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 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 路基填土动力特性路基填土动力特性 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 路基沉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地基沉降和路堤填土的沉降。路基沉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地基沉降和路堤填土的沉降。 对软土地基来说地基沉降占主要部分,而对高填路堤则路堤本对软土地基来说地基沉降占主要部分,而对高填路堤则路堤本 身的沉降占相当大的比
2、例,不可忽略。由于台后填土往往较高,身的沉降占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忽略。由于台后填土往往较高, 地基沉降与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都十分明显,可能产生较大的地基沉降与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都十分明显,可能产生较大的 不均匀沉降。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针对地基沉降的研究相对较不均匀沉降。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针对地基沉降的研究相对较 多,而对于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路多,而对于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路 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对把握工后沉降量、正确选择相应的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对把握工后沉降量、正确选择相应的 处治方法十分关键;再则从研究处治技术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处治方法十分
3、关键;再则从研究处治技术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 出发,其沉降特征也是大比尺模型试验地基变形有效模拟的前出发,其沉降特征也是大比尺模型试验地基变形有效模拟的前 提。本项目通过有限元分析、室内压缩试验、现场实测,分别提。本项目通过有限元分析、室内压缩试验、现场实测,分别 针对路桥过渡段针对路桥过渡段地基的沉降特征、路堤的沉降特征和路基工后地基的沉降特征、路堤的沉降特征和路基工后 沉降沉降的计算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的计算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 地基沉降特征分析地基沉降特征分析 分析条件:分析条件: 河滩相和湖海相软土地基河滩
4、相和湖海相软土地基 分析内容:分析内容: (1(1)地基固结沉降变化特性)地基固结沉降变化特性 (2(2)地基沉降曲线变化特征)地基沉降曲线变化特征 曲线斜率与割线转角特征曲线斜率与割线转角特征 最大值沉降与斜率及割线角度变化关系最大值沉降与斜率及割线角度变化关系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4 0.0 0.5 1.0 1.5 2.0 2.5 05101520 X(m) 10.0 20 40 70 115 128 170 180 215 285 395 0.000 0.005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35 0.040 0.045 05101520
5、X(m) Ra 10 20 40 70 115 128 170 180 215 285 395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51015202530 X(m) Ra 20.0 40 60 100 110 130 170 255 270 290 390 490 950 0.0 0.5 1.0 1.5 2.0 2.5 3.0 051015202530 X(m) 20 40 60 100 110 130 170 255 270 290 390 490 950 沉降曲线斜率与割线转角特征沉降曲线斜率与割线转角特征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5 y = 0
6、.0007x + 0.0047 R2 = 0.9928 y = 5E-05x - 0.0001 R2 = 0.9967 0.000 0.005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5.010.015.020.025.030.035.0 Smax(cm) Ra 0 0.715 0.785 2.215 2.285 3.715 3.785 5.215 5.285 6.715 6.785 8.215 8.285 9.715 9.785 11.215 11.285 12.715 12.785 14.215 14.285 15.3 线性 (15.3) 线性 (0) y = 0
7、.0397x + 0.2719 R2 = 0.9928 y = 0.0027x - 0.0084 R2 = 0.9967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0.05.010.015.020.025.030.035.0 Smax(cm) 0 0.715 0.785 2.215 2.285 3.715 3.785 5.215 5.285 6.715 6.785 8.215 8.285 9.715 9.785 11.215 11.285 12.715 12.785 14.215 14.285 15.3 线性 (15.3) 线性 (0) y = 0.000
8、6x - 0.0048 R2 = 0.9915 y = 0.0003x - 0.0003 R2 = 0.984 0.000 0.005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35 0.040 0.045 0.020.040.060.080.0100.0 Smax(cm) Ra 0 1.434 2.83 4.23 5.63 7.03 8.43 9.83 11.23 12.63 线性 (12.63) 线性 (0) y = 0.0323x - 0.2745 R2 = 0.9915 y = 0.0164x - 0.0152 R2 = 0.984 0.0 0.5 1.0 1.
