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_第1页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_第2页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_第3页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_第4页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二六年十月为引导、规范和促进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在全国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围绕我国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瞄准国际前沿,结合我国实际和潜在需求,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是按照建设新型和谐社会,以及现代社会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需要,提升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改善室内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力求与人文环境的衔接: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和继承,与本土文化的

2、结合,对城市或周边人文环境的有效衔接。它将引领我国今后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我国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和技术创新体系。项目的实施将为全社会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措施。为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项目将根据“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遴选课题承担单位,并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现将本次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如下:附件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报要求一、申报条件(一)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1在中华人民共和

3、国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及外资控股企业)或事业单位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申报单位应具有承担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综合能力,并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资产负债率低于2/3,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2课题申报单位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对课题任务的完成及实施效果负责。企业承担或参与项目和课题的条件:(1)属行业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转制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2)企业技术需求与项目和课题的目标一致;(3)企业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4)企业

4、承担的任务,在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5)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常设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稳定的科研队伍和人才,能够为项目或课题实施提供任务书确定的资金及其它条件;(6)通过项目或课题的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能将项目或课题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3. 申报单位应对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申报单位必须提供课题实施的管理模式,并出具保证课题实施完成的承诺函。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其中企业不超

5、过2-3个,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不超过2-3个。4申报单位须设立单独的课题专门财务账户,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到位,支持研究工作。5成果查新证明必须由国家或部省级权威部门出具。(二)申请负责人的基本条件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55周岁(截止到2006年11月6日),并提供身份证号,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2. 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3. 课题申请人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

6、项目课题,若再申报本项目其他课题,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加一项课题。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参加“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各项目课题申报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0%,否则,视为无效申请。4.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事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二、申报受理1. 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申请指南及课题申请书可向项目联合办公室索取,也可在建设部网

7、站()下载。2. 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3. 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在每份申请书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4. 申请文件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练,数据真实、可靠。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一册,同时附上电子版。申请文件有申请函、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申请书、申请单位承诺函、申请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联合申请合作协议及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

8、代码证(复印件)构成。5. 申请文件的截至日期:2006年11月6日下午17:00;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单位寄达或送达的申请文件。项目联合办公室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寄达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科技司科研开发处邮编:100835联系人:柴文忠、张忠伦 联系电话58934022 传真、课题管理1. 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成立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联合办公室,成员由科技部和建设部有关司处负责人组成,联合办公室设在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由上述2个部门推荐的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

9、组成课题评审专家组,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通过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2. 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科技部、建设部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3. 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对课题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4. 课题执行期间,项目联合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项目联合办公室有权终止合同。5. 课题完成后,由项目联合办公室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附件

10、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内容课题一 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的政策和标准体系研究一、研究内容 1、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的政策研究研究国内外有关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的相关政策;既有建筑改造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政策、投/融资模式、管理体制与机制、监督管理政策、市场化运作机制及推广扩散机制;既有建筑使用与维护方面的政策。2、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的标准体系研究研究既有建筑检测与评估标准体系、结构加固与改造标准体系、性能改造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与现行标准的合理衔接;标准体系的实施方案。3、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统一标准研究开展既有建筑分类、分布等现状调查;研究既有建

11、筑检测与评定的原则和适用方法;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防灾害能力评定的原则;既有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原则和适用方法;既有建筑性能改造的原则和适用方法;与建筑结构加固配套的性能改造的原则和适用方法;综合改造后建筑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等。4、建筑使用与维护标准研究开展既有建筑使用与维护现状调查;研究国内外既有建筑使用与维护标准;既有建筑正常使用的技术和管理规定;既有建筑使用与维护标准构成及其与现行标准的合理衔接。二、考核指标1、为政府部门提供既有建筑改造的相关的政策支持方案,如既有建筑改造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政策,监督管理政策、市场化运作机制及推广扩散机制等;2、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标准体系表及

