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窑洞洞口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左岸窑洞洞口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左岸窑洞洞口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左岸窑洞洞口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4页
左岸窑洞洞口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设计依据及构造要求 .1 三、使用材料 .1 四、脚手架的计算 .2 五、搭设技术措施 .10 六、搭设工艺流程 .11 七、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12 八、架子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13 0 左岸窑洞洞口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一、工程概述 坝址位于 峡谷出口段,河谷为“u”型谷,左岸为一高耸的陡壁,陡壁顶高程 1200m 左右,相对高差 400m,之上为一缓坡,坡度 2035,峰顶在 1800m 高程以上。右 岸 830m 以下为 4050的陡坡,830960m 为一陡壁,960m 以上为一缓坡,坡度为 3035。上游左岸发育号冲沟,下游右岸发育号

2、冲沟,切深均达 50100m,各沟均 无常年性流水。 窑洞断面尺寸为 10.48.2m,左岸长度为 30.65m,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窑洞底板高 程为 887.2m,顶拱高程为 895.4m。支护采用锚杆(含随机锚杆)、网喷混凝土和锚索联合 支护方式进行,洞内及洞脸内圈主要以锚杆和网喷混凝土为主,锚杆长度 4.5m 和 9m,采 用直径 25mm 和 28mm级螺纹钢筋,梅花型布置,间排距 3.03.0m;网喷混凝土为 c20,厚度 10cm,钢筋网采用 6.5 mm 钢筋,间排距为 2020cm。洞脸外圈及窑洞上下游 侧设有锚索,锚索为 1500kn 级,锚索长度 40m,锚固段为 6.0

3、m,间距 5.0 m。为满足窑洞 顶部锚索施工要求搭设脚手架。 二、二、设计设计依据及构造要求依据及构造要求 1、本计算根据中国建筑出版社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施工中不允许超过设计荷载。 3、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是传递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而剪力撑、斜撑和连接岩石主要保 证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并且加强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而连接岩石则承受 全部的风荷载。扣件则是架子组成整体的联结件和传力件。 4、搭设要求:搭设 15m 双排钢管脚手架。 5、采用本方案取最大搭设高度 15m 进行验算。 6、采用 483.5mm 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立杆横距 b=1.1m,主杆纵距 l=1.5m

4、,内立杆 距岩石 0.2m。脚手架步距 h=1.8m,脚手板应在锚索孔底部设一道(满铺),脚手架与坝肩 岩体的连接采用 25,l=3.8m(入岩 3.5m)的锚杆固定,其竖向间距 h1=2h=21.8=3.6m, 水平间距 l1=l=21.1=2.2m。根据规定,均布荷载 qk=2.0kn/。 三、使用材料三、使用材料 1 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 q235a(3 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 构钢(gb700-89)中 q235a 钢的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外径 48mm,壁厚 3.5mm 的钢管。立杆、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 6.5m,小

5、横 杆长度 1.5m。 3、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 kth330- 08 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 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 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 1mm。 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7、脚手板应采用竹夹板制作,厚度不小于 30mm,宽度大于等于 300mm,长度为 4-6m, 脚手板的两端应采用直径为 4mm 的 12#铅丝各设两道箍

6、。 8、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 报废和禁止使用。 9、外架钢管采用金黄色,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 四、脚手架的四、脚手架的计计算算 1、基本条件 基本风压 w0=0.45kn/m2,立网网目尺寸为 3.5cm3.5cm,绳径 3.2mm,自重 0.01kn/m2。 2、搭设高度计算 验算部位应根据风荷载产生弯曲压应力大小分析确定,故先计算风荷载产生压应力为 w。 风荷载产生的压应力 w: 立网封闭的挡风系数及风荷载体型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近似按以下方法计 算,1.05 为考虑筋绳的影响,则: 挡风系数:=(3.5+3