9、5 2.0 2.5 0.020.040.060.080.0100.0Smax(cm) 0 1.434 2.83 4.23 5.63 7.03 8.43 9.83 11.23 12.63 线性 (12.63) 线性 (0) 最大值沉降与斜率及割线角度变化特征最大值沉降与斜率及割线角度变化特征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6 路堤沉降特征分析路堤沉降特征分析 路堤沉降构成路堤沉降构成 路堤变形阶段路堤变形阶段 地形条件对路堤沉降的影响地形条件对路堤沉降的影响 路堤沉降与填土高度的关系路堤沉降与填土高度的关系 路堤沉降与时间的关系路堤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路堤沉降与分层填筑的关系路堤沉降与分层填筑的
10、关系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7 路堤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路堤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1)塑性弹性变形阶段:填筑过程中,土经过摊铺、洒)塑性弹性变形阶段:填筑过程中,土经过摊铺、洒 水、分层碾压而被压缩,塑性变形是主体。随着填土高度的增水、分层碾压而被压缩,塑性变形是主体。随着填土高度的增 加,下层土受上层土的荷载作用,开始发生压缩变形,这一阶加,下层土受上层土的荷载作用,开始发生压缩变形,这一阶 段的变形明显地表现出填土高度与压缩量正相关,故路堤横断段的变形明显地表现出填土高度与压缩量正相关,故路堤横断 面方向中间变形大,两侧变形
11、量小。面方向中间变形大,两侧变形量小。 (2 2)不均匀变形阶段:在变形过程中,在横断面上,由于)不均匀变形阶段:在变形过程中,在横断面上,由于 填方的不均匀及侧向无约束,应力分布不同于自重应力,出现填方的不均匀及侧向无约束,应力分布不同于自重应力,出现 边坡应力下降,堤内应力集中,易产生剪切变形,这就造成横边坡应力下降,堤内应力集中,易产生剪切变形,这就造成横 向不均匀变形,这种变形在施工后期和使用期内比较明显。向不均匀变形,这种变形在施工后期和使用期内比较明显。 (3 3)蠕变变形阶段:蠕变过程复杂,蠕变过程中仍有弹塑)蠕变变形阶段:蠕变过程复杂,蠕变过程中仍有弹塑 性变形存在。性变形存在
12、。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8 实测路堤沉降变化分布特征实测路堤沉降变化分布特征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9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0.010.020.030.040.050.060.0 填土高度(m) 沉降量(cm) 路堤内部沉降变化曲线路堤内部沉降变化曲线 逐级加荷与一次加荷比较逐级加荷与一次加荷比较 沉降与填土高度关系曲线沉降与填土高度关系曲线施工期沉降与填土高度关系曲线施工期沉降与填土高度关系曲线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0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特征路桥过渡段
13、路基沉降特征 路基工后沉降计算路基工后沉降计算 路堤填筑用土大多是经过开挖、重塑、搬运和再压路堤填筑用土大多是经过开挖、重塑、搬运和再压 实的土,属于非饱和土,而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迄今为实的土,属于非饱和土,而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迄今为 止尚不成熟。因此,如何计算路基填土体本身未完成的止尚不成熟。因此,如何计算路基填土体本身未完成的 沉降量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总结大量的室内压缩沉降量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总结大量的室内压缩 试验和现场测试成果的基础上,本项目采用改进的分层试验和现场测试成果的基础上,本项目采用改进的分层 总和法计算路堤填土的总沉降,建立了力、变形和时间总和法计算路堤填土的总
14、沉降,建立了力、变形和时间 的路堤沉降计算模型,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路堤填土的工的路堤沉降计算模型,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路堤填土的工 后沉降计算问题。后沉降计算问题。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1 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 车辆动荷载的影响车辆动荷载的影响 车辆动载对道路的损伤远大于车辆静载的影响,传统的半经验公式车辆动载对道路的损伤远大于车辆静载的影响,传统的半经验公式 认为,道路结构的损坏大体与轮载的四次方成正比。路面与路基的损坏是认为,道路结构的损坏大体与轮载的四次方成正比。路面与路基的损坏是 由数百辆重型卡车驶过引起的,而非同一时间内数千辆轿车或轻型车经过由数百辆重型卡车驶
15、过引起的,而非同一时间内数千辆轿车或轻型车经过 而造成。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加剧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是重型车辆和交通而造成。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加剧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是重型车辆和交通 流量。因此,要想正确地在试验台上模拟真实道路的受力情况,必须对不流量。因此,要想正确地在试验台上模拟真实道路的受力情况,必须对不 同车辆,尤其是重型车辆,作用于路面的载荷进行准确测量,然后根据交同车辆,尤其是重型车辆,作用于路面的载荷进行准确测量,然后根据交 通流量统计,合理构成载荷谱,再通过模拟加载装置,实现道路荷载模拟通流量统计,合理构成载荷谱,再通过模拟加载装置,实现道路荷载模拟 的真实再现。的真实再现。 通常车
16、辆动载信号都是以正弦波来模拟,但实际上车辆动载是一连通常车辆动载信号都是以正弦波来模拟,但实际上车辆动载是一连 串的脉冲信号,也即一连串的瞬态冲击。尤其是当遇到路面突起,如桥头串的脉冲信号,也即一连串的瞬态冲击。尤其是当遇到路面突起,如桥头 沉降,这种瞬态冲击将变得更大。因此,在模拟试验台上,不应以正弦波沉降,这种瞬态冲击将变得更大。因此,在模拟试验台上,不应以正弦波 信号加以模拟,而应该准确得到车辆对路面的冲击波形,并对车辆信号的信号加以模拟,而应该准确得到车辆对路面的冲击波形,并对车辆信号的 出现周期进行较为准确地测量,从而对加载装置提出合理、科学的指导。出现周期进行较为准确地测量,从而对