12、其项目说明;3、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统一标准;4、既有建筑使用与维护指南。5、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4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1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应具备开展既有建筑改造政策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条件,是组织和参与既有建筑检测、评定及加固、改造方面标准制定、修订的单位,具有组织制订标准规范的能力和经验。课题二 既有建筑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一、研究内容1、既有建筑的安全性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的安全性检测与评定技术,包括与建筑安全相关的地基基础、结构与非结构构件、结构整体性、结构抗灾害能力、建筑防火等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适用于

13、既有建筑的检测方法和安全性评定方法,以及既有建筑安全性能评估标准等。2、既有建筑的适用性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的适用性检测与评定技术,包括结构与非结构构件的适用性、装修的适用性、建筑使用功能(包括建筑布局、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供热采暖、隔声、隔热等)、配套设备的适用性等检测与评定技术;建立既有建筑适用性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指标体系。3、既有建筑的耐久性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的耐久性检测与评定技术,包括结构工程、装修工程、门窗、防水工程、管线工程和设备等的耐久性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所用材料的主要耐久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影响建筑物耐久性的环境因素及其测试方法,建筑物及

14、其配套设施各项耐久性指标的衰变规律,建筑物耐久性能的综合评定方法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4、既有建筑的环境性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的环境性检测与评定技术,主要包括既有建筑物的室内外噪音、空气质量、放射性、电磁波、光污染及周边环境等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既有建筑物环境性能的检测方法、评价指标及标准,并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研究既有建筑物环境性能的综合评定方法。5、既有建筑性能的综合评定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性能的综合评定技术,根据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环境性的评定结果,建立既有建筑综合性能的评定方法;研究便于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可行性分析的快速决策方法,开发既有建筑改造全生命周期的技

15、术经济分析评价信息数据库与相应的软件系统。6、既有建筑性能评定支撑软件研究研究既有建筑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环境性评定支撑软件,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分析软件,砌体结构承载能力分析软件,钢结构承载能力分析软件,以及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承载能力分析软件,以及既有建筑节能评定软件,既有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评定软件等。二、考核指标1、开发关键技术5项,包括既有建筑的安全性检测与评定技术、适用性检测与评定技术、耐久性检测与评定技术、环境性检测与评定技术,以及既有建筑性能的综合评定技术。2、研究有关既有建筑检测与评定方法8项,包括: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检测方法和安全性评定方法,既有建筑适用性的检测方法和评定

16、指标体系,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所用材料的主要耐久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影响建筑物耐久性的环境因素及其测试方法,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各项耐久性指标的衰变规律,建筑物耐久性能的综合评定方法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既有建筑综合性能的评定方法,以及便于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可行性分析的快速决策方法。3、开发软件5套,包括:既有建筑改造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信息数据库与相应的软件系统,既有建筑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环境性评定支撑软件。4、编制标准规范3套,包括:国家标准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既有建筑钢结构检测技术标准;既有建筑可靠性鉴定指南;5、取得专利8项。6、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三、经费

17、投入国家投入 12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1.5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是长期承担建筑工程、建筑产品及有关工程材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和测试任务;具有编制有关工程和建设工业产品的标准、规程方面的经验。2、申报单位应是依法授权的有公正地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课题三 既有建筑安全性改造技术研究1、既有住宅与公共建筑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研究既有住宅与公共建筑承重结构加固补强成套技术,新增结构与原结构可靠连接技术,加固改造后整体结构安全评估技术,体外预应力和组合结构托换技术等。2、既有建筑平移改造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平移原位托换技术研究,平

18、移过程中路基设计技术,平移过程的监控技术,平移运动状态的性能评价技术,平移装备优化布置技术,以及平移改造控制系统研发等。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改造与加固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探测技术与评价方法;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新技术;地基基础事故的补救与预防技术;既有建筑增层改造时地基基础的再设计方法;既有建筑纠倾和位移时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等。4、既有建筑抗震能力评价与震前、震后加固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抗震设防水准;既有建筑抗震能力评价与加固改造技术;建筑震后灾害应急评估方法;震损建筑抗震评价与加固修复技术;建筑抗震加固、改造、修复技术措施等。5、既有建筑防火改造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防火改造策略,结构

