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核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一、蛋白质一、蛋白质 主要:主要:C、H、O、N 每克样品中含氮的克数每克样品中含氮的克数6.25=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g) S(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的(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的R基团)基团) (二二)基本组成单位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氨基酸(约20种)种) C H COOHNH2 R 羧基羧基氨基氨基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三三)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分类 C H COOHNH2 H C H COOHNH2 CH3 甘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丙氨酸 C H COOHNH2 CH2 (CH2)3NH2 赖氨酸赖氨酸
2、 C H COOHNH2 CH2COOH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C H COOH NH2 R D-氨基酸氨基酸 CH COOH NH2 R L-氨基酸氨基酸 (1)氨基酸分为)氨基酸分为D型和型和L型,天然蛋白氨基酸均为型,天然蛋白氨基酸均为L型型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2)根据)根据R基团的极性性质分类基团的极性性质分类 1、非极性、非极性R基氨基酸基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丙氨酸、结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结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 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 2、不带电荷的极性、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基氨基酸
3、 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络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络氨酸、 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3、带正电荷的、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C H COO- NH3+ CH2 (CH2)3NH+3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4、带负电荷的、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C H COO-NH+3 CH2COO-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四四)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链肽链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4、C H C N R H HO C H C OH N R H HO OH H2O 肽键 二肽二肽 脱水缩合脱水缩合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2、蛋白质的空间构型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CH COOH NH2 R COO- NH+3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2、蛋白质的溶解于水、蛋白质的溶解于水 原因:水化膜和电荷原因:水化膜和电荷 3、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沉淀 除去水化膜和表面电荷(溶液除去水化膜和表面电荷(溶液pH=等电点)等电点) 4、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变性 5、蛋白质的光吸收、蛋白质的光吸收 最大光吸收波长:最
5、大光吸收波长:280nm(络氨酸、苯丙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 色氨酸)色氨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二、核酸二、核酸 一分子含一分子含N N碱基碱基 戊糖戊糖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磷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9 1 糖苷键糖苷键 糖苷键糖苷键 核苷核苷 O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H H H H 5 酯键酯键 1 糖苷键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3 5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3-5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核酸的种类核酸的种类 种类种类 简简 称称 组成组成 单位单位 五碳五碳 糖糖 碱基碱基 脱氧脱氧 核核 糖核糖核 酸酸 DNADNA 脱氧脱氧 核苷核苷 酸酸
6、脱氧脱氧 核糖核糖 A A、T T、 G G、C C 核糖核糖 核酸核酸 RNARNA 核糖核糖 核苷核苷 酸酸 核糖核糖 A A、U U、 G G、C C 存在位置存在位置 细胞核(与蛋白质细胞核(与蛋白质 结合成染色体)、结合成染色体)、 线粒体(裸露)、线粒体(裸露)、 叶绿体(裸露)叶绿体(裸露)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中中(mRNA(mRNA、rRNArRNA、 tRNA)tRNA) 功能功能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 参与蛋白参与蛋白 质合成,质合成, RNARNA病毒中病毒中 为遗传物为遗传物 质质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三)DNA的结构 2.0 nm 小小 沟沟 大大 沟沟