17、加载装置提出合理、科学的指导。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2 车辆动荷载的测试车辆动荷载的测试 常用的道路载荷测量主要有两种:常用的道路载荷测量主要有两种: (1 1)台式称重系统:轮胎底部支撑面全部作用到称重台上,使用)台式称重系统:轮胎底部支撑面全部作用到称重台上,使用 应变计或其它静态敏感元件应变计或其它静态敏感元件, ,可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称重。如果在高速下可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称重。如果在高速下 测量,车轮颠簸和悬挂系统振荡的动态效应会影响精度,振荡的波长通测量,车轮颠簸和悬挂系统振荡的动态效应会影响精度,振荡的波长通 常会超过称重台的宽度,通过多个系统求平均值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但
18、常会超过称重台的宽度,通过多个系统求平均值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但 由于台式称重系统使用钢框架安装的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由于台式称重系统使用钢框架安装的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 (2 2)条状传感器)条状传感器WIMWIM系统:条状载荷传感器可安装到狭窄的路面凹系统:条状载荷传感器可安装到狭窄的路面凹 槽中,因而很经济。一般采用排列多个传感器获得动态信号平均值。因槽中,因而很经济。一般采用排列多个传感器获得动态信号平均值。因 为条状传感器的宽度比轮胎印迹窄为条状传感器的宽度比轮胎印迹窄, , 力信号必须沿车轮接触长度积分。力信号必须沿车轮接触长度积分。 因此因此, , 条状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积
19、分时段内信号的质量和传感器与条状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积分时段内信号的质量和传感器与 路面相互作用的长期稳定性。路面相互作用的长期稳定性。 本项目选择第二种测试系统,采用石英式载荷传感器。本项目选择第二种测试系统,采用石英式载荷传感器。 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3 称重传感器 车辆载荷 信号调理前端 信号采集系统 图形显示 数据处理 道路载荷测量系统示意图道路载荷测量系统示意图 典型轮载曲线典型轮载曲线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4 车辆触发红外传感器车辆触发红外传感器 安装称重传感器安装称重传感器 试验车辆后轮通过称重传感器试验车辆后轮
20、通过称重传感器 试验车辆试验车辆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5 02468 Time s 0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600 Signal0 - Y=2500.61- X=5.209s Y=2236.87- X=6.289s 0246 Time s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500 Signal0 - Y=2251.53- X=3.244s Y=1978.02- X=3.735s 02468 Time s 0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600 Signal0 - Y=2664.22- X=2.083s Y=2
21、315.02- X=2.339s 024 Time s 0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600 Signal0 - Y=2559.22- X=2.049s Y=2388.28- X=2.232s 轿车动态载荷曲线轿车动态载荷曲线 车速车速10km/h10km/h 车速车速50km/h50km/h 车速车速40km/h40km/h 车速车速20km/h20km/h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6 0369 Time s 0 2000 4000 6000 -2000 Spline - 024 Time s 0 2000 4000 6000 -2000 Spline -
22、0246 Time s 0 2000 4000 6000 -2000 Signal0 - 0246 Time s 0 2000 4000 6000 -2000 Spline - 载重车动态载荷曲线载重车动态载荷曲线 车速车速5km/h5km/h 车速车速25km/h25km/h 车速车速40km/h40km/h 车速车速50km/h50km/h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7 模拟载荷谱的构成模拟载荷谱的构成 每一车辆对路面的作用都是一个含有两个以上脉冲的冲击信号,因此,每一车辆对路面的作用都是一个含有两个以上脉冲的冲击信号,因此, 模拟载荷的基本构成应该根据轴数、车速和交通量来进行。例
23、如,对中型车模拟载荷的基本构成应该根据轴数、车速和交通量来进行。例如,对中型车 而言,模拟载荷应以两个不同幅值的半正弦脉冲组成,两脉冲之间的时间间而言,模拟载荷应以两个不同幅值的半正弦脉冲组成,两脉冲之间的时间间 隔,取决于车速。假设根据交通量统计,该型车的年通过量为隔,取决于车速。假设根据交通量统计,该型车的年通过量为10001000辆,则模辆,则模 拟载荷周期为拟载荷周期为1000/1000/年,也即以上述两脉冲信号为基信号,脉冲数为年,也即以上述两脉冲信号为基信号,脉冲数为10001000, 构造模拟加载信号。构造模拟加载信号。 N=1000 模拟荷载谱组成模拟荷载谱组成 T=2*前后轴
24、时间差 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8 载荷谱模拟由以下三元素构成:载荷谱模拟由以下三元素构成: (1 1)幅值:取决于车型(小型、大客、载重、超大型),选取)幅值:取决于车型(小型、大客、载重、超大型),选取 代表性的车辆测量得到;代表性的车辆测量得到; (2 2)双轴、三轴或多轴不同车速下的轴载测量时间差:选取代)双轴、三轴或多轴不同车速下的轴载测量时间差:选取代 表性的车辆测量得到;表性的车辆测量得到; (3 3)交通流量:不同车型的统计,决定载荷谱的作用时间。)交通流量:不同车型的统计,决定载荷谱的作用时间。 对于对于三轴车辆或多轴车辆而言三
25、轴车辆或多轴车辆而言,由于后轴到第三轴的距离很短,由于后轴到第三轴的距离很短, 在较高车速下作用于路面的脉冲间隔就很短,这对模拟加载装置提出了在较高车速下作用于路面的脉冲间隔就很短,这对模拟加载装置提出了 较高要求,即在很短的时间里,产生两个较高的脉冲。根据现在的技术较高要求,即在很短的时间里,产生两个较高的脉冲。根据现在的技术 水平,还无法做到。因此,通过考虑载荷的实际作用性状和模拟加载装水平,还无法做到。因此,通过考虑载荷的实际作用性状和模拟加载装 置的实现能力,将第二、三轴的载荷加权叠加,以一个半正弦脉冲来表置的实现能力,将第二、三轴的载荷加权叠加,以一个半正弦脉冲来表 达,载荷幅值为两
