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一、什么是哲学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1、哲学与生活、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起源)起源)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 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相关
2、,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提示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 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 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本义: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哲学的本义: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是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文化的活的灵魂”。 【提示提示】哲学哲学智慧:智慧
3、: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功能: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哲学的功能: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哲学的作用(或功能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哲学的作用是指导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
4、务。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区别区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联系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 法论体现世界观,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1)什么是世
5、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区别(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联系(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6、 (3)小结)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提示】“统一统一”不同于不同于“总和总和”。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见例10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
7、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 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 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提示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哲学是科学之科 学学”、“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
8、科学之母” 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哲学 是科学研究之母是科学研究之母”。 见例2、5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 上的反映。上的反映。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 代精神上的精华。(原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代精神上的精华。(原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牢牢的
9、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 验和认识成果。)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 【提示提示】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 科学的哲学科学的哲学 (2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 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 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批判性:批判旧
10、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批判性: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预见性: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由精预见性: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由精 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知识疑点知识疑点 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 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2、任何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反作用,、任何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反作用,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3、真正的哲学不一定
11、是科学的哲学,但就其、真正的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但就其 所处的时代来讲具有历史进步性。所处的时代来讲具有历史进步性。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哲哲 学学 本义:本义: 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概念概念 从与世界观从与世界观 的关系看: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是 从与方法论从与方法论 的关系看:的关系看: 哲学是哲学是 从与具体科学从与具体科学 的关系看:的关系看: 哲学是哲学是 产生于: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思考)人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思考) 任务:任务: 指导人们指导人们正确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12、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从与时代从与时代 的关系看:的关系看: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社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社 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经典辨析题示例经典辨析题示例】 1、辨析: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辨析: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 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1)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 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题目的说法有其正确的 一面。 (2)哲
13、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 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 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 学,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 途。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 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 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2、辨析:哲学就是世界观,、辨析:哲学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哲学。世界观就是哲学。 答:题目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哲学是关于 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但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零
14、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 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因此世界观人人都 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3、辨析: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辨析: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是具体知识的基础。是具体知识的基础。 答:题目错误表达了二者的联系,并且没有看到答:题目错误表达了二者的联系,并且没有看到 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 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知识的概括
15、和总结;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而不是总和。和总结,而不是总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 着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才是哲学的基础。故题着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才是哲学的基础。故题 目认为目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知识的基础”是错误的。是错误的。 认为哲学是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具体知识的总和”,把哲学看作,把哲学看作 “科学之科学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 看法是错误的。但是,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是,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的 作用。作用。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
16、两课复习 4、辨析:世界观就是方法论。、辨析: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答:题目只看到二者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答:题目只看到二者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二者的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总的看二者的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 二者存在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二者存在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 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
17、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 的世界观。的世界观。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1 1)所有哲学观点、哲学派别都是科学的)所有哲学观点、哲学派别都是科学的 (2 2)哲学)哲学指导生活指导生活 (3 3)哲学)哲学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 4)哲学)哲学我们生活得更好我们生活得更好 (5 5)哲学)哲学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6 6)哲学)哲学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1 1、哲学有、哲学有科学与不科学科学与不科学之分。之分。 2 2、真正的
18、、科学的哲学真正的、科学的哲学才指导人们才指导人们正确正确地地认识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使人们,从而使人们生活生活得更好得更好 这也正是这也正是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二、哲学的基本二、哲学的基本 问题和基本派别问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1 1、基本问题、基本问题 (1)是什么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物质)(意识)(物质)(意识) 两者何者为两者何者为_的问题的问题两者有无两者有无_的问题的问题 即思维与存在即思维与存在 _, _的问题的问题 即思维即
19、思维_ 认识存在的问题认识存在的问题 存在第一性;存在第一性; 存在为本原;存在为本原; 先有存在后有思维;先有存在后有思维; 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第一性;思维第一性; 思维为本原;思维为本原; 先有思维后有存在;先有思维后有存在; 思维决定存在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有同一性;有同一性; 可能可能 无同一性;无同一性; 不可能不可能 可知论可知论不可知论不可知论 第一性第一性同一性同一性 谁先谁后谁先谁后 谁决定谁谁决定谁 划分划分 标准标准 划分划分 标准标准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2)为什么)为什么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
20、的基本问题 1、该问题与、该问题与的关系的关系 2、该问题对、该问题对的影响的影响 思维思维与与存在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关系问题 (物质物质与与意识意识的关系问题的关系问题) 为为 什什 么么 是是 什什 么么 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 回避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回避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是一切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决定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问答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问答 何者为何者为的问题的问题 有无有无的问题的问题 唯