7、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酶的功能酶的功能: :催化化学反应催化化学反应 酶的本质酶的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为少数为RNARNA 酶的来源酶的来源: :活细胞活细胞 一、酶一、酶 酶作用的基本原理:降低活化能酶作用的基本原理:降低活化能 (一)酶的概念(一)酶的概念 第二节酶和维生素第二节酶和维生素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氧化还原酶类氧化还原酶类 A2HB A B2H 转移酶类转移酶类 AXB A BX 水解酶类水解酶类 A-B H20 A-OH BH 裂解酶类裂解酶类 A-B AB 异构酶类异构酶类 A B 合成酶类合成酶类 AB A-B 3、根据底物和反应类型命名、根据底
8、物和反应类型命名 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1、根据酶作用的底物来命名、根据酶作用的底物来命名 2、根据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命名、根据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命名 (二)酶的命名和分类(二)酶的命名和分类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正确的底物名称、底物的构型、反应性质及正确的底物名称、底物的构型、反应性质及 反应名称,最后加上一个酶字。若底物是两个反应名称,最后加上一个酶字。若底物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则底物之间用或两个以上,则底物之间用“:”隔开。隔开。 如:如:L-丙氨酸: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若底物之一是水可以把若底物之一是水可以把“水水”省略,省略, 如:
9、乙酰辅酶如:乙酰辅酶A:(水水)水解酶水解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三)酶的化学组成(三)酶的化学组成 单纯酶单纯酶 酶酶 结合酶结合酶 水解酶水解酶 酶蛋白酶蛋白 辅助因子辅助因子 :决定专一性:决定专一性 对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对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 起传递作用起传递作用 (金属离子和(金属离子和 有机物)有机物) 辅基辅基 辅酶辅酶 全酶全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酶蛋白的结构:酶蛋白的结构: 活性中心活性中心 酶的必需基团酶的必需基团 酶蛋白分子结构中一定部位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含酶蛋白分子结构中一定部位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含 有的基团,是酶表现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有的基团,是酶表现其催化活
10、性所必需的。 活性中心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与维持活性中心的构象与维持活性中心的构象 有关有关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四)酶的专一性及活性中心(四)酶的专一性及活性中心 专一性:酶对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专一性:酶对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酶的专一性决定于酶的活性中心酶的专一性决定于酶的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位于酶分子表面,酶与底物相结合部位,由活性中心:位于酶分子表面,酶与底物相结合部位,由 三维结构上靠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和这些残基上的某些三维结构上靠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和这些残基上的某些 基团组成。结合酶的辅酶和辅基往往参与组成。基团组成。结合酶的辅酶和辅基往往参
11、与组成。 活性中心的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活性中心的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机理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机理 钥匙钥匙-锁模型锁模型 诱导诱导-锲合模型锲合模型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氧化生物氧化 一、糖代谢一、糖代谢 (一)糖原的生成和分解(一)糖原的生成和分解 (二)糖的氧化分解(二)糖的氧化分解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1、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C6H12O6 酶酶 2CH3COCOOH 4 能量(少量)能量(少量)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6H20 2 CH3COCOOH 酶酶 CO220 能量(少
12、量)能量(少量)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02 24 酶酶 12H20 能量(大量)能量(大量) 糖酵解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氧化脱羧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链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ATP ADP Mg2+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hexokinase) 葡萄糖葡萄糖 O CH2HO H HO OH H OH H OH H H 6-磷酸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P P O CH2O H HO OH H OH H OH H H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磷酸化葡萄糖磷酸化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6-磷酸葡萄
