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代有机合成近代有机合成 技术与方法技术与方法 分离与纯化分离与纯化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LC) 基本原理 TLC定义:把吸附剂铺在玻璃板上,将样品点在其 上,然后用溶剂展开,使样品中各个组分相互分离 的方法。这是一种简便、快速、微量的分离分析技 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分类:吸附薄层色谱、吸附薄层色谱、分配薄层色谱分配薄层色谱、离子交换薄 层色谱、分子筛薄层色谱等。 吸附薄层色谱基本原理: 不同物质与吸附剂(固定相)之间的吸附力不同;不同 物质在溶剂(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 当达到吸附和溶解(解吸)平衡时,不同的物质在固定 相和流动相之间便具有不同的质量分配比或平衡常数 (K)。这一过
2、程相当于一次固液萃取。 当流动相的向前移动时,相当于固液萃取的固液分离。 流动相中因含有较多的吸附力小、溶解性大的成分,因 此,相当于对此成份进行了一次富集。到达前方的各成 分会在新位置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重新形成分配平 衡。同时,原位置残留的各成分因新鲜溶剂的到来也会 在原位置重新形成分配平衡。此时相当于对原材料进行 二次萃取。 只要移动相是连续的,那么对原位置各成分的“萃取” 也就是不断的。经过多次“萃取”之后,原位置的易溶 成分优先被萃取完全,残留的将是吸附力强、溶解相差 的成分。这样便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分配薄层色谱的原理: 相当连续多次的液液萃取。与吸附色谱不同的是固定相固定相 和
3、流动相均是液体和流动相均是液体,固定相的液体由其它固体材料(支持 剂、载体或担体)来支持或载附,不随流动相的移动而移 动。因此,物质的分离是依靠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之间以不同的分配系数(K)连续不断地形成分配平衡 而实现的。 物质在薄层板上移动速度常用Rf值(比移值)表示,其定 义是: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f R 图 324 薄层色谱的 Rf值 影响Rf值的因素: p薄层的厚度 p吸附剂的种类、粒度、活度(吸附能力) p展开剂的纯度、组成及挥发性 p展开方式(上行或下行) p展开缸的形状、大小及饱和程度 p外界温度等。 Rf的特性和应用: 在固定条件下,特定化合
4、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 因此,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Rf值可以作 为该化合物定性检定的物理指标定性检定的物理指标,就像测定熔 点或其它物理常数一样。为了获得相同的色谱 条件,通常是把未知样和标准样同时滴加在同 一块薄板上。 (二)、吸附剂 吸附色谱: 最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硅胶、氧化铝,粒度一般为150300目 筛孔,其次是聚酰胺和纤维素,其粒度一般分别为70140 目筛孔和160200目筛孔。 氧化铝的极性比硅胶大,比较适用于分离极性较小的化 合物(烃、醚、醛、酮、卤代烃等);相反,硅胶适用于 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羧酸、醇、胺等)。 分配色谱 v支持剂: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等。 v固定相:
5、水、甲酰胺、石蜡油等。 薄层粘合剂及其他添加剂 v石膏(1015%)、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51%)、 淀粉(5%)、聚乙烯醇聚乙烯醇(0.51%)等。 v添加1.5%的硅酸锌锰(Zn2SiO4Mn),制成荧光板制成荧光板。 v加入硝酸银硝酸银可制成硝酸银薄板,用于分离含键的顺、反 异构体。 v添加硼酸硼酸制成的薄层板则可以分离单糖类化合物异构体。 (三)、展开剂及其选择 大原则:选择展开剂一般需要针对吸附剂的种类、活 度和被分离混合物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性质结构和性质等 情况综合而定。 小原则:被分离物质和展开剂之间的极性关系应符合 “相似相溶原理”。该原则可用于确定展开剂
