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测量设备及测量特点 23.1.测量设备 23.2 工程施工测量特点 53.3 人员安排 5四、平面控制网 64.1 布网要求: 64.2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64.3 建筑坐标系的建立 64.4 首级平面控制网 74.5 二级平面控制网 74.6 三级平面控制网 8五、高程控制网布设 95.1 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 95.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95.3 标高竖向传递 9六、放线管理 106.1 主体结构测量定位做法: 106.2 精细化管理放线要求: 11七、沉降观测控制 13八、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8九、施工测量管理 239.1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 239
2、.2 测量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检定规程JJF 1118光学经纬仪GB/T 3161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JJG 414光电测距仪GB/T 14267水准仪GB/T 10156工程概况西安融创御园项目整个地块位于西安 市莲湖区,整个项目用地北至规划路,东 至桃园北路,西南临公共绿地。项目规划 净用地面积为5.088公顷;地块用途性质 为居住。地块南北向最长处约180米,最 窄处约65米,东西向长约440米。本工程 总建筑面积约为73225.3
3、6平方米,为集住宅、配套商业设施齐全的大型社区进场后,业主提供BM1、BM2两个市政基准点。编制依据御园项目结构、建筑施工图及图纸答疑等文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测量设备及测量特点3.1.测量设备各项目须备齐放线所具备的测量工具以及标识工具,精密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 测,合格后方可在施工现场使用;针对精密仪器须建立检测、维护及使用台账进行 统一管理。全站仪水准仪激光铅锤仪50m大卷尺线垂墨斗5m小卷尺44* n 7 a ST4 3 Zi3II* s rEki 激光扫平仪棱镜塔尺铅笔耐久水笔优质喷漆镂空雕版测量设备登记台账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编号检验日期检验状态合格证编号责任人备注所有精密仪器建议
4、测量仪器台账统一管理,定期维护与保养必须经过计量检测,合格后才允许在施工现场使用本工程测量定位主要采用 RTS632曲站仪1台、DT202C电子经纬仪1台、DS32 水准仪4台;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和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本工程采用直角坐标法 进行平面放样。序号器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器具用途1电子全站仪RTS632B1轴线、楼型控制放线2电子经纬仪DT202C1墙、柱、梁定位放线3钢卷尺5m/10m/50m90/30/9定位放线4水准仪DS324标高控制5垂直仪WILD2垂直投点6托线板2000X 150X 1236砖墙面、楼地面垂直度控制7塞尺36墙面、楼地面垂直水平控制8回弹仪HT225S1混凝
5、土强度测试9稠度仪1测试砂浆稠度10天平200g1测试砂浆比重3.2工程施工测量特点3.2.1由于本工程建筑层数较多,属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 和外观质量,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测精度高,所用仪器和测法要适应结构类型、 施工方法和场地条件。3.2.2由于建筑平面、立面造型复杂,故要求测量放线方法能因时、因地制宜, 灵活适应,并需配备相适应的专用仪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2.3由于建筑工程量大,为保证工程的整体性和各局部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开工前先测设足够精度的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控制网点在整个施工期间能 准确、牢固地保留至工程竣工。3.2.4由于天气的变化、材料受力变
6、形及地基的下沉等影响,在施工测量中,就 必须根据有关的规律预估和预留变形量。如测设标高时,应预留结构下沉;在控制 建筑物垂直度时,应考虑日照变形的影响等等3.2.5在施工期间要按规范与设计图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的变形监测和建筑物 本身的变形观测,竣工之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继续观测。3.2.6施工测量要与监理等各方面密切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 放线方案。测量放线时严格遵守施工放线的工作准则。每步都检验与校对。3.3人员安排高层多层别墅土建阶段装修阶段土建阶段装修阶段土建阶段30万平米18人18人18人18人20人根据建筑面积,我项目部建筑面积为 1020万平方米之间,配置10人测量放线专
7、职人员四、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分三级布设:一级控制网为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至少二个) ;二 级控制网为基坑边提供外控依据的主控轴线点;三级控制网即为建筑轴线网。4.1 布网要求:4.1.1 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4.1.2 依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布设。4.1.3 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1.4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符合规范相应要求。4.1.5 形成有机整体。4.2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4.2.1 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4.2.2 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4.2.3 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
8、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2.4 控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4.3 建筑坐标系的建立4.3.1 控制点的建立先用RTS632B全站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 制点,并定期(二星期左右)复测一次。控制点的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 划十字线。并在控制点外砌 500mm咼砖墙,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 上加盖,防止垃圾等杂物进入。4.3.2 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