19、耐火性能改善技术,防火分隔改造技术,防火设备系统改造技术,安全疏散改造技术,改善既有住宅防火性能的建筑设计技术,改善既有住宅保温材料耐火性能的应用技术。6、既有建筑安全性改造支撑软件系统研究研究既有建筑安全性改造改造设计软件,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软件,砌体结构改造设计软件,钢结构改造设计软件等。二、考核指标1、开发关键技术25项,包括;既有住宅与公共建筑承重结构加固补强成套技术,体外预应力和组合结构托换技术;既有建筑平移原位托换技术研究,平移过程中路基设计技术,平移过程的监控技术,平移运动状态的性能评价技术,平移装备优化布置技术;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探测技术与评价指标,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改造与

20、加固新技术;地基基础事故的补救与预防技术,既有建筑增层改造时地基基础的再设计方法,既有建筑纠倾和位移时的基础托换技术;既有建筑抗震设防水准,既有建筑抗震能力评价与加固改造技术,建筑震后灾害应急评估方法,震损建筑抗震评价与加固修复技术,建筑抗震加固、改造、修复技术措施;制定既有建筑防火改造整体策略,改善既有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技术,既有建筑防火分隔方法的应用技术,既有建筑安全疏散系统和设施的完善,改善既有住宅防火性能的建筑设计技术,改善既有建筑防火性能的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2、开发软件5套,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软件,砌体结构改造设计软件,钢结构改造设计软件等;3、编制标准规范和图集3套,包

21、括: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施工图集,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图集;4、取得专利10项。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12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建筑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建筑地基基础改造与加固、建筑抗震改造与震后重建以及建筑防火改造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经验、技术力量、技术成果和学术技术人员;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2、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可行,研究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课题四 既有建筑功能提升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一、研究内容1、既有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技术

22、研究研究既有建筑文化功能延续与再利用技术,使用功能改善技术,室内外环境改造技术、居住空间尺度适应性改造优化设计技术等。2既有建筑绿色与智能改造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室外空气质量、风环境和声、光、热等物理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围护结构节能综合改造、能源系统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自然通风与热舒适性、自然采光和照明优化、声环境优化、空气质量的优化控制与应用技术,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和遮阳系统等智能化集成控制与运行管理技术等。3既有建筑改造绿色施工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中噪声控制、粉尘排放控制、光污染控制、节约资源、污水处理、废弃物利用等技术,建立开放式的既有建筑改造绿色施工技术评估体系;

23、研究既有建筑改造施工过程中信息控制系统、绿色施工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等。4、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的挖掘与提升研究总结既有建筑改造成熟技术、工法与常用做法,建立典型既有建筑改造技术数据库,编制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指南。二、考核指标1、开发关键技术11项,包括:既有建筑文化功能延续与再利用技术;既有建筑使用功能改善技术;既有建筑室内外环境改造技术;既有建筑居住空间尺度适应性改造优化设计技术;室外空气质量、风环境和声、光、热等物理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围护结构节能综合改造、能源系统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自然通风与热舒适性、自然采光和照明优化、声环境优化、空气质量的优化控制与应用技术;照明系统、通

24、风空调系统和遮阳系统等智能化集成控制与运行管理技术;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中噪声控制、粉尘排放控制、光污染控制、节约资源、污水处理、废弃物利用等技术;开放式的既有建筑改造绿色施工技术评估体系;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施工过程中信息控制系统、绿色施工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2、开发软件3套,既有建筑改造施工过程中信息控制系统、绿色施工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系统,既有建筑改造成熟技术、工法与常用做法数据库等;3、编制标准、图集和指南8套,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指南,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评价标准,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民用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规程,既有建筑室内环境改善技术规范,既有建筑隔声改造技术规范,既有建筑隔声改造施工图集

25、,既有建筑室内环境改善设计图集;4、取得专利9项。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8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既有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技术、既有建筑绿色与智能改造技术、既有建筑改造绿色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2、课题申报单位的技术方案应先进、合理、可行,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课题五 既有建筑设备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一、研究内容: 1、既有建筑节水改造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水泵节水改造关键技术,给水输配系统节水改造关键技术,末端用水设备节水改造关键技术,开发既有建筑节水设备器材;研究既有建筑及周