6、的大致范 围。 单一溶剂的极性顺序为(从小到大):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 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 甲醇吡啶乙酸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从小到大): 苯 氯仿(1+1) 环己烷 乙酸乙酯(8+2)氯仿 丙 酮(95+5)苯 丙酮(9+1)苯 乙酸乙酯(8+2) 氯仿 乙醚(9+1)苯 甲醇(95+5) 苯 乙醚(6+4) 环己烷 乙酸乙酯(1+1)氯仿 乙醚(8+2)氯 仿 甲醇(99+1)苯 甲醇(9+1)氯仿 丙酮 (85+15)苯 乙醚(4+6)苯 乙酸乙酯(1+1) 氯仿 甲醇(95+5)氯仿 丙酮(7+3)苯 乙酸乙 酯(3+7)苯 乙醚(1+9)乙醚
7、甲醇(99+1)乙 酸乙酯 甲醇(99+1)苯 丙酮(1+1)氯仿 甲醇 (9+1) 四、基本操作 1薄层板的选择和铺制 (1)薄板的选择 最常用的薄板是玻璃板是玻璃板,其大小选 择:根据目的、样品量、组分的数目多少和展开的方 式等综合而定。 小量制备:待分离组分总量在0.51g左右,可采用 400mm350mm的薄板13块即可。 预试或定性分析:用单项展开时,多用载玻片 (200mm50mm,200mm25mm或75mm25mm)。 双向展开或小量制备时,一般采用200mm200mm或 400mm200mm的大板。 玻璃板要求:平整、光滑、干净。 (2)制板方法:干铺法和湿铺法 干铺法 概念
8、:就是将吸附剂颗粒或粉末均匀地平铺在玻璃 板上的方法,所制得薄板称为干板。 吸附剂粒度要求:一般为150200目左右。 涂铺方法:把玻璃板平放在平台上或实验台面上, 先将吸附剂大致平摊在玻板上,然后两手握住一根 带有两个套圈的粗玻璃棒,按照图所示方向推动, 把多余的吸附剂除去,便可得到一块均匀的薄板。 玻棒套圈可以用塑料管或胶布等制成。 两个套圈的厚度和距离,便是薄层的厚度和宽度。 图 326 薄层干铺法 1 玻板 2玻棒 3厚层套圈 4导轨套圈 5薄层 湿铺法 概念:将溶剂或含粘合剂的溶剂和吸附剂按一定的比例, 一般硅胶为30g/(7590) ml,氧化铝为25g/50ml,加到一 起,调成
9、糊状,然后再将糊状物均匀的铺在薄板上的方法。 湿铺法的操作步骤: 调糊 硅胶G、氧化铝G、硅胶GF254或不含粘合剂的吸附剂如硅 胶H、氧化铝H的充分调匀,均是取1份吸附剂,加入23 份水。 用用CMC作粘合剂作粘合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0ml, 加硅 胶H(200250目)30g或氧化铝50g,充分调匀后,即可 涂铺。 用淀粉作粘合剂时用淀粉作粘合剂时:取硅胶H(200250目)0.95 份,加0.05份淀粉(可溶性淀粉不能用),加水 23份,将容器放在沸水浴上加热,不停搅拌下 煮沸5分钟,直到获得最大的粘稠度,再加水1份, 再煮12min,调匀,冷后涂铺。 纤维素粉作粘合剂纤维
10、素粉作粘合剂:纤维素粉1份,加水(或丙酮) 56份调成糊状后涂铺。 聚酰胺作粘合剂:聚酰胺作粘合剂:聚酰胺1g,加6mL 85%甲酸, 搅拌溶解后,再加70%乙醇3mL,调匀后,便可涂 铺。 p 薄板的后处理:晾干后,活化。 p 硅胶板一般在105,最高不超过128 ,烘箱中烘烤半小 时,冷却后取出在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p 作为分配色谱的硅胶薄层板无需活化,在室温下放置 12h24h后即可使用; p 氧化铝板200220活化4h,得活性为级的板。150 160 活化4h,得活性为级的板。 点样 点样工具:微量注射器;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 点样方法:液体直接点样法液体直接点样法;固体添埋法。
11、样点式样:点型点型;线型;条型。 点样应注意的问题: 点样斑点的大小:一般点样斑点直径不大于3mm; 点样量:0.25mm薄层,一般点样量为几微克几百微克 作定性分析;2mm层厚,点样量可达几十毫克几百毫 克作制备。 点样位置:距底边约1.52cm的起始线上,点与点之间的 距离一般为1.52cm。 图328 各种点样方式示意图 4展开/展层 展开/展层的概念: 展层的容器:除了专用的色谱缸色谱缸外,常见玻 璃标本缸、染色缸、广口瓶、大量筒、大试 管等可作为其代用品。 展层方式:上行法上行法、下行法、双向法、梯次 上行法。 (1)上行法:有倾斜上行法或垂直上行法两种。软板 则只能与平面成约15的