9、规范要求。4.3.3 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 RTS632B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度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4.4首级平面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的城市测量平面控制点和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图,采用全站仪测设和校核,结合现场情况,采用符合导线测量方法,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见图 4.4 )注:图中BM1 BM2为市政H级测量控制点。图4.4 一级控制网示意图井盖400永久水遛点4.5二级平面控制网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依据,平面控制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围墙内基坑边,为三
10、级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控制点测量(见图 4.5)4.6三级平面控制网三级平面控制网以二级平面控制网为依据,用于楼层控制轴线的测放。根据结 构形式,按地上、地下分开布置。4.6.1地下部分三级平面控制网采用外控法投测(见图 4.6.1);4.6.2地上结构控制网测设采用内控法投测(见图462)TnIt丄划TTtm、口肝rrprTTM 卽M山皿血战呻M HiShTSk 4mill图462主塔楼测量控制点布置图五、高程控制网布设5.1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高程控制网依据甲方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5.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
11、为了 保证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复测。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基坑边上。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每 段布设23个控制点。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用清水冲刷掉墙面浮土,薄抹一层水 泥砂浆,做成一块10cm 10cm的平整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涂上红色“”标志,并在旁侧注明相对标高。5.3标高竖向传递标高传递在现场场地质比较稳定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三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甲方、监理方踏勘选定。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S2级水准仪,在指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引测 一地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应小于土 5Vn mm(n为测站数)。楼层的标高
12、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为便于各层使用 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土 0.000水平线在各 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 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按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收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 误差控制在土 3mn以内。在 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什么样校核。H2=H1+ b1+a2-a1-b2 公式( 1)其中: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al S1水准
13、仪在钢尺读数;a2 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bl 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b2 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1)仪器观测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2)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3)当从 0.000 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4)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5)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 的质量要求。六、放线管理6.1 主体结构测量定位做法:为了满足精度要求,在楼板上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 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轴线的依据。内
14、控点设在一层楼面 上,共四点,以一块150mM 150mrK 10mm勺铁板作为标志,在浇筑一层楼面混凝土 时埋设固定好,然后用电子全站仪精确测定其位置并刻上十字丝表示点位,以后各 层面预留200mM 200mmfL洞、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将垂直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 经过中整平后打开电源开关,由望远镜向天顶垂直方向发出激光,并通过在楼板上 事先预留好的孔洞投射到接收靶上(接收靶用半透明有机玻璃制成) ,由靶旁标点员 用水笔或玻璃铅笔标出靶上的光斑中心。由于始终以底层内控点为投测依据,不仅避免了逐层向上投测易产生的累计误 差,而且由垂直仪设在底层室内,各种振动干扰相对较少,又不受大风、强光等气
15、候因素影响,因此仪器稳定、操作简便、精度可靠(铅直精度可达1/20000以上)只是实测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仪器。得到投测点位后,将全站仪搬到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设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 水平角。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 放样。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预留孔洞用盖板上以保安 全。结构放线采用双线控制,控制线与定位线间距按照300mn引测;轴线、墙柱控制线、周边方正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同时引测;结构墙体内预埋线盒采用结构控制 线、结构50cm线做精确定位;模板安装完成后,按照装修图纸在模板上做水电预埋 的精确定位。6.2精细化