26、者之和,作用时间为两者的算术平均值。达,载荷幅值为两者之和,作用时间为两者的算术平均值。而对于特大而对于特大 型载货列车,型载货列车,由于载荷大,车速慢,对桥头跳车不敏感,且交通流量小,由于载荷大,车速慢,对桥头跳车不敏感,且交通流量小, 故在加载模拟中不加考虑。故在加载模拟中不加考虑。 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车辆动荷载作用性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19 路基填土动力特性路基填土动力特性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土体在往复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随时间而发展的振动土体在往复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随时间而发展的振动 变形(含塑性振陷变形和弹性变形)往往容易被忽略,实际变形(含塑性振陷变形和弹性变形)往往
27、容易被忽略,实际 上,有些工程问题的振动变形是不能被忽略的,如路桥过渡上,有些工程问题的振动变形是不能被忽略的,如路桥过渡 段路基,车辆动荷引起的弹塑性变形就不应被忽略。段路基,车辆动荷引起的弹塑性变形就不应被忽略。 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 荷幅值的大小;动荷波形的不同;动荷频率的大小;动荷作荷幅值的大小;动荷波形的不同;动荷频率的大小;动荷作 用时间的长短。土的动变形也受土材料的影响,即土体干密用时间的长短。土的动变形也受土材料的影响,即土体干密 度的大小;土含水量的大小,土材料的区别等。度的大小;土含水量的大小,土材料的
28、区别等。 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室内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室内GDSGDS动三轴试验,探动三轴试验,探 求动荷作用下公路压实土的工程特性。求动荷作用下公路压实土的工程特性。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0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1.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1)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 (2 2)压实石灰黄土的动力特性。)压实石灰黄土的动力特性。 2. 2.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1 1)素压实黄土、石灰黄土的击实试验研究。)素压实黄土、石灰黄土的击实试验研究。 (2 2)素压实黄土、压实石
29、灰黄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素压实黄土、压实石灰黄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 (3 3)素压实黄土、压实石灰黄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素压实黄土、压实石灰黄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4 4)素压实黄土、压实石灰黄土的动力特性分析研究)素压实黄土、压实石灰黄土的动力特性分析研究 3 3关键技术关键技术 高密度土样在动三轴试验中高精度量测土的动变形。高密度土样在动三轴试验中高精度量测土的动变形。 路基填土动力特性路基填土动力特性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1 试验研究主要成果试验研究主要成果 通过试验研究高密度压实黄土、石灰土的动本构关系,动阻尼特性,通过试验研究高密度压实黄土、石灰土的动本构
30、关系,动阻尼特性, 动强度特性和动变形特性,主要结论如下:动强度特性和动变形特性,主要结论如下: (1 1)一般情况下,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双曲线形态,高含水量时,)一般情况下,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双曲线形态,高含水量时, 特别是含水量接近饱和时,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软化特性。特别是含水量接近饱和时,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软化特性。 (2 2) 土的动模量随着固结应力、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量土的动模量随着固结应力、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量 的增大而减小,且偏压时的动模量较均匀时大。的增大而减小,且偏压时的动模量较均匀时大。 (3 3)土的动阻尼随动应变、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干密度
31、和固结应)土的动阻尼随动应变、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干密度和固结应 力的增大而减小。力的增大而减小。 (4 4)土的振陷系数一般呈弱线性关系,但对含水量特别敏感,随含水)土的振陷系数一般呈弱线性关系,但对含水量特别敏感,随含水 量的增大,振陷系数曲线趋向非线性。量的增大,振陷系数曲线趋向非线性。 (5 5) 土破坏时的动应变一般不会超过土破坏时的动应变一般不会超过3 3,对石灰土,其破坏时的动,对石灰土,其破坏时的动 应变基本都小于应变基本都小于1 1。 路基填土动力特性路基填土动力特性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2 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为了深入分析楔
32、形柔性搭板技术的作用机理,也为了比为了深入分析楔形柔性搭板技术的作用机理,也为了比 较不同处治方法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加固效果等,首次从跳较不同处治方法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加固效果等,首次从跳 车处治措施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出发,应用沉降模拟平台,开车处治措施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出发,应用沉降模拟平台,开 展室内小比尺模型试验与大比例原型试验研究、共进行了九种展室内小比尺模型试验与大比例原型试验研究、共进行了九种 不同工况的对比试验。填土中埋设压力盒,分析楔形柔性搭板不同工况的对比试验。填土中埋设压力盒,分析楔形柔性搭板 加固体应力的变化规律,分层观测土层的沉降,绘出相应的沉加固体应力的变化规律,
