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苏州府学_第1页
范仲淹与苏州府学_第2页
范仲淹与苏州府学_第3页
范仲淹与苏州府学_第4页
范仲淹与苏州府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仲淹与苏州府学张劲雷范仲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兴学育人的教育家。兴学育人可以说是范仲淹行之终生的事业。他大力提倡改革科举制度,积极投身于兴办学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范仲淹重视师资素质培养,力荐明师任教。在教育上他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培养专门性实用人才的主张,范仲淹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以至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苏州府学是范仲淹亲手创建起来的宋代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地方官办学府,在宋代教育史乃至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声誉卓著,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其影响深远。一、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开宋以降地方

2、州县办学之先河北宋建国以后,为了选拔人才,专重科举,而教育不兴。中期以后,面对内忧外患,一批士大夫纷纷提出变法革新,范仲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历史舞台的。范仲淹一生中,有三十多年时间是担任地方官。他先后到过广德军、泰州、睦洲、苏州、饶州、润州、延州、邠州、杭州、越州等地,每到一处,他都大力兴学。无论是在饶州(今江西上饶)、润州(今江苏镇江),还是在邠州(今陕西彬县)、延州(今陕西延安)都有他亲手办的学校。他一生勤于教育,创建书院,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并开创了北宋一代兴学之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范仲淹被仁宗罢免了右司谏之职,贬为睦州知州。宋史载:“明道二年(103

3、3)三月,刘太后撒手人寰西归,仁宗亲政,朝政一新。原先上疏忤刘太后的官员相继得到提拔重用。四月,范仲淹被召回,除右司谏。是年岁末,在宰相吕夷简的支持下,仁宗废黜郭皇后。台谏在孔道辅和范仲淹的率领下,群起力争,被责问得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的吕夷简玩弄阴谋手法,请台谏次日上朝力陈;仁宗连夜下诏旨,分贬台谏领袖孔、范出知泰州、睦州,天明即押出国门”。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正月,范仲淹怀着一腔委屈与不平,匆匆离京汴梁,奔睦州赴任。任职半年即与景佑元年(1034)之秋调至其桑梓之地,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然此时迎接他的是:“至还郡中,灾困之氓,其室十万。疾苦纷沓,夙夜营救。”半年后,范仲淹完成治水任务

4、。这是范仲淹第一次回归故里,虽非衣锦还乡,也算荣归桑梓。拜访范氏长辈,看过苏州祖居后,他对祖辈创业精神由衷钦佩,因此萌生了在故乡购置土地建造新居之想法。经亲友四处访视,相中南园旁边的一块土地,此地与名园沧浪亭相望。南园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氏家府旧址,后又为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所筑。朱长文修学记中记载:“始,姑苏郡城之东南,有夫子庙,所处隘陋。范文正公以天章阁待制守是邦,欲迁之高显。相地之胜,莫如南园。南园者,钱氏之所作也,高木清流,交荫环丽,乃割其隅”。为慎重起见范仲淹请来阴阳家,阴阳家看后称:此地坐落卧龙街上,街北为北寺塔龙尾,南园正好是龙头之位,乃姑苏城风水宝地。如能在此兴建家宅,子孙后代必将

5、科举及第,公卿将相,荣华富贵,万世不竭。而范仲淹想到的是:“吾家有其贵,敦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时任苏州郡守的范仲淹,应地方人士朱公绰(朱长文之父)之请,奏请朝廷,获准给田顷办学。范氏将已购拟作私宅的钱氏南园之地献出建府学(即今文庙址)。并且首先把自己所得南园之地建为“义学”,希望“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既成或以为太广,公曰:“吾恐异时患其隘耳。”此年,范仲淹聘胡瑗“为苏州教授,诸子从学焉”,同时亦给孙复写信,希望他到苏州“讲贯经籍,教育人材”。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说:“吴郡昔未有学,以文请解者,不过数人。景佑中,范文正公以内阁典藩,而叹痒序之未立

6、。我先君光禄,率州人请建学,文正公请于朝,奏可,割南园一隅以创焉”。 范仲淹创立的苏州府学不仅在苏州地区为最早的一所官办学校,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第一所州府级学校。在唐以前,苏州没有学校,学生主要请私塾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郑元祐在学门记中说:“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衣于吴中,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王泽民苏州郡县范文正公祠记说:“吴学之兴始于文正范公”。杨载平江路重修儒学记:“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清代思想家冯桂芬对苏州府学文庙的评价更高,他说:“三代下学校之制,至范文正天章阁之议行而始大备”。“天下各县之有学,自吴学始,迤逦至宋末二百年而学遍天下,吴学实得其先