26、边雨水利用技术,屋面雨水收集与直接利用技术,废水就近处理及利用技术,公共建筑中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等。2、既有建筑供热系统改造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供热热源改造关键技术,包括热力站改造关键技术,供热管网改造关键技术,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监测与控制技术,采暖散热设备热量与温度控制技术,供热采暖监测与控制改造技术,分段热计量技术,供热采暖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公共建筑供热采暖节能改造技术等。3、既有建筑空调系统改造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空调运行设备工况调节技术,空调冷热源改造技术,空调室内外管道改造技术,空调室内外管道水力平衡监测与控制技术,空调通风设备改造技术,空调通风管道改造技术,空调末端设备与控制设备改

27、造技术,通风空调系统监测与控制改造技术,研究既有建筑冷量计量技术,通风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技术等。4、既有建筑电梯改造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加装井道、电梯选型、交通流量分析等技术;研究既有建筑电梯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技术,既有建筑物内原有电梯轿厢安全改造技术,电梯动力传输技术和机械传动改造技术等。5、既有建筑智能化设备改造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智能化设备改造技术,智能控制主机监测与改造技术等。6既有建筑设备鉴定与改造标准研究研究既有建筑设备检测、鉴定与改造的原则、组织和程序,给排水设备、供热采暖系统、通风空调设备、电气设备、智能化系统检测、鉴定与改造等的方法与标准

28、。二、考核指标1、开发关键技术23项,包括;既有建筑节水改造关键技术;既有建筑节水器材设备的开发与改造技术;既有建筑供热热源改造技术;热力站改造技术;供热管网与水力平衡改造技术;采暖散热设备与控制设备改造技术;供热采暖监测与控制改造技术;供热采暖改造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既有建筑空调冷热源改造技术;空调室内外管道与水力平衡改造技术;空调通风设备改造技术;空调通风管道改造技术;空调末端设备与控制设备改造技术;通风空调系统监测与控制改造技术;通风空调改造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既有建筑电梯监测与控制改造技术;电梯轿厢安全改造技术;电梯动力传输改造技术;电梯机械传动改造技术;既有建筑智能化设备改造技术

29、;配电设备改造技术;照明设备改造技术;用电设备监测与控制改造技术。2、开发设计软件2项:包括:用电设备监测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监测。3、研制设备2项,包括:建筑节水器材设备,既有建筑废水就近处理及利用设备。4、完成国家标准既有建筑设备鉴定与改造标准1项,申请专利12项。5、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9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既有建筑节水改造、供热系统改造、空调系统改造、电梯改造、智能化设备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并具有相应的硬件基础和人才队伍。2、课题申报单位的技术方案应先进、合理、可行,

30、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课题六 既有建筑能源系统升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一、研究内容1、严寒和寒冷地区既有建筑能源系统评估与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针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地域特点、建筑功能,对现有建筑的热源与冷源系统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估和优化设计,重点研究以燃煤、燃气、燃油、电锅炉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以及以天然气、城市煤气作为热源的独立分户采暖、热水一体化系统(壁挂炉等方式)的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提出适用于该地区既有建筑的热源系统优化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对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地温供热、制冷的方式进行优化评估,研究利用地温方式在该地区地下能量的堆积效应;在

31、对该地区典型常规能源方式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能源升级改造的理论依据、优化设计方法和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进而建立严寒及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和既有公共建筑能源形式的安全性能升级、环保改造、节能优化的集成技术体系。2、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能源系统评估与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地域特点、建筑功能,对现有建筑的热源与冷源系统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估和优化设计,重点研究以燃煤、燃气、燃油、电锅炉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以及以天然气、城市煤气作为热源的独立分户采暖、热水一体化系统(壁挂炉等方式)的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提出适用于该地区既有建筑的热源系统优化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利

32、用室外大气、土壤等作为冷热源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等特点,提出适用于该地区既有建筑的冷热源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该地区从地下水、地热尾水、地表水等多种水源方式取热、取冷关键技术;在对该地区典型常规能源方式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能源升级改造的理论依据、设计方法,进而建立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和既有公共建筑能源形式的安全性能升级、环保改造、节能优化的集成技术体系。3、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能源系统评估与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及采暖空调现状,对现有建筑的热源与冷源系统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估和优化设计,重点研究利用电驱动空调机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多联机