13、糖转变为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己糖异构酶己糖异构酶 6-磷酸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P P O CH2O H HO OH H OH H OH H H 6-磷酸磷酸-果糖果糖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6-磷酸果糖转变为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ATP ADP Mg2+ 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6-磷酸磷酸-果糖果糖1,6-二磷酸二磷酸-果糖果糖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CH2O HO C C C C CH2O O H OH OH H H P P P P 1,6-二磷酸二磷酸-果糖果糖 磷酸己糖裂解成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分子磷酸丙糖 醛缩酶醛缩酶 (aldolase)
14、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 CHO CHOHCHOHOH CH2POCH2P PO CH2OH CO CH2POCH2P PO (PGAL) 糖酵解的第一阶段:糖酵解的第一阶段:1葡萄糖葡萄糖 2PGAL,消耗,消耗2ATP 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丙糖异构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二磷酸甘油 酸酸 Pi、NAD+ NADH+H+ 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HO CHOHCHOHOH CH2POCH2P PO 1,3-二磷酸二磷酸 甘油酸甘油酸 O=C COH CH2POP P
15、O P PO (DPGA) 2 NADH+H+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ADP 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 在以上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在以上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 使使ADPADP磷酸化生成磷酸化生成ATP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3-二磷酸二磷酸 甘油酸甘油酸 O=C COH CH2POP PO P PO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 COH CH2POP PO 2ATP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变位酶 3-
16、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 COH CH2POP PO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 C CH2 POP PO OHOH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烯醇化酶 (enolase) 2-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 C CH2 POP PO OHOH + H2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OOH C CH2 P PO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ADP ATP K+ Mg2+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
17、酸化生成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OOH C CH2 P PO 丙酮酸丙酮酸 COOH C=O CH3 2丙酮酸丙酮酸 和和2ATP 糖酵解糖酵解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2PGAL 2丙酮酸丙酮酸 ,产生,产生4ATP和和2NADH+H+ 糖酵解糖酵解: 1葡萄糖葡萄糖 2丙酮酸丙酮酸 ,净得,净得2ATP和和2NADH+H+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丙酮酸氧化脱羧 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NAD+ , HSCoA CO2 , NADH + 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反应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场所: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丙酮酸 2乙酰乙酰C
18、oA +2 CO2 ,产生产生2NADH+H+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CoASH NADH+H+ NAD+ NAD+ NADH+H+ FAD FADH2 NADH+H+ NAD+ H2O H2O H2O CoASHCoASH H2O 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合成酶 顺乌头酸梅 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琥珀酰CoA合成酶 琥珀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 GTPGDP ATPADP 核苷二磷酸激酶核苷二磷酸激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 烟酰胺脱氢酶类:烟酰胺脱氢酶类: 辅酶辅酶-NAD+
19、、 、NADP+ 黄素蛋白类:辅基黄素蛋白类:辅基-FMN、FAD 铁硫蛋白类铁硫蛋白类 泛醌类(辅酶泛醌类(辅酶Q-C0Q) 细胞色素类细胞色素类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是三大营养物质是三大营养物质糖、脂和蛋白质的最总代谢途径,糖、脂和蛋白质的最总代谢途径, 三大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成三大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水都必须经过三羧酸和水都必须经过三羧酸 循环循环 是糖、脂和蛋白质代谢联系的通路,使糖、脂和蛋白是糖、脂和蛋白质代谢联系的通路,使糖、脂和蛋白 质之间实现相互转化质之间实现相互转化
20、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无氧呼吸 糖酵解糖酵解 乳酸发酵:乳酸发酵: 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COOH C=O CH3 丙酮酸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H) NADH + H+ NAD+ COOH CHOH CH3 乳酸乳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酒精发酵:酒精发酵: 丙酮酸转变成乙醇丙酮酸转变成乙醇 COOH C=O CH3 丙酮酸丙酮酸 脱氢脱氢 酶酶 NADH + H+ NAD+ 脱羧酶脱羧酶 CO2 CHO CH3 乙醛乙醛 CH2OH CH3 乙醇乙醇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脂肪脂肪 甘油、脂肪酸甘油、脂肪酸 血液中脂肪血液中脂肪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