33、分层观测土层的沉降,绘出相应的沉 降曲线。通过对试验成果的分析,得出楔形柔性搭板加固台背降曲线。通过对试验成果的分析,得出楔形柔性搭板加固台背 的适应性及布置形式。的适应性及布置形式。 试验研究目的试验研究目的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3 小比例模型试验的九种工况:小比例模型试验的九种工况: 细砂填料,格室呈上密下疏、上长下短布置,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细砂填料,格室呈上密下疏、上长下短布置,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 8cm,8cm,此工况实际应用最为广泛。此工况实际应用最为广泛。 细砂填料,未放置土工格室,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细砂填料,未放置土工格室,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8cm8
34、cm,此工况是对比,此工况是对比 有无土工格室的影响。有无土工格室的影响。 实际工程用土填料,其他与第一工况同,此工况是对比不同填料的加固效实际工程用土填料,其他与第一工况同,此工况是对比不同填料的加固效 果。果。 细砂填料,格室尽量布置在台后填土顶面,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细砂填料,格室尽量布置在台后填土顶面,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8cm8cm, 此工况是对比格室布置不同时的加固效果。此工况是对比格室布置不同时的加固效果。 细砂填料,格室等间距布置,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细砂填料,格室等间距布置,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8cm8cm,此工况也是对,此工况也是对 比格室布置不同时的加固效果。比格
35、室布置不同时的加固效果。 细砂填料,格室均双层布置,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细砂填料,格室均双层布置,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降至8cm8cm,此工况是对比,此工况是对比 在增加格室用量情况下的加固效果。在增加格室用量情况下的加固效果。 细砂填料,格室布置同第一工况,底板沉降近桥台侧分级降至细砂填料,格室布置同第一工况,底板沉降近桥台侧分级降至8cm8cm,远桥台,远桥台 一侧不下降。此工况是对比不同地基沉降情况下的加固效果。一侧不下降。此工况是对比不同地基沉降情况下的加固效果。 基本同第七工况,但底板沉降的一端在远桥台处。基本同第七工况,但底板沉降的一端在远桥台处。 实际工程用土填料,格室尽量布置在
36、台后填土顶面,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实际工程用土填料,格室尽量布置在台后填土顶面,底板两端同时分级下 降至降至8cm8cm,此工况是对比第四工况。,此工况是对比第四工况。 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4 小比例模型试验小比例模型试验 共进行了共进行了9 9组试验组试验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5 小比例模型试验的主要结论小比例模型试验的主要结论 (1 1)土工格室的布置以上密下疏的形式最为有利,这样既节)土工格室的布置以上密下疏的形式最为有利,这样既节 省材料,又可得到良好效果。省材料,又可得到良好效果。 (2 2)采用双层土工
37、格室加固台后填土效果显著,在经济条件)采用双层土工格室加固台后填土效果显著,在经济条件 容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大格室用量。容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大格室用量。 (3 3)对于近桥台端沉降较大的情况,格室的加固效果最好,)对于近桥台端沉降较大的情况,格室的加固效果最好, 而此工况在工程实际中最为常见。而此工况在工程实际中最为常见。 (4 4)土工格室对于砂土和黄土均有明显的加固作用。)土工格室对于砂土和黄土均有明显的加固作用。 (5 5)台后填土高度越高,土工格室的削减因地基沉降而导致)台后填土高度越高,土工格室的削减因地基沉降而导致 路面下沉的作用越明显。路面下沉的作用越明显。 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
38、验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6 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大比例模型试验的七种组合工况:大比例模型试验的七种组合工况: 重力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砂砾填料;重力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砂砾填料; 重力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黄土填料;重力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黄土填料; 重力式桥台土工格栅砂砾填料,格栅间距重力式桥台土工格栅砂砾填料,格栅间距50cm50cm, 边坡坡率边坡坡率1 1:1.51.5,采用土工格栅包边;,采用土工格栅包边; 轻型肋板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砂砾填料;轻型肋板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
39、砂砾填料; 轻型肋板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黄土填料;轻型肋板式桥台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黄土填料; 轻型肋板式桥台土工格栅砂砾填料,格栅间距轻型肋板式桥台土工格栅砂砾填料,格栅间距 50cm50cm,边坡坡率,边坡坡率1 1:1.51.5,并采用土工格栅包边;,并采用土工格栅包边; 重力式桥台采用灰土换填,边坡坡率为重力式桥台采用灰土换填,边坡坡率为1 1:1 1。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7 共进行了共进行了6 6组试验组试验 大比例模型试验大比例模型试验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8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29 大比例模型试验的主要结论大比例模型试验的主要结论