33、空调机组进行集中供冷(热)、利用蓄冰、蓄水进行区域集中供冷的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等特点,提出适用于该地区既有建筑的冷热源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该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新型和常规冷热源系统的能源匹配方式及匹配效果,形成成套的冷却装置、冷冻系统等冷源部分改造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常规冷水机组冷凝水二次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在对该地区典型常规热源方式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能源升级改造的理论依据、设计方法,进而建立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和既有公共建筑能源形式的安全性能升级、环保改造、节能优化的集成技术体系。4、既有建筑能源梯级利用与冷热源方式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研

34、究余热、废热的回收再利用的相关技术;研究地热能地直接与间接利用,满足既有建筑用能需要的相关技术;针对能源的多元化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能源政策,研究多种能源形式的合理搭配,提出复合能源作为空调冷热源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热、电、冷和热、电 、煤气一体化集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系统利用率。针对既有建筑小型分散热源改造为大型集中热源,提出热源、管网、热力站等的优化设计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研究采用可再生与清洁能源进行既有建筑供热热源改造或非采暖建筑采暖改造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5、既有建筑电力系统升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电力系统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包括:提高既有建筑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设计技术;

35、既有建筑变配电装置节能降损技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风光互补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以及冷热电联供发电系统与既有建筑及其配电系统结合的设计、施工方法;既有建筑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技术与电能质量改进技术;既有建筑照明系统节电改造技术;既有建筑用电系统分项计量与数据统计和传输技术;既有公共建筑用电系统综合用电效率提高改造技术。二、考核指标1、开发10项关键技术,包括:满足既有建筑能源系统安全性、环保型、节能性和经济性的成套升级改造理论和技术;适应于不同建筑功能、地域特征以及能源形式的既有建筑能源系统综合分析评价体系与设计软件;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既有建筑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匹配与控制技术;适用于不同

36、既有建筑的高效节能型冷/热源匹配产品、装置或系统技术;既有建筑小型分散冷/热源优化设计技术;针对区域既有建筑的能源供应最优匹配技术;提出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类型既有建筑的高效节能冷/热源匹配方案;大型公共建筑的冷热源方式优化运行管理模式;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与技术;既有建筑变配电装置配电效率及可靠性改进技术。2、建设2-3个既有建筑综合能源梯级利用改造应用示范工程,综合节能率大于30%,其中1项地热能供热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筑面积不小于8万m2,综合节能率大于50%。3、编制标准、图集、软件和指南5套,既有建筑能源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指南,既有建筑能源综合改造评价标准,既有建筑能量系统综合分析

37、评价软件,既有建筑能源系统升级改造技术规程,既有建筑能源系统升级改造施工规程,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技术规范,既有建筑能源改造施工图集等。4、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以上。5、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8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既有建筑热源系统升级改造、冷源系统升级改造、电力系统升级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并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研究设施。2、课题申报单位的技术方案应先进、合理、可行,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课题七 优秀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技术研究一

38、、研究内容1、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价值评价研究研究优秀历史建筑在建筑文化以及建筑技术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优秀历史建筑在所属地域以及城市形态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历史性建筑在哲学、美学、情感等方面的价值意义及评价方法;研究历史性建筑在人文、历史、社会等方面的价值意义及评价方法;研究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方案的可行性及评估体系。2、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政策和技术标准研究研究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推动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政策,制定相应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技术标准。3、优秀历史建筑安全性与耐久性评估技术研究以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砖木结构体系为重点,研究优秀历史建筑

39、典型结构特性分析评估技术,研究框架填充墙、现浇楼板、钢骨架构件外包层等因素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评估方法,研究优秀历史建筑结构剩余寿命与目标使用期综合评估技术,研究基于目标使用期的历史建筑结构可靠性评估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基于性能的优秀历史建筑抗震性能评估理论与应用技术。4、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与维护技术研究研究历史建筑装饰装修特种技术,研发优秀历史建筑生物维修技术,研发处理砖墙风化、钢或钢筋混凝土构件锈蚀的维护材料与技术,研发潮湿地区的砖墙与木构件、沿海或潮湿地区的钢与混凝土构件等历史建筑部件的替换材料与产品,研发历史建筑防火、防虫、防腐技术与产品。5、优秀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以近代优秀历史

