为能教导到“优生”而暗自庆幸,为教导到“差生”而自认倒霉。教育的功利性使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误入歧途,也催生了一些错误的教育策略,如“满堂灌”“题海战术”等等。那么,儿童是什么?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最先为儿童呐喊: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自存在,成人要懂得“尊重儿童”。他把儿童比喻成“一株偶然生长在大

5、路上的树苗”,认为教育者应该尽到保护树苗的职责,避开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幸夭折”的命运。他认为教育儿童的过程其实是保护儿童避开受到文明中病态东西污染的过程,是保证植物能够有机地、自然地、健康地从内部生长出喜悦的果实的过程。这就是卢梭的“植物说”。它相信儿童降临人世,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着上一代的生物遗传基因和文化基因而来的。每一个儿童都是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都需要得到尊重。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些种子,尊重它们,让它们自由成长。如作家笔下的长袜子皮皮,如果从教育的功利标准评价,皮皮九岁了,连最简单的加减算术都不会,在家长老师眼中应该是个“差生”“理由孩子”。可是九岁的皮皮却能一

6、个人生活,力气大得能举起一匹马,有正义感,懂得分享,懂得生活,懂得宽恕,心态乐观,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孩子。虽然也有缺点:有时满嘴瞎话,有时开点玩笑,有时戏弄戏弄别人,但是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呢?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笔下的小豆豆,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上课时爱掀桌盖、等待“宣传艺人”和跟燕子说话等行为,被班主任认为是“理由孩子”,勒令退学。后来转学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鼓励下,小豆豆快乐成长,成为一名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些事实说明:儿童不是白纸,成人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儿童应该是种子,他依靠自己的基因成长。当桃子长大成桃子时,我们应该尊重它,而不是指责,妄想得到

7、苹果。种子成长的过程需要的是物质和安全的保障,这些是家长和老师们该做的。二、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让师范生认识儿童文化挪威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认为,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他们自身拥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儿童世界具有不同于成人世界的特点,儿童文化自然也就有别于成人文化,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存在于成人文化之中。成人社会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建构着文化作用上的儿童。朱自强先生把儿童文化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本能的缪斯”儿童文化的艺术性,二是“儿童”:游戏者儿童文化的游戏性,三是“天真的生物性”儿童文化的生态性。下面,结合作品,认识儿童文化。(1)儿童的世界充满了想象。儿童文学大观园中想象意

8、味最浓的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神话传说、童话、卡通动漫等,这些体裁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根植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体现出强大的想象力,儿童读者最能从中产生共鸣。柯岩的儿歌坐火车写的正是儿童游戏的想象:“小板凳,摆一摆”就是火车,“我”坐上去手转转就是开火车,小朋友们坐板凳就是坐火车。谢采筏的幼儿诗蘑菇,描写“撑伞的我”通过森林时,由于森林的魔力作用会使“撑伞的我”变成一朵蘑菇,真是个奇妙的想象。彭俐的幼儿诗长颈鹿中描写小长颈鹿的脖子是因为不断寻找妈妈的理由才变长的,这样的想象令人忍俊不禁。还有大量关于天、地、人的神话传说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等,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撩拨着儿童的好奇心。童话中神秘的森林、可怕的咒语妖术、金灿灿的皇宫、美丽英俊的公主王子、丑陋歹毒的巫婆皇后、娇小可爱的拇指姑娘、滑稽善良的小矮人、拥有魔法的仙女、戒指、打火匣、金鱼有惊无险的大团圆喜剧故事情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存活法则,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等等,所有这些都令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如痴如醉,如沐春风般幸福不已。卡通动漫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孩子们的新宠。它从诞生至今,塑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