21、、肠系膜等处 COCO2 2+H+H2 2O+O+能量能量 糖元等糖元等 氧化分解氧化分解 转变转变 甘油、脂肪酸甘油、脂肪酸 分解分解 消消 化化 吸收吸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脂肪的酶促水解 CH2OH HCOH CH2OH CH2OH R2-C-O-CH CH2OH O= - H2OR1COOH 二酰甘油脂肪酶二酰甘油脂肪酶 H2OR2COOH 单酰甘油脂肪酶单酰甘油脂肪酶 - - CH2-O -C-R1 R2-C-O-CH CH2-O -C-R3 O=O= O= H2OR3COOH 三酰甘油脂肪酶三酰甘油脂肪酶 O= O= - - CH2-O -C-R1 R2-C-O-CH CH2OH
22、三脂酰甘油三脂酰甘油 二脂酰甘油二脂酰甘油 单脂酰甘油单脂酰甘油 甘油甘油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甘油的氧化分解与转化甘油的氧化分解与转化 CH 2OH CHOH CH 2OH ATPADP 甘 油 激 酶 (肝 、 肾 、 肠 ) CH 2OH CHOH CH 2O P NAD + NADH+H + 磷 酸 甘 油 脱 氢 酶 CH 2OH C CH 2O P O 3-磷 酸 甘 油 磷 酸 二 羟 丙 酮 糖 酵 解 糖 异 生 丙 酮 酸 糖 或 糖 原 CO2+H20,ATP 糖原的异生作用糖原的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非糖物质( (如甘油、丙酮酸、乳酸以及如甘油、丙酮酸、乳酸以及 某些氨基
23、酸等)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的过程。某些氨基酸等)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的过程。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氧化作用氧化作用 概念概念 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位位C C原子发生氧化,原子发生氧化, 碳链在碳链在位位C C原子与原子与位位C 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COA 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 化过程称为化过程称为-氧化。氧化。 R1CH2CH2CH2CH2 CH2COOH 生命物质基
24、础课件 过程过程 脂酰CoA合成酶 R-COOH AMP + PPi HSCoA+ ATP R-COSCoA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载体:肉毒碱载体:肉毒碱 -羟基羟基-r-三甲基铵基丁酸三甲基铵基丁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A. A. 脱氢脱氢 B. B. 水化水化 C. C. 再脱氢再脱氢 D. D. 硫解硫解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脱氢脱氢 脂脂酰酰CoA脱氢酶脱氢酶 FADH2 硫解硫解 硫解酶硫解酶 水化水化 水化酶水化酶 -氧化循环的反应过程 (2反式烯脂酰反式烯脂酰COA) L- 羟脂酰羟脂酰COA 再脱氢再脱氢 L-羟脂酰羟脂酰 CoA脱氢酶脱氢酶 NADH + H+ - 酮脂酰酮脂酰CO
25、A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脂肪的合成 甘油的生成甘油的生成 3-3-磷酸甘油磷酸甘油 脂肪酸的生成脂肪酸的生成 乙酰乙酰COA 合成方式合成方式: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糖酵解中间产物糖酵解中间产物) 线粒体或微粒系统线粒体或微粒系统 (合成酶系存在于线粒体合成酶系存在于线粒体 或微粒中或微粒中) 非线粒体系统非线粒体系统 (合成酶系存在细胞质中合成酶系存在细胞质中) 延长脂肪链延长脂肪链 从头合成从头合成( 线粒体系统线粒体系统:乙酰乙酰COA作作 为二碳供体为二碳供体 微粒系统微粒系统:丙二酰丙二酰COA作作 为二碳供体为二碳供体 乙酰乙酰COA作为引物作为引物,丙二丙二 酰酰COA作为二
26、碳供体作为二碳供体) (软脂肪酸软脂肪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乙酰乙酰CoA羧化酶羧化酶 (生物素)(生物素) 丙二酰丙二酰CoACoA的合成的合成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CH3-CSCOA = O CH3-CSACP = O COA-SHACP-SH ACP脂酰基转移酶脂酰基转移酶 HOOC-CH2-CSCOA+ACP-SH HOOC-CH2-CSACP O = 丙二酸单酰转移酶 HOOC-CH2-CSCOA O = +COA-SH 乙酰酰基载体蛋白乙酰酰基载体蛋白( (乙酰乙酰-ACP)-ACP)和丙二酰酰基载体蛋白和丙二酰酰基载体蛋白 ( (丙二酰丙二酰-ACP)-ACP)的合成的合成 生命
27、物质基础课件 v缩合反应 CH3-CS-ACP+ = O HOOC-CH2-CSACP O = -酮脂酰酮脂酰-ACP合酶合酶 CH3-C-CH2-CSACP O = O = +ACP-SH+CO2 v还原反应 CH3-C-CH2-CSACP O = O = +NADPH+ + H + -酮脂酰酮脂酰-ACP还原酶还原酶 CH3-CH-CH2-CSACP O - OH = +NADP+ D-羟丁酰-ACP 碳链缩合碳链缩合 -酮丁酰酮丁酰-ACP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v脱水反应 CH3-CH-CH2-CSACP O - OH = =- C - C=C O - CH3 - H H SACP -羟脂
28、酰羟脂酰-ACP脱水酶脱水酶 +H2O (2反式丁烯酰-ACP,巴豆酰-ACP) v再还原反应 - C=C O - CH3 H H SACPC -=- 3 2 +NADPH+H+ -烯脂酰烯脂酰-ACP还原酶还原酶 CH3-CH2-CH2-CSACP O = +NADP+ (丁酰-ACP) 丁酰-ACP与丙二酰-ACP重复缩合、还原、脱水、 再还原的过程,直至生成软脂酰-ACP。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第六节第六节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 氮平衡:氮平衡: 测定和比较人体每日摄入氮量和排出氮量之间的关测定和比较人体每日摄入氮量和排出氮量之间的关 系,实际上表示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系,实际上表示人体