40、建筑为重点,研究历史建筑使用功能调整、转换与再利用技术,研究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相适应的使用性能提升技术,研究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研究基于性能的优秀历史建筑抗震加固新技术。6、古建筑三维数字仿真技术研究研究古建筑三维数据采集技术;研制古建筑三维数字仿真技术,建立古建筑三维数据管理平台,以及虚拟漫游系统。二、考核指标1、开发关键技术5项,包括:基于目标使用期的历史建筑结构可靠性评估技术,基于性能的优秀历史建筑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技术,历史建筑修缮与维护技术;历史建筑装饰装修特种技术;古建筑三维数字仿真技术。2、历史建筑部件的替换材料与产品;历史建筑防火、防虫、防腐技术与产品。3、编制标

41、准规范1套,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技术标准;4、开发软件1套,古建筑虚拟漫游系统;5、申请专利8项。6、发表文章25篇以上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10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1.5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价值评价、政策和技术标准、安全性与耐久性评估技术、修缮与维护技术、可持续利用技术、古建筑三维数字仿真技术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2、课题申报单位的技术方案应先进、合理、可行,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课题八 既有建筑居住区环境综合改造及规划技术研究一、研究内容1、既有建筑居住区更新改造规划技

42、术研究研究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影响因素(水环境、空气环境、交通环境、绿化环境等),研究制定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技术导则,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设计方法,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标准体系,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专用软件,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效果评价体系。2、既有建筑居住区环境改造技术研究研究居住区绿化景观的改造技术,居住区水、暖、电、气等生活能源供应设施的改造技术,居住区垃圾处理、废气、废水排放设施的改造技术,小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貌的维护、保养技术,小区物业管理技术及配套产品等。3、既有建筑居住区道路交通及停车设施改造技术研究既有建筑居住区道路交通改造技术,既有建筑居住区停车设施改造技术(地下停

43、车设施、地上立体停车设施等),既有建筑居住区停车设施专用设备。二、考核指标1、开发关键技术10项,包括: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设计方法,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专用软件,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效果评价体系;既有建筑居住区道路交通改造技术,既有建筑居住区停车设施改造技术;居住区绿化景观的改造技术,居住区水、暖、电、气等生活能源供应设施的改造技术,居住区垃圾处理、废气、废水排放设施的改造技术,小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貌的维护、保养技术,小区物业管理技术等。2、完成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技术导则1项,既有建筑居住区改造规划相关标准5项。3、申请专利6项。4、发表论文15篇。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700 万元

44、,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1.5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从事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基础,具有从事居住区环境综合改造方面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2、课题申报单位的技术方案应先进、合理、可行,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课题九 既有建筑改造专用材料和施工机械研究一、研究内容1、既有建筑改造专用结构材料研究研制开发既有建筑维修加固用高性能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开发既有建筑改造用聚合物砂浆及环保型高性能结构加固胶粘剂,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新型水泥基高强材料等。2、既有建筑改造专用功能材料研究适用于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新型高性能保温材料及其

45、体系,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新型环保型快速堵漏材料及高性能长效防水材料,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混凝土表面高性能防护体系,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新型环保型外墙涂料装饰体系等。3、既有建筑改造专用辅助材料研究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新型绿色高性能系列外加剂,可延长既有建筑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新型迁移型有机复合阻锈剂。4、既有建筑改造专用注浆加固和表面防护涂料施工设备开发研究制浆设备、高效浆液搅拌设备,高压注浆泵、高压输送系统,注浆孔多功能接口设备、注浆压力及流量监控系统。研究体积轻小便携、材料适用范围广的喷涂泵,研究涂料流量控制系统,研究轻质的涂料喷枪连接管路及喷枪体系统。5、既有建筑改造的构件专用切割和钢