7、.5)0.32/(3.53.5)1.05=0.192 风荷载体型系数:s=1.20.192=0.23 立网传给立柱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计算风压高度系数 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 4-19 中 c 类取值,查表本设计最大搭设高度为 15m,取 z=0.91,则: 2 wk=0.7zsw0 式中:z风压高度系数 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w0基本风压 wk =0.7zsw0 =0.70.910.230.45=0.07kn/m2 作用于立柱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qwk=wkl=0.071.65=0.12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 mw=1.4qwkh2/10 式中:qwk风线荷载标准值 wk垂直于脚手

8、架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 l脚手架的柱距 w立柱截面的抵抗矩 mw=1.40.121.82/10=0.054knm w风荷载对所计算立柱段产生的弯曲压应力,w=mw/w 故在 15m 高度处立柱段风荷载产生弯曲压力为: w= mw/w=(0.054106)/(5.08103)=10.6n/mm2 因此 wf锚杆满足要求 计算见图: 3 底层立柱段的轴心压力 脚手架结构自重、脚手板及施工荷载的轴心压力 i、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心压力 ngk 由表查得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高脚手架结构产 生的轴心标准值 gk=0.134kn/m,则 15m 高的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轴心压力标准值 ngk=hgk=150.

9、134=2.01kn ii、脚手架活载产生的轴心压力 一层脚手架自重 qp=0.464kn/m2(除首层外),有锚索的位置每 1.8m 设一道脚手架板, 共 8 层。 则: nq1k=0.5(lb+0.3)lqp=0.5(1+0.3)1.50.4648=3.62kn 敞开式脚手的防护材料产生轴心压查得:当 l=1.5m 时,为 0.228kn: 立网重量=0.011.515=0.225kn 则: nq2k=0.228+0.225=0.453kn 二层同时操作,施工均布荷载 qk=2.03kn/m2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 4-41 得 荷载产生轴心压力:nq3k=4.86kn 根据公式,则活荷载

10、产生轴心压力标准值: nqik =nq1k+nq2k+nq3k =3.62+0.453+4.86 =8.993kn 4 iii、立杆端的轴心压力值 立杆端的轴心压力: n=ngk1.2/k1+nqik 式中: k1高度调整系数,取 k1=0.85; n=ngk1.2/k1+1.4nqi=2.011.2/0.85+1.48.993=15.43kn iv、立柱稳定性验算 立网封闭时,立柱稳定应满足下式: n/a+ mw/wfc或 na(fc-w) 式中: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所计算立柱段的比 =h/i 立柱段比:=h/i 式中:i立柱截面的回转半径,取 i=1.58cm 计算长度系数,采用 =1

11、.5 h所计算的立柱段的脚手架步距 h=1.8m 则:=h/ i =1.51.8/0.0158=170.88 查表 4-37,取 =0.225; a立柱截面积,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 4-31 采用,a=4.89cm2,fc=205n/mm2 则:a(fc-w)=0.2254.89102(205-9.06)10-3=20.78kn 故: n=15.43kna(fc-w)=20.78kn 根据计算,满足要求。 vi、最大允许搭设高度计算 a (fc-w)=0.2254.89102(205-9.06)10-3 =20.78kn 故最大允许高度为: hd =k(a (fc-w)-1.4nqik)/1

12、.2gk =0.85(20.78-1.48.993)/(1.20.134)=43m15m 根据计算满足搭设要求。 3、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1)横向水平杆计算 每纵距脚手架自重:ngk1=gklalb=0.4641.11.5=0.766kn 每纵距施工荷载: nqk=qklalb=2.031.11.5=3.35 kn 立网的重量: ngk2=0.011.515=0.225 kn 5 mgk=ngk/3lb/3=(0.766+0.225)/31.1/3=0.02knm mqk=nqk/3la/3=3.35/31.1/3=0.41 knm m=1.2 mgk+1.4 qk=0.598 kn

13、m =m/w =0.598106/10.155103=58.9 kn/mm2f=205kn/mm2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m/24ei(3lb2-4a2)=0.598106/242.0610512.19104(311002-411002/9)=3.07mm =lb/150=1100/150=7.3mm 横向水平杆饶度满足要求 (2)纵向水平杆计算 脚手片自重均布荷载:ngk1=gklb/3=0.4641.1/3=0.17kn/m 立网的重量: ngk2=0.0115=0.15 kn /m 每纵距施工荷载:nqk=qklb/3=2.031.1/3=0.744 kn/m q=1.2(ngk