40、 (1 1)利用柔性搭板处治路桥过渡段,可有效改善桥头路堤)利用柔性搭板处治路桥过渡段,可有效改善桥头路堤 的不均匀沉降,路基顶面沉降曲线平顺,差异沉降减小,最大值的不均匀沉降,路基顶面沉降曲线平顺,差异沉降减小,最大值 仅为仅为3mm3mm。 (2 2)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得出三种不同处治方式的适应性:)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得出三种不同处治方式的适应性: 当地基沉降控制在为当地基沉降控制在为12cm12cm时,采用土工格室柔性搭板结时,采用土工格室柔性搭板结 合砂砾料处治效果较好;合砂砾料处治效果较好; 当地基沉降较小时,三种情况处治效果相差不大,采用当地基沉降较小时,三种情况处治效果相差不大,
41、采用 何种方式可根据当地施工材料的种类来决定。何种方式可根据当地施工材料的种类来决定。 (3 3)利用数值技术建立试验仿真模型可有效补充模型试验)利用数值技术建立试验仿真模型可有效补充模型试验 工况组合,扩大试验范围。工况组合,扩大试验范围。 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0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背景分析背景分析 公路桥头跳车处治中,设置搭板、换填路堤材料、加筋是常用公路桥头跳车处治中,设置搭板、换填路堤材料、加筋是常用 的处治方法。这些手段对减小路堤总沉降、缓和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的处治
42、方法。这些手段对减小路堤总沉降、缓和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 起到了一定作用,且不乏成功的工程实例。但从目前桥头跳车病害反起到了一定作用,且不乏成功的工程实例。但从目前桥头跳车病害反 映的情况来看,这些处治措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搭板断裂和二次跳映的情况来看,这些处治措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搭板断裂和二次跳 车,桥头错台等,针对这些问题,虽然也开展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一车,桥头错台等,针对这些问题,虽然也开展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一 些成果,但都没有起到治本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对处治方法的适些成果,但都没有起到治本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对处治方法的适 应性和作用机理没搞清楚,从而在处治方法的选用上带有一定的
43、盲目应性和作用机理没搞清楚,从而在处治方法的选用上带有一定的盲目 性,造成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病害。如前所述,对一种处治措性,造成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病害。如前所述,对一种处治措 施的适应性研究实际是分析其消化地基沉降变形的能力,这里通过模施的适应性研究实际是分析其消化地基沉降变形的能力,这里通过模 拟不同的地基沉降模式,分析其变形与力学性状,从而研究路桥过渡拟不同的地基沉降模式,分析其变形与力学性状,从而研究路桥过渡 段处治措施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能力大小和作用机理,以期对实际工段处治措施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能力大小和作用机理,以期对实际工 程应用有所指导。程应用有所指导。 路桥过渡段路
44、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1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刚性搭板的适应性分析刚性搭板的适应性分析 (1 1)通过搭板与路基不同接触状态时的力学性状分析表明,当搭)通过搭板与路基不同接触状态时的力学性状分析表明,当搭 板弹性支承于路基土上时,板底弯拉应力较小;当脱空区长度小于板弹性支承于路基土上时,板底弯拉应力较小;当脱空区长度小于 1.08m1.08m时,其对搭板受力没有影响,随着脱空区长度的继续增加,板时,其对搭板受力没有影响,随着脱空区长度的继续增加,板 底弯拉应力显著增加,当搭板与路基土完全脱空时,其受力状态与简底弯拉应力显著增加,当搭板与路基土完
45、全脱空时,其受力状态与简 支板相似。因此,搭板脱空长度是影响搭板受力状态的主要因素。设支板相似。因此,搭板脱空长度是影响搭板受力状态的主要因素。设 计时,可保守地按简支板进行搭板的内力计算。计时,可保守地按简支板进行搭板的内力计算。 (2 2)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分析表明,地基沉降的增大将引起)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分析表明,地基沉降的增大将引起 搭板纵坡变化率的增大,从而产生桥头跳车现象。因此,地基沉降是搭板纵坡变化率的增大,从而产生桥头跳车现象。因此,地基沉降是 影响搭板纵坡变化率的主要因素。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表现为:影响搭板纵坡变化率的主要因素。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表现为: 长度
46、长度6m6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3cm3cm以内的桥头路段;以内的桥头路段;8m8m长度的长度的 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4cm4cm以内的桥头路段,而以内的桥头路段,而10m10m搭板适用于处搭板适用于处 理地基沉降在理地基沉降在5cm5cm以内的桥头路段。以内的桥头路段。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2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换填路基适应性分析换填路基适应性分析 (1 1)桥头路堤换填压缩模量大的填料可以明显减小路堤的)桥头路堤换填压缩模量大的填料可以明显减小路堤的 压缩变形,同时
