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 (1)_第1页
交际教学法 (1)_第2页
交际教学法 (1)_第3页
交际教学法 (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际教学法 (1)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一、 引言 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在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总体来说,交际教学法的发展有效的弥补了翻译法和认知法等教学方法只重语法规则而忽略语言使用的缺陷,极大了促进了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但是交际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问题应该注意。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交际活动;进行语境化教学二、 交际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

2、ing)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1957年Chomsky认为语言结构理论已经难以解释语言的基本特点,他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两个概念。而Hymes (1972)认为,语言不仅包含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也应该包含语言应用能力(language use ability),因此他在Chomsky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划分地基础之上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Hymes认为,一个人语言掌握的好坏,不仅在于语法规则的正确,也在于能在特定的语境

3、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语言。这就扩大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内涵意义,涉及到了语言使用者语言之外的知识(陈坚林,2000)。 Halliday对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做了有益的补充,他为,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工具,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法规则,更要培训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生的交际需求和学习动机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得以进一步发展,而实践和科研的成果又进一步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对交际教学法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Widdowson、Richard和Schmidt。Widdowson (1978)年出版的语言的交际教学(Teaching Languag

4、e as Communication)为交际教学法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ichards 和Schmidt联合众多学者编纂的语言与交际(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交际活动以及相关的问题。 此外,1994年H. Douglas Brown编写的按交际法原则教学(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从课堂实践的基础,教学环境,课堂技巧的设计与应用及课堂实例四个方面对交际教学进行阐述,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和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此著作理论联系实际,是交际教学

5、法研究的精华之一。 在国内,胡文仲(1982),秦小孟(1979),李筱菊(1985,1988),吕万英(1996),李予军(2001),张素娣(2002)等对交际教学法的兴起,特点,优势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课堂实践及交际教学法大纲设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三、 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一)交际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交际的能力又包含四个方面(Michael Canale ,1980):语言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

6、ce)和应付能力(communicative strategic competence)。语言能力是指掌握发音,词素,句法等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指语言使用和话语规则分析的能力;话语能力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而应付能力是指恰当使用口头的和非口头(如肢体语言的使用)的交际策略的能力。上述四种能力的结合是交际法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原则。四种能力构成了交际能力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和完善。 (二)交际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分析学生的交际需求和学习动机。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翻译法等则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授,学生不停地记

7、录,而很少对教师提出质疑。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丰富且双向的交流,更不用说用英语进行双向交流。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深层动机,学习的目的变成了单为考四六级或找份好工作,这自然无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交际法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以后,他们已具备了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条件,如果这时运用小游戏,戏剧表演或者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克服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提升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和意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际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处于中心地位。新旧知识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会在这种交流中被学生以各种形式大量地运用和巩固,学生的英语水平也

8、就自然地得以提升。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增强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和意愿,从而形成一种英语能力和交际意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交际教学法以意念、功能、交际活动为内容,强调在教材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胡文仲,1982)。如1978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Challenges就围绕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住,爱好,工作,娱乐等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这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兴趣和减少学生恐惧心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英语课程的整合(陈坚林,2006)为交际教学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计算机网络创设了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环境的

9、虚拟化和管理的自动化(陈坚林,2006)。学生可以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可以创造出一个拟真的环境,比如说如何入住旅馆登记,点菜和退宿等等。可以说,计算机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创建了更多真实生动的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促进了交际教学的飞跃发展。 (四) 交际教学活动中的交际活动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信息差、选择性、意义重于形式。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是指要讨论研究的问题必须是未知的,如果要讨论的问题双方都知道,那讨论就没有意义;选择性是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意义重于形式是指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未必需要逢错必纠,因为交际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的流利程度

10、(fluency)。 四、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障碍 1. 学生英语基础差 学生英语基础差是交际法难以实施的最根本原因。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此举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但扩大招生又使学生素质更为参差不齐。在大学的各学科中,与中学基础知识衔接最紧密的英语表现尤为突出。绝大多数学生从没接触过口语训练。有一些学生甚至无法开口朗读一篇英语文章,真正是名符其实的哑巴英语。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教学是很难组织教学工作的。因为如果强迫他们在没有足够输入的情况下进行交际,则必然会产生大量不规范的语言输出,从而影响输出的效果,同时还打击他们的自

11、信心与积极性。 2. 我国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英语教师大多是以英语作为外语、母语为汉语的中国教师,对英语也很难运用自如,和学生一样存在着边际语(interlanguage)的问题。边际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试图模仿目的语而造出来的带有错误的非母语、非目的语的一种资料。教师的语言能力使得交际教学法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3. 教材难以适应交际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 尽管语言材料来源于真实的话语,安排在典型的情景中,但由于真实的语言材料一旦编成教材,也就变成了固定的、静止的东西,难以应付千变万化的课堂交际活动的过程。而且,由于缺乏社会文化大环境的支撑,在课堂上进行的模拟性交际训练很有可能会随着学生

12、走出课堂而烟消云散。五、 在实施交际教学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的能力。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却忽视了语言知识的讲解。语言知识是日常交际的基础。虽然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重于语言形式,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做基础,正常的交际也就无从说起。此外,文化背景知识也制约和影响着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发挥。例如,在西方礼仪中,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停止交谈,注意倾听,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可能说出一些不适于西方用餐时说的话,那交际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也就无从谈起。这就是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原则(李予军,2001)。因此

13、,交际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学会不同语言的文化模式,培养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束定芳,庄智象,1996)。(二)交际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意味着对教师作用的忽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充当管理者、推动者、顾问和合作交流者等重要角色,控制教学的节奏和时间的安排,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和作为语言使用者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作用在交际教学法当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这就对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出错和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如何设计和应用课堂技巧,如何检验学生的交际能力(H. Douglas Brown,1994)以及如何教会

14、学生使用一些基本的交际策略(比如用其他词语替代未学过的单词和借助手势语表达思想)等等。此外,交际教学法也要求教师具备高素质的语言交际能力,特别是较高的口语水平。 (三)在教学法中逐步拓展对话的长度和增加对话的复杂程度也是交际教学法的重要目的之一。一些学者认为,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来说,由于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有限等原因,他们并不能有效的进行交流,所以无法贯彻执行交际教学法的原则。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误区,因为语言机制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经历一个由简到繁,由少积多的过程;皮亚杰的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习语言也经历从一个单词逐步发展为多个单词,到简短再到复杂的句子的过程。因此交际教学法适用

15、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新剑桥英语教程等的出版就是专门为初级学习者而编纂的。但是教师应注意在实施交际教学法中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在词汇的处理和检测的标准等方面区别对待。比如,Brumfit(1984)认为,形式教学的多少应与学生的水平高低成反比,即学生水平越高,形式教学的成分应该越少,非形式教学增加(形式教学指讲授和操练语言形式,非形式教学指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能力(Ellis,1982),相反的,学生水平越低,形式教学的成分应该适当增加,而非形式教学的成分应适当减少;另外,教师可在课堂上先提醒学生那些可能影响交际的词语或句型(董燕萍,2001),或者指导学生运用猜测或者联系上下文语境等方法来习得单词

16、。 六、总结 综上所述,交际教学法既有其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应当注意的问题。显然,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交际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及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和相互补充。参考文献 1Chomsky. Syntactic StructuresM. 1957.Hymes.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Sociolinguistics,1972. 2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胡文仲. 交际教学法初探J.外国语,1982(5). 5秦小孟.英国朋友谈交流教学法J.外国语,1979(1). 6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7吕万英.按交际法原则教学简介S.外语界,1996(4). 8李予军.交际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考J.外语界,2001(2). 9Canale.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 A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