14、1+ ngk2)+1.4 nqk=1.426 kn/m mgkmax=0.1(ngk1+ ngk2)la2=0.10.321.52=0.072knm mqkmax=0.1 nqkla2=0.10.7441.52=0.167 knm m=1.2 mgkmax+1.4 mqkmax=0.32 knm =m/w=0.32106/10.155103=31.5kn/mm2f=205kn/mm2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0.677q la4/100ei=0.6771.42615004/1002.0610512.19104=1.95mm =la/150=1500/150=10mm 饶度满足要求 4、横向水平杆与

15、立柱连接的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每纵距脚手架自重:ngk1=gklalb=0.4641.11.5=0.766kn 每纵距施工荷载: nqk=qklalb=2.031.11.5=3.35 kn 立网的重量: ngk2=0.011.515=0.225 kn 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r=1.2(ngk1+ngk2)+1.4nqk/2=3.534kn rc=8.00kn rrc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 立杆计算:单立杆竖向承载力:n竖=1.2(ngk1+ngk2)+0.851.4nqk=5.176kn 长细比 =l/ix=21.8/0.01578=228.14p满足欧拉公式 fcr=2ei/l2=3.1

16、422.06101112.18710-8/21.82=19.09103n 6 因此:n竖fcr 立杆承载力满足要求 5、连接件计算 脚手架与岩基面的连接采用锚杆连接,其入岩深度为 3.5m,总长为 3.8m。 脚手架与岩基面的连接杆(锚杆)应按轴心受压和受拉杆计算 nhn 锚 式中:nh连接件所受的水平力设计值 锚杆水平力:nh=hw+3.0kn 其中: hw=风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设计值 hw=1.4wkaw aw迎风面积等于连接件的直与竖直与水平间距的乘积; 故: nh =1.4wkaw+3.0 =1.40.07151.5+3.0=5.21kn 根据试验经验单根锚杆的抗拉拔力为 80kn(正常

17、受力),由于锚杆与岩基面的夹角为 45 度,则水平力为 n 锚 h=80sin45=56kn。 故: nh=5.21knn 锚 h=56 kn 经计算满足要求。 6、工字钢的受力分析 左岸窑洞洞脸搭设脚手架采用 i20a 工字钢支撑,左岸窑洞下游面采用两根长 12m 工 字钢搭设,其中 4.5m 铺设在马道上,7.5m 悬臂于洞口。 工字钢受力分析: 悬臂长度 l=7.5m,工字钢型号 i20a,e=2.061011pa, p=2108 pa 计算单根工字钢临界力 首先计算压杆的柔度,判别是否为细长压杆。查表得横截面回转半径 i=8.1510-2m 细杆柔度:=l/i=27.5/8.1510-

18、2=184.05 p=2e/p=100 因此:p满足欧拉公式 7 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cr=2e/2=3.1422.061011/184.052=60106 pa 由公式:fcr=cra 得出临界力:fcr=6010635.510-4n=212.8103 n 左岸窑洞脚手架总重:m总重=923.873.48+1615.63.48=1616.2kg 人工搭设锚索所受到的外力 f外=(0.0710+0.7)9.8103=13.72103 n 工字钢所受得合力 f 合=m总重g+f 外=29.88103 n 所以 f合/4fcr满足要求。 节点所受到的弯矩 m= f合/46.5=48.555knm

19、=m/w=48.555103/23710-6=0.204109n f=0.20410935.510-4=7.27105 n 所受外力乘以结构系数 f=rd f=1.28.375105 n=8.73105 n 工字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饶度为:f=pl3/3ei=29.881036.53/432.061011237010-8=0. 139m 单根钢筋的抗拉承载力 f1=fyas=310490.9n=152.18103 n80kn,取 80kn m竖向=f1l=80kn4m=320knmm=48.555knm 工字钢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在每根工字钢设一根 25 的拉接筋,由上述综合计算,可得工字钢的刚