47、沿路堤高度压缩变形,同时沿路堤高度1 1:1 1的楔性的楔性“刚柔过渡刚柔过渡”换填方换填方 式不仅可大大减少换填量,更有利于协调其沉降差。式不仅可大大减少换填量,更有利于协调其沉降差。 (2 2)当地基为均匀沉降模式时,路堤沉降量主要体现在地)当地基为均匀沉降模式时,路堤沉降量主要体现在地 基沉降值的大小,换填方式无法起到消化地基沉降的作用。基沉降值的大小,换填方式无法起到消化地基沉降的作用。 (3 3)当桥头地基存在局部软弱区域时,桥头路堤换填抗剪)当桥头地基存在局部软弱区域时,桥头路堤换填抗剪 强度高、具有一定整体性的填料(如灰土),能够较好地消强度高、具有一定整体性的填料(如灰土),能
48、够较好地消 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砂粒填料次之,粘土最差。但换填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砂粒填料次之,粘土最差。但换填 灰土一定要保证施工压实,使其形成为一个整体。灰土一定要保证施工压实,使其形成为一个整体。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3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平面加筋技术适应性分析平面加筋技术适应性分析 (1 1)土工格栅利用其较大的拉伸模量,通过其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和咬合作)土工格栅利用其较大的拉伸模量,通过其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和咬合作 用,限制路堤填土的侧向位移,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从而减用,限制路堤填土的侧向位移,提高土体的
49、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从而减 小路堤的压缩变形值。且随路堤变形模量的减小,作用更显著。小路堤的压缩变形值。且随路堤变形模量的减小,作用更显著。 (2 2)土工格栅变形后也存在)土工格栅变形后也存在“网兜效应网兜效应”,从而使荷载的分布趋于均匀;,从而使荷载的分布趋于均匀; (3 3)土工格栅一端锚固于桥台上,利用其抗拉伸能力,阻止桥台附近土体)土工格栅一端锚固于桥台上,利用其抗拉伸能力,阻止桥台附近土体 的向下沉降,同时也减小桥头路基和地基的竖向应力。的向下沉降,同时也减小桥头路基和地基的竖向应力。 针对桥头路堤平面加筋处治技术提出建议:针对桥头路堤平面加筋处治技术提出建议: (1 1)平面加
50、筋材料应选用具有较大拉伸刚度的筋材,同时应换填内摩擦角)平面加筋材料应选用具有较大拉伸刚度的筋材,同时应换填内摩擦角 较大的填料;较大的填料; (2 2)平面加筋材料对于减小路堤自身的压缩变形较为有效,但消化地基沉)平面加筋材料对于减小路堤自身的压缩变形较为有效,但消化地基沉 降变形的能力较差,因此,土工格栅加筋技术适用于处治地基条件较好的桥降变形的能力较差,因此,土工格栅加筋技术适用于处治地基条件较好的桥 头过渡段。当地基较差时,应结合其它方法进行综合处治。头过渡段。当地基较差时,应结合其它方法进行综合处治。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4 计算模型图计算模型图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
51、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楔形柔性搭板适应性分析楔形柔性搭板适应性分析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5 楔形柔性搭板处理区的沉降特征楔形柔性搭板处理区的沉降特征 0 2 4 6 8 10 12 14 02468101214161820 水平距离(m) 沉降值(cm) =10cm =10cm时不处治 =5cm =0cm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6 楔形柔性搭板处理区的位移特征楔形柔性搭板处理区的位移特征 (=10cm) (=5cm) (=0cm)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
52、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7 应力云图(=10cm) 应力云图(=5cm) 应力云图(=0cm) 楔形柔性搭板处理区的应力特征楔形柔性搭板处理区的应力特征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8 0 50 100 150 200 250 02468101214161820水 平 距 离 (m) 竖向应力(kPa) 10cm5cm 0cm不 处 治 不同地基条件下路基底部应力曲线不同地基条件下路基底部应力曲线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路桥过渡段路基
53、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39 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路桥过渡段处治技术适应性及作用机理 适应性分析结论适应性分析结论 (1 1) 土工格室较大的限制侧向变形能力不仅限制了其中填料土工格室较大的限制侧向变形能力不仅限制了其中填料 的侧胀,同时其构成的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拉伸强度,通过界面的侧胀,同时其构成的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拉伸强度,通过界面 摩阻力和粘附力也限制了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摩阻力和粘附力也限制了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 ,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 从而减小了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从而减小了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 (2 2) 由于土工格室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压拉强度、
54、抗剪强度和由于土工格室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压拉强度、抗剪强度和 一定的弯拉强度特性一定的弯拉强度特性, ,通过其一端锚固于桥台通过其一端锚固于桥台, ,一端伸入路基中,能有一端伸入路基中,能有 效地阻止了上层土体的向下沉降效地阻止了上层土体的向下沉降, ,从而在复合层下面产生松动区。同时从而在复合层下面产生松动区。同时 由于土工格室的多层连续布置由于土工格室的多层连续布置, ,使得路堤的沉降在每一层中都得到消减使得路堤的沉降在每一层中都得到消减, , 使得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在较长的范围内得到平缓过渡。使得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在较长的范围内得到平缓过渡。 (3 3) 由于松动区的存在由于松动区