46、筋续接成套设备开发研究墙锯工作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墙锯动力装置的优化选型和设计;墙锯冷却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墙锯导向系统的研究。钢筋续接成套设备执行机构的研制并实现小型化、半自动化;成套设备超高压泵站的研制;成套设备控制机构的研制并实现半自动化。6、 既有建筑改造的物料高效安全运输及外墙维护用施工平台研究研究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关键驱动装置可靠性改进技术;大载荷、低激发速度的安全装置的研制;施工平台同步控制技术研究。二、考核指标1、开发既有建筑改造专用材料6种,包括:适合既有建筑改造的无害外加剂;延长既有建筑物寿命的新型阻锈材料迁移型有机复合阻锈剂;高性能复合高分子功能膜混凝土表面防护体系;既

47、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保温材料;既有建筑改造专用环保型聚脲弹性体防水材料、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既有建筑外墙涂料装饰材料。2、研究既有建筑改造的专用机械设备4套,包括:既有建筑构件专用切割设备;注浆加固施工设备;建筑物表面防护涂料施工设备;既有建筑物钢筋续接成套设备等。3、申请专利10项。4、发表论文20篇以上。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9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3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从事既有建筑改造专用材料和施工机械研究的技术能力和工作基础,有组织制订标准规范的能力和经验。2、课题申报单位的技术方案应先进、合理、可行,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

48、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课题十 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与平台建设一、研究内容1、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建设研究既有单体住宅综合改造技术集成体系;研究既有居住区环境改造集成技术体系;建设8项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研究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改造效果评价技术体系。2、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建设研究既有普通公共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体系;研究既有大型及重要公共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体系;研究既有古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体系;建设12项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包括普通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古建筑等;研究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改造验收评价

49、技术体系。3、既有建筑检测、评定与改造平台建设研究既有建筑从检测、评定到改造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体系,构建4个既有建筑检测、评定与改造平台,作为研究示范和培训的既有建筑改造关键技术集成基地,建设覆盖各类建筑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中心。4、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示范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示范工程建设的管理与先进适用集成技术推广信息网络;研究既有建筑改造示范工程评价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开发集成技术及产品推广信息网络平台开发。5、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研究研究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的推广模式;研究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示范管理办法;研究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建设的原则和程序;既有建筑改造集成

50、技术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模式,并编制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建设指南研究。二、考核指标1、建设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改造示范工程8项,总面积不小于30万平方米;2、建设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改造示范工程12项,总面积不小于20万平方米;3、提出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改造效果评价技术体系。4、构建4个既有建筑检测、评定与改造平台,形成各类建筑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中心;5、建立示范工程建设的管理与先进适用集成技术推广信息网络;研究既有建筑改造示范工程评价决策支持管理系统。6、提出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示范推广的能力建设体系;7、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8、完成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示

51、范工程建设相关标准、指南2项,软件2项。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 21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3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四、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具有从事示范工程与平台建设的基础,曾参加过国家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工程实践。2、申报单位应具备从事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及推广的能力,应具有国内建筑行业先进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3、课题申报单位的技术方案应先进、合理、可行,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附件3:申请文件编制一、申请函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联合办公室: 根据你单位的申请公告,我单位_(全称及地址) 授权_(姓名) _(职务、职称)作为全权代表,提

52、报下述内容:1我方愿意按照申请指南中规定的条款和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下列文件正本1份,副本14份。(1) 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2) 申请书(3) 申请单位承诺函、申请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2我方愿意向申请主持部门提供与该项申请有关的数据和信息;3有关本申请的所有正式通讯应致: 地址_ 邮编_ 电话_手机_ 传真_ 申请人姓名(签字): _ 法人(或授权代表)姓名(签字):_ (公章)年 月 日二、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一)申请单位概况名称:_ 电 话_地址:_邮政编码:_开户银行及帐号:_单位负责人姓名:_ 职务:_技术职称_(二)申请单位简况(联合申请单位在此处须分别对所有规定内容进行详述)1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2课题负责人的姓名、职称、技术简历、学术水平;3参加课题工作的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及专业构成;4近期从事同类研究或开发项目的名称及成果;三、申请书格式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20 年 月至20 年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