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本节内容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为后面深入学习蛋白质、核酸、糖类等内容进行了铺垫。本节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第二部分介绍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要重点突破。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细胞
2、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等。但对于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等尚不清楚。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初中生物内容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哪些生物组织中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但是对于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陌生的,仅知道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因此,学生在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策略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通过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
3、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图和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图,并且向学生介绍何为鲜重和干重,以及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和基本元素等。2、利用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时,如果由教师直白地讲解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解,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能力。3、通过请学生课前预习“检测生物组织中
4、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后,教师再加以总结。教师要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的注意事项等。最后,播放相关实验操作视频加深巩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说出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理解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4)了解细胞鲜重和干重状态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5)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利用图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五、教
5、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等。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意图复习提问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上一章学习的内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小到大的排序是怎样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本质区别是什么?同非生命的物质一样,细胞也是由分子组成的。细胞具有生命特征,那组成细胞的分子与组成非生命物质的分子相比有无特殊之处呢?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答案。复习已学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教师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
6、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表中信息。教师小节:组成细胞的元素在地壳都能找到,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而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差异性。引导学生读表提取信息,通过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组成细胞的元素教师活动:提问:组成细胞的元素有多少种?它们在含量上有何差别?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小节:按照含量的多少把元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量元素(C、H、O、N、P、S、K、Ca、Mg),一类是微量元素(Fe、Mn、Zn、Cu、B、Mo)。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和2-2,解释鲜重和干重的含义,并提出问题:从表中可以看
7、出,细胞鲜重和干重状态下,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分别是?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分别是?学生活动:识图、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小结:碳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并说明原因;碳、氢、氧、氮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并说明原因。教师活动:既然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那么,是不是说它们在生物体内可有可无呢?学生活动:相互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小结: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但其作用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较为容易理解学习这部分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师活动:提问:组成细胞的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呢?
8、利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图表。学生活动:分析图表,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什么?3、是不是所有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都是一样呢?4、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者蛋白质? 由教师直白地讲解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利用“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解,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能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师活动:请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本上的实验,提出相关问题或不清楚的地方,之后教师在分别对四个实验进行讲解。一、还原糖的检测实验原理: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
9、淀。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这些糖类结构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先配现用,甲液乙液等量混合使用。介绍实验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1、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刚开始不是无色的,是淡蓝色。2、 鉴定的时候需要水浴加热,50-65。二、脂肪的检测实验原理:脂肪可被苏丹(苏丹)染成橘黄色(红色)。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1、 染色时间不宜太长;2、 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三、蛋白质的检测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NaOH溶液 B液0.01g/mL CuSO4
10、溶液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1、 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1ml A液,再加入4滴B液。2、 直接观察颜色变化,不需要加热。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并列表比较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包括成分、鉴定物质、添加顺序、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四、淀粉检测实验原理:淀粉与碘液变蓝色。教师小结:物质鉴定实验中的几个易错问题:(1)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材料要求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富含淀粉)、甘蔗、甜菜(富含蔗糖)。(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3)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的鉴定。(4)先混合再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即先加A液,再加入B液(不能过量)双缩脲试剂。最后观看上述实验操作视频,加深巩固所学的内容。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板书设计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磁科护理工作总结
- 教育培训行业工程师工作总结
- 电商供应链管理总结
- 初中班主任工作感悟与反思
- 婚纱店前台工作心得
- 教育科研行业教学改革建议
- 2024年度企事业单位聘用司机及车辆安全培训服务合同3篇
- 得寿山石默想语文阅读理解
- 白鹅微课程设计
- 波形发生器的课程设计
- 《销售人员回款培训》课件
- GB/T 45008-2024稀土热障涂层材料锆酸钆镱粉末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保险公司2024年工作总结(34篇)
- 物理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沈阳理工大学
- 应用数理统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
- 文艺复兴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创新转化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