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三:三角形_第1页
中考复习之三:三角形_第2页
中考复习之三:三角形_第3页
中考复习之三:三角形_第4页
中考复习之三:三角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复习之三:三角形1.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 大于第三边,两边的 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 稳定性,四边形 稳定性. (1)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2)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4.n边形内角和等于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 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 .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角相等,简单说成:等边对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 ,简单说成:三线合一.7.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 也相等,简单说成:等角对等 .8.等

2、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9.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 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的一半; (3)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1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1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做 顶点,重合的边叫做 边,重合的角叫做 角

3、.1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1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边边或SSS: 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或SAS:两边和它们的 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或ASA:两角和它们的 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或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 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或HL: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15.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 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 的距离相等.例1 如图,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钉上AB、CD两条木板条,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分

4、析:钉上AB、CD木板条后,在上方形成两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防止门框变形.答案:三角形的稳定性.例2 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度.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12,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2)180=1800.答案:1800点评:多边形的内角和由边数确定,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例3 在ABC中,若AB=8,BC=6,则第三边AC的长度m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且小于两边之和,故8-6m8+6,即2m14.答案:2m14例4 如图,AC、BD相交于一点O,A=D,请你再补

5、一个条件,使得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 .分析:已有A=D,AOB=DOC,只需再给出一边对应相等.答案:AO=DO或AB=DC或OB=OC.例5 如图,在ABC中,C=90,ABC=60,BD平分ABC,若AD=6,则CD= .分析:易见ABD=CBD=A=30,所以BD=AD=6,CD=BD=3.答案:3点评:作DEAB于E,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也可求出CD,读者不妨一试.例6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 .分析:当70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时,顶角为110,则底角为35;当70为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时,底角为110,这不可能.答案:35例7 已知:如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6、为10,底边为16,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分析:作CDAB于D,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CD=6.答案:48例8 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DE,ACDF. 求证:AB=DE. 证明:ABDE, B=E. ACDF, ACB=DFE. FB=CE, FBFC=CEFC,即BC=EF. ABCDEF. AB=DE. 例9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求证:BDFCEF. 证明:在ABE与ACD中,ABEACD. ABE=ACD.在BDF与CEF中, BDFCEF.例10 已知:如图,在ABC中,DB=BC,点E是CD的中点,点

7、F是AB的中点. 求证:EF=AB. 证明:连结BE.DB=BC,点E是CD的中点,BECD.又点F是AB的中点,EF=AB.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2cm,3cm,6cm(C)4cm,6cm,8cm (D)5cm,6cm,12cm 2.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8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4cm (B)5cm (C)6cm (D)13cm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6,另一条边长等于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9 (B)12 (C)15 (D)12或15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

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5 (B)6 (C)7 (D)85.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1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n (B)n+1 (C)n+2 (D)n+36.(2006年)七边形的外角和是( ).(A)360 (B)720 (C)900 (D)12607.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4 (B)5 (C)6 (D)78.(2003年)四边形ABCD中,A、B、C、D的度数之比是2:3:4:3,那么D的度数是( ).(A)60 (B)75 (C)90 (D)1209.如图,ABC中,A=70,B=6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则A

9、CD等于( ).(A)100 (B)120 (C)130 (D)15010.(2008年)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的度数为5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为( ).(A)50 (B)65 (C)130 (D)50或6511.如图,在ABC中,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A)315 (B)270 (C)180 (D)13512.如图,AB=AC,BD=BC,若A=40,则ABD的度数是( ).(A)20 (B)30 (C)35 (D)4013.(2000年)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A=58,那么BCD等于( ).(A)58 (B)32 (C)45 (D)2614.(200

10、3年)如图,ABC中,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如果DE=3,那么AB等于( ).(A) (B)6 (C)9 (D)15.(2007年)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C=12,则DE的长是( ).(A)4 (B)5 (C)6 (D)716.已知:如图,ABC中,ADBC,BEAC,AD=8,BC=12,BE=10,则AC=( ). (A)9.2 (B)9.4 (C)9.6 (D)9.817.六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 (A)7条 (B)8条 (C)9条 (D)10条18.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DEBC,CE=3,则AB等于( ). (A)11 (