16、管理放线要求:按业主要求,根据重要性等级和放线先后顺序等将精细化放线管理分为三级体 系:其中楼层方正性控制线为平面控制依据,建筑一米线为高度控制依据,根据方 正性控制线和建筑一米线可建立套内控制体系,称为一级控制体系(方正性控制线 和建筑一米线称为一级线);由套内方正性控制线可引测室内控制线,以此作为各 房间室内平面控制依据,室内控制线和建筑一米线可建立各房间室内控制体系,称 为二级控制体系(室内控制线称为二级线);其余控制线为房间内各墙体、门窗及部品部件等的位置控制依据,称为三级控制体系(其余控制线称为三级线)。二级线必须由一级线引测,三级线必须由一级线或二级线引测。重要性分级名称放线时间放
17、线位置作用检查标准移交及保护备注级方正性控制 线本 层墙 柱钢 筋绑 扎前结构底板所 有平面 控制和 定位线 引测依 据。地面 有墨线及 文字标 识。土建总包施工地坪之前应将方正性控制线返至天棚 进行保护,并在后期移交装修 总包。每户均有十字或井字通 线;应从原始点 引测,且没4层必须重新设置原始引测点。图例级层主要性分筑一米线体完内控制线有高度控制线构墙层墙柱钢筋绑扎前构底和定位线的引测依据。装线和定位线的引测依据。体隔墙定位线面找平层完成台方正线线时层主体完层找平层施工层墙柱钢筋绑扎前线位构底构底位砌体或轻质隔墙位置。制找平层高度。制阳台方正性;实现地砖定尺。每个房间、每面墙均有墨线及文字
18、标识。每个房间地面均有墨线及文字标识。检查标准有砌体或轻质隔墙的位置有墨线及文字标识。每个房间、每面墙均有墨线及文字标识。各户型的阳台地面均有墨线及文字标识。砌体抹灰阶段应在每面墙上至少留一个标高点进行保护,抹灰完成后再恢复该线。土建总包施工地坪之前应将室内控制线返至天棚进行保护,并在后期移交装修总包。移交及保砌体或轻质墙板施工完成后应在墙面补放该线。室内控制线必须闭合,砌体放在离墙面抹灰完成面300mrr位置,免抹灰墙体放在离清水墙面300mm位 置。备注L图例重放要性分要性分杆定位线卫间门洞和窗洞标卫间窗洞定位放线时间阳台反坎及侧边墙体完本层主体完成本层主体完成线位台反坎及侧边墙体构墙作用
19、定位栏杆。控制窗洞和安装点位高度。实现厨卫间瓷砖定尺加工。检查标阳台反坎及侧边墙体有定位中心墨线及文字标识。厨卫间门洞和窗洞附近墙面有墨线及文字标识。厨卫间天棚洞口有墨线及文字标识。框安装线装定位线放线时间本层砌体完成本层主体完成线位窗窗台板棚及结构底板作用控制窗框左右和进出位置;实现窗台石材定位安装点位。检查标窗台板上有墨线及文字标识。水管定位线、安装管线、开关面板位置及高度标识。移交及保护移交及保护备注备注采用全砼外墙或PC外墙项目放线时间为本层主体图例I诫國图例完成。七、沉降观测控制7.1 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7.1.1 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
20、由建设单位提供的 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 水准控制网。要求:7.1.1.1 本建筑变形测量等级为二级水准测量, 其水准基点的设置、 观测设备及 所采用的观测方法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执行。沉降观测点平面位置详见结构平 面。7.1.1.2 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 并且场区内各水准 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7.1.1.3 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 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 水准点的埋 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 1.5 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 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7.1.2
21、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 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 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7.1.3 沉降观测 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首层施工完毕即观测一次,以后每施 工完一层观测一次。竣工验收以后,第一年不少于 4 次,第二年不少于 2 次,以后 每年 1 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对于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沉降观测结果应及时抄送设计院。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 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
22、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 期观测两次后决定。7.1.4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 进行平差计算, 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 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 c= HNi, N = 1N表示某个观测点,1表示 观测周期数(1= 1, 2, 3)且H1 = H0累计沉降量: c (n), n表示观测点号。7.1.5统计表汇总7.1.5.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7.1.5.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 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
23、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 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7.1.5.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将 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 较大的地基上的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 I Cm-ACn| /Lmn,ACm Cn分别为m n点的总沉降量,Lmn为m n点的距离。7.2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各项观测指 标要求如下:沉降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相