12、近水平倾斜放置。 上行法展开的距离一般为1015cm,展开时间约为 30min左右,最快者只需几分钟,最慢者需23h。 (a)倾斜上行法展开 (b)直立式展开 1色谱缸 2薄层板 3展开剂 1色谱缸 2薄层板 3展开剂 4展开剂蒸气 图 329 (2)下行法:薄层样点朝上,展开剂是从上向下通过 薄层。展开剂与薄层之间是通过滤纸条或纱布条作为 桥梁进行转移的。由于展开剂受吸附和重力的双重作 用,因此,下行法展开速度较快。 (3)双向展开法:适用于方形板。先沿X轴展开,然 后再换用另外一种展开剂沿Y轴展开。此法常用于某些 复杂成分或Rf值较小的成分的展开,氨基酸分离就常 用此法展开。 (4)递次单
13、向法/多次单向法:先用一种展开剂上行展 开后,再在同一方向用同一种或换成另外一种展开剂 展开,如此反复多次,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这种 方法称为递次上行法,可适用于不易分离的化合物的 分离。 5显色/检出 显色/检出的概念: 检出方法: 物理法紫外光照射紫外光照射 化学法喷洒化学试剂 显色剂种类: 通用显色剂; 选择性显色剂; 专属性显色剂。 喷洒工具及方法:喷壶;喷洒显色剂要在展开剂未干之 前进行,喷壶与薄层的距离应在约3040厘米,显色后, 要立即用铅笔或打头针把斑点位置标出,以便下步测量 Rf值,并把薄层色谱图描绘下来。 6Rf的测量及定性、定量测定 Rf值测量:斑点轮廓斑点重心位置斑点
14、中心到点样 原点距离展开剂前沿到点样原点距离Rf值计算 定性分析: 标准物质比较法比较样品和标准物质在同一薄板上 的Rf值; 仪器分析法将斑点物质分离出来,用仪器测定其物 化性质并与已知物的物化性质比较。 吸附柱色谱 柱色谱是将吸附剂填充到一根玻璃 管或金属管中进行的色谱技术。这 种方法可以用来分离大多数有机化 合物,尤其适合于复杂的天然产物 的分离。适用于分离和精制较大量 的样品。 硅胶色谱 (一)吸附剂与洗脱剂 根据待分离组分的结构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洗脱剂 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1吸附剂的要求 对样品组分和洗脱剂都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在洗脱剂中 也不会溶解。 对待分离组分能够进行可逆
15、的吸附,同时具有足够的吸附力, 使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能最快地达到平衡。 颗粒形状均匀,大小适当,以保证洗脱剂能够以一定的流速 (一般为1.5mLmin-1)通过色谱柱。 材料易得,价格便宜而且是无色的,以便于观察。 2、常用吸附剂的种类:硅胶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硅酸镁、滑石 粉、氧化钙(镁)、淀粉、纤维素、蔗糖和活性炭等。 3、几种常见吸附剂的特性 (1)氧化铝:市售的层析用氧化铝有碱性、中性和 酸性三种类型,粒度规格大多为100150目。 碱性氧化铝(pH910):适用于碱性物质(如胺、 生物碱)和对酸敏感的样品(如缩醛、糖苷等), 也适用于烃类、甾体化合物等中性物质的分离。但 这种
16、吸附剂能引起被吸附的醛、酮的缩合。酯和内 酯的水解、醇羟基的脱水、乙酰糖的去乙酰化、维 生素A和K等的破坏等不良副反应。所以,这些化合 物不宜用碱性氧化铝分离。 酸性氧化铝(pH3.54.5):适用于酸性物质如有机 酸、氨基酸等以及色素和醛类化合物的分离。 中性氧化铝(pH77.5):适用于醛、酮、醌、苷 和硝基化合物以及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的物质如酯、 内酯等的分离,也可以用来分离弱的有机酸和碱等。 (2)硅胶硅胶:硅胶是硅酸的部分脱水后的产物,其成分是:硅胶是硅酸的部分脱水后的产物,其成分是 SiO2xH2O。柱色谱用硅胶一般不含粘合剂。柱色谱用硅胶一般不含粘合剂。 适用范围:非极性和极性化
17、合物,适用于芳香油、萜类、 甾体、生物碱、强心甙、蒽醌类、酸性、酚性化合物、磷 脂类、脂肪酸、氨基酸,以及一系列合成产品如有机金属 化合物等。 (3)聚酰胺:色谱用聚酰胺主要包括尼龙6(聚己内酰胺) 和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两种,分子量一般在 1600020000,其亲水性和亲脂性均较好,因此既可分离 水溶性成份,也可分离脂溶性成分。可溶于浓盐酸、甲酸 及热的乙酸、甲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于乙酸和苯 酚等;不溶于醇、氯仿、丙酮、乙醚、苯等;对碱稳定, 对强酸可水解。 分离对象:能与聚酰胺形成氢键的化合物,如酚类、 酸类、醌类、硝基化合物及含羟基、氨基、亚氨基的 化合物及腈和醛等类化合物