20、度和稳定性满 足要求。 受力分析图: 左岸窑洞上游面采用两根长 9m 工字钢。其中 3.5m 铺设在马道上,5.5m 悬臂于洞口。 细杆柔度: =l/i=25.5/8.1510-2=134.96 p=2e/p=100 因此:p满足欧拉公式 8 细长杆的临界应力: cr=2e/2=3.1422.061011/134.962=111.5106pa 由公式 fcr=cra 得出临界力:fcr=111.510635.510-4n=395.8103 n 所以 f合/4fcr满足要求。 节点所受到的弯矩 m= f合/44.5=33.615knm =m/w=33.615103/23710-6=0.14210

21、9n f=0.14210935.510-4=5.035105 n 所受外力乘以结构系数 f=rd f=1.25.035105 n=6.042105 n 工字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饶度为:f=pl3/3ei=29.881034.53/432.061011 237010- 8=0.046m,工字钢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在左岸窑洞洞脸上游面距马道 3m 处斜拉一根 25 与工字钢焊接受力分析 单根钢筋的抗拉承载力 f1=fyas=310490.9n=152.18103 n80kn,取 80kn 左岸窑洞洞脸 25 与工字钢的夹角为 45,螺纹钢在竖直向上的分力 f 竖=cos45f1= 107.58kn8

22、0kn,取 80kn m竖向=f1l=80kn3m=240knmm=33.615knm 工字钢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在每根工字钢设一根 25 的拉接筋,由上述综合计算,可得工字钢的刚度和稳定性满 足要求。 受力分析图: 7、当锚索在窑洞跨中作用时,简图如下: 9 当荷载作用于跨中时,f锚=29.88kn,每根扣件所能承受的荷载为 8kn,6f扣f锚,f扣 取 4.98kn,跨中所受的弯矩 m1= f扣3.3+ f扣1.65=39.6knm 由查表得 48 钢管的抵抗拒 w=10.155cm3得:=m/w=39.6103/10.15510-6 =389.9mpa,每根横杆抗压承载力 f=237mp

23、a,因此 3f,满足强度要求。 8、整体受力分析 当穿束 2#锚索时,处于最不利截面,计算见图如下: 当人瞬间拉锚索时所受到的力 f1,根据经验,瞬间拉锚索的距离为 10cm,作用时间为 0.5s, 因此 f1=mg+ma=0.710310+0.710320.1/0.52=12.56103n f外=f1+f人=(12.56+0.071010)103n=19.56103n 根据经验锚杆得锚杆的抗拔力为 80kn m外=19.565knm=97.8knm m锚杆=(803.3802.2)2knm=880knm 因此 m锚杆m外,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五、搭五、搭设设技技术术措施措施 1、外架搭设

24、10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 1200。 (2)立杆接头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立杆上的接头采用钢管卡搭接,两相邻立杆 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500mm,接头采用 3 个 钢管卡固定。 (3)立杆顶端应高出顶部锚索 1.5m。 (4)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岩石面不大 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 3 跨,并不小于 6m。 (6)大横杆搭接扣件连接,搭接应符合以下

25、要求:搭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 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500mm,接头采用 3 个钢管卡固定,并应避 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7)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 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 1300。 (8)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9)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 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mm,靠岩石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 2 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 10omm 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 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

26、距的 12,施工层小横杆间距为 1 m。 (10)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以上小横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 2m 时,可采用两根小横 杆,并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脚手板平铺,应铺满铺稳,靠岩石一侧离 岩石面距离不应大于 150mm,拐角要交圈,不得有探头板。 (11)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结构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 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 (12)脚手架的外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 11 距不应大于 15m。 (13)剪刀撑的接头采用搭接,接头采用 3 个钢管卡固定。 (14)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