7、”。苏州府志24卷记载:“苏郡之有学也,自范文正公始。而各县学校次第修建,大率皆方于宋代”。由于宋代苏州文庙府学在全国的率先作用,宋仁宗在庆历四年三月据苏州府学这一作法,下令天下各州县皆立学校,“继此郡县皆有学,而吴固称为首”。以上文献资料说明了苏州府学文庙在宋代教育界独领风骚,说明了宋代苏州文庙府学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开后世地方学府之先河,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苏州府学在教育方面的另一大功绩是垂范作用。继创立苏州府学之后,苏州乃至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办学热潮。各地学校相继诞生,如:吴县县学、长州县学、元和县学苏州的紫阳书院、正谊书院、杭州紫阳书院、江宁尊经书院等,纷纷崛起,紫阳书院、

8、乾道书院、正谊书堂等亦饮誉遐迩。二、府学之人才范仲淹创建苏州府学后,特别注重府学的人才的培养。 兴学育人可以说是范仲淹行之终生的事业。他大力提倡改革科举制度,积极投身于兴办学校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范仲淹重视师资素质培养,力荐明师任教。在教育上他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培养专门性实用人才的主张。他在分州建学记一文中说:“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他还明确指出:“痒序者,俊义之所由出焉。三王有天下各数百年,并用此道以长养人材。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范仲淹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以至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力荐明师任教。范仲淹认为,

9、国家兴亡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兴办学校,推广教育。而推广教育,师教尤甚。他说:“文痒不振,师道久缺,为学者不根乎经籍,从政者罕议教化”。教师肩负“长育人材”的职责,而这正是兴学校、办教学的根本目的。国家、政府也是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长育人材”的需求。“用而不择,贤孰进焉;择而不教,贤孰继焉。宜乎慎选举之方,则政无虚授;孰教育之道,则代不乏人”。范仲淹可贵之处,在于不仅言之,而更能坚持行之。上执政书和答手诏条陈十事是范仲淹发挥政治观点最充分的两篇长文,其中均有专门议论教育的章节。关于师资的重要性,他是这样阐述的:“如得名师,尚可教人”,否则办学只能是一句空话。何谓名师?范仲淹以

10、“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难以为法”的榜样回答了这一问题。他创办苏州府学时,也把有师德、有责任心、懂专业,会教学生作为择师标准。他为苏州府学挑选师资,先请孙明复,再聘胡安定,二人均有德有识之士。苏州府志记载:“吴郡有学,起范文正公;而学有教法,起胡安定。”胡瑗在任苏州府学教授期间,严立学规,“苏学为诸郡倡”。胡瑗为了贯彻“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了分斋教学的制度。他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凡人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

11、个副科。另外还附设小学。这种大胆尝试,即使学生能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如长于经义之学的孙觉、朱临、倪天隐等,长于政事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钱公辅等,长于文艺的钱藻、腾元发等,长于军事的苗授、卢秉等,还有长于水利的刘彝等人。2、苏州府学为苏州文运昌盛奠定基础,是状元、进士的摇篮。范仲淹创立苏州府学后,由于府学独特而有效的的教育方法,宋元明清四朝中,苏州文运昌盛,人才辈出。唐以降,苏州共三千余人考中进士,考中状元者达五十名。在状元中,有十人官至一品宰相(或大员

12、),占苏州状元的20;有九人官至二品尚书(大员),占19;其余多为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府学)有一块宋代吴郡登科提名碑(共两块,现仅存一块),碑上共刻有从北宋端拱元年(988)至南宋绍兴十五年(1146)244个苏州登科进士提名,总计462名进士提名。在他们中,有政治家,如身居要职的宰相丁谓、副宰相范仲淹、元绛、范纯仁、范纯大等。还有吏部侍郎钱象先、魏宪、潘宪、潘兑、唐辉、凌哲、边知白,枢密副使郑戬,尚书李弥大,侍郎李弥远等。另外还有对宋代政治、经济等作出贡献的,如科学家慎括、黄由、卫泾等;文学家程师孟、蒋堂、叶梦得。大学者如龚程、龚况。政论家如叶清臣、钱象先、范思道、胡元

13、质等。苏州历史上除了唐代的七个状元以外,共有四十三个状元,其中一半出自苏州府学。明代全国共出状元89人,武状元11人。苏州共出了九名状元,其中文状元八名,占全国状元比例的十分之一。他们分别是施槃、吴宽、毛澄朱希周、顾鼎臣、沈坤、申时行、文震孟、陈大猷。清代苏州状元名震天下,清代苏州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十分发达,清代全国出了文状元114名,其中苏州就有26名,占全国状元的四分之一。他们分别是:孙承恩、徐元文、缪彤、韩菼、彭定求、归允肃、陆肯堂、汪绎、王世琛、徐陶璋、汪应铨、彭启丰、毕沅、张书勋、陈初哲、钱棨、石韫玉、潘世恩、吴廷琛、吴信中、吴钟骏、陆增祥、翁同和、翁曾源、洪钧、陆润庠。苏州状元、进