21、物主义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可知论可知论 不可知论不可知论 两大基本派别两大基本派别 (两方面内容)(两方面内容)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提示提示】: A A、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思维 和物质的关系和物质的关系”。 B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物质和 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辩证关系。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见例7、8、16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2 2、基本派别、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本原本原先后先后决定决定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
22、后有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B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2)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重在理解)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 上学上学“两个对子两个对子”,前一,前一“对子对子
23、”围绕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是 什么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对子”围绕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世界的状态怎么 样样”展开斗争。展开斗争。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 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 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
24、物主 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 于这两大阵营。于这两大阵营。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1、哲学上存在、哲学上存在的对立:的对立: _和和_; _和和 _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辩证法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唯物与唯心是对唯物与唯心是对“世界本原是什么世界本原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不同回答;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世界状态怎么样世界状态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问题的不同回 答。答。 如:世界是联系的、运动的、全面的如:世界是联系的、运动的、全面的属于辨属于辨 证法证法 世界是孤立的、静止
25、的、片面的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属于形而上学属于形而上学 2、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还是四军对垒?为什么?,还是四军对垒?为什么? (1)基本派别只有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只有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唯物主义或唯唯物主义或唯 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即要么与唯物主义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即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结合,要么与唯心,要么与唯心 主义主义结合结合。 哲学史上,哲学史上,没有游离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体系独立体系 。
26、 没有四军对垒没有四军对垒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区别区别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联系联系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 答不同而形成的。答不同而形成的。 (3)小结: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小结: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 见例13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基本形态基本形态 共共 同同 点点 根本根本 观点观点 区区 别别 基本基本 观点观点 认为世界的本认为世界的本 原是:原
27、是: 认为世界的本认为世界的本 原是:原是: 缺陷缺陷 或者或者 优点优点 古代朴素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不认为物质是不 依赖于人的意依赖于人的意 识,并能为意识,并能为意 识所反映的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客观实在” 都坚持了都坚持了_根本方向:即都承认世界根本方向:即都承认世界 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 意识。唯物三大基本形态本质上都是意识。唯物三大基本形态本质上都是_的。的。 金、木、水、金、木、水、 火、土、气火、土、
28、气 (具体物质形态)(具体物质形态) 自然科学意自然科学意 义上的义上的原子原子 1、没科学依据没科学依据。 2、将物质归结、将物质归结 为具体物质形为具体物质形 态。态。 1、把物质归结为、把物质归结为 原子,具有机械原子,具有机械 性、性、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性。性。 2、历史观上的唯历史观上的唯 心主义心主义。 1、正确揭示了物质、正确揭示了物质 世界的基本规律。世界的基本规律。 2、反映了社会历史、反映了社会历史 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的客观要求。 3、反映了人民根本、反映了人民根本 利益利益科学的科学的 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的 正确正确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
29、基本形态 共共 同同 点点 区区 别别 认为认为_是世界是世界 的的,认为客观事物,认为客观事物 以至整个世界,都以至整个世界,都 _于主观精神。于主观精神。 认为认为_是是 世界的世界的,认为现,认为现 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 观精神的观精神的 _ 。 主观精神:主观精神: _的的_、 _、 _、 _、 _ 客观精神:客观精神: _ 的神秘的意志力量的神秘的意志力量 (_ 、 _ 、 _ 、 _ 等)等)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根本根本 观点观点 基本基本 观点观点 精神精神 指向指向 都坚持了都坚持了_根本方向:即都承认世界根本方向:即都承认世界
30、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 质。质。 唯心两大基本形态本质上都是唯心两大基本形态本质上都是_的。的。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错误错误 主观精神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客观精神 依赖依赖外化和表现外化和表现 目的目的 意志意志感觉感觉 经验经验 心灵心灵 上帝上帝理念理念 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神神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请判断下列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的什么基本形态?请判断下列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的什么基本形态? 孟子: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备于我” 物是观念的集合物是观念的集合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气者,理之依也气
31、者,理之依也 心外无物心外无物 存在即被感知存在即被感知 “太级太级”总天地万物,总天地万物,“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原子是原子是“宇宙之砖宇宙之砖” 孔子: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朱熹:朱熹:“理生万物理生万物”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
32、义)(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见例 1、4、6、 12、14、16、17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见例3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见例2、9、10、15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 一元论与二元论一元论与二元论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 B旧哲学的基本问题旧哲学的基本问题 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D
3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 物质和意识)物质和意识)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
34、同回答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依据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C选项是对基本问题的一种正确回答,而非该问题本身)选项是对基本问题的一种正确回答,而非该问题本身) (片面)(片面) (片面)(片面)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5、 (不定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不定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
35、为世界的本原 C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 D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6、(不定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划分标准是、(不定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划分标准是 A对对“思维与存在关系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不同回答 E对对“思维是否已经正确认识所有存在思维是否已经正确认识所有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问题的不同回答 哲学生
36、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经典辨析题示例经典辨析题示例】 1、辨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辨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 形而上学性。形而上学性。 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 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 质运动的多样性。质运动的多样性。 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形而上学性,即否认
37、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 物质过程。物质过程。 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 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 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所以题中看法是片面的,只看到其中一个缺陷。所以题中看法是片面的,只看到其中一个缺陷。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 2、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 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小班班务的工作方案
- 食堂2025年度工作方案
- 工贸行业分类课件
- 省际名校2025年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江南文学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合唱与指挥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常熟理工学院《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十堰市茂华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上海兴伟学院《新媒体广告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廉洁教育提醒课件
- 物理-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朝阳一模)试题和答案
-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试题及答案
- 专题02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讲义)(原卷+答案解释)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讲练测 统编版
- 【课件】高二下学期《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华魂》主题班会课件
- 门诊口腔科消防演习方案及剧本2024.3.20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总部招聘笔试真题
- 飞利浦超声基础培训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测试习题和答案
- 2024年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高清版)DB11∕T780-2024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检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