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3000字_第1页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3000字_第2页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3000字_第3页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3000字_第4页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3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f others treat you well, you must be able to repay you in the future. if others treat you badly, you must strive to be able to raise your eyebrows one day.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3000字 (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 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 18 %至 22 %。据中央教科所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2、研究 ” 小组抽样显示,甘肃、江苏和陕西三省某 5 县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 47.7 %。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在调查中发现,一般农村学校,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比例达到 70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 85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还将增加和提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将更加突出。(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具有规律性从时间上看,由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依赖逐渐增强,留守儿童的比例与年龄成正比关系。调查显示,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要低于初中,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

3、比例要低于高年级。此外,从区域上看,由于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分布具有从城市一集镇一村庄递增的规律。比如涪陵区江东片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就只有 18.7 %,作为集镇的蔺市镇小学为 38 %,而在行政区域调整中被撤并的五马乡原所辖五马小学为 44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一是亲情缺乏,心理失衡。涪陵区调查显示, 70 %的留守儿童 “ 十分想念父母 ” , 26 %的留守儿童 “ 偶尔想念父母 ” 。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二是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 36.7 %的留

4、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三是教育单一,安全难保。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四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

5、负疚感,于是采取 “ 物质 + 放任 ” 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 “ 读书无用论 ” 、 “ 拜金主义 ” 等错误思想抬头。五是留守儿童犯罪率逐渐上升。资料显示,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在押的未成年犯上海市籍与外省籍的比例: 年为 6 : 4 ; 年猛增至 3 : 7 。这七成少年犯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且这个群体已占未成年犯罪的 50 %以上。(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虽然中央和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少的规定和办法,如: “ 一帮一 ”

6、、 “ 手拉手 ” 、 “ 特别关爱 ” 、 “ 结又才帮扶 ” 、 “ 共享蓝天 ” 、 “ 关爱行动 ” 、 “ 寄宿制工程 ” 、 “ 心理阳光工程 ” , “ 代理家长制 ” 、 “ 留守儿童之家 ” 、 “ 爱心爸爸 ” 、 “ 爱心妈妈 ” 、 “ 四老 ” 家长培训班等。但应该看到,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广泛性的特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又必须依赖经济社会发展和突破体制障碍,所以目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上层关注多,基层措施少;专家呼吁多,部门落实少;局部活动多,整体受益少;短期工作开展多,长效机制跟进少。二、问题成因分析(一)社会整体发展

7、中存在农村劳动力欠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之间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城镇化,二是劳务输出。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 19 亿亩,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仅需 1.5 亿劳动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近 8 亿,农村劳动力 4.98 亿,剩余劳动力近 3.5 亿。按照要用城乡统筹解决中国 “ 三农 ” 问题的思路,必然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劳务输出是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由西部流向东部,由乡村流向城市。很多地方政府将劳务经济作为本地区 “ 第一经济 ” 来发展,加剧了

8、这一趋势。(二)留守孩子家庭多有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两大顽症教育意识薄弱,重养轻教。外出打工的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农业部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 “ 怕影响子女上学 ” 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 6.7 %。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教育意识淡薄。(三)学校教育中有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

9、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三、对策及建议建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抓好三大重点工程一要在继续实施 “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 的基础上积极推进 “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 。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 “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 还存在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寄宿的需要,很多学校还没有建成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即使具备寄宿条件的学校,接纳能力也很有限。另外还有管理的人员和经费欠

10、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第一,目前,要抓紧对 年以来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在第一轮工程结束后,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第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第三,寄宿学校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第四,积极推进 “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 ,努力缩小城乡间在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二要加速推进 “ 共享蓝天 ” 工程。 “ 共享蓝天 ” 工程启动以来,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是各级地方政府跟进乏力,尤其是在机构的设置和经费保障方面进展缓慢。为此建议:第一,加强督查和落实工作。第二,敦促尽快:成立专门机构。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尽快增加编制、配备人员成立一个专门的强有力的协

11、调机构。第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测评体系,落实工作经费。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关的督查、激励、信息反馈机制和测评体系,落实工作经费,为开展 “ 共享蓝天 ” 大行动提供组织和财力保障。三要尽快完善 “ 绿色通道 ” 畅通工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除了在 “ 留得住 ” 上做_外,还要在 “ 流得畅 ” 上想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问题由接人地负责。 (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 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 18 %至 22 %。据中央教科所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研究 ”

12、 小组抽样显示,甘肃、江苏和陕西三省某 5 县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 47.7 %。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在调查中发现,一般农村学校,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比例达到 70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 85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还将增加和提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将更加突出。(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具有规律性从时间上看,由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依赖逐渐增强,留守儿童的比例与年龄成正比关系。调查显示,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要低于初中,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比例要低

13、于高年级。此外,从区域上看,由于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分布具有从城市一集镇一村庄递增的规律。比如涪陵区江东片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就只有 18.7 %,作为集镇的蔺市镇小学为 38 %,而在行政区域调整中被撤并的五马乡原所辖五马小学为 44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一是亲情缺乏,心理失衡。涪陵区调查显示, 70 %的留守儿童 “ 十分想念父母 ” , 26 %的留守儿童 “ 偶尔想念父母 ” 。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二是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 36.7 %的留守儿童行

14、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三是教育单一,安全难保。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四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

15、于是采取 “ 物质 + 放任 ” 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 “ 读书无用论 ” 、 “ 拜金主义 ” 等错误思想抬头。五是留守儿童犯罪率逐渐上升。资料显示,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在押的未成年犯上海市籍与外省籍的比例: 年为 6 : 4 ; 年猛增至 3 : 7 。这七成少年犯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且这个群体已占未成年犯罪的 50 %以上。(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虽然中央和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少的规定和办法,如: “ 一帮一 ” 、 “

16、手拉手 ” 、 “ 特别关爱 ” 、 “ 结又才帮扶 ” 、 “ 共享蓝天 ” 、 “ 关爱行动 ” 、 “ 寄宿制工程 ” 、 “ 心理阳光工程 ” , “ 代理家长制 ” 、 “ 留守儿童之家 ” 、 “ 爱心爸爸 ” 、 “ 爱心妈妈 ” 、 “ 四老 ” 家长培训班等。但应该看到,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广泛性的特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又必须依赖经济社会发展和突破体制障碍,所以目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上层关注多,基层措施少;专家呼吁多,部门落实少;局部活动多,整体受益少;短期工作开展多,长效机制跟进少。二、问题成因分析(一)社会整体发展中存在农

17、村劳动力欠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之间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城镇化,二是劳务输出。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 19 亿亩,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仅需 1.5 亿劳动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近 8 亿,农村劳动力 4.98 亿,剩余劳动力近 3.5 亿。按照要用城乡统筹解决中国 “ 三农 ” 问题的思路,必然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劳务输出是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由西部流向东部,由乡村流向城市。很多地方政府将劳务经济作为本地区 “ 第一经济 ” 来发展,加剧了这一趋势

18、。(二)留守孩子家庭多有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两大顽症教育意识薄弱,重养轻教。外出打工的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农业部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 “ 怕影响子女上学 ” 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 6.7 %。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教育意识淡薄。(三)学校教育中有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三、对策及建议建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抓好三大重点工程一要在继续实施 “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 的基础上积极推进 “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 。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