11、B)12 (C)13 (D)1419.以线段a,b,c为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6,b=3,c=2 (B)a=5,b=6,c=8 (C)a=8,b=17,c=15 (D)a=3,b=4,c=620.如图,中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外面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 ). (A)S1S2=S3 (B)S21S22=S23 (C) (D)以上都不对21.(2001年)下面四组条件下,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个三角形的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两个三角形的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C)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 (D)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22.下列

12、说法中,准确的是( ).(A)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角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2003年)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把玻璃带到店里去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A)带去 (B)带去(C)带去 (D)带去24.(2004年)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不与O重合),过P分别向角的两边作垂线PD、PE,垂足是D、E,连接DE,那么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共有( ). (A)3对 (B)2对 (C)1对 (D)没有25.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cm,

13、以这个三角形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A)8cm (B)12cm (C)15cm (D)18cm26.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27.(选做)如图,在RtABC中,A=90,AB=AC=8,点E为AC的中点,点F在底边BC上,且FEBE,则CEF的面积是( ). (A)16 (B)18 (C)6 (D)728.(2000年)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2,那么第三边长为 .29.(2007年)等腰三角形一边为5cm,另一边长为11cm,则

14、它的周长是 cm.30.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7,另一边长为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31.(2006年)在ABC中,A=72,AB=AC,则B的度数是 .32.在ABC中,A:B:C=1:1:2,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33.如图,ACBD,A=40,D=25,则BFD= . (第33题图) (第34题图)34.已知:如图,B=50,C=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DC= .35.已知:如图,AD、C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AC=80,B=40,则COD= .36.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 度.3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18,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度.38.一个多

15、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3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4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1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4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顶角的2倍,则底角为 度.42.已知:如图,E=70,BD垂直平分AE,则ABC= . (第42题图) (第43题图)43.如图,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CD=6,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4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腰长为8cm,则底边上的高为 cm.45.如图,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BC=12,则AD= . (第45题图) (第46

16、题图)46.如图,1=C,ABC的周长为27,AC=6,则ABD的周长为 .47.如图,AB=AD=DC,C=35,则B= 度.48.在RtABC中,C=90,B=60,BC=2,则AC= .49.在RtABC中,C=90,A=30,AC=10,则BC= .50.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长为 .51.如图,在ABC中,ADBC于D,AB=AC=5,BC=8,则AD= .52.(2001年)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长为1cm,那么它斜边上的高为 cm.5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4cm,则其腰上的高为 cm.54.(2002年)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3c

17、m,那么它的一条高为 cm.55.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BC=6,AC=8,则CD= . (第55题图) (第56题图)56.如图,ABC中,AB=5cm,BC=12cm,AC=13cm,那么AC边上的中线BD的长为 cm.57.放学了,扎西和卓玛从学校同时回家,扎西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向南走,卓玛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向东走,4分钟后他们相距 米.58.(选做)如图,ABC中,ABC的平分线交AC于E,BEAC,DEBC交AB于D,若BC=4,则DE= . (第58题图) (第59题图)59.(选做)把两块含有30的相同的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连结AE,若AC=6c

18、m,则ADE的面积是 .60.(2007年)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E,ABCD,BE=DE. 求证:AB=CD.61.已知:ABDC,AEBD,CFBD,BF=DE. 求证:ABECDF.62.已知:如图,AB=AD,BC=DC. 求证:B=D.63.已知:如图,CDAB,BEAC,OB=OC. 求证:1=2.64.已知:如图,AD=BC,AC=BD. 求证:AE=BE.65.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点E在AC上,CE=BC,过E点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FC.66.已知:如图,ADBC,AD=BC,E为BC上一点,且AE=AB. 求证:DE=AC.67.(选做)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 求证: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