18、。 聚酰胺在水中吸附能力的规律: 形成氢键的基团(如:酚经基、按基、酪基、硝基等) 越多,则吸附力越强。如:丁二酸丁酸 OH HOOH OH OH OH 形成氢键的位置与吸附力有很大关系。对位、间位酚羟基 使吸附力增大,邻位使吸附力减小。如: 芳香环、共轭双键多者吸附力大,少者吸附力小。如: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若形成分了内氢键,则使化合物的吸附力减小。如: (4)硅酸镁:中性硅酸镁的吸附特性介于氧化铝和硅胶 之间,主要用于分离甾体化合物和某些糖类衍生物。为了 得到中性硅酸镁,用前先用稀盐酸,然后用醋酸洗涤,最 后用甲醇和蒸馏水彻底洗涤至中性。 OH O O H C
19、OOHHO 3吸附剂的活度及其调节 p 吸附剂的活性取决于它们含水量的多少,活性最强的 吸附剂含有最少的水。吸附剂的活性一般分为五级吸附剂的活性一般分为五级, 分别用、和表示。数字越大,表示活数字越大,表示活 性越小性越小,一般常用。 p 向吸附剂中添加一定的水,可以降低其活性。反之, 如果用加热处理的方法除去吸附剂中的部分水,则可 以增加其活性,后者称为吸附剂的活化。 4、实验操作 吸附剂用量的确定柱子的选择装柱柱留体积 的测量加样或拌样洗脱分部收集检测合 并浓缩 硅胶: 吸附色谱1g样品/2050g ,特例1g样品/500 1000g,用前最好120C 烘24h,可不做活性测定。 分配色谱
20、1g样品/1001000g,特例1g样品 /10000g。 色谱柱的选择: 有玻璃柱玻璃柱和不锈钢柱两种; 径长比一般为1:101:20,特例1:40; 内壁光滑均匀,上下粗细一样,管壁无裂缝,活塞密封 良好; 根据吸附剂用量(体积)确定柱子的大小。 装柱:有干装法和湿装法两种。 干装法在下端减压抽气的同时,将吸附剂通过长径 漏斗缓缓到入柱内。 湿装法准确加入一定体积的溶剂,然后缓慢加入 吸附剂,必要时可轻敲柱壁,排除多余溶剂,计算柱留体 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倒入称量好的吸附剂,间 歇性搅拌数次,静置过夜,次日在搅拌下装柱,计算主留 体积。 加样: 将样品溶于合适的溶剂,在不扰动吸附剂层
21、面的 情况下,加到柱体上面。最后在用少量清洁溶剂对 主壁洗涤23次; 将样品溶于合适的溶剂后,在搅拌下加入样品量 35倍的吸附剂,晾干至粉末状,然后在不扰动吸 附剂层面的情况下,加到柱体上面。 洗脱 必须注意在洗脱的过程中,尤其是开始阶段,不能 扰动层面。洗脱速度一般为每分钟流出1/200柱留体 积左右。对于梯度洗脱需注意标记不同溶剂的分界 管号。 The end of this section 表 16 常用干燥剂 干燥剂酸碱性适用范围备注 CaCl2 中性烃、卤代烃、烯、酮、醚、硝基化合物、 中性气体 吸水量大、作用快、效能不高、作初步干燥用,30 以上失水,不能作醇、酚、酯、酸类的干燥。 Na2SO4 中性酯、醇、醛、酮、酸、腈、酚、酰胺、 卤代烃、 硝基化合物和其他不能用 CaCl2 干燥的化合物 吸水量大、作用慢、效能差、作初步干燥用, Na2SO410H2O 在 33以上失水。 MgSO4中性酯、醇、醛、酮、酸、腈、酚、酰胺、 卤代烃、 硝基化合物和其他不能用 CaCl2 干燥的化合物 比 Na2SO4作用快、效能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安全培训
-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课件
- 七下数学九章试卷及答案
- 成语猜猜猜课件
- 个人信用担保借款合同与个人信用贷款借款合同7篇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1.2 1~5各数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课件
-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二节圆与方程第1课时系统知识-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讲义含解析
- 古墓群安防工程施工方案
- 水管房屋维修方案范本
- 电力行业个人工作总结
- 特种工作作业人员体格检查表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礼仪(PPT53页)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
- 《尚艺发型标准剪裁》PPT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
-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共107页)
- 年产万吨碳酸饮料厂的工艺设计
- 流砂过滤器设计说明书
- T∕CISA 065-2020 高炉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