55、的存在, ,路基竖向应力明显减小,桥台附近一路基竖向应力明显减小,桥台附近一 定范围内地基的附加应力也得到减小定范围内地基的附加应力也得到减小, ,这样不仅减小了路基的压缩变形这样不仅减小了路基的压缩变形, , 也减小了地基的沉降形。也减小了地基的沉降形。 (4 4) 格室变形后产生的格室变形后产生的”网兜支承效应网兜支承效应”使荷载分布趋于使荷载分布趋于均均 匀。匀。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40 柔性搭板的柔性搭板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技术可行、施工方便、造价经济、效果明显技术可行、施工方便、造价经济、效果明显 柔性搭板的柔性搭板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性主要体现在对地基条件的要求上
56、:即适用性主要体现在对地基条件的要求上:即 台背地基的工后沉降要满足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台背地基的工后沉降要满足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 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施工技术规范规定10cm10cm的要求的要求; ;计算不符合要求计算不符合要求 时,必须对台背地基进行处理。时,必须对台背地基进行处理。 工程应用工程应用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41 柔性搭板的设计要素柔性搭板的设计要素 间距:间距:布置上密下疏,顶层间距布置上密下疏,顶层间距1m1m左右,底层间距左右,底层间距2m2m左左 右,中间距从右,中间距从1m1m到到2m2m逐渐过渡逐渐过渡 层数:层数:布置层数视地基条件与路堤高度而定,当地基条
57、布置层数视地基条件与路堤高度而定,当地基条 件较差、填土较高时,布置件较差、填土较高时,布置3 35 5层,地基条件较好时,布层,地基条件较好时,布 置置2 23 3层。层。 长度:长度:按楔形布置,自上而下长度逐渐减短,顶层按楔形布置,自上而下长度逐渐减短,顶层8 8 12m12m,底层,底层3 34m,4m,中间几层逐渐过渡。布置宽度为整个路中间几层逐渐过渡。布置宽度为整个路 基横断面。基横断面。 厚度:厚度:地基较差时,柔性搭板顶部须连续布置地基较差时,柔性搭板顶部须连续布置4 45 5层,层, 可把下面可把下面2 23 3层长度减短为层长度减短为4m,4m,地基较好时布置地基较好时布置
58、2 23 3层。层。 工程应用工程应用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42 柔性搭板的设计优化柔性搭板的设计优化 路基填料的影响路基填料的影响 柔性搭板布置间距的影响柔性搭板布置间距的影响 柔性搭板布置长度的影响柔性搭板布置长度的影响 柔性搭板顶层厚度的影响柔性搭板顶层厚度的影响 柔性搭板厚度的影响柔性搭板厚度的影响 柔性搭板布置层数的影响柔性搭板布置层数的影响 工程应用工程应用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43 土工格室材料检土工格室材料检 查验收查验收 整平地面整平地面 并振压并振压 土工格室与台土工格室与台 背固定件安装背固定件安装 张拉铺设张拉铺设 土工格室土工格室 装载机或装载
59、机或 汽车填料汽车填料 推土机初推土机初 平填料平填料 人工挂线人工挂线 整平填料整平填料 压路机压路机 碾压碾压 检查检查 验收验收 柔性搭板的施工工艺柔性搭板的施工工艺 工程应用工程应用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44 该项技术已在甘肃柳忠高速、古永高速、刘该项技术已在甘肃柳忠高速、古永高速、刘 白高速、临清高速、兰临高速、武威过境段、陕白高速、临清高速、兰临高速、武威过境段、陕 西靖王高速、山西祁临高速及福建厦门等路桥过西靖王高速、山西祁临高速及福建厦门等路桥过 渡段中得到成功应用。通过实体工程的实施,进渡段中得到成功应用。通过实体工程的实施,进 一步完善了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技术整套
60、的施工工一步完善了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技术整套的施工工 艺和质量保证措施。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应用工程应用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技术45 针对实体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承载板与弯沉试针对实体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承载板与弯沉试 验,并进行工后沉降观测。承载板与弯沉试验结果表验,并进行工后沉降观测。承载板与弯沉试验结果表 明,楔形柔性搭板布置区的强度和刚度相对于未布置明,楔形柔性搭板布置区的强度和刚度相对于未布置 区均有较大提高,从而改善了台背填土扩散荷载和降区均有较大提高,从而改善了台背填土扩散荷载和降 低沉降的能力,减小桥头的不均匀沉降。低沉降的能力,减小桥头的不均匀沉降。 路面工后沉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银行外汇商业房抵押贷款合同中国银行抵押贷款
- 2025授权专卖店特许合同范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欠款争议解决
- 2025专利使用许可专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业雇佣合同》
- 2025年标准管理资金信托合同模板
- 2025企业临时工劳动合同样本示范
- 2025租赁合同格式
- 2025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合同
- 2025合同违约不及时履行将产生保函责任
- 电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4年度《安全教育家长会》课件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地铁安检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工项目审核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开通KT820数控车床说明书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送教上门学生教案(生活适应和实用语数共17篇)
- 三年级家长会(语文).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