14、士如此之多,这与范仲淹创办的苏州府学是分不开的,是苏州府学教育的结果,它为苏州文运之昌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三、府学之建筑范仲淹在创办苏州府学初,其建筑布局上已形成了左庙右学的格局。修学记载:“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斋室。是时,学者才逾二十人,或言其太广。文正曰:吾恐异日以为小也” 。有人觉得太空旷,但范仲淹认为府学会有大发展,后来的府学发展证明了范仲淹的远见卓识。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向宋仁宗进谏立学的益处,宋仁宗纳谏,诏天下皆立学,并把“左庙右学”、“庙学合一”作为定制。(“左庙右学”源于周礼中尚左之制,根据“左祖”的原则。)熙宁年间,校理李延割南园地,增建城垣,第一次

15、扩大了府学范围。元祐四年(1089年)范纯礼、朱长文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此次扩建后比初建时大三倍,房屋达一百五十楹,并于大殿后立范文正公祠、胡安定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下,府学遭毁。所谓 “建炎戎马,荡然无遗”。次年即始重建。绍兴十一年建大成殿,后又于绍兴十五年至淳熙十四年建讲堂、传道堂、仰高亭、采芹亭、御书阁、五贤堂等建筑,房屋总数达七百五十楹。宝祐三年府学文庙再次扩建九处斋室,另建观德亭、泳涯书堂、道山亭等。元延祐二年(1315年)、至治二年(1322年)两次增外垣扩大庙学范围。延祐七年建尊经阁。明代经历多次修缮和增建。洪武六年(1368年)拓庙南棂星门前空间,以临南衡。成化十

16、年,改原来的东向学门,拓之与庙门齐。洪武年间创明伦堂;宣德八年建疏敏堂;景泰年间建会膳堂、学舍三十余间;天顺四年改隆礼、中立二斋为成德、达材二斋,立杏坛,立状元、解元二碑坊。成化年间建游息所、垒秀峰假山,建凤桥、众芳桥、柳桥,建泮宫坊,扩建大成殿(宋元以来大成殿仅为三间,成化十年改为重檐,殿身五间带周围廊,室内用三轩两庑共四十二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买民地,再次扩大庙学范围。康熙五十七年(1708年)建考房四十二间。乾隆六年(1742年)建大奎阁。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克苏州,府学遭破坏。(志载:大成殿栋梁仅存,其外尽成瓦砾。)同治三年(1864年)巡抚李鸿章重建,至同治七年由巡抚丁日昌结

17、束重建工程,恢复旧观。四、府学文风对后世之影响 教法之风苏州府学独特的教学之法,教学之风对府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后世的影响深远。1、分科教学,因材施教范仲淹聘请胡瑗为苏州府学教授后,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在府学创“分斋式”教育,即在授课时分经义、治事二斋。经义的对象是“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有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斋则根据学生的特长,教其“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这种因人而教,学以致用的教学法影响后世,沿用至今。2、言传身教,严立学规苏州府学制订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如学校作息规定:一般上午讲解经义,课后复读500遍;下午讲解历史,复读100遍;晚上讲解子书,复读300遍。对学生既

18、严格要求,又注意言传身教,并规定师生之间的礼节,自己常常“以身先之”,盛夏之季,老师也整天公服端坐堂上,决不稍懈。在规章明、要求严的情况下,府学的弟子“皆循循循雅饬”,“衣冠容止,往往相类”。府学这种独特的学风与校风,先施行于苏、湖,后旅行于太学,并使此规章制度经皇上批准,在全国推广,可见其影响之大,“苏学为诸郡倡”。这套教学规章,与后来朱熹所订的白鹿洞学规前后辉映,同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德教之风范仲淹的选材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领先,“用人多取气节,阔略细故”。范仲淹为府学所请的师资,如孙明复、胡瑗,其二人均有德有识之士,人品学问,世所共知。范仲淹在府学教育上他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

19、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他在推委臣下论中提出以孔子所定的以“德行”为首的“四科”为选材标准。在四德说一文中,范仲淹认为“德”即元、亨、利、贞,用人、育人以此为准。他大力提倡兴学,屡次上书主张,教育本于学校,只重科举考试,不重视教育,是只管收获不管耕耘,国家应注重育人。范仲淹非常重视有道德之人,竭力帮助他们成才。在府学里有一位秀才,求见范仲淹,请求帮助,范赠以一千。过了一年,秀才又来了,又赠以一千。他问秀才:“你为什么这样仆仆道路啊?”秀才说:“家有老母,无以赡养”。范仲淹则为这位有孝心的秀才在府学里为他谋一职务,一月三千。苏州府学有别于他学之特别之处还在于重视“环境育人”。苏州府学规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扩大,府学在环境设计、布局、营构、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上十分注重环境教育,使之成为熏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如府学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