24、邻 基准点高 差中误差 (mm)每站高差 中误差(mm)往返 较差、附合 或环线闭 合差(mm)检测 已测高差 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1.00.300.600.8DT2型仪器,按二等水准测量的 技术要求(见表2.2 )施测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2级每千米高等 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附合或环平地山地(mr)联测线(mr)等2DT2铟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7/7 -zAe TiX 日各次沉降观测是整个工作的主体,建筑物施工到各个时期的沉降变形量就在这一环节中反映出来,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观测之前对所使用仪
25、器按规范要求进行 检验校正,观测按照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使用同一仪器和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的要求进行观测,精度严格遵行规范要求: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3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八刖后视较差(m)刖 后视累 积差(m)视线 离地面最 低高度(m)基本分 戈9、辅助分 划读数较差(mm)基本分戈9、辅助分划所测咼差较差(mm)等:DT250130.50.50.7注: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7.3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地基变形沉降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指出,一般工程若沉
26、降速率小于 0.010.04mm/d,可认为建筑 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本工程取值为 0.04mm/d。7.4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1犠f单元诃怖I虑金工373:i5KGmoyp:nr1 1ir1iIF3tiQraiMUlWFr1/ wwJtrX/ ee,磁单元汎林I点平面布*圈o001瞒单元況砂評ma八、施工测量技术要求操作技术以及相关精度要求:8.1施工放线前,应收集测量相关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监理单位组织土建、 安装、装修等各单位对全部控制线进行统一规划,土建施工单位制定主控制线测量 方案,报监理公司和项目经理部审批后实施。8.2沉降观测使用S1二
27、级水准仪。测量前,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验,严格参照 规范进行,三角不得大于4,尽可能调下到最小值,视线长度 2030m视中高度 不宜低于0.3m。8.3每次观测尽量做到仪器、标尺、测站、线路、人员五固定。进行沉降观测时, 采用闭合法测量,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两个。8.4在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进行连测时,除缩短视线长度外,同一测站观测时, 不得两次调焦,以避免调焦带来的调焦透镜移动,视准轴变化引起误差。8.5为满足前后视距差及累计差的规定,又能合理地对所有沉降点进行观测,应 绘制观测路线图并标明仪器半径位置及转点位置,重复观测中做到五固定。8.6每次观测值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操作时应特别认真、仔细
28、,并应连续观测两测回,取其平均值,以保证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8.7每次观测均采用环形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观测完成后就地核查。观测方法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往返较差、附和差或环线闭合差小于土 0.30 nmmn为测站数)。8.8在限差允许范围内的观测成果,其闭合差按测站数进行分配,计算高程,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 1mm8.9基坑边坡有变化情况时或降水量较大、遇天气骤变时应适当加密监测的次 数,平面位移变形监测和沉降监测可同时进行,所使用的仪器或设备必须经法定机 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8.10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要求:1)十字控制线:主体施工阶段在结构板面弹出十字通线(标注为十字控制线),纵
29、横双向尽量贯穿户型,以便向各房间引线;十字控制线是整个放线工作的核心, 所有控制线必须依据它引测。根据不同的平面布置需提前考虑十字控制线的位置, 并在主体阶段一层楼板面上做好垂直投测基准点,在每层相应位置预留好放线传递 孔。每层放线前需经复核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 放样。各层楼面预留孔洞用盖板覆盖,以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十字控制线竖向投测示意图十字控制线竖向投测示意图2)标高控制线:在墙面弹出建筑1米和2米线(用于梁、板等高位控制),以 此控制结构板标高、门窗洞高度、机电安装位置、装修阶段天棚和地面等装饰完成 面标咼。建筑内的所有咼度要求、点位咼度均由标咼控制线量测,是咼程控制的核 心。根据主楼的结构形式,选取一层边柱、电梯间或外墙窗口作为标高基准线(基 准线如满足操作要求,尽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09月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27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农业用地租赁管理合同范本
- 【安全员台账】企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教案
- 2024年09月江苏镇江市中医院第三批招聘事业编制人员截止及考试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9月江苏泰州市靖江市人民医院第二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纠纷调解协议
- 2024年09月收藏备用常用中药科属大全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家禽饲养业品牌发展战略与国际市场拓展考核试卷
- 2025教案房屋租赁合同
- 监理工程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牛腿计算表(自动版)
- 供料机工作原理与使用
- 天地万物一体 的整体观念
- 口腔科学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备课讲稿课件
- 普通话朗读技巧语调
- CPK计算表格EXCEL格式-自动套用自动计算分析
- 重庆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三、四、五级) -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
- 代付款协议(中英文对照版本)
- 半钢子午胎培训
- 消防中控考试题初级消防中控考试题题目(一)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马的遍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