29、对蛋白质的需求量。 总总氮平衡:摄入氮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排出氮 正常成人正常成人 正正氮平衡:摄入氮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排出氮 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 负氮平衡:摄入氮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排出氮 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癌症患者)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癌症患者) 必需氨基酸:从食物中获得,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从食物中获得,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由人体合成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由人体合成的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人体能合成,但合成速率较慢,不能满足半必需氨基酸:人体能合成,但合成速率较慢,不能满足 人体生长所需。
30、精氨酸、组氨酸人体生长所需。精氨酸、组氨酸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氨基酸氨基酸 代谢库代谢库 食物蛋白质食物蛋白质 消化吸收消化吸收 组织组织 蛋白质蛋白质 分解分解 体内合成氨基酸体内合成氨基酸 ( (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 氨基酸代谢概况氨基酸代谢概况 - -酮酸酮酸 脱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 酮酮 体体 COCO2 2+H+H2 2O+O+能量能量 糖糖 胺胺 类类 脱羧基作用脱羧基作用 氨氨 尿素尿素 代谢转变代谢转变 其它含氮化合物其它含氮化合物 ( (嘌呤、嘧啶等嘌呤、嘧啶等) ) 合成合成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酮酸的过程,氨基酸代谢的最酮酸的过
31、程,氨基酸代谢的最 主要代谢途径。主要代谢途径。 脱氨基方式: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等。脱氨基方式: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等。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氧化脱氨基作用不是主要方式。氧化脱氨基作用不是主要方式。 氧化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转氨基作用 R-CH-COOH R”-C-COOH NH2 O R-C-COOH R”-CH-COOH O NH2 转氨酶转氨酶 转氨基作用不是主要方式。转氨基作用不是主要方式。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联合脱氨基作用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氨的代谢转变氨的代谢转变 尿素的生成尿素的生成
32、-鸟氨酸循环鸟氨酸循环 氨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去路(氨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去路(肝脏是生成尿素的主要器肝脏是生成尿素的主要器 官)官) 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谷氨酰胺是氨的转运及储存形式谷氨酰胺是氨的转运及储存形式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生命物质基础课件 - 酮酸酮酸的代谢转变的代谢转变 (1 1)再合成氨基酸:氨基转换作用(生成非必需氨基酸)再合成氨基酸:氨基转换作用(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2 2) - - 酮酸酮酸 生酮氨基酸:能形成乙酰和乙酰生酮氨基酸:能形成乙酰和乙酰COACOA的氨基酸,在肝中能的氨基酸,在肝中能 合成酮体(合成酮体(PhePhe、Tyr)Tyr) 生糖氨基酸:能形成生糖氨基酸:能形成丙丙酮酸、酮酸、 - - 酮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十八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教学设计)2024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下册
- 四平职业大学《DSP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体育学院《商业空间室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民族大学《金融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操作系统原理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师范大学《空间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9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大量程固体物位仪表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盐城师范学院《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大学《算法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JJG 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 2024年江苏太仓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食堂计划方案
- 河北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 (附件条款版)电话销售员员工保密协议
-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TB 10638-2019)
-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物业客服课件培训模板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教案
-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