27、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 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15)外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栏杆高 1.2m, 挡脚板高不应小于 180mm。栏杆上立挂安全网,网的下口与建筑物挂搭封严(即形成兜网) 或立网底部压在作业面脚手板下,再在操作层脚手板下另设一道固定安全网。 (16)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互相交叉。并与地面成 4560夹角。 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2、应急平台的搭设 为保证脚手架整体失稳时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左岸窑洞洞内设置应急平台和脚手 架顶部设置应急平台,应急平台均

28、采用 48 钢管搭设,48 钢管上铺设一道竹夹板,用 4 根 25 锚杆一端与 48 钢管焊接,另一端与洞口锚杆连接,连接焊缝要求饱满,保证脚手 架失稳时,下部人员从洞内能迅速撤离,上部人员从脚手架顶部撤离,应急平台与脚手架 相互脱离,没有任何连接处。 六、搭六、搭设设工工艺艺流程流程 1、架子搭设工艺流程: 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 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 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装设与柱连接杆后拆除)安第三、 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二层与柱拉杆接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

29、护及档脚板、立挂安全网。 2、架体与岩石的拉结 采用 25 锚杆、顶撑、钢管等组成的部件,其中锚杆承受拉力,压力由顶撑、钢管等传递 。 12 3、安全网 (1)挂设要求: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塑料蔑绑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 同一杆件上。安全网要挂设在棚架内侧。 (2)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下跌。 七、架子的七、架子的验验收、使用及管理收、使用及管理 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1)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项目质量部组织技术、 质量、生产安全与搭设厂队、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 查、验收,除架

30、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 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2)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架子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 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3)基础、卸荷措施和架子分段完成后,应分层由制定架子方案及安全、技术、施工、使用等 有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使用。 (4)使用按 3knm2 考虑,因此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 (5)外架第一步(1.8m 高)开始拉设兜网和立网,以后每隔 4 步架子拉设一道兜网,施工层脚 手板和施工层临边必须设兜网和

31、立网,以保证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 (6)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子与锚杆连接的 拉杆和扣件。 (7)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8)雨后要检查架子的连接处岩石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和大雨天气下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雨后上架前要防滑措施。 (10)实行外挂立网全封闭。外挂安全网要与架子拉平,网边系牢,两网接头严密,不准随风 飘。 13 (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施工材料等支撑固定在脚手 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八、架子搭八、架子搭设设安全技安全技

32、术术交底交底 1、架子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1)凡是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高处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 事架子作业。配备架子工的徒工,在培训以前必须经过医务部门体检合格,操作时必须有 技工带领、指导,由低到高,逐步增加,不得任意单独上架子操作。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 育。凡从事架子工种的人员,必须定期(每年)进行体检。 (2)脚手架支搭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于高大异形的架子并应报 请上级部门批准,向所有参加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操作小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特点和交底要求进行认真讨论,确定支搭方法,明 确分工。在开始操作前,组长和安全员应对施工

33、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一次检查,消除隐 患后方可开始操作。 (4)架子工在高处(距地高度 2m 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所用的杆子应栓 2m 长的 杆子绳。安全带必须与已绑好的立、横杆挂牢,不得挂在铅丝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 得“走过档”(即在一根顺水杆上不扶任何支点行走),也不得跳跃架子。在架子上操作应 精力集中,禁止打闹和玩笑,休息时应下架子。严禁酒后作业。 (5)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五级以上,高温、雨天气等)影响安全施工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6)大横杆应绑在立杆里边,绑第一步大横杆时,必须检查立杆是否立正,绑至四步时必须 绑临时小横杆和临时十字盖。绑大横杆时,必须 2-3 人配合操作,由中间一人结杆、放平, 按顺序绑扎。 (7)递杆、拉杆时,上下左右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拉杆人员应注意不碰撞上方 人员和已绑好的杆子,下方递杆人员应在上方人员接住杆子后方可松手,并躲离其垂直操 作距离 3m 以外。使用人力吊料,大绳必须坚固,严禁在垂直下方 3m 以内拉大绳吊料。使 用机械吊运,应设天地轮,天地轮必须加固,应遵